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235712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文言文阅读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今有羿、逢蒙、繁弱于此,而无弦,则必不能中也。中非独弦也,而弦为弓中之具也。夫立为名亦有具,不得其具,贤虽过汤、武,则劳而无功矣。汤尝约于郼、薄矣,武王尝穷于毕、 矣,伊尹尝居于庖厨矣,太公尝隐于钓鱼矣,贤非衰也,智非愚也,皆无其具也。故凡立功名,虽贤,必有其具,然后可成。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

2、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制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今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传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而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

3、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在旁。敢问密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与之言曰:诚乎此者刑乎彼。宓子必行此术于亶父也。”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鲁君后得之也。鲁君后得之者,宓子先有其备也。先有其备,岂遽必哉?此鲁君之贤也。 三月婴儿,轩冕于前,弗知欲也;斧钺在后,弗知恶也;慈母之爱,谕焉。诚也。故诚有诚乃合于情,精有精乃通于天。乃通于天水木石之性皆可动也又况于有血气者乎?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听言哀者,不若见其哭也;听言怒者,不若见其斗也。说与治不诚,其动人心不神。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羿、逢蒙:荀子正论篇:“羿、逢蒙

4、者,天下之善射者也。繁弱:古良弓名。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勾。(3分) 乃A通B于C天D水E木F石G之H性I皆J可K动L也M又N况O于P有Q血R气S者T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约,指约定,与鸿门宴中“约为婚姻”的“约字意思相同。 B伊尹,被商汤封为尹(相当于宰相),曾被庖人收养,乐尧舜之道。 C“岂遽必哉”的“遽与促织中“遽扑之”的“遽意思不同。 D轩冕,分别指卿大夫乘坐的的车和冕服,文中以此比喻官位爵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以善射

5、之人必须拥有良弓和弓弦才能射中目标类比,说明建立功名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然后才可以成功。 B宓子贱治理亶父时,担心鲁君听信谗言,于是假装干扰两位官吏的书写委婉地向鲁君进行劝诫,成功地说服了鲁君。 C三年之后,巫马旗故意简装粗服暗地里到亶父去观察宓子贱施行教化的情况,并从人们捕鱼的行为中得到了答案。 D文末以婴儿能懂得母爱为例探讨宓子贱治理亶父的成功之道,认为劝勉他人、治理政事要赤心诚意才能感化人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 (2)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在旁。 14宓子贱能把亶父治理好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

6、括。(3分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日功不当其禄,三日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审,则下不敢

7、求;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则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于国,道途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合众。 (节选自管子立政) 材料二: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羧大夫贤 ”赵良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去之谔谔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 商君曰:“诺,”赵良曰:“五段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其为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五羖大夫死,秦国

8、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春者不相杵,今君之见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其从政也,凌轹公族,残伤百姓。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闈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此数者,非恃德也。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商君弗从。居五月而难作。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注】不:译文从“必”,下同。求:指谋求高爵要职。便辟:指靠阿谀奉承得宠于君主的佞臣。禽:犹囚也。蔽狱:冤狱。和后面的“隐治意思一

9、样。五羖大夫:指百里奚,曾辅佐秦穆公。三置晋君:指秦国曾帮助拥立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捐宾客:“死亡”的讳称。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千人之诺A诺B不如一C士之谔谔D仆请E终日F正言G而无诛H可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禄,指俸禄,与孔雀东南飞中“儿已薄禄相的“禄”词义不同。 B.刑,指刑罚,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虽董之以严刑中的“刑”词义相同。 C.车乘,古代乘车陪在左右的人,与下文出现的“骖乘同义。 D.公族,多指诸侯或君王的同族

10、,为政治权力分配的核心群体。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管子指出用人失当和用人错误的区别,他认为用人失当是令品德低劣的人地位尊贵,最终招来的怨恨浅;而用人错误是令品德淳厚的人地位卑微,造成的祸患深。 B.管子认为一旦君主错用人才,就可能受到阿谀奉承的邪佞之徒的蒙蔽,使得朝廷政令不能推行,治国的正路被抛弃,国中坏事日益滋长。 C.商鞅在秦国为相时,执行法律极为严酷,但他却拿自己与五羖大夫百里奚相比来询问赵良的看法,显然他对自己的政绩和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过于自信。 D.赵良先引用诗经的话,指责商鞅残害百姓失了民心,又以其出行时的场面与百里奚进行对比,强调了“德”的重

11、要性。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 译文:_ (2)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淤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 译文:_ 14.材料一提到的“德、功、能在百里奚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3分) 答:_ 湖南省衡阳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答毛宪副书 王守仁 昨承遣人喻以祸福利害,且令勉赴大府请谢。此非道谊深情,决不至此。感激之至,言无所容! 但差人至龙场凌侮,此自差人扶势撞威,非大府使之也。龙场诸夷与之争斗,此自诸夷愤愤不平,亦非某使

12、之也。然则太府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大府,何所得罪而遽请谢乎? 跪拜之礼,亦小官常分,不足以为辱,然亦不当无故而行之。不当行而行,与当行而不行,其为取辱一也。废逐小臣,所守以待死者,忠信礼义而已。又弃此而不守,祸莫大焉!虽禄之万钟,爵以侯王之贵,君子犹谓之祸与害;如其忠信礼义之所在,虽剖心碎首,君子利而行之,自以为福也,况于流离窜逐之微乎? 某之居此,盖瘴病蛊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然而居之泰然未尝以动其中者诚知生死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终身之忧也。大府欲加害,而在我诚有以取之,则不可谓无憾;使吾无有以取之而横罹焉,则亦瘴病而已尔,蛊毒而已尔,魑魅魍魉而已尔,吾岂以是动吾心哉!

13、 执事之喻,虽有所不敢承,然因是而益知所以自励,不敢苟有所隳堕,则某也受教多矣,敢不顿首以谢! 材料二: 先生曰:“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天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 (摘编自传习录) 【注】毛宪副即毛伯温,时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都察院在明代以前称为御史台,也称宪台,故称毛伯温为宪副。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14、黑。 然而居A之B泰然C未尝以动D其中者E诚知生死之有命F不以一朝之G患H而忘其终身之忧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 A“喻字在文中的用法与“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中的用法不同。 B“其为取辱一也与“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两句中,“一的意思不相同。 C“虽禄之万钟”与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万钟”意思相同。 D“爵以侯王之贵的“爵”指爵位,在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 A王守仁与巡抚发生矛盾之后,毛伯温来信调和两者的矛

15、盾,作者写了这封信作为回复,表明态度并申说原因。 B作者在信中强调,是巡抚先派人来凌辱自己,龙场的土著才出手援助,因此,自己并没有对不起巡抚的地方。 C作者认为,对于一个被贬官的读书人来说,礼义忠信重于官爵利禄,故自己绝不会无缘无故去向巡抚下跪。 D对可能来临的报复作者已有所预料,但他并不畏缩:若自己犯错被罚那是罪有应得;若巡抚无故陷害,则视之如遭蛊毒瘴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然则大府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大府,何所得罪而遽请谢乎? 废逐小臣,所守以待死者,忠信礼义而已。又弃此而不守,祸莫大焉! (5)材料二谈到了“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而动为善之心,这一观点在材料一中是如何

16、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湖南省衡阳市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燕饥,赵将伐之。楚使将军之燕,过魏,见赵恢。赵恢曰:“使除患无至,易于救患。伍子胥、宫之奇不用,烛之武、张孟谈受大赏。是故谋者皆从事于除患之道,而无使除患无至者。今与以百金送公也,不如以言。公听吾言而说赵王曰:昔者吴伐齐,为其饥也,伐齐未必胜也,而弱越乘弊以霸。今王之伐燕也,亦为其饥也,伐之未必胜,而强秦将以兵承王之西,是使弱赵居强吴之处,而使强秦处弱越之所以霸也。愿王之熟计之也。”使者乃以说赵王,赵王大悦,乃止。 乐毅

17、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邵,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或献书燕王:“王而不能自恃不恶卑名以事强事强可以令国安长久万世之计。(甲)以事强而不可以为万世,则不如合弱,将奈何合弱而不能如一,此臣之所为山东苦也。(乙)胡与越人,言语不相知,志意不相通,同舟而凌波,至其相救助如一也。(丙)今山东之相与也,如同舟而济,秦之兵至,不能相救助如一,智又不如胡越之人矣。愿大王之熟虑之也。”燕果以兵南合三晋也。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材料二: 赵地乱,武臣、张耳、陈余定赵地,立武臣为赵王,张耳为相,陈余为将军。赵王间出,为

18、燕军所得,燕囚之,欲与三分其地,乃归王。张耳、陈余患之。有厮养卒谢其舍中人曰:“吾为公说燕,与赵王载归。乃洗沐往见,张耳、陈余遣行。见燕王。卒曰:“君知张耳、陈余何人也?”燕王曰:“贤人也。曰:“君知其意何欲?”曰:“欲得其王尔。赵卒笑曰:“君未知两人所欲也。此两人名为求赵王,实欲燕杀之,此两人分赵自立。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两贤王左提右挈,执直义而以责不直之弱燕,灭无日矣。”燕王以为然,乃遣赵王,养卒为御而归,遂得反国,复立为王。 (选自新序,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王而不能 A 自恃 B 不恶 C 卑 D 名以事强 E 事强

19、可以 F 令国安长久 G 万世 H 之计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与六国论“燕赵之君中的“之”用法不同。 B相与,本义是互相交往,与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中的“相与”含义相同。 C胡越,古代分别居于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两个民族,因以“胡越比喻疏远,隔绝。 D谢,文中指告别,与孔雀东南飞并序“阿母谢媒人”中的“谢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恢认为重要的是防患未然,对于这个观点,伍子胥等人不认可,而烛之武等人认可,所以前者没被重用,后者被重用。 B赵恢以吴国攻打齐国的史实为鉴,通过一名楚将来劝说

20、赵王不能攻打燕国,如果赵国攻打燕国,就会重蹈吴国的覆辙。 C有人给燕王上书,认为燕国如果投靠强国却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那就不如选择与其他弱国联合起来,燕王接受了他的意见。 D赵王被燕国囚禁,燕国要求赵国割地才放赵王,赵国有个士兵前往燕国,该士兵设身处地,晓以利害成功说服燕王,赵王最终回到赵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2)况两贤王左提右挈,执直义而以责不直之弱燕,灭无日矣。 14下面这段文字应放在文中甲、乙、丙处的哪一个位置?请说明理由。 比目之鱼,不相得则不能行,故古之人称之,以其合两而如一也。今山东合弱而不能如一

21、,是山东之知不如鱼也。 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也,少与羽俱事先主。 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阿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 “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

22、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飞率新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部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 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

23、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之,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追谥飞曰桓侯。 (节选自三国志 蜀书 张飞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 A.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 B.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 C.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

24、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 D.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翼德,张飞的字,古人所取名、字往往在语意上形成关联,如“翼”与“飞。 B.左右,如果称“君”之左右,指嫔妃和近臣;如称“将之左右,则指侍卫。 C.宾客,文中是指依附权门的谋士、食客,他们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效命。 D.假节,东汉末年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加假节的称号,拥有杀犯军令者的权力。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

25、是 _ A.刘备被曹操大军追至当阳长坂,张飞奉命据守长坂断后,面对曹操大军,他怒目圆睁,横矛大喝,致使曹军不敢近前,可见其英勇威武。 B.在江州,张飞击败并生擒刘璋部将巴郡太守严颜,但严颜脸色不变,视死如归,张飞甚为敞佩,于是将他释放,并且延请他做帐下宾客。 C.张飞与曹军将领张郃在宕渠、蒙头、荡石一带对抗五十多天之后,率精兵从另外一条道路拦截张郃军队,致使张郃军队失败,死伤惨重。 D.张飞准备率领一万人马在阆中与刘备会合,然后一起伐吴,不料还未出发,便被帐下两个部将杀害。张飞被害与其暴躁性格不无关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

26、军也! 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14. 刘备为什么要劝诫张飞?张飞又是怎样对待刘备的劝诫的?请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今有羿、逢蒙、繁弱于此,而无弦,则必不能中也。中非独弦也,而弦为弓中之具也。夫立为名亦有具,不得其具,贤虽过汤、武,则劳而无功矣。汤尝约于郼、薄矣,武王尝穷于毕、 矣,伊尹尝居于庖厨矣,太公尝隐于钓鱼矣,贤非衰也,智非愚也,皆无其具也。故凡立功名,虽贤,必有其具,然后可成。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

27、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制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今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传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

28、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而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在旁。敢问密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与之言曰:诚乎此者刑乎彼。宓子必行此术于亶父也。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鲁君后得之也。鲁君后得之者,宓子先有其备也。先有其备,岂遽必哉?此鲁君之贤也。 三月婴儿,轩冕于前,弗知欲也;斧钺在后,弗知恶也;慈母之爱,谕焉。诚也。故诚有诚乃合于情,精有精乃通于天。乃通于天水木石之性皆可动也又况于有血气者乎?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听言哀者,不若见其哭也;听言怒者,不若见其斗也。说与治不

29、诚,其动人心不神。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羿、逢蒙:荀子正论篇:“羿、逢蒙者,天下之善射者也。”繁弱:古良弓名。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勾。(3分) 乃A通B于C天D水E木F石G之H性I皆J可K动L也M又N况O于P有Q血R气S者T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约,指约定,与鸿门宴中“约为婚姻的“约”字意思相同。 B伊尹,被商汤封为尹(相当于宰相),曾被庖人收养,乐尧舜之道。 C“岂遽必哉的“遽”与促织中“遽扑之的“遽”意思不同。 D轩冕,分别指卿大夫乘坐的的车和冕服,文中以此比喻官位爵禄

30、。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以善射之人必须拥有良弓和弓弦才能射中目标类比,说明建立功名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然后才可以成功。 B宓子贱治理亶父时,担心鲁君听信谗言,于是假装干扰两位官吏的书写委婉地向鲁君进行劝诫,成功地说服了鲁君。 C三年之后,巫马旗故意简装粗服暗地里到亶父去观察宓子贱施行教化的情况,并从人们捕鱼的行为中得到了答案。 D文末以婴儿能懂得母爱为例探讨宓子贱治理亶父的成功之道,认为劝勉他人、治理政事要赤心诚意才能感化人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 (2)宓子之

31、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在旁。 14宓子贱能把亶父治理好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10DIM 11A 12B 13(1)我扰乱宓子,使宓子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这样的事一定多次发生过了。 (2)宓子的德政达到极点了,他能让人们私底下做事,就像有严刑在身旁一样(不敢为非作歹)。 14宓子贱实行了孔子“诚乎此者刑乎彼的治理主张;鲁国国君纳谏如流,让宓子贱全权治理;宓子贱事先有所准备,能使鲁国国君领悟到自己的干扰使得宓子贱不能实行主张。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32、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日功不当其禄,三日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审,则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则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于国,道途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故曰:刑省治寡,

33、朝不合众。 (节选自管子立政) 材料二: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羧大夫贤 ”赵良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去之谔谔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 商君曰:“诺,”赵良曰:“五段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其为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春者不相杵,今君之见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其从政也,凌轹公族,残伤百姓。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

34、数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闈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此数者,非恃德也。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商君弗从。居五月而难作。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注】不:译文从“必”,下同。求:指谋求高爵要职。便辟:指靠阿谀奉承得宠于君主的佞臣。禽:犹囚也。蔽狱:冤狱。和后面的“隐治意思一样。五羖大夫:指百里奚,曾辅佐秦穆公。三置晋君:指秦国曾帮助拥立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捐宾客:“死亡”的讳称。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

35、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千人之诺A诺B不如一C士之谔谔D仆请E终日F正言G而无诛H可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禄,指俸禄,与孔雀东南飞中“儿已薄禄相的“禄”词义不同。 B.刑,指刑罚,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虽董之以严刑中的“刑”词义相同。 C.车乘,古代乘车陪在左右的人,与下文出现的“骖乘同义。 D.公族,多指诸侯或君王的同族,为政治权力分配的核心群体。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管子指出用人失当和用人错误的区别,他认为用人失当是令品德低劣的人地位尊贵,最终

36、招来的怨恨浅;而用人错误是令品德淳厚的人地位卑微,造成的祸患深。 B.管子认为一旦君主错用人才,就可能受到阿谀奉承的邪佞之徒的蒙蔽,使得朝廷政令不能推行,治国的正路被抛弃,国中坏事日益滋长。 C.商鞅在秦国为相时,执行法律极为严酷,但他却拿自己与五羖大夫百里奚相比来询问赵良的看法,显然他对自己的政绩和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过于自信。 D.赵良先引用诗经的话,指责商鞅残害百姓失了民心,又以其出行时的场面与百里奚进行对比,强调了“德”的重要性。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 译文:_ (2)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淤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

37、之怨。 译文:_ 14.材料一提到的“德、功、能在百里奚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3分) 答:_ 10.BEG【解析】本题考查借助已有的文言知识和语感并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言文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王而不能自恃,不恶卑名以事强,事强可以令国安长久,万世之计。 1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孔雀东南飞并序“阿母谢媒人”中的“谢意为“推辞,拒绝”,与文中“有厮养卒谢其舍中人曰中的“谢”含义不同。 12.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说法不正确,原文的意思是伍子胥等人防患未然,不被重用,而烛之武

38、是除患的,被重用,所以出谋划策的人大多倾向于除患。 13.(1)您为自己打算,这样做是可以的,但这怎么能够报答先王对将军的情谊呢 (2)何况两位贤王相互支持,打着正义的旗号来讨伐理亏的弱小燕国,燕国灭亡是没有多少时间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1)小题的关键点:“计意为“打算”;“遇意为“对”;“意意为“情谊”。第(2)小题的关键点:“左提右挈意为“相互支持”;“直义意为“正义”;“责意为“讨伐”。每小题关键点各1分,大意1分。 14.乙。(1分)这段材料是以比目鱼为例来论证山东六弱国应联合一致,与后文胡人、越人的例子所论证的观点一致,前后文联系更紧密。(2分)(意思答

39、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甲处,后文与上文衔接紧密,文字不能放在甲处;丙处,前文是以胡人、越人为喻,后文是得出的结论,文字不能放在丙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燕国发生饥荒,赵国准备攻打燕国。楚国派一名将军到燕国去,途经魏国时,见到了赵恢。赵恢对楚将说:“预防灾祸不让它发生,比救灾要容易得多。历史上伍子胥和宫之奇的劝谏都不被君王采用,而烛之武和张孟谈的谋略却受到君王的赏识。所以出谋划策的人都致力于除患的方法,而没有(致力于)防患未然的人。如今我与其送您百金,不如送您几句话。您如果能听我的话就去劝说赵王:过去吴国讨伐齐国,是因为齐国闹饥荒,可是没有等到伐齐取得成功,弱小的

40、越国就趁吴国疲惫之机打败了吴国而称霸一方。如今大王要攻打燕国,也是因为他们闹饥荒,讨伐燕国未必能获胜,而且强大的秦国可能在西部出兵乘机进攻赵国,这是让弱赵处在当年强吴的不利地位,而让如今的强秦处于当年弱越的有利地位啊。希望大王仔细思考这件事。楚国的使者于是就用赵恢的这番话去规劝赵王,赵王听后非常高兴,就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乐毅逃往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燕王就派人责备乐毅,又婉转地说:“将军误听别人的话,对我有了意见,抛弃燕国去了赵国。您为自己打算,这样做是可以的,但这怎么能够报答先王对将军的情谊呢 ” 有人献书给燕昭王说:“大王如果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保存国家,不如不在乎名声的卑贱臣事强国

41、,假如臣事强国可以使国家长久,也是泽被万世之策。认为臣事强国不能奠定万世基业,那就不如联合弱国,为什么弱国联合而不能团结一致,这是臣下为崤山以东各诸侯感到忧虑的事。(比目鱼,不能互相配合就不能游动,古人所以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能合二如一。如今崤山以东各弱国联合却不能步调一致,这就看出崤山以东六国人的才智赶不上比目鱼。)胡人和越国人言语不相通,思想观念也不同,可是他们却能同舟共济,彼此互助有如一个人。如今崤山以东各国互相交往(相互联合),正像同舟共济一样,秦兵一旦到来,不能互相救助像一个整体,智慧又赶不上胡人、越国人了。希望大王仔细思考这件事。燕国果然出兵向南和韩、魏、赵三国结为军事同盟。 材料

42、二: 赵地爆发混乱,武臣、张耳、陈余控制了赵地,立武臣为赵王,封张耳为丞相,封陈余为将军。赵王武臣在微服出巡时,被燕国的军队俘获,燕国把他囚禁起来,想要三分之一的赵地,才释放赵王。张耳、陈余为这件事非常忧虑。赵军中有一位砍柴做饭的杂役兵辞别他同屋的人说:“我要替丞相和将军游说燕王,和赵王一同乘车回来。”于是他沐浴后去见张耳、陈余,张耳、陈余派他出行。见了燕王。杂役兵问:“您知道张耳、陈余是什么样的人吗 燕王说:“贤明的人。”杂役兵继续问:“您知道他们的意图是什么 燕王回答说:“想要救他们的赵王。”赵国杂役兵笑着说:“大王您还是不知道这两个人的打算。这两个人名义上是为了救赵王,实际上是想让燕军杀

43、死他,这两个人就可以平分赵地自立为王。以一个赵国的力量尚且轻视燕国,何况两位贤王相互支持,打着正义的旗号来讨伐理亏的弱小燕国,燕国灭亡是没有多少时间了。燕王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释放了赵王,杂役兵驾着车子载着赵王回到了赵国,又立为赵王。 湖南省衡阳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答毛宪副书 王守仁 昨承遣人喻以祸福利害,且令勉赴大府请谢。此非道谊深情,决不至此。感激之至,言无所容! 但差人至龙场凌侮,此自差人扶势撞威,非大府使之也。龙场诸夷与之争斗,此自诸夷愤愤不平,亦非某使之也。然则太府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大府,何

44、所得罪而遽请谢乎? 跪拜之礼,亦小官常分,不足以为辱,然亦不当无故而行之。不当行而行,与当行而不行,其为取辱一也。废逐小臣,所守以待死者,忠信礼义而已。又弃此而不守,祸莫大焉!虽禄之万钟,爵以侯王之贵,君子犹谓之祸与害;如其忠信礼义之所在,虽剖心碎首,君子利而行之,自以为福也,况于流离窜逐之微乎? 某之居此,盖瘴病蛊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然而居之泰然未尝以动其中者诚知生死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终身之忧也。大府欲加害,而在我诚有以取之,则不可谓无憾;使吾无有以取之而横罹焉,则亦瘴病而已尔,蛊毒而已尔,魑魅魍魉而已尔,吾岂以是动吾心哉! 执事之喻,虽有所不敢承,然因是而益知所以自励,不敢苟有所隳堕,则某也受教多矣,敢不顿首以谢! 材料二: 先生曰:“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天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此便是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