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辽宁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038804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辽宁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年辽宁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辽宁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辽宁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辽宁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是()的言论。A.卢梭B.洛克C.康德D.柏拉图2.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3.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A.初等教育B.平民教育C.普及教育D.义务教育4.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A.政治制度B.经济基础C.生产力D.生产关系5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时期。A.并不重要B.非常重要C.没有效果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6.在我国教育史上,

2、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A.1904年B.1922年C.1949年D.1986年7.我国对学生的义务做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A.宪法B.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8.“一刀切”这一教育教学要求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9.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A.决定因素B.物质前提C.主导因素D.无关因素10.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

3、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11.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A.智力因素B.非智力冈素C.理性因素D.感知因素12.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13.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理应坚持的原则之一是科学性与()相统一。A.思想性B.衔接性C.适时性D.可行性14.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考试成绩D.升学率15.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4、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16.把实物、教具呈现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称()。A.讲授法B.实验法C.参观法D.演示法17.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A.活动课时制B.设计教学法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18.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中。A.班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19.“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20.衡量人们思想品德好坏高低的根本标志是()。A.道德认

5、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表现出()等特点。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E.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22.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素质,教育素质中的教育实践能力应当包括()。A.教法创新能力B.语言表达能力C.教学实践能力D.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E.理论总结能力23.教师资格的条件包括()。A.必须是中国公民B.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D.必须具有丰富经验E.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24.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是()。A.情感支持B

6、.民主平等C.尊师爱生D.严格要求E.教学相长2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A.传授性B.积累知识C.有意识D.有目的性E.有序性26.学校德育的功能有()。A.社会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知识性功能E.合作性功能27.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活动,是促进个体的德性社会化的活动。A.思想B.政治C.情感D.道德品质E.智力28.我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29.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B.明确的共同

7、目标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E.一定的组织结构30.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A.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B.课外活动也能在校内进行C.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属于课外活动D.课外活动是近代学校才出现的教育活动E.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1.小学教育目的32.人的身心发展33.教育途径34.道德教育35.课外活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36.义务教育是什么?3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表现。38.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有哪些?39.我国小学德育的内容是什

8、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0题10分,第41题12分,共22分)40.我国传统的小学课程以分科为主,存在很多弊端,试分析这一现状。41.试论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独特功能。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题干是康德的言论,夸大了教育的重要作用。2.B【教育解析】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C【解析】普及教育即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在中国,普及教育首先是普及小学教育。4.C【解析】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根据马克思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5

9、.B【解析】小学阶段是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时受外界影响非常大。6.A【解析】1904年我国小学教育最早被规定为义务教育。7.B【解析】教育法对学生的义务作出了具体规定。8.A【解析】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一刀切”的教育教学要求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9.B【解析】人的发展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遗传因素只是其中一个物质性前提。10.C【解析】根据题意,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11.B【解析】本题考查了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都属于非智力因素。12.D【解析】根据任务进行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基础课程、

10、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13.A【解析】我国小学课程设计应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原则。14.B【解析】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15.B【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够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16.D【解析】本题考查了演示法的含义,即把实物、教具呈现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17.D【解析】本题考查了分组教学的含义,即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18.B【解析】我国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19.D【解析】“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了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20.D【解析】道德行为是衡量人

11、们品德好坏高低的根本标志。二、多项选择题21.ABCDE【解析】儿童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表现为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等特点。22.BCD【解析】教师教育素质中的实践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组织管理能力。23.ABCE【解析】教师资格的条件包括必须是中国公民,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24.BCE【解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征为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教学相长。25.CD【解析】教育的本质特点是有意识和有目的性。因为教育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26.ABC【解析】学校

12、的德育功能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27.ABD【解析】本题考查了德育的含义,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是促进个体的德性社会化的活动。28.ABCDE【解析】我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和敬业奉献。29.ABCE【解析】仅仅公布些管理规定,并不能表明班级成员已经融为一个集体。30.ABE【解析】凡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都属于教育活动。但选修课属于课堂教学。三、名词解释31.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

13、指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是指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32.人的身心发展指的是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33.教育途径是指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育者借以传授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渠道。34.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行为的训练和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形成学生的道德信念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35.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

14、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四、简答题36.【答案要点】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37.【答案要点】(1)个体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2)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3)人的心理成熟、社会性成熟相应后移与个体生理成熟的年龄相应提前,使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更为突出。38.【答案要点】课外活动因其自身特点,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关系。(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才

15、能。39.【答案要点】我国小学德育的内容是:(1)热爱祖国的教育;(2)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3)热爱人民的教育;(4)热爱集体的教育;(5)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6)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7)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8)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9)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10)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五、论述题40.【答案要点】第一,单独一门学科不能反映客观世界本身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性,难以使学生形成有关认识客体的完整图景和初步的科学世界观。第二,课程分科过细,脱离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第三,分科教学的课程门类较多,交叉重复现象较为严重,造成时间和精神的浪费,结果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第四,分科教学的课程结构不合理,有的学科被片面强调,有的学科形同虚设,学生的教养、创造力、操作能力被忽视,无法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41.【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引导和培养、塑造功能。(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教师资格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