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导学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9588467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导学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导学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导学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导学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考点归纳知识点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高 温=放热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镁与盐酸反应等吸热反应:C+CO2 2 CO 碳酸钙高温分解等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大多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因为它们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知识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1.煤(工业“粮食”)黑色固体、有光泽、具有可燃性。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古代植物被埋于土中,经长期复

2、杂变化形成。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就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其中就有煤气(燃料)、焦炭(冶金)、煤焦油(化工原料)等。2 石油(工业“血液”)原油通常显深棕色或黑色,常有绿色或蓝色荧光,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稍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的混合物。古代动植物的遗骸被掩埋,经长期复杂变化形成。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就可得到不同的产品,比如汽油、煤油、柴油等给工厂、农村、汽车、轮船、火车等提供所需要的动力和热量。在20世纪兴起了综合利用石油产品的工业石油化工。科技工作者把燃料油中较

3、大的分子裂解成小分子,然后把它们加工制造成各种产品,例如塑料、合成纤维、染料、洗涤剂等。石油已经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已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发现了石油。我国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煤也是世界上蕴藏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解放后,我国先后开发和建立了大庆、胜利、华北、中原、大港等石油基地和一批煤炭基地,近年来在我国海域和西北部也开发出了新的油田。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3.天然气无色气体。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其化学式是CH4。甲烷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呈蓝色,烧杯内壁上

4、有水滴生成,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H4+2O2 CO2+2H2OCO2+Ca(OH)2 =CaCO3 +H2O注意事项:(1)点燃甲烷和氧气或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都很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要先验纯。正因为如此煤矿里必须采取通风设施、一定要严禁明火。(2)“冷而干燥”是这个实验成败的关键。“冷”有利于水汽的凝集,“干燥”可以判断是否有水滴生成。(3)这个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在池沼的底部常常含有甲烷,通常也称池沼中的气体为沼气。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

5、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要经过数百万年才能形成。化石燃料已经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并节约使用。总体来讲,如果我们能提高煤等燃料的燃料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煤的使用期限。要使燃料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未来新能源可燃冰。知识点三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造成原因:煤和石油都含有碳、硫、氮这三种元素,所以燃烧后会生成CO2(温室效应)、CO(有毒)以及SO2、NO2(造成酸雨)等气体。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6、。(二)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有:(1)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烧。(2)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3)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4)使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5)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知识点 四、能源的利用和开发1、 乙醇乙醇俗称酒精,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其化学式为C2H5OH。是以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可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75%的酒精溶液可做医疗消毒剂。与汽油以一定比例混合形成乙醇汽油,使用乙

7、醇汽油可以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燃性:C2H5OH+3O22CO2+3H2O2、氢气(1)氢气和天然气都可以作为燃料。目前,天然气作为燃料使用已经非常广泛,而氢气还不能作为燃料被广泛应用。但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液氢已应用于航天领域、氢氧燃料电池用做汽车的驱动电源等。优点:a、资源丰富,可再生; b、燃烧放热多;c、生成物不污染环境。缺点:a、制取成本高; b、贮存、运输困难。(2) 氢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a、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最小的气体。b、 化学性质:可燃性:2H2+O2 2H2O 还原性:H2+CuO Cu+H2Oc、药品和反应原

8、理:锌粒和稀盐酸 Zn+H2SO4=ZnSO4+H2d、发生装置:选用固体和液体常温条件下反应的发生装置。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e、收集装置:H2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3、可利用的新能源为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我们大量开发利用新能源。目前可开发的新能源种类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典例精讲【例1】“改变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一次性木筷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D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解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回收再利用,A符合

9、绿色理念;一次性木筷的使用,会消耗大量的树木,B不符合绿色理念;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对环境不再造成污染,C符合绿色理念;步行或骑自行车都不消耗化石燃料,不会产生有害物质,D符合绿色理念。故选B。【答案】B夯实基础1、开发新的能源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比如我国著名的工程“”,运输的是。2、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有下列措施:()少用煤作燃料;()把工厂的烟囱建高;()在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燃料脱硫()开发新能源,其中有效的措施是 ( )、()()() 、()()() 、()()() 、()()()3、下列各变化过程中,不会释放出一氧化碳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石油 C汽车排放

10、的废气 D煤气的泄漏4、 乙醇的组成元素有 三种,其化学式为 ,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 ,酸雨的危害是 、 等。6当前日本与我国有钓鱼岛之争、菲律宾与我国有南沙之争、越南与我国有西沙之争。这些国家想侵占我国的领土、领海,抢夺这些地区丰富的渔业和油气等资源。试分析:(1)石油属于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是经过数百万年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才能形成,是一种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实验室点燃气体之前都要先_。(3)怀化地区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相对用煤作燃料的火力发

11、电,水力发电的优势是_(任写一种)。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云南省响应号召“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_等,它们属于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的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上述污染指数中的_造成的,下列措施可减缓雾霾天气的是_(填字母)。A露天焚烧垃圾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C提升燃油品质,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污染能力突破1.

12、近年来,部分大中城市的公交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代替汽油燃料,这样做的好处是 ( ) A减少了污染,空气更清新 B汽车行驶速度更快C运输成本更低 D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更长2.国家决定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放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C使用乙醇汽油会减少SO2、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D用玉米、高粱的籽粒经发醇可制得乙醇,乙醇是绿色能源3.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B掏空沼气池前进灯火实验C点燃木条

13、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4.有关环境问题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会污染大气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C植树造林有利于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会污染水源5.CO2、CO、CH4三种含碳的物质,按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6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在南海北部1 266 m深的神狐海域,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石油及天然气,海底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固体物质即“可燃冰”。“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遇火即可燃

14、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1)若甲烷的水合物化学式为CH48H2O,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则CH4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 。(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量最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3)可燃冰燃烧时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说明能量转化具有 性。(4)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下列有关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C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7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回答:(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的能源,它包括煤、 和天然气。(2)煤作为燃料

15、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 。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A腐蚀大理石的雕像 B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C酸化土壤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研究发现,NH3燃烧释放大量的能量,且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请将NH3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 走进中考1.(云南中考23题节选)(2)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目前

16、,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等,它们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的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上述污染指数中的 造成的,下列措施可减缓雾霾天气的是 (填序号)。A 露天焚烧垃圾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C提升燃油品质,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污染2.(云南中考23题节选)(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天然气、 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日趋枯竭,人类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 氮的氧化物. 含铅化合物和粉尘等。下图表

17、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转换为无害气体的反应原理。上图反应生成物中属于单质的化学式是 ,该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 (2)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是精准扶贫的民心工程,在农村推广家用沼气池建设是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的重要举措。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倡少用煤、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3)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故中有一种叫电石(CaC2)的物质,遇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另一种危化品金属镁燃烧后也不能用普通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为二氧化碳会支持镁燃烧生成氧

18、化镁和碳,从金属镁的这个燃烧事实使我们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至少写一条新认识)3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1)仪器的名称为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