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四单元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95704628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初中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四单元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2024学年初中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四单元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初中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四单元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初中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四单元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 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它形成对峙局面的南方政权是()A.西晋B.东晋C.孙吴D.成汉2.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皆与此战有关。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3.魏晋南北朝时期,曾一度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及其政权是()A.匈奴、汉;鲜卑、前燕B.氐、前秦;鲜卑、北魏C.匈奴、汉;羯、后赵D.羌、后秦;鲜卑、前燕4.“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

2、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鞅变法B.秦确立中央集权制度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北魏孝文帝改革5.“鲜卑的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一同汉族的卢、崔、郑、王四姓,彼此联姻,将胡汉贵族集结为一个统治集体。”以上材料描述的是()A.“文景之治”的成果 B.王莽改制的原因C.孝文帝改革影响 D.“贞观之治”的表现6. 右图是出自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局部),图中所有人物的着装均是宽衣大袖,与其传统民族服饰截然不同。这幅浮雕可用于研究()A.北魏时期的农业发展B.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C.鲜卑族的崛起与统一D.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并立7.资

3、治通鉴中记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这段话反映的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A.迁都洛阳B. 整顿吏治 C. 改用汉姓 D. 禁穿胡服8.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汉化。汉族吸收了胡服、胡食、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胡汉差异逐渐消失。以上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特征是()A.政权并立B.商业繁荣C.民族交融D.战争频繁9.北朝正史记载,有姓名可考的不同民族通婚共241起,仅北魏一朝民族间通

4、婚就有121起,史书上未记载的更多。材料反映南北朝时期()A.南北政权对峙B.江南得到开发C.北方民族交融D.重视编修史书10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B南方人民大量北迁C北方地区经济发达D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11.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一知识卡1:朝代更替示意图知识卡2:重点知识梳理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C。前秦与东晋之间的著名战役是D。 (1)结合

5、所学,将材料一中的知识卡填写完整。并分析该时期的时代特征。(6分)A.B.C.D.材料二(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摘自司马迁史记(译文)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自沈约宋书(2)依据材料二,说说江南地区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

6、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3)依据材料三,说说材料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材料四我国半封闭型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华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形成了多内聚、慎外迁、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近五千年来气候从暖湿走向干冷和气温总体下降的趋势,使南方少数民族更易于作出据守故土的选择,也给农耕经济区的汉族王朝南向扩张提供了条件,并迫使北方少数民族以各种形式南迁寻求新的生存之路,从而强化了他们对中原地区的向心力。民族的迁徙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历史途径。摘编自陈育宁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

7、”的核心内涵(4)以下表述是从材料四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画“”;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画“”。(3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受内陆地理环境影响。()受气候和气温影响,南北方少数民族都以各种形式南迁寻求新生存之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历史途径是民族的迁徙流动。()12. 改革发展现代化材料一A.注解:上面文物为商鞅方升,商鞅变法时颁发的标准量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方升左壁刻:“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底部后加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B.注解:上面文物为北魏陶俑,出土于河南洛阳元邵墓。元邵为北魏孝

8、文帝之孙,鲜卑贵族,本姓拓跋。元邵墓的陶俑有的穿汉族服装,有的穿少数民族服装,有的陶俑服饰兼有汉族和少数民族风格C.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又颁布第二次变法令其主要内容包括:统一度量衡以便利收税与商业经营。张帆中国古代简史D.(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决定效法汉朝和晋朝他将鲜卑姓改为汉姓,为皇室取姓元。他命令包括鲜卑人在内的官员,在朝中一律用汉语,着汉服。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A、B在史料上属于;C、D在史料上属于。(2分)文物史料文字史料答案1.B2.D3.B 4.D5.C6.B 7.C8.C 9.C10.A11.(1)A.魏B.陈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时代特征:分裂割据、政权并立、民族交融。(写出两点即可)(2)变化:由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水平落后,发展到农业生产水平高,物产丰富。原因:南方社会比较安定;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等等。(写出两点即可)(3)观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贡献。理由:孝文帝改革中穿汉服、说汉话等措施有利于当时中原地区的社会安定,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4)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