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导学案答案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95641357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1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拟行路难导学案答案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拟行路难导学案答案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拟行路难导学案答案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行路难导学案答案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拟行路难导学案答案 翻译: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

2、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2、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3、(分析: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3、“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明确】“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

4、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4、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5、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明确: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

5、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延伸拓展】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明确】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迁移拔高】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1)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明确】忧思 (2)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明确】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

6、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3)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明确】三国魏晋时人。公元 249 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元 254 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 260 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明确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遇的悲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