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 最后一稿 - 副本.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455491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 最后一稿 - 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 最后一稿 - 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 最后一稿 - 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 最后一稿 - 副本.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整体感知作者直言进谏的责任担当。2 分析作者高超的劝谏技巧及说理艺术。3 .倾听理性声音,把握作者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教学环节课前: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正式上课,先导入。师:课前,同学们都已疏通了文言字词句,对文章内容已有全面的了解。魏征是一代名 臣,无论是他的精神品格,还是他的治国才能,都值得我们敬仰。学习任务:情境导入“五一”临近,为方便广大游客,魏征故里计划开发“云旅游二当地文旅部门向广大 网友征集谏太宗十思疏的朗读音频和解说文稿。(ppt呈现:一张魏征故里图,一张全文书法作品)活动一:我来选过渡:现在已经征集到了两段不同风格的朗读音频。同学们,一起

2、来听听下面两段朗读音频,你认为哪个音频更好?说明理由。如果有需要 完善之处,提出你的建议。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1. (1)缓慢:毕竟是说给皇帝听,语气上应该柔和一点,但柔和不是怕死,而是根据自 己的身份,这是为臣之道,作臣子的,应该循循善诱,目的是让皇帝听得进去。体现了语重心长,真诚恳切之心。说明他思虑周全。有停顿,留有缓冲思考的 余地。师: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吗?(如果有,就讲一下读急促的好处;如

3、果没有,就跳过 不讲)(2)急促而笃定:这是魏征的身份决定的,他是一名铮臣,敢于直谏,之所以要急促, 是因为这件事非常重要,皇帝再不去改正,后果不堪设想。他一心为大唐的未来着想,早已 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总结:其实,无论采用哪种语气来读,都是一种理解的声音表达。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 定,那就是魏征作为大唐的一名臣子,他深知自己为臣的责任任与担当,为国长治久安考虑, 敢犯龙颜,哪怕被杀也不惜。师:同学们,看来两种读法均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非常好。你课后也 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录制一段朗读发到云旅游网站。今天,我们全班先来录制一段,读出 魏征的一片赤诚之心。活动二:我来写过渡:刚才我

4、们录了一段朗读音频,接下来,我们为“云旅游”写一篇解说文稿。因为文章较长,我们在课堂上很难完成整篇文章的解说文稿。所以需要分工,每个组只 写其中一段,然后将三段综合起来,我们就能完成解说文稿的写作。大家好,我是解说员 0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谏疏的第一段谏疏的第二段谏疏的第三段(从劝谏思路、方法、效果等角度进行解说)讽谏帝王,是极其危险的事。太宗此时“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但看完魏征 的奏疏之后,亲笔书写了一篇长达788字的答魏征手诏作为回应,言明“公之所谏,朕 闻过矣。当置之几案”,由此可见魏征在劝谏上的

5、智慧。即使是现代,文中的很多观点,也 仍有值得借鉴的意义。大家好,我是解说员,我为大家解说的是谏疏的第段。这段第一段:说理分析(6分钟)1 .学生分享,分享完之后,将学生的成果贴在黑板上。2 .重点分析比喻论证过渡问:刚才同学们的分享非常精彩,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大致明白,第一段主要 运用了比喻论证。(1)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本体:国喻体:木、流(2)设喻之巧正面设喻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木和根的关系、源和流的关系设喻。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两个现象。这现象暗含一定的 道理与哲理,简单容易让人接受。切合目的一一引出德义的重要性。正贴合读者一一

6、唐太宗。因为唐太宗希望国家长治 久安。用木和水来比喻国家,国家能像苍天古木一样生长,帝位福祚能像水流一样源源不断, 这是一个国家希望看到的,所以这个比喻特别贴合听者的内心。比喻,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关系,针对同本体,可以有很多喻体可以对应。讲清楚本体、喻体及比喻论证的运用。(3)用喻之巧一一反面析喻作者设的比喻并不是一次就用完,而是进一步用这个本体和喻体进行了反面分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 况于明哲乎!通过改变条件,加了 “不二得出结果的荒谬性,得出结论的正确性。(3)总喻之巧一一递进析喻:针对对象固定,前面只是一般性的道理,这里则直接针对

7、皇帝来讲,这是出喻的巧妙。 直接指出德义对皇帝的重要性。(人君)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 源而欲流长者也。对皇帝言明,不积德义,造成的危害,就如同伐根和塞源。伐根想求木茂,塞源想水 流长远,这是极其荒谬绝伦的事。同理,不积德义,想国家长治久安,也是极荒谬之事。总结:这是比喻三巧,一喻三用之法。对于国君来讲,“德”是最重要的。分享完之后,教师点评,再补充:作者不直接说观点,而用比喻方式,用生活中浅显道理来讲抽象的治国之道,可谓是“迂 回说理,曲径通幽”。第二段分析(5分钟)1.学生分享2对比论证:表达观点更明确,更能坚定皇帝的主观态度,更能明白自己的选

8、择方向。(1)善始(繁)与克终(寡)对比(2)殷忧道著与功成德衰对比创业的艰难,故殷忧;功成的享受,易放纵,德变衰,就会失去基业。(道出千古历史 规律)(3)竭诚(吴越一体)与傲物(骨肉行路)对比对比论证之巧:用一般性的历史事实规律,让皇帝警醒,让皇帝明白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总结:自古以来的所有国君都是善始但不能克终,这是历史现象。接着,又向太宗讲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现象呢?那是因为开始时国君能竭诚待人,而功成之后就傲视人民。这样 做,当然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政治结局,竭诚能使吴越一体,傲物则会骨肉为行路。最后, 从根本上指出,人心重要,“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二可见,作者的思路非

9、常清晰,从现象到原因到本质揭露,层层深入,以史为鉴,最终落 到“人心”上,希望国君能“以史为鉴”,博得人心。第三段分析(3分钟)1 .学生分享2 .排比句式使用(略)用排比的方式具体陈述十思内容,接着又讲了这样做会产生怎样的治国效果。师:这一部分魏征直陈十思,接着又给皇帝绘制大唐盛世的宏伟蓝图,“晓之以利”,最 终从根本上劝谏成功。总结:同学们,三段的解说我们都写完了。从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整篇文章的 具体内容及说理艺术。第一段向皇帝讲明,一个明君应该积德义,应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第二段通过对比,以史为鉴,讲明“民心”的重要性,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得民 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二第

10、三段是告诉国君具体怎样做的十条建议,也就是十思,只有做到这十思,才能“不言 而化” “亏无为之大道”,才能出现太平盛世。说得再简单点,就是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到最后“怎么做”。我们最后综合文稿时,写成一篇完整的解说文稿,大致可分为五段,第一段总说文章特 色与价值,再按三段顺序说,最后再总结这篇文章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篇完整的解说文稿。当然,因为时间关系,这项任务的完善工作只能课后完成。活动三:数字留言薄1 .过渡:活动进行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完成了 “云旅游”的任务。网友们在云游览后, 也一定会有些感悟与思考。为方便网友在“云旅游”后交流,特开通了 “数字留言簿请以网友身份在“数字留言簿”上留

11、言,写一句你的理解或思考。一篇谏太宗十思疏,O(师口述:同学可以从魏征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品格与智慧上讲,也可以从自己获 得的做人启示讲)2 .魏征一生向太宗上过很多谏疏,这只是其中一道谏疏,但就是这道谏疏,让太宗对自 己的治国有了重新认识。他读了这道谏疏,写了一道手诏:诚极忠款,言穷切至。披览忘倦,每达宵分。非公体国情深,启沃义重,岂能示以良图, 匡其不及!翻译:读了你的奏章,感觉你的态度非常诚恳,你的意见言无不尽,恳切备至,我常谈 到深夜而忘了疲倦,如果不是你忧国情深,晓以大义,又怎能把这些治国良策写出来,弥被 我的不足之处呢?最后环节:课堂结束今天,我们通过“云游览”任务,完成了全文的

12、学习。课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一个任务加以完善。今天课上到这里,下课。数字留言薄作为君主,务必要正视自我地位,明责任之大,把天下苍生放于首位,以国家大局为重。治国之道,从根本治国,用心治国,以及在反思中治国。魏征的直言敢谏,心系天下。人君要治国安定必厚积德行,以民为本。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的道理。魏征的直言敢谏。一个忠心为国,为人公正正直的魏征。身负重任的人应竭诚待人, 居安思危。魏征的聪慧果敢,忠君忠国。人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骄傲自满,要慎始慎终。 魏征直言进谏,不卑不亢,思维缜密。魏征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担忧之情。一个深忧国 刑也,敢于谏言,眼界广阔的魏征。魏征心怀天下苍生,忠心真诚的高尚品质。做人不能在成功时骄傲放纵,要斯泰山而不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