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抗洪》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3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511396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抗洪》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3篇(含答案与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轼抗洪》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3篇(含答案与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轼抗洪》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3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抗洪》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3篇(含答案与翻译).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轼抗洪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苏轼抗洪(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徙知徐州到徐州任太守。涂潦洪水。吾侪(chi)我们。锸(ch)锹。版筑墙用的夹板。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25.解释下列

2、句子中加点词语。(4分)(1)河决曹村 (2)使官吏分堵以守(3)轼诣武卫营 (4)尾属(zh)于城 26.翻译下列句子(4分)(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2分)(2)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2分) 27.根据文中内容,试举一例来说说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参考答案】25.(1)黄河。(2)派、派遣(或“命令”)。(3)到、往、去。(4)连接。26.示例:(1)富人逃出城去,民心都会动摇,我和谁一起守城呢?(2)带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27.示例:从苏轼阻止富人出城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临危不惧、足智多谋的人;动员武卫营官兵协助守城足智多谋;亲临一线,过家

3、不入以身作则、公而忘私、临危不惧;决不让洪水毁城关爱百姓;派官吏分堵以守足智多谋、善于指挥。【参考译文】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

4、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2016四川眉山)【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

5、“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涂潦: 锸(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徙知徐州(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DA盖竹柏影也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C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D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4)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者是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概述。【参考答案】(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

6、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句意:苏轼调任徐州徙:调任(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A句意: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原来是;今义:覆盖B句意:面容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之间,这是太守喝醉了颓然:醉醺醺地;今义:衰老的样子C句意: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是:这;今义:判断动词D句意: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景色千变万化气象万千:景色千变万化;今义: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故选:D(3)本题

7、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相与:一起句意: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重点词有:卒:最终句意: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4)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甲文主要参考语句:

8、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文主要看苏轼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洪水时的行为表现答案:(1)但:只徙:调任(2)D(3)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4)甲文:表达了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更有豁达的情怀乙文: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亲民爱民等【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

9、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

10、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2017湖南湘西)【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

11、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轼诣武卫营 卒全其城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12、【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参考答案】9、答:散步,漫步 只,只是 到去 最终,终于10、答:河将害城 / 事急矣 /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译句:(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译句: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译句: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

13、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12、答:宦途失意的苦闷。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参考译文】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喊来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一直连接到城墙。苏轼把家安置在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2016江苏盐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