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练习(带答案)_中学教育-中考.pdf

上传人:c****3 文档编号:94888322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2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练习(带答案)_中学教育-中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言文阅读练习(带答案)_中学教育-中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练习(带答案)_中学教育-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练习(带答案)_中学教育-中考.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文言文阅读练习 练习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题。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宋濂王冕传 1分别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项。窃入学舍 A偷东西 B偷偷地 C私自(谦辞)(B )儿痴如此 A痴呆 B痴迷 C白痴 (B )恬若不见 A安静 B安适 C坦然 (C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

2、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两个“其”都是代词“那个”)A暮归,忘其牛 查无其人 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而)喻之以理(用)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它)赤子之心(的)D录为弟子(作为)为虎作伥(替,给)3文中“儿痴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D 指“父怒,挞之”,仍如先前一样)A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B暮归,忘其牛。C或牵牛来责蹊田。D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王冕白天放牛”,不合文意)A王冕放牛而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直到傍晚才回家,忘记了放牛的事。B因牛踩坏了农田,王冕遭到父亲责打,可过后他仍然如先前一样去听学生读书而忘了放

3、牛。C在母亲的劝说下,王冕白天放牛,晚上寄居僧寺,夜里坐在佛像膝盖上,对着长明灯读书。D韩性听到了王冕好学苦读的事,收王冕做弟子,王冕后来成为博通的学者。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或牵牛来责蹊田。译文:有的人牵着牛来责备牛踩了地里的庄稼。(“责”是“责备”之义)安阳韩性闻而异之。译文:安阳人韩性听说此事以后认为王冕与众不同(“异之”是“以之为异”)练习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 题。(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楚将)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4、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通“嘱”,交给)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战国策楚策)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 求:寻找 信:说话真实 走:跑 地方:土地方圆 其实:他们实际 犹:如同 2把下列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归为一类(可归为四类)A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 B虎求百兽而食之 C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D故遂与之行 E兽见之皆走 F今王之地方五千里 G而专属之昭奚恤 H其实畏王之甲兵也 I犹百兽之畏虎也 第一类(相当于“它”“他”,作代词)有:D

5、 第二类(相当于“它们”“他们”,代词)有:BEG 第三类(相当于“的”,助词)有:FH 第四类(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不译,助词)有:ACI 3这则寓言要表达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D)A讽刺楚宣王看事情愚蠢。B讽刺楚宣王上了昭奚恤的当。C说明要有强大军队的原因。D说明北方国家怕昭奚恤的原因。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果诚何如 译文:果真怎么样(何如:怎么样)虎以为然 译文:老虎认为它说的对(然:对)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译文:天帝让我做百兽的首领,现在您要吃我,这是违背天帝的命令!(长,首领;是,这)练 习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晏子将使楚。楚王闻

6、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为,相当于“于”)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坐,犯罪)?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诣,到)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恬若不见安静安适坦然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两个其都是代词那个暮

7、归忘其牛查无其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而喻之以理用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它赤子之心的录为弟子作为为虎作伥替给文中儿痴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王冕白天放牛不合文意王冕放牛而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直到傍晚才回家忘记了放牛的事因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枳 zh,枳树,果实酸苦)。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有“恐怕”“大概”之意)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熙”通“戏”)

8、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 习辞:善于辞令 方:将要 固:本来 徒:只是 其实:它们的果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吾欲辱之,何以也(用,介词)为其来也 (他,代词 )橘生淮南则为橘(那么,连词)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在,介词)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D,转折)吾欲辱之,何以也?(假设)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并列)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A B C D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过王而行 译文:经过大王面前行走(过,经过)所以然者何?译文:这样的原因是什么(所以,表原因)圣人非所与熙也,

9、寡人反取病焉。译文:圣人不是可以跟他嬉戏的,我反而自取羞辱啊。(所与熙,跟他嬉戏的人;反,反而)练 习 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 题。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起兵反秦)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文字)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即敌一人,对抗一个人)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竟学。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

10、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恬若不见安静安适坦然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两个其都是代词那个暮归忘其牛查无其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而喻之以理用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它赤子之心的录为弟子作为为虎作伥替给文中儿痴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王冕白天放牛不合文意王冕放牛而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直到傍晚才回家忘记了放牛的事因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八尺

11、余,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史记 1上面文言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分别是 人名:项籍(项羽)、项梁、项燕、王翦、秦始皇 地名:下相、项、会稽、浙江、吴中 2下列句中加线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妄,胡乱)A又不竟学 竟:完毕。B毋妄言 妄:狂妄。C梁以此奇籍 奇:这里是“认为出奇”之意。D皆已惮籍矣 惮:畏惧。3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写在括号内)(1)其季父项梁(他的,代词)(2)梁父即楚将项燕(就是,副词帮助判断)(3)项梁怒之 (他,代词 )(4)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就,副词)(5)略知其意 (其中的,代词)(6)梁以此奇籍(因为,介词 )(7)虽吴中子弟

12、(即使,连词 )4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终于学完了兵法,不合文意)A项羽的祖父是楚将项燕,他是被秦将王翦杀死的。B项羽学书学剑都不成,项梁后来教项羽兵法,项羽很高兴,终于学完了兵法。C秦始皇游会稽时,项羽竟说“彼可取而代也”,可看出他有大志与勇气。D项羽的身材、力气超过一般人,他在吴中青年人中很有威望。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 (2)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学文字,能够记写名姓就行了 (3)彼可取而代也 他可以取而代之 (4)籍长八尺余,才气过人 项籍身高八尺多,力量能举起大鼎 练 习 五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6 题。(汉)文帝之后

13、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管理皇族事务的官)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周)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恬若不见安静安适坦然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两个其都是代词那个暮归忘其牛查无其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而喻之以理用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它赤子之心的录为弟子作为为虎作伥替给文中儿痴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王冕白天放牛不

14、合文意王冕放牛而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直到傍晚才回家忘记了放牛的事因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驱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g u,拉开弓)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符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介,铠甲;胄,头盔)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15、”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入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使动)A上自劳军 自:亲自 B军士吏被甲 被:披 C锐兵刃 锐:锋利 D曩者霸上 曩:以前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亚夫为将军,军细柳(担任)已而之细柳(到,动词)天子为动,改容式车(被动)称善者久之(音节衬词)A两个“为”不同,两个“之”也不同。B两个“为”不同,两个“之”相同。C两个“为”相同,两个“之”

16、不同。D两个“为”相同,两个“之”也相同。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彀弓弩,持满 持满:把弓拉满。B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按辔:控着缰绳。C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式车:将身子俯在车前横木上表示敬意。D皇帝敬劳将军 敬劳:恭敬地慰问。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周亚夫治军严谨的一组是(B)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将军之诏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皇帝敬劳将军 A B C D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A作者没写周亚夫如何冲锋陷阵,也没有写他军事方面的卓识宏论,只是描写在匈奴大举入边

17、的情况下,细柳营的一级战备状态,便充分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严格的治军作风。B汉文帝在大敌当前,布置好防务后,亲自劳军,在细柳营中接连受到“非礼”,他不但未发龙威贬谪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见汉文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爱才、识才、任才的君主。C周亚夫下令开营门,天子车马才进入军营而慢行,文帝派人向周亚夫道歉致敬。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恬若不见安静安适坦然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两个其都是代词那个暮归

18、忘其牛查无其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而喻之以理用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它赤子之心的录为弟子作为为虎作伥替给文中儿痴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王冕白天放牛不合文意王冕放牛而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直到傍晚才回家忘记了放牛的事因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D文章结尾既是汉文帝劳军后的结论,也是对周亚夫的评价,一褒一贬的对比出自皇帝之口,不仅有鲜明的艺术效果,也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从而加深读者对周亚夫形象的认识。6翻译下列语句。(1)天子先驱至 译文:天子的先头卫队到了 (2)成礼而去 译文:完成礼

19、仪就离开了 (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文: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练 习 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 题。太祖(曹操)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曹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县,通“悬”)柱乎?”一无所问。三国志魏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啮:咬。首罪:自首请罪 免:赦免 以为:认为 忧戚:悲伤 俄而:片刻,一会儿 闻:告知

20、,使听到 一:完全 2比较下列两句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并作解释。(1)冲于是以刀穿单衣(用,介词。)(2)俄而库吏以啮鞍闻(把,介词。)3下列两句属于文言文哪种特殊句式?说说它们的句式标志是什么。(1)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 (2)今单衣见啮 属于 被动 句式 句式标志:(1)为所 (2)见 4对此文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A、C、D 都有不确之处。)A曹操能严明执法,但在曹冲的劝说下,能宽恕因客观原因犯错误的官吏。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

21、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恬若不见安静安适坦然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两个其都是代词那个暮归忘其牛查无其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而喻之以理用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它赤子之心的录为弟子作为为虎作伥替给文中儿痴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王冕白天放牛不合文意王冕放牛而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直到傍晚才回家忘记了放牛的事因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B曹操法纪严明,曹冲巧妙设法帮助犯错误的官吏免于受严惩。C曹操法纪严明,但因喜爱曹冲而宽恕了犯错误的官吏。D曹操能严明执法,曹冲巧妙设法使曹操

22、没有发现官吏所犯的错误。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译文:等到第三天里,然后去自首(“自归”是“自首”之义)(2)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译文:装做不高兴,脸上露出愁容(“谬”是“装作”之义,“愁色”是“愁容”)(3)此妄言耳,无所苦也。译文:这是狂妄的话罢了,没有什么痛苦的(“妄”是“胡乱”;“苦”指“苦恼”)练 习 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 题。戊子,上(唐太宗)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

23、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资治通鉴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犹当虚己以受人”的“虚”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使动用法)A故智者献其谋 B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炀帝恃其俊才 D必先苦其心志(使动用法)2与“犹当虚己以受人”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凭)B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因)C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来)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3与“曾不自知”的“曾”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竟)C萧何曾作沛中吏 D(梁王)曾使人刺(袁)盎 4对于这段文

24、言文的主旨,以下所作说明恰当的一项是(D)A魏征要唐太宗学习尧、舜,而不要做桀、纣一样的君主。B魏征指责隋炀帝“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以至灭亡。C魏征解释隋炀帝必然灭亡的原因是缺少自知之明。D魏征虽在说隋炀帝,实则暗示唐太宗应力避“恃其俊才,骄矜自用”。5翻译下列语句。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恬若不见安静安适坦然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两个其都是代词那个暮归忘其牛查无其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而喻

25、之以理用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它赤子之心的录为弟子作为为虎作伥替给文中儿痴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王冕白天放牛不合文意王冕放牛而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直到傍晚才回家忘记了放牛的事因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译文:也知道认为尧、舜做得对而认为桀、纣做得不对,可是他做事多么相反啊 (2)人君虽圣哲 译文:君主虽然很圣明 (3)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译文:前面的事情离得不远,是我们的老师啊 练 习 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 题。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26、,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仅)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据有)齐之强(指强大政权),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注: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的公子,以好客养士出名,和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并称“四公子”。秦昭王听说孟尝君是贤人,请他做秦国的国相。后来有人说孟尝君的坏话,秦昭王把他囚禁起来,要杀他。孟尝君向秦昭王的一个很受宠爱的夫人求救。那个夫人向他要一件狐裘作报酬。孟尝君本来有一件狐白裘,可是已经送给秦昭王了。孟尝君有个门客能为狗盗,就在夜间装扮狗进入

27、秦宫,把狐白裘偷出来,献给夫人。孟尝君被释放后,跑到函谷关,正半夜里,秦昭王派人追来了。按规定,早晨鸡叫方开关放人。孟尝君门客中有个能学鸡叫的,他一学鸡叫,引得附近的鸡都叫了。守关的人于是开关,孟尝君才逃出秦国。1下列句中“卒”与“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的“卒”意义相同的一句是(C)A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通“猝”,仓促)B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士兵)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终于,最后)D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死)2下列句中“之”与“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的“之”用法不同的一句是(D)A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C吾妻之美我

28、者,私我也 D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助词“的”,余取独,助词,不译)3对这篇古文的内容,以下所作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C)A作者认为不能说孟尝君得到了很多有才能的人,他仅仅是鸡鸣狗盗之徒的杰出人物。B作者认为凭孟尝君据有齐国大权,得到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就能使齐国为诸侯之长,用不着“鸡鸣狗盗”。C作者认为孟尝君不想用真正有才能的人,只有靠鸡鸣狗盗之人而得到“得士”的虚名。D作者认为孟尝君招纳的是鸡鸣狗盗之人,真正有才能的人不会到他的门下的。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

29、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恬若不见安静安适坦然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两个其都是代词那个暮归忘其牛查无其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而喻之以理用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它赤子之心的录为弟子作为为虎作伥替给文中儿痴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王冕白天放牛不合文意王冕放牛而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直到傍晚才回家忘记了放牛的事因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士以故归之 译文:有才能的人因为这个缘故都归附他 (2)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译文:应该能够使齐国为诸侯之长而控

30、制秦国 (3)此士所以不至也 译文:这是有才能的人不到他门下的原因啊 练 习 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 题。季文子(春秋时鲁国大夫)相宣、成(即鲁宣公、鲁成公),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鲁国大夫)谏曰:“子为鲁上卿(高级官名)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国为华,不闻以妾与马。”1.“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中“衣恶”二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D)Ay By w Cy w Dy (“穿不好的衣服”)2从下列词义中选出“季文

31、子相宣、成”的“相”的正确意义是(C)A仔细看 B容貌 C辅助 D互相 3文中“吾亦愿之”、“而我美妾与马”两句,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我也愿意那样(指妾衣帛,马食粟)而且我以妾和马为美 B我也愿意这样(指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可是我却使妾和马很漂亮 C我也愿意那样(指妾衣帛,马食粟)可是我却使妾和马很漂亮 D我也愿意这样(指妾不衣帛,马不食粟)而且我以妾和马为美 4对这段文言文的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D)A季文子不慕浮华,甘愿过节俭的生活。B季文子也想过富裕的生活,可是他不具备条件。C百姓生活很苦,季文子怕百姓反抗而不敢过奢华生活。D百姓生活很苦,季文子要求自己俭用养德来治政兴国。5翻

32、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译文:人们大概会认为您是吝啬,而且使国家显得不光彩吧?(2)且吾闻以德荣国为华,不闻以妾与马。译文:况且我听说凭道德使国家光荣才是光彩的,没听说靠妾和马的 练 习 十 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恬若不见安静安适坦然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两个其都是代词那个暮归忘其牛查无其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而喻之以理用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它赤子之心的录为弟子作为为虎作伥替给文中

33、儿痴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王冕白天放牛不合文意王冕放牛而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直到傍晚才回家忘记了放牛的事因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 题。孟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用象牙装饰的床)。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谓孟尝君门人公孙戌曰:“象床之直千金,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足下能使仆无行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公孙戌许诺,入见孟尝君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

34、!”孟尝君曰:“善。”遂不受。公孙戌趋去,未至中闺(闺,内室),孟尝君召而反之,曰:“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戌以实对。孟尝君乃书门版曰:“有能扬文(孟尝君姓田,名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1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A楚王遗之象床 遗:读 w i,赠给 B足下能使仆无行者 仆:谦称,我 C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 待:对待 D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疾:生病(赶快)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象床之直千金(直,通“值”)(2)孟尝君召而反之(反,通“返”)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A以君能振达贫穷 以:因为 B故莫不悦君之义 莫:

35、不能(莫:没有人)C今始至楚而受象床 而:相当“就”,表承接关系 D孟尝君乃书门版日 乃:就 4下列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登徒直不想为孟尝君送象床,他请公孙戌为他想办法不去送,答应事成以先人宝剑相谢。B公孙戌根本不想要登徒直的宝剑,他对孟尝君晓之以理,劝说他不能因接受象床而有损自己的好声望。C孟尝君听从劝告,决定不接受象床,公孙戌快步离开。孟尝君看出他很得意,便叫回他问话。D公孙戌把实情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有感于此而在门版上写话语,鼓励人们打消顾虑,为使他不犯过失而入谏。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 译文:象床的价值千金,如果碰坏它一点儿,就是卖妻子儿女

36、也不够赔偿 (2)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译文:你为什么脚步迈得这么高,这么意气昂扬呢 (3)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恬若不见安静安适坦然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两个其都是代词那个暮归忘其牛查无其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而喻之以理用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它赤子之心的录为弟子作为为虎作伥替给文中儿痴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王冕白天放

37、牛不合文意王冕放牛而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直到傍晚才回家忘记了放牛的事因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译文:有人能宣扬我的名声,使我不犯过失,即使在外面私自得到了宝物,也赶快入谏 练习十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6 题。郭汾阳(唐郭子仪,平安史之乱,功封汾阳王)在汾州,尝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汾阳王闻之,谓僚属曰:“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致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

38、以见贺矣!”闻者服其公忠焉。王在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南阳夫人乳母之子抵禁,都虞候(唐末藩镇属官名,也称虞候,掌巡查警戒)杖杀。诸子泣告于王,言虞候纵横之状,王叱而遣之。明日,对宾僚吁叹者数四。众皆不晓,徐问之,王曰:“某之诸子,皆奴材也。”遂告以故曰:“伊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阿母之阿奶儿,非奴材而何?”1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遣:打发)A尝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 敕:皇帝的命令 B而请一吏致阻 致:招致 C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 当:适合 D王叱而遣之 遣:派遣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抵禁:触犯禁令)A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知体:指懂得道理 B闻者

39、服其公忠焉 公忠:公正忠诚 C南阳夫人乳母之子抵禁 抵禁:抵抗禁令 D言虞候纵横之状 纵横:指无所忌惧 3据文意,“南阳夫人”是下列何人的封号?(A)A郭汾阳之妻 B诸子之乳母 C郭汾阳夫人之乳母 D都虞候之妻 4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B)以令公勋德(介词“凭”)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助词,取独)遂告以故曰(介词“把”)某之诸子(助词“的”)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也不同。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D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也相同。5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判官张昙认为郭汾阳功高德重,奏请朝廷任命一州县官

40、,却不批准,这是宰相作梗,并且对此很不满。B郭汾阳对下属官员解释了朝廷对武臣疑虑的原因,并认为奏请不被批准是合乎情理的,还能说明皇帝对自己是信任的。C郭汾阳在河中之地时,属官都虞候严明执法,杖杀了南阳夫人乳母之子,郭汾阳的几个儿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恬若不见安静安适坦然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两个其都是代词那个暮归忘其牛查无其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而喻之以理用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它赤子之心的录为弟子作为为虎作

41、伥替给文中儿痴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王冕白天放牛不合文意王冕放牛而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直到傍晚才回家忘记了放牛的事因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子便向他控告都虞候。D郭汾阳认为都虞候是值得赞赏的,并气愤地说他的几个儿子都是奴才一类的人。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 译文:自国家艰难(指安史之乱)以来,朝廷姑息牵就掌握一方军权的长官武臣,他们的要求没有办不到的。(2)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译文:皇帝的恩德亲切而优厚,不按武臣对待我

42、,各位可以祝贺我了!(以:按照。待:对待。见:表示别人对自己怎么样。见贺:祝贺我)(3)伊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阿母之阿奶儿,非奴材而何?译文:他们不赞赏父亲的都虞候,却痛惜母亲的乳母的儿子,不是不成器的人又是什么呢?”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恬若不见安静安适坦然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两个其都是代词那个暮归忘其牛查无其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而喻之以理用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它赤子之心的录为弟子作为为虎作伥替给文中儿痴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王冕白天放牛不合文意王冕放牛而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直到傍晚才回家忘记了放牛的事因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