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兰州教育年鉴.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9475476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兰州教育年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05年兰州教育年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年兰州教育年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兰州教育年鉴.doc(7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5年兰州教育年鉴第一部分 全市教育概况幼儿园239所,在园(班)幼儿53019人,比上年减少42人。小学870所,256个教学点,在校生250981人,比上年减少6813人。普通中学234所,在校生213189人,比上年增加478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36262人,比上年减少6340人;高中在校生76927人,比上年增加6818人。职业学校19所,在校生13000人,比上年增加3222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学生1102人(包括随班就读),比上年减少108人。普通中专43所,在校生40432人,比上年减少4738人。技工学校27所,在校生8159人,比上年增加849人。成人中专20所,在校生

2、13252人,比上年增加2398人。普通高校20所,在校生161395人,比上年增加14845人。成人高校7所,在校生63353人,比上年减少29085人。民办高校6所,在校生20537人,比上年增加5902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59471人,专任教师43645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4275人,专任教师2330人;小学教职工14902人,专任教师14089人;普通中学教职工14711人,专任教师12625人,其中高中4375人,初中8250人;职业中学教职工930人,专任教师772人;普通中专教职工3427人,专任教师1971人;技工学校教职工1773人,专任教师 人;成人中专教职工1356

3、人,专任教师659人;普通高校教职工17042人,专任教师10495人;成人高校教职工927人,专任教师626人;民办高校教职工1637人,专任教师1142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128人,专任教师78人。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党组书记、局长栾行健,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梁志仁,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正华、刘立川、张玉珊、何泳忠(挂职),党组成员、人事处长王洪。 教育投入全市教育部门经费总收入13.37亿元,比上年增长32.68。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0.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63。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预算内经费9.16亿元,比上年增长29.19。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1.68亿元,比上

4、年增长39.06。全市教育部门教育经费总收入中,事业收入2.27亿元,比上年增长30.05%(学杂费收入1.47亿元,比上年增长47.54%),其他收入2612.7万元,比上年增加2529.6万元。全市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包括教育事业费、基建费、其他经费)9.15亿元,比上年增长29.19%。全市地方财政收入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2%。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总收入增长速度。全市教育部门地方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个人部分占88.16%,公用部分占11.84%;生均教育事业费2044.84元,比上年增长18.14%;其中,生均公用经费242.02元,比上年增长4.99%。全

5、市地方教育部门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个人部分支出7.9亿元,其中教职工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支出5.79亿元,比上年增长29.65%,教职工年均收入21238元,比上年增长20.84%。全市教育部门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支出(含城市教育费附加)10.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0.94%,比上年提高了1.53个百分点。全市大教育经费总支出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2.68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4%,比上年增长了0.02个百分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市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2800万元,完成了兰师附小综合楼、文科职业学校金港城分校、兰州十二中教学楼和兰州三十一中综合实验楼等4个建设

6、项目;启动了兰铁三中艺术楼、兰州三十三中教学楼建设项目。据统计,“十五”期间用于市属学校的51个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资金达到3.6亿多元,累计完成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引大灌区移民中小学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其中市上负责投资改、扩建的永登五中、中川中学、秦川镇移民中学、秦川镇初级中学的建设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建设面积17194平方米,投入资金1366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标准化、示范性学校建设兰州十二中等5所学校建成市级示范性学校,永登县秦川中学等10所学校建成市级标准化初中,27所小学实现标准化小学的晋级升类。全市累计建成市级示范性、标准化初中103所,超额完成了“十五”期间“百所标

7、准化初中”建设任务。外国语高级中学建成省级示范性高中,兰州三十三中等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顺利通过专家组复评验收。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投入2698.2万元,为全市780所农村中小学配发计算机、卫星信号接受器、影碟机等多种模式的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为以信息化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组织实施全市国家二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开工项目学校268所,占计划改造项目学校数的98.2%;施工面积229741平方米,占计划建设规模的107.9%;累计完成投资13440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107.4%。已开工项目学校中,竣工交付使用的项目学校238所,占

8、计划改造项目学校数的87.2%。高中教育全市初中毕业生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初中毕业生48700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8100人,比上年增加2536人;全市普通高中入学率达57.7%,比上年提高了3.43个百分点。随着高中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76927人,比2000年净增了36000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中入学压力。新建成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市级示范性高中学校5所,拓展了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全市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学校总数达48所,省市级示范性学校的高中招生已占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总数的64.1%。全市28799人参加高考,上线20887人,比去年增加2991人,上线率72.5%,

9、录取15032人,比去年增加2160人,录取率52.2%。职业教育全市17所职业院校招生5079人,比去年提高了20.8%,其中城市四区职业院校招生4335人,比去年增加了17.1%;远郊县区职业学校招生744人,比去年增加了47.9%。全市各职业院校2486名毕业生中,2314人顺利实现就业和升学,就业升学率达到93.1%。全市各中、高等职业院校共有2232人参加了近20个专业的技能鉴定,其中2082人通过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比上年提高了3.85个百分点。加快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的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市属各职业院校已以此模式培养950人,短期培训共计6387

10、人,有1897人赴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训。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女子职业学校等多所中、高职学校被教育部、省教育厅等部门确定为师资培训基地和技术培训基地。兰州旅游职业学校新建的兰州教育旅行社挂牌营业,学校旅游培训中心被市旅游局确定为兰州旅游培训基地。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13万人,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10万名农民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全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500多名村干部和农村青年报名参加入学考试,录取422人,其中各村第一名共276人,享受市财政全额资助的学费、住宿费和民政部门提供的生活费补助。社区教育城关区草场街街道社区学校、七里河区西湖街道社区学校、安宁区培黎街道社区

11、学校、红古区海石湾镇社区学校相继挂牌成立。为鼓励社区教育加快发展,市教育局对每所社区学校各补助经费1万元。民办教育完成全市220所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换发工作。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执法检查。接受了市政协、市民革对全市民办教育工作的检查。民办中学招生1863人,其中初中780人,高中1083人,比上年有所增长。中专学历文凭考试班共招生1046人,在校生2000人,基本完成了年初的目标任务。办理中专学历文凭考试学校480多名毕业生的考试及毕业办证工作,有400多名农民子弟获得中专毕业证,全部推荐安置了工作,就业率达到100。召开全市民办教育年度工作会,各

12、县区教育局分管局长、民办教育专干及市管民办学校董事长、校长等100余人参加,组织参观考察了静宁华源中学,传达了全省民办教育座谈会精神,安排部署了今后工作。兰州科技外语学校、兰州天奇中学、甘肃陇大国际学校建成市级标准化学校。全市有5所民办中学晋升为市级标准化、示范性学校,占民办中学的总数的50%。投资9000万,建成占地30亩的兰州交通大学东方中学。企事业办学体制改革完成兰铁教育集团,兰化、兰炼总校所属企业移交学校的校园、校产划转,确定了兰铁、兰炼、兰化移交学校的建制和编制,制定了企业移交学校过渡期管理办法,移交学校的基本建设列入全市统一规划,妥善解决了兰铁移交教师的工资套改标准及其兑现问题,逐

13、步理顺了移交学校管理体制。按照市政府“393攻坚计划”统一安排,完成了11所市属国有企业分离移交中小学教职工、资产等核定工作,上述学校将全部移交到所在县区政府管理。按照第二批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要求,17所中央企业中小学移交地方管理,其中高中规模比较大的铁设中学、504厂中学、兰飞中学和万里中学拟移交市政府管理,有关移交接受方案已报国家财政部审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市属、企事业学校及8个县区近50所学校的课改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检查和指导。对全市课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总结,接受了省教育厅对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专题调研和检查。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认真回顾总结了近年

14、来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考试制度改革,初步拟定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进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加强了课程改革信息员队伍建设,各县区和学校安排专人负责课改信息的搜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创办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报,开通了“兰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网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召开全市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了全市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果展。组织20多名德育工作者到昆明、成都等地参加德育工作高级研修班;邀请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和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热线督导

15、师、清华附中心理教育中心主任陈纪英老师来兰分别举办了“更新教育观念、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全市1400多名教师参加了讲座。组织开展了以“热爱祖国、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为主题、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长征70周年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专题活动。组织部分学校参加了 “6.26”国际禁毒宣传日活动,督促指导学校落实禁毒教学计划、禁毒教学师资、禁毒教学材料、禁毒教学课时,做到“四到位”。对部分学校禁毒教育进行了重点检查。制定了全市大中小学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安排,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反邪教工作进行了安排。发放甘肃省大中(专)小学校反邪

16、教警示教育宣传提纲8000多册,发放反对邪教幸福安康宣传画册6000多本,发放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挂图400多套。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促进家校联系。市教育局先后被评为全省、全国“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创建了“兰州市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体育工作组织全市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会,450余名教师参加了说课、专题讲座、现场交流等教学观摩活动。开展了2005届初、高中毕业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审核工作。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和管理工作,市、县(区)、学校三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系统基本形成。成功组织全市首届百所中小学优秀大课间、自编操评选活动

17、。共评选出百所学校“大课间优胜奖”、百所学校自编操一、二、三等奖,40名教师获得“优秀自编操创编奖”;城关区教育局、兰铁教育集团等16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主办兰州市第五届运动会中学生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比赛,协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乒乓球、围棋、武术比赛,并承担了市五运会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活动的排练、演出工作和其他组织协调工作,市教育局获得市政府授予的“优秀组织奖”。兰州六中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授予“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1人获得“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个人”。协调兰州六中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5人打破两项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田径纪录,取得男子团体总分第十名,

18、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授予“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荣誉称号;兰州市选送的60余篇体育教学论文,分别被国家和省上评为一、二、三等奖。组织部分体育教师参加中国“十城市”第20届学校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录像课、论文评选,1节现场教学课荣获一等奖,4节录像课获得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篇论文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1人被评为优秀体育教研员。调整命名全市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学校。撤销了8所兰州市传统项目训练点学校,重新命名了55所兰州市传统项目训练点学校。组织参加甘肃省“纪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十周年暨国际体育运动年”百万群众健步行活动,市教育局被省全民

19、健身计划领导小组授予“优秀组织奖”。学校卫生工作组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及时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流脑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举办了全市教育系统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班,召开了全市学校食品卫生及卫生防疫工作会议,协同市卫生监督所对全市34所中小学校校园环境、饮用水卫生等情况进行了检查。组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了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并对全市9502名14岁以下中小学生接种了麻疹疫苗。组织学校担任预防艾滋病任务的骨干教师和校医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同时,组织市属学校校医学习儿童少年卫生学,共培训200余人次。在全市

20、中小学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活动,配发兰州市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常识3万余份。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 组织300多名教师参加了全市中小学音乐、美术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会,组织38名骨干音乐教师参加了全国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组织6名专业教师参加全国第四届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音乐课3个三等奖,美术课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遴选学校优秀艺术作品35个(幅),参加代表兰州市文艺创作优秀成果最高规格奖第五届“金城文艺奖”评选活动,共有25所学校和个人获奖。协同市文明办开展“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进校园”活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协调参加全省第四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共获得舞蹈类2个一等奖、2个辅导

21、奖,小品类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创作奖、2个辅导奖,声乐类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辅导奖,器乐类1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辅导奖,兰州市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成功举办全市首届中小学校园歌手暨器乐比赛,有135所学校参加决赛,其中15所学校获得校园歌手小学、初中、高中组金奖,27所学校获得小学、初中、高中组银奖,44所学校获得小学、初中、高中组铜奖;9所学校获得器乐比赛小学、初中、高中组金奖,15所学校获得小学、初中、高中组银奖,25所学校获得小学、初中、高中组铜奖。城关区教育局、七里河区教育局、安宁区教育局、红古区教育局、皋兰县教育局、兰州师范学校获“优秀组织奖”。成功举办兰州市首

22、届校园京剧演唱比赛,全市共有9所市、县(区)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36名学生参加了比赛。组织兰州市中学生交响乐团、兰州市中学生民族乐团分别举办了两场不同风格的中学生新年音乐会,两项活动被市委宣传部列入2006年全市元旦/春节的七项重点活动之一。组织开展全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调研工作,先后对40余所一县五区教育局和市属、县(区)属及企业办学校进行了调研。组织开展学校国防教育征文活动,共收到41所中小学师生的征文1240篇,其中学生1167篇、教师73篇。教育收费管理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重申教育收费政策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通知。督促监督各学校通过设立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方式,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收费

23、标准、计费单位、收费依据(批准机关及文号)、收费范围、代收费结算结果、投诉举报电话、实行收费减免的政策以及公示减免费用的学生名单等,自觉、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市属学校收费投诉明显下降。贫困生救助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年共计安排资金964.2万元,对110536人次的农村小学生、56852人次的农村初中生和559名特殊教育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协调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落实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免收借读费政策。据统计,全年共对4674名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133.48万元。教育人事管理聘任、任命28个学校和单位的50名校级干部;聘任2

24、4个单位的138名中层干部;新增正县级后备干部15人,副县级后备干部24人。组织20名校长、书记去欧洲进行教育考察。选派6名校长参加第三批赴北京地区中学及职业学校挂职学习。组织市教育局系统58名符合条件的中层干部参加全市公选副县级后备干部考试,有23名同志入围。举办一期24名后备干部和12名新任校长参加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评选表彰74名优秀教师、51名优秀班主任、10名师德标兵和10名杰出青年教师,并举办了事迹报告会。制定了兰州市教育局关于整治干部平庸行为的实施办法。积极引进高中骨干教师。配合人事部门,组织教育系统引进教师到统一试点考试,76名教师的调入问题一次性得到解决。全年共调配教

25、职工195人,其中调入138人,调出36人,系统内调整21人。审批办理41名教职工的辞职及自动离职手续。解决兰炼、兰化、兰铁教育集团学校移交地方政府后人事、编制及工资等问题:一是明确了移交市上管理学校的人员编制、机构、建制及隶属关系等;二是积极配合市人事局对兰铁移交473名教职工的工资按标准进行了的兑现;三是按照市政府签订的协议,接受了兰炼、兰化1289名在职教职工和435名离退休教职工的档案;四是对移交的兰铁教育集团、铁一中、铁二中、铁三中和铁五中443名在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身份和人均工资进行了初步审查和测算。2005年派遣大中专毕业生1341人,其中本科生375人,大专生696人,中专生

26、270人。市属学校共接收毕业生193人(含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24人),县区接收毕业生1172人。当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约为54%。对兰州市20032005年清退代课教师进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近三年共清退代课教师525人,全市尚有代课教师1203人。审批各级各类教师资格3210人,其中初中教师资格1252人,高中教师资格930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145人,县区审批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883人。评审上报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和高校正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材料19人。组织评委会评审通过职称任职资格1512人,其中中专讲师21人,中学一级教师418人,中学高级教师260人,小学高级教师388人,转正定级42

27、5人。教师继续教育组织中小学讲师团成员、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共140多人组成12个巡回指导小组,分赴近郊四区53个中小学片区开展巡回指导,共有342所中小学校,5100人次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共举办专题讲座55场次,在各片区做示范课89节。对近郊四区各中学和永登县、红古区部分中学共24个片区,125所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组织开展2005年秋季起始年级和起始课程调整版本后教材的培训。其中中学11个学科,参加培训教师2912人;小学7个学科,参加培训教师2105人。举办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新课程培训班4期,共有1161名教师参加培训。举办城关辖区、七里河辖区幼儿园教师培

28、训班2期,共有434名教师参加培训。对榆中、永登两县中欧基础教育项目14个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建设进行了督促检查,兰州市有一个县级项目办、一个县级资源中心和三个乡级资源中心受到省项目办奖励。完成了“十五”期间英特尔未来教育10000名师资培训计划,当年培训教师3000名。启动高中新课程培训者培训,先后组织了两批高中骨干教师和校长赴山东、广东等国家级高中课改试验区考察培训。语言文字工作组织迎接国家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工作。组织检查组对四大领域的24家单位进行了三次检查,编发了6期兰州市语言文字工作简报,设计制作了语言文字工作宣传画,策划并拍摄了中国语文兰州韵律-兰州市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巡礼专题

29、片。兰州市顺利通过了国家正式评估验收。组织国家级和省级测试员分三批参加普通话测试新大纲业务培训;选拔推荐10名教师参加省语委举办的省级测试员培训班,并全部取得省级测试员资格。完成1443名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普通话测试工作,合格率91.34%;分批对全市5926名国家公务员进行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率97.3%;完成市属学校在职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有1722名在职教师参加了测试,合格率92.5%;协调七里河、安宁、西固区,榆中、皋兰县进行了教师和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对亚欧商厦、市二院、兰铁一幼等重点迎检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普通话测试。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兰州二中等40

30、所学校被命名为兰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教育督导组织各县区开展“两基”巩固提高自查自评,并结合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对“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和落实“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进行了复查。分别对榆中县、永登县、安宁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了市级督导评估,配合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对城关区人民政府、榆中县人民政府、安宁区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其中抽查16个乡镇、街道和39所学校。分别对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和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进行了市级综合督导评估。机关工作局机关参加了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换届改选了机关党总支和支部,表彰机关优秀共产党员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名

31、,2名党员受到市直机关工委表彰。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评估试行办法,对市教育局系统42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全面考核,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15个、优秀党员5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5名。申请设立了兰州市语言文字委员会办公室,机关新增编制3名。完成“机关局域网”建设。编发兰州教育信息24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教育信息100多条,其中市委、市政府的信息采用率达到65。办理并答复议案提案28件,办理并答复市长专线电话99件。通过全市统一招考,机关新录用公务员6名。机关在册在岗工作人员60人,其中公务员53名,工勤人员7名。 审稿:栾行健 瞿利业 撰稿:陈瑞观 杨恩奎第二部分 县区教育城关区教育【概况】普

32、通中学42所,其中省属1所,市属16所,区属14所,厂矿4所,私立7所。职业中学5所,其中市属4所,区属1所。普通小学90所,其中省属1所,市属1所,区属74所,厂矿8所,私立7所。幼儿园106所,其中省属、市属各1所,区属10所,厂矿38所,集体办4所,私立52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普通初中在校学生31503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3104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62381人,幼儿园在园儿童19611人(含小学学前班1193人)。城关区属学校共102所,其中普通中学14所,职业学校1所,小学74所,幼儿园10所,特殊教育、教师进修学校、少年军校各1所。共有学生69841人,教职工4301人,专任教

33、师4003人。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局长张军,书记李锡忠,副书记、纪委书记张三春,副局长高岺、蒋毅群、崔海慧、胡厚升。【幼儿教育】幼儿园在园儿童4425人(含小学学前班1044人),学前教育率93%,学前一年教育率98.2%。召开了区属幼儿园课改研讨会和幼儿园体制改革研讨会。加强了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对52所注册登记的民办幼儿园在检查和复查的基础上,向50所达到要求的幼儿园下发了“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2所没有达到要求的幼儿园暂缓发证。将民办幼儿园分成了四个教学片,实行片区管理。2005年城关区教育局被省教育厅评为“幼教工作先进单位”。【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巩固率10

34、0%。初中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巩固率100%。对部分学校校本教研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指导。邀请华东师大吴刚教授和西北师大刘旭东教授举办课改讲座,邀请兰州二十七中焦宪庆校长和兰州五中苏美莹校长开展新课程讲座。推荐一只船小学等学校参加兰州市的课改研讨会。开展了城关区第八届中小学教学新秀和第一届幼儿园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共有223名中小学教师获“教学新秀”称号,40名幼儿园教师获“教学能手”称号。组织78位教学新秀分9个学科在13个教学点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观摩教师达3000余人次。推荐79名教师参加市级教学新秀评选,57名教师荣获新秀称号。推荐54名教师参加“青年教学能手”评选,8名教

35、师被评为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14名教师被评为兰州市“青年教学能手”。开展了送教活动,分别向兰州四十一中、二营学校、青石中学送教6个学科24节课。聘请外教和师大教授对全区所有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上海交大志愿者对我区部分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9月8日在南河小学召开了对口协作工作会,实施重点帮扶,做好对口协作工作,促进均衡发展。召开了课改实验阶段性总结交流会。制定了城关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评估方案,修订了未成年人养成教育督导方案,召开了城关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讨会。城关区教育局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制定了关于对城关区属学校学区

36、重新划分的通知,将原来的十三个学区和接管的企业学校重新整合划分为十一个学区,印发了学区中心校校长职责。制定了城关区教育局创建学习型学校工作实施方案及评估方案。申报了20所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校,完成了设备的调试和安装。水车园等7所小学和金城关回中通过了兰州市标准化学校晋级升类验收。6所初中和1所高中获得兰州市教育质量优秀奖。 【高中阶段教育】一次性选调了10名优秀高中教师,配齐了十六中高中师资,四十八中高中年级继续招生。选派其中部分教师到省内外知名高中学习锻炼。【中等职业教育】城关职业学校为适应市场需求,增设了物流管理、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三个专业。组织编写了音乐、体育、健康教

37、育和礼仪等科目的教材。与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办学开设了电子商务大专班,招收学员33人。新建了仕通汽车销售公司、益多多食品有限公司、三江源有限公司、长江印刷公司、通达会计事务所等实习基地。荣获2005年兰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优秀奖和兰州市第六届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大赛集体一等奖及组织奖。【民办教育】7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548人,其中小学1395人,初中153人。7所学校均换发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金钥匙学校获2005年城关区教育质量优秀奖。完成了62所非学历民办学校年检换证工作,研究制定了区域内民办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举办了全区首届中小学生器乐比赛,评出集体一等奖5

38、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2名、组织奖2名,个人一等奖15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44名。参加了兰州市首届中小学生器乐比赛,获金奖5个、银奖6个、铜奖8个;参加了兰州市首届中小学生校园歌手比赛,获金奖7个、银奖12个、铜奖19个,城关区教育局荣获优秀组织奖。组织3位教师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全国第四届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团结新村小学尤晓伟老师参加全省小学美术课评选获一等奖,并由出版社摄制成教学光盘,在全国发行。举办了城关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参与学校58所,师生690余人。7600多名学生在兰州少年军校参加了军训。【继续教育培训】校(园)长岗位培训一期41人。选派8名中

39、青年校长赴成都市武侯区挂职锻炼。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225人。新教师岗前培训135人,信息技术培训181人。完成了城关区“十五”期间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评估验收工作。【教育科学研究】实行教研员包片包学区指导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制度。对两个学区课程标准学习情况进行了测试。制定了城关区小学各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建立了课堂教学跟踪、诊断制度,改进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在全省课改实验总结交流会上做了经验介绍。【教育人事工作】教职工学历情况:本科808人,大专2257人,中专及以下1066人;年龄:35岁以下(含35岁)2348人,3650岁1439人,51岁以上(含51岁)344人;职称:副

40、高139人,中级1636人,助理(员)级1676人,未评435人;职员2人,工人243人。公开选聘了109名大中专毕业生,其中对南北两山采取定向、定岗的方法招聘大中专毕业生41人,解决了南北两山教师缺编的问题。【教育经费管理】财政经常性经费收入77760万元(大财政),支出69055万元。教育事业费14625万元,比上年增长25.9%。城市教育附加费2993万元,比上年增长40.1%。生均教育事业费2313.5元,比上年增长34.3%。生均公用经费80.63元,比上年增长46.6%。从春季开始,区属各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三家出台的关于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

41、一费制”收费标准的通知(甘价费2004404号文件)精神,实行中小学收费“一费制”。区属中学初中收费标准:春季177元/生/学期,秋季223元/生/学期;区属小学收费标准:春季102元/生/学期,秋季148元/生/学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有3331人(小学2285人,中学1046人)享受了这一政策,共计金额15.8万元。【学校基本建设】完成了政府实事之一的拱星墩小学(总投资530万元)和金城关回中教学楼建设工程(总投资330万元);建成了畅家巷小学(总投资510万元)和安乐村小学教学楼(总投资650万元);开工建设沙洼河小学教学楼;完成了原下水巷小学教学楼的维修改造工程。【教育督导】制

42、定专兼职督学分片负责制和城关区名师评选条件及办法、校长、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实施意见、养成教育评估实施细则、师德师能建设实施意见及评估方案。对12所薄弱学校的管理、课堂教学、队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进行了调研指导。专题调研了8所学校的养成教育情况和12所学校的的师德师能情况。向市督导室汇报了我区“两基”工作和政府教育工作情况。撰写了母亲河畔谱新曲城关“双高普九”工作纪实报告,上报省督导室。【语言文字工作】兰州铁路第一幼儿园和渭源路街道办事处通过了国家语委“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检查验收。命名了17所“城关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5所学校通过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验收。对全区2201名教师

43、和2058名公务员进行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率达96.23%。【机关作风建设】重新修订了城关区教育局请销假制度。制定了城关区教育局首问责任制、学习型机关准则以及机关学习制度,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制定了严格规范的考核办法,在此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对科室负责人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试聘。 审稿:张军 撰稿:朱益民七里河区教育【概况】幼儿园 50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3 所,民办 29所,其它部门办18所,在园幼儿 7107 人,教职工 753 人。小学 112 所,其中市属 1 所,区属 101 所,厂矿8所,私立 2 所,在校小学生 35938 人,教职工 2270 人。中学 33 所,其中市属

44、 10 所,区属13所,厂矿属 8 所,私立 2 所,在校学生 25156人,教职工 1995 人。七里河区属学校117所,其中幼儿园3所,小学101所(含非完全小学22所),中学13所,共有学生31384人;教职工2165人,其中专任教师1936人,小学专任教师1607人,中学专任教师298人,幼儿园教师31人。教育局局长宗永福,党委书记胡文德,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蔺德政,副局长秦继红、敬军旺。【九年义务教育】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4,巩固率99,毕业率99,辍学率0.08;初中教育入学率98.4,巩固率98,毕业率98,辍学率1.82。【高中教育】区内共有高中学校18所,其中市属9所

45、,职高1所,区属2所,企事业属5所、私立1所。在校学生8615人,比上年增长8.1%。高中入学率、升学率分别为68.7%、52.1%,均比上年提高2.4和1.7个百分点。【民族教育】区内设有柏树巷回民小学和柏树巷民族幼儿园、丹丹民族幼儿园,现有教师79人,学生 1064 人。另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分布在七里河区西湖、硷沟沿、五星坪、兰工坪、上西园、下西园、华林坪等地的中小学,他们均按国家基础教育的要求,享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弱势群体就学难的问题,先后对3250名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流动人口子女、贫困户子女进行学费减免。对辖区1620名困难学生进行认定、核实并发放补助金。采取

46、多种方式减免贫困生各种费用26万多元。同时,大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慰问困难职工183人,发放慰问金3万多元,为病故和因重大疾病住院的33名教师解决医药费共55万元。【教育行风建设】发挥机关服务职能,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认真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投诉,做到及时、快速、有效。全年共办理群众来信7件,市长热线18件,提案2件,办结率达100。建立机关干部包校制度。结合“一费制”的执行,进一步严格收费政策和收费纪律,监督学校认真落实“三公开两统一”制度。抓好财务审计,严格落实干部岗位调整审计制度,对8所学校进行了重点审计。同时加强对工程项目和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重大支出

47、集体决定,行政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对学校排危改造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工程竣工后委托财政审计部门进行工程审计和财务审计,杜绝了违规现象的发生。【校长队伍建设】推荐任命校长、副校长54人。制定七里河区中小学校长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改进评价方法,突出实绩考核。组织校长参加各类培训60多人次。【教师队伍建设】以“四个一流”为标准,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调整和配备中层干部65人。将代课教师工资由150元提高到400元。采取公开招考的方式,从16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50名新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加强了后山学校的师资力量。落实“治庸”计划,处理了14名长期不在岗教师。开展教研员

48、和骨干教师培训3次,共培训43人次;举办学科培训14次,培训700多人;强化校本培训,实施“联片培训”,培训面达到100%。组织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帮教活动22次,开展专题课改调研5次,举办教研活动53次。【教育经费】区属学校教育事业费 8185 万元,支出 8185 万元;教育费附加拨付 426 万元,公务费、修建费、设备购置费等支出 555 万元。【排危改造与学校基本建设】2005年共投资1545.8万元,对23所学校实施排危改造。截至年底,杨家沟学校、白家岘小学、西果园小学、上西园小学等17所学校的排危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敦煌路小学等6所学校的建设工程正在按预定计划顺利进行。共排除D级危房11306平方米,新建校舍19194平方米,排危学校占全区学校总数的21%,是七里河区学校建设史上排危改造力度最大的一年。完成王家堡小学区级示范性学校一期工程建设。建成王家坪小学、龚家湾第二小学两所市级标准化小学。【教学设备投入】投资 261.9万元,完成了国家远程教育项目,为50所小学和11所中学配备DVD播放机、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卫星接收计算机各60台,电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休闲娱乐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