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452429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问与力量中学题.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 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本 题共21题, 每 题 2 分,共 42 分1. 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公平对待,不分愚贤贵贱都进展教育,该词语出自。 A.道德经B.论语C.孟子D.劝学2. 在当代教育学理论进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进展理论D.教学特别生疏理论3. 古代学校教育不仅脱离生产劳动,而且鄙视生产劳动,这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 A.生产力进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人口构成D.民族文化传统4

2、. 关于影响人的进展因素问题,曾消灭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这种理论属于。 A.教育万能论B.环境打算论C.遗传打算论D.主观打算论5. 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育具体质量规格要求的是。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培育目标D.课程目标6. 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消灭,也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是。A.斯宾塞的教育论B.杜威儿童与课程C.博比特课程D.泰勒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原理7. 在课程和教学理论的进展过程中,曾消灭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这是对哪一关系的争论? A.直接阅历与间接阅历B.学问与力量C.分科与综合D.学问与思想8. 学完“压强”概念,学生理解了“在同等压力下,受力面积

3、越大压强越小”的道理。田教师要求学生举例说 明这个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田教师贯彻的主要教学原则是。A. 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C.直观性D.启发性9. 于教师在讲台上把张一纸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由此让学生来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于教师承受的教学方法是。A. 练习法B.演示法C.试验法D.参观法10. 在一次志愿者活动完毕后,马教师要求同学们对自己这一天的表现进展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马教师运用 的德育方法是。A. 说服教育法B.典范示范法C.实际熬炼法D.个人修养法11. 学校实施德育的根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B. 课外校外活动C.团队活动D.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12

4、. 一件白衬衫在灯光昏暗的室内和在阳光明媚的户外,其亮度差异很大,但是人们都能将它知觉为白色衬衫。 这反映了知觉具有。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3. 教师:“面粉可以做什么?”学生甲:“可以做面包、蛋糕、馒头、花卷、油条、面条。”学生乙:“可以做馒头、调磁针水、捏面人。” 上述对话说明学生乙比学生甲的思维更具有。A. 精细性B.流畅性C.变通性D.反思性14. 学生对“遗传与变异”之间关系的学习属于。A.组合学习B. 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归属学习15. 晓杰在阅读课文时,常常自我提问:“我对课文表达的内容清楚了吗?我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了吗?”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 复述策略B

5、.组织策略C.打算策略D.监控策略16. 民辉在解答问题时产生的疑心、惊异和焦躁等情感体验属于。A.道德感B. 理智感C.美感 D.荣誉感17. 当志君看到他宠爱的中国乒乓球队在2023 年东京奥运会获胜时,欣喜假设狂。这种情感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忱18. 晓颖是个诚恳,勤奋好学的好学生,晓颖的这些特征属于。A.性格B.力量C.气质D.认知19. 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走出困扰,摆脱失去亲人的苦痛。这种心情调整方法是。 A.脱敏法B.强化法C.幽默法D.升华法20. 国强认为欺侮弱小是不行取的、不道德的,因此他在生活中总是能自觉杜绝这样的行为,这说明其品德进展 处于。A.

6、依从阶段B.内化阶段C.自主阶段D.外化阶段21. “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任凭插嘴、有意捣乱”等词语,描述的是哪类课堂气氛表现? A.乐观型B. 消极型C.对抗型D.服从型二.辨析题:推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 题共 4 题,每 题 8 分,共 32 分22.论述题美育就是艺术教育。8 分23.论述题学校教学应以间接阅历为主。8 分24.论述题阿特金森认为,力求成功者旨在猎取成就,他们倾向于选择稳操胜券的任务。8 分25.论述题场独立型的学生比场依存型的学生更加优秀。8 分三.简答题:依据题 要求,答复以下问题。本 题共 4题,每 题 10 分,共 40 分26.论述题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身心

7、进展中起主导作用。10 分27.论述题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意义。10 分28.论述题留意的品质有哪些?10 分29.论述题简述福勒的教师成长三阶段论。10 分四.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答复以下问题。本 题共 2题,每 题 18 分,共 36 分一学期,班主任李教师接了一个班,李教师第一天走进教室,觉察卫生状况格外差,桌仰椅翻,污物满地。 看到这种情景,李教师一声不吭地拿起扫帚把地面清扫干净,然后又把桌椅重摆好,一切都整理好了,才请 同学们进教室上课。坐在教师清扫过的教室,全班同学一个个格外地法规。其次天,教师照旧如此,有些同学说:“李教师让我们清扫吧。李教师微笑着说:“不,这一周我做值日。”一

8、星期后,李教师安排了值日表,每天值日的学生都格外认真负责,就连卫生角落也清扫得干干净净。 教室卫生始终由学生轮番清扫,很少见过教师也做值日的。李教师不仅这样做了,而且做在学生之前,做得一 丝不苟。学生由起初的费解到后来的内疚,以致最终肃然起敬。在李教师的带动下,这个知名的卫生差班,周 周都能得到卫生流淌红旗,还不时得到学校的表扬。2023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问与力量中学题参考答案1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见、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这本书中,孔子的“有教无类”,主见打破少

9、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只要本人情愿,人人都可以承受教育。B 项正确。A 项: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德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与题干不符,排解。C 项: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没有涉及教师。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B2 解析此题考察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A 项正确。B 项

10、:巴班斯基在其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题干不符,排解。C 项:赞科夫在其著作教学与进展中提出进展性教学理论,其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是高难度、高速度、理论学问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全部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进展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特别生疏论”源于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并由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在辩证唯物主义生疏论的根底上渐渐形成。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A3 解析此题考察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打算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打算教育的宗旨与目的;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打算教育的领导权;

11、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打算受教育权;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打算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治理体制。古代社会统治阶级脱离生产劳动,鄙视生产劳动,表达了政治经济制度打算着教育的内容。B 项正确。A 项: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的进展水平打算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2生产力的进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育的规格和教育构造;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与题干不符,排解。C 项: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的数量制约着教育进展的规模;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构造影响教育构造。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文化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

12、向作用;2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4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实立;5文化模式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6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B。【此题来源: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根底,P102】4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对遗传打算论内的理解。遗传打算论内强调人的身心进展的力气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进展的挨次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打算的。“生而知之”是指天生本能的知性,天赋,强调的是天赋对于人的进展的影响,表达的是遗传打算论的观点。C 项正确。A 项:教育万能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进展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与题干不

13、符,排解。B 项:环境打算论认为人的进展主要依靠外在力气,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C。5 解析此题考察教育目的的层次构造。教育目的的层次构造由宏观到微观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育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其中,培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育要求。符合题意,中选。因此,C项正确。A 项: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根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依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与题干不符,排解。B 项:教育目的

14、居于第一个层次,是由国家提出的,是国家对培育人的总的要求,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育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阶段的课程进展的价值和任务界定,是特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到达的预期结果。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C。6 解析此题考察课程的由来。1918 年,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可以看作教育史上第一本关于课程理论的著作,标志着课程作为特地争论领域的诞生。C 项正确。A 项:斯宾塞代表作教育论,但是教育论并不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与题干不符,排解。B 项:杜威是有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现代教育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民本主义与教

15、育、阅历与教育、儿童与课程。但是儿童与课程并不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泰勒著有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原理一书,这本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或,而非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专著,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C。7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形式教育形成于 17 世纪,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规律、文法和数学等学科进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有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实质教育是在 18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消灭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实质教育论认

16、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学问,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展特别的培养和训练。所以说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实质是关于学问与力量。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B。8 解析此题考察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根底学问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学问,留意运用学问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到达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题干中,田教师一方面讲解了“压强”的概念,呈现了理论,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该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联系了实际,因此,表达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A 项正确。B 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严格依据科学学问

17、的内在规律体系和学生生疏力量进展的挨次进展教学,使学生把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学问,力量得到充分的进展。与题干不符,排解。C 项: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看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楚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生疏,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学问和进展认识力量。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启发性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乐观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乐观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把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A。9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教学方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

18、现实物、直观教具,进展示范性的试验或实行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学问或稳固学问的方法。题干中,于教师把一张纸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让学生观看从而理解相关学问,这属于展现直观教育,因此,于教师承受的教学方式是演示法,B 项正确。A 项: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学问独立地进展实际操作,以稳固学问、形成技能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解。C 项:试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肯定的仪器和设备,在肯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展观看和分析,以获得学问和技能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参观法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展实地观看、争论,从而在实际中获得

19、学问或稳固、验证已学学问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B。10 解析此题考察德育方法。个人修养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展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掌握的方法。其常用的方式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题干中马教师引导学生进展反思表达的即是个人修养法。D 项正确。A 项: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生疏、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根本方法。题干中并没有说服教育法的应用。与题干不符,排解。B 项:典范示范法是指用典范人物的高尚思想、典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题干中并没有表达典范示范法的应用。与题干不符,排解。C

20、 项:实际熬炼法是指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形成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题干中并没有表达实际熬炼法的应用。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D。11 解析此题考察德育途径。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德育途径有: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根本途径;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6班主任工作重要而又特别的途径。因此,思想品德课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最常常、最根本的途径。D 项正确。A、B、C 三项:均属于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但并非是根本途径。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

21、为 D。12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知觉的根本特性。知觉的根本特征包括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其中恒常性指的是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外形、明度、颜色等受环境状况的影响而有所转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材料中说白衬衫亮度差异很大,但人们能够将它知觉为白色,这就是亮度恒常的表达,因此 D 项正确。A 项:整体性,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局部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与题干不符,排解B 项: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楚地反映

22、的特性。与题干不符,排解。C 项:理解性,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依据已有的学问阅历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肯定的意义。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D。13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发散思维的特点。发散思维制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变通性即敏捷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题干学生乙说面粉可以做馒头、捏面人等,相比于学生甲,类型更多。因此,变通性更好。C 项正确。A 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解。B 项: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

23、数量的多少。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同类型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学生甲流畅性较高。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C。14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学问学习的种类。组合学习也称并列结合学习,是当概念或命题与学习者认知构造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的学习。学习遗传和变异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学习,遗传会对变异产生影响,产生变异的原因除了遗传还有其他因素,因此二者是组合关系。A 项正确。B 项:上位学习是指概念、命题具有较广的包涵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学问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学习的内

24、容便与学生认知构造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与题干不符,排解。C 项: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涵范围较低的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构造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涵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概念或命题的意义。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A。15 解析此题考察元认知策略。监控策略是一种常用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中,依据认知目标不断反省和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是否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展,正确估量自己到达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依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如阅读时对留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都属

25、于监控策略。题干中晓杰常常自我提问,属于监控策略。因此,D 项正确。A 项: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展重复识记的策略。与题干不符,排除。B 项:组织策略组织是对相关内容进展归纳整理的过程。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学问之间、旧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的学问构造。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以及归类策略。与题干不符,排解。C 项:打算策略是依据认知活动的目标,在进展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进一步明确认知目标、确定认知过程和环节、估量认知结果、选择认知策略并评估其有效性。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D。16 解析此题考察情感的分类。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其中,理智感

26、是指在智力活动中,生疏、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选项中,在解答难题时产生的疑心、惊讶和焦躁属于理智感。因此,B 项正确。A 项:道德感是用肯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与题干不符,排解。C 项:美感是用肯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荣誉感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B。17 解析此题考察心情。心情的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其中,激情是一种爆发猛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心情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它是猛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题干中,志君宠爱的球队获胜,欣喜假设狂,这是

27、激情。B 项正确。A 项:心境是一种微弱、安静和长久的心情状态,也叫心情。它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向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心情颜色。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解。C 项:应激是外部压力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急的心情状态。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热忱不属于心情状态,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B。18 解析此题考察性格。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性格的构造特征包括:1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如虚心或自负、利他或利己、马虎或细心、制造或墨守成规等。性

28、格的态度特征在性格构造中具有核心愿义;2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整支配行为,从而到达目标的性格特征。它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整,如坚韧拼搏、当机立断;3性格的心情特征,指个体稳定而独特的心情活动方式,如心情活动的强度、稳定性、长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如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 习惯于看到细节还是看到轮廓等。题干中,晓颖诚实、勤奋,这些都属于性格。A 项正确。B 项:力量是顺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共性心理特征。与题干不符,排解。C 项: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

29、和敏捷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依靠于人的生理素养或身体特点,通常称为秉性、脾气、性情。与题干不符,排解。D 项: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活动。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A。19 解析此题考察挫折的应对。升华是指将心理欲望从社会不行承受的方向转向社会可承受的方向的过程。例如,歌德在内心格外痛、想要时写出少年维特之苦恼。题干中,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摆脱失去亲人的苦痛,这属于升华。D 项正确。A 项:脱敏法的创立者是南非的精神病学家沃尔朴,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当事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急的焦虑或恐惧状态。与题干不符,排解。B 项:强化法

30、的具体做法为每当学生消灭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时,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消灭之后,实行嘉奖方法马上强化,以增加此种行为消灭的频率。与题干不符,排解。C 项:幽默是指个体遇到挫折、境况困难或为难时,用一种灵巧、双关、讽喻、诙谐、自嘲等的语言、动作的良性刺激来化解困难或为难,以摆脱内心的失衡状态。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D。20 解析此题考察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受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它是社会规范的承受和内化过程,这种内化过程经受了以下三个阶段。1依从包括从众和听从两种。依从即外表上承受标准,依据标准的要求来行动,但对标准的必要性和依据缺乏生疏,甚至有抵触情绪。

31、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承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内化是学习者对社会标准及其价值原则有了深刻的理解,并持有乐观的情感体验,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信念,与原有的价值观念一体化,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题干中,国强认为欺侮弱小是不行取的,不道德的,在生活中总是能自觉杜绝此行为,这属于信内化阶段。B项正确。A 项:依从阶段即外表上承受标准,依据标准的要求来行动,但对标准的必要性和依据缺乏生疏,甚至有抵触心情。与题干不符,排解。C、D 两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B。21 解析此题考察课堂气氛的类型。课堂气氛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它包括知觉、留意、

32、思维、心情、意志及定势等状态。课堂气氛的类型包括:1乐观的课堂气氛;2消极的课堂气氛;3对抗的课堂气氛。其中,对抗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教师失去了对课堂的驾驭和掌握力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各行其是,教师因此有时不得不停顿讲课而维持秩序。题干中,学生过度兴奋、任凭插嘴、有意捣乱,以上特征符合对抗型课堂气氛。C 项正确。A 项:乐观的课堂气氛是舒适与活泼、喧闹与浅薄、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课堂纪律良好,学生留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泼,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忱,课堂发言踊跃。在喧闹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保持冷静的头脑,留意听取同学的发言,并紧急而又深刻地思考。师生关系融洽,协作默

33、契,课堂气氛宽松而不松散,严谨而不紧急。与题干不符,排解。B 项:消极的课堂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急拘谨、心不在焉、反响迟钝为根本特征。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心情压抑、无精打采、留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有的甚至打瞌睡。对教师的要求,学生一般实行应付态度,很少主动发言。有时学生可怕上课或提心吊胆地上课。与题干不符,排除。D 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解。故正确答案为 C。正确答案是:22表述错误。全面进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其中,美育主要是培育学生健康的审美观,进展学生鉴赏美、制造美的力量。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奇特的事物来进

34、展的。美育在全面进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使学生在求真、向善、趋美的过程中到达身心的和谐进展。通过艺术进展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两者并不等同。因此,题干片面化了美育的概念。故表述错误。正确答案是:23表述正确。间接阅历指他人的生疏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生疏过程中积存并整理而成的书本学问。在学校教学中应以间接阅历为主,以直接阅历为根底。这样能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率地把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根底学问。因此,学校教学应以间接阅历为主。故表述正确。正确答案是:24表述错误。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有相反倾向的局部组成:一种称为力求成功,另一种称为避开失败。力求成功的人倾向于

35、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宠爱选择有 50% 把握的、有肯定风险的工作,通过完成任务提高其自尊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避开失败的人倾向于选择格外简洁或者格外难的任务,这种选择能防止自尊心受到损害和产生心理苦恼。因此,力求成功者倾向选择 50%难度的任务,而非稳操胜券的任务。故表述错误。正确答案是:25表述错误。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世界作推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场依存型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擅长察言观色。两种认知风格各有优缺点,没有好坏之分。因此,场独立比场依存更加优秀表述错误。故表述错误。正确答案是

36、:26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打算、有组织地培育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特地训练的教师来进展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掌握、影响学生进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正确答案是:271教学是传播系统学问、促进学生进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阅历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进展的有力手段。2教学是进展全面进展教育,实现培育目标的根本途径,为个人全面进展供给科学的根底和实践,是培育学生共性全面进展的重要环节。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需坚持以教学为主。正确答案是:281留意的广度。也称留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2留

37、意的稳定性。是指留意在肯定的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3留意的安排。是指人在进展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留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马上留意安排到不同活动中。4留意的转移。是指主体依据的任务,主动地把留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正确答案是:29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教师,他们格外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处于此阶段的教师会更多的关注人际关系。2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生疏到不同进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

38、材料和方式不肯定适合全部学生。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正确答案是:301李教师使用的是典范示范法。材料中,李教师以身作则,通过自身清扫卫生的典范行为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表达了典范示范法。2典范示范法是指用典范人物的高尚思想、典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运用典范示范法要留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选好学习的典范。材料中,李教师将自己选作学生学习的典范,在清扫教室卫生的活动中以身作则,做好了示范,选好了典范。其次,要激起学生对典范的敬慕之情。材料中,李教师先自己清扫卫生的做法得到了学生认可,使学生对李教师肃然起敬,激发了学生对典范的敬慕之情。最终

39、,引导学生用典范来调整自身行为,提高修养。材料中,在学生对李教师产生敬慕之情后,渐渐转化为切实的卫生行动,最终获得了流淌红旗,表达出运用典范调整自身行为的要求。【参考文献】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2023正确答案是:311材料中的学习现象表达了概括化迁移理论。贾德认为,在先期学习 A 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 B 中,是由于在学习 A 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局部或全部运用于 A、B 之中。依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所以贾德的迁移理论称为“概括说”或“类化

40、说”。材料中,学生已经把握了五言绝句的平仄规律,而平仄规律是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共同原理,因此,学生可以很简洁总结出五言律诗以及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律,正是表达了概括化原理的把握对迁移的影响。2角度 1:精选教材。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根本内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到达构造化、一体化、网络化。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学中应将根本的学问、技能和态度等规律性内容作为教学的主干构造,并依此进展教学。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等。角度

41、2:概括化理论对教学的启发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留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展概括总结。具体来说,需要做到:在教学中留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概括化的原理,培育和提高其概括总结的力量,充分利用原理、原则的迁移。在讲解原理、原则时,要列举各种变式,使学生正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同时应结合原理、原则的具体运用情境进展讲解和学习,使学生能脱离学习原理、原则的背景而把握其实质,并能在遇到该原理、原则适用的背景时,准确地运用原理、原则去学习学问或解决问题,以防止学生对某一原理、原则的理解和运用仅局限于习得该原理、原则时的情境的状况。教师要实行多种教学措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根本学问,使学生学会概括的方法,提高概括的水平,并在此根底上进展复习和练习,以到达娴熟记忆和运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