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事迹(5篇).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394801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事迹(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事迹(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事迹(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事迹(5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事迹(5篇) 我们学校这段时间组织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宏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表达了宏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呈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同志的先进榜样事迹,充分表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地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表达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喜爱和忠诚。 张桂梅同志参与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经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制病痛的熬煎,始终坚守在三尺讲

2、台上;靠着对教育事业的喜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阅历和教学方法,细心讨论,积极探究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进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展素养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省,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掌握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局部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祥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怀学生,而且积极培育学生学习兴趣和安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沉迷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细心引导,细心照看,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幻想一每天成为现实,她让宏

3、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长。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教师,我觉得和她相比拟我深感惭愧,学习了张桂梅教师的事迹后,我决心以张桂梅同志为典范,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培育一批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023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优秀事迹 篇二 杨文华觉得张桂梅太天真、过于抱负主义。2023年9月,他正任华坪县教育局副局长,和张桂梅一起去北京录节目。途中,张桂梅提出要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杨文华坚决反对。在来到教育局之前,他在华坪县第一中学当过13年教师,很清晰办一所高中有多难,光是资金问题就很难解决。而且,张桂梅没有任何学校治理阅历,始终在一线教学,从未进入过学校中层。 回到华坪后,

4、张桂梅就开头四处筹钱,但收效甚微。真正的转机在2023年,她作为十七大代表去北京开全国党代会。会上,她身上的一条破洞裤子引起了记者留意。张桂梅的“女高梦”于是消失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一夜之间全国皆知。回到华坪后,女子高中就被正式提上政府议程,市、县两级财政共拨款200万元。2023年9月,女高还没有完成全部校园建立,就开头招生。当年的开学典礼由华坪县县长主持,市委书记也出席,规格很高,举办地点在教学楼前的一片空地,当时有一半地面还没有硬化,尘土飞扬。 华坪县给了女高最大的办学自由。张桂梅有两个要求,一是只招贫困女生,不设分数线;二是学杂费全免。根据她的录用标准,无论分数凹凸,首届报名的学生全部

5、被录用,一共有100名女生,此后辍学4名,剩下96名。在听说女高之前,这些学生中许多都因分数过低而马上辍学,有一个学生中考数学只有6分。但这样差的成绩进入女高后,高考上线率竟到达百分之百。在越来越多家长的眼中,进女高就约等于上大学。 于是从其次届开头,报名人数开头大于招生指标,此后一年比一年多。县城的学生也想挤进女高,实际上,这些学生中许多家庭并不困难。面对这种状况,张桂梅很快发觉无法按最初的设想筛选出学生,由于贫困无法量化。 杨文华现任华坪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2023年之前,华坪县还没有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家家都来说自己贫困,后来有了制度性规定,又家家都能开出贫困

6、证明。女高怎么筛选贫困生?最终只能是择优录用。每年,华坪县依据张桂梅的需求为女高安排招生指标,女高依据招生指标将报名的学生分数线从高往低降序排列,也因此,虽然理论上不设分数线,但最终仍自然消失一个分数线。 女高成立之初就来到学校任教的张红琼将其称之为参考分数线。她告知中国新闻周刊,这些年,县城学生在女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张桂梅每年招生时会尽量把控县城学生的比例,比方她现在带的文科班有40多人,其中县城学生只有10个。虽然有分数线,但张桂梅每年仍会破格录用一些学生。女高每届有三个班,根本上每个班上约有10多个学生没有达线。 但对于破格录用的标准,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后发觉,除了张桂梅本人,无论是女

7、高教师还是华坪县教育局领导都并不清晰。两轮摩托、房、车,这些都能成为她评判的参考标准。 “一些父母带着孩子来学校找张教师,说家里的确特殊困难,或者一些父母身有残疾,她听了后就会去实地走访,了解学生家里的状况,发觉确实贫困就会录用。”张红琼说。据她观看,这些年女高录用的大局部学生还是家庭相对贫困的。 在杨文华看来,中国国情不平衡,上海的“穷”和华坪的“穷”不行同日而语,华坪县北部地区的穷和南部乡镇的穷也没法比拟,所以张桂梅只好自己去打算。“她亲自去看各家的详细状况。你家里有没有洋房,有没有车,她觉得你不穷就不应当来女高,有一阵她规定,家里只要有两轮摩托就不穷,”他说。 女高至今也没有一套制度化体

8、系化的破格录用标准,录用谁不录用谁,张桂梅拥有肯定的自主权。在县级政府层面,也赐予了她最大的自由度,允许她每年在招生指标外额外录用一些贫困生。“对超出的人数,根本张桂梅上报,县里就会批,”华坪县教育局党工委书 记胥国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固然也不能超出太多,究竟女高能招的人数也有限。” 实际上,对于是否划一条明确的分数线,女高内部也有过争论。但张桂梅认为,“只要划了分数线,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进不来了,有违女高的初心。” 据女高2023级学生郑珍珍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女高的参考分数线其实比华坪县普高统一划定的分数线要高一些,一般在县城分数线与华坪一中的重点班录用线之间。比方她那一届,华坪县的统

9、一线是410分,女高的参考分数线是480分,县一中重点班的分数线则是510分。 一个无法无视的客观事实是,虽然张桂梅数次强调女高不搞培优班,但女高的生源一届比一届好,这也是女高成绩越来越突出的缘由之一。据杨文华介绍,华坪县仅有的两所公办高中,就是女高和华坪县第一中学。华坪一中是全县最好的高中,其重点班汲取当地尖子生中的尖子生,女高的生源质量在县城高中里处于中上水平。 女高原本设计的办学规模,是开设18个班共900人。但学校成立至今,已招收10届学生,每年只能招收100160人,大多数时候,女高的校内承载学生都没有超过500人。对此,杨文华指出,女高始终无力扩大规模,并非不想,而是资金不够。 女

10、高办公室主任张晓峰算过一笔账。女高每年花在一个学生身上的学杂费也许就要34万,包括课本费、资料费、试卷费、高考报名费等,甚至还要供应被褥和行李箱。而女高一年的治理费和水电、绿化、修理等维持根本运转的花费至少就要300万元。 在这个位于金沙江山谷间的云南小县,县财政自身就很紧急。2023年,全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2.5亿元。据杨文华介绍,12年来,仅女高教师工资一项,县财政的总投入就有1.1亿元。 和全部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华坪县也经受了转型。1990年月,华坪因煤矿带来了个体经济的富强,一度被誉为云南的温州,在2023年之前,全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到达7个亿,但此后因大量关停煤矿,财政收入直线

11、下滑。此后,华坪县尝试过许多进展经济的方法,最终选择芒果产业作为出路。目前,华坪已经成为中国纬度最北端的芒果产地,年产值超过10亿元,种植芒果的农夫一户年收入可达10万元。但芒果属于农业,在农业税取消后对地方财政并没有奉献,也因此,近年来县财政始终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芒果对气候水土条件要求很高,只适合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区地带。华坪全县97%的地区是山区,其中海拔1500米以下的面积只占22.4%。在广泛分布着傈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高海拔地区,居民依旧普遍特别贫困。 女高是边建边招,从2023年到2023年,先后分五期建立,共花费6000万元,其中,云南省财政投入约2023万元,丽

12、江市财政投入几百万,其他约4000万元全部由县财政负担,但资金筹集过程特别困难。杨文华说,女高规模小,且高中教育并非华坪县关注的核心,义务教育才是财政必需兜底的重点,是上级考核的硬指标。全县共有70所中小学,县财政资金大局部都投入到中小学的危房改造和初中的搬迁合并上。 县财政财力有限,女高的日常经费来源还有社会捐助。2023年7月,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成立,目前已收到捐款超过1000万元,主要用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但这些钱假如用来持续扩招,仍旧缺乏。华坪县教育局党工委书记胥国华透露,张桂梅目前临时没有扩招的准备。 由于招生规模不够,女高始终没有进入到云南省一级完(高)中榜单。这是由云南省教育厅评

13、定的一个重要排名,虽然名为完全中学,即为初中、高中教育都囊括的学校,但纯高中也在评定之列。全省共有112所学校入选,相当于公认的100强。排名靠前的学校,每年会得到中心和省级层面肯定的资金嘉奖。 据杨文华介绍,这个排名有一套考核机制,在教学质量上,最重要的五个指标分别是600分以上学生占比、一本率、本科率、学业水平和统测通过率。假如仅依据这五个指标,女高早就应当进入榜单,且位居前列。但入选还有两个硬指标,一是教学规模必需在1000人以上;二是学校高级和中级教师占比至少到达70%,由于女高是新建高中,以年轻教师居多,职称晋升比拟缓慢。华坪县教育局盼望女高能进入排名,但实现的前提是女高扩招。 杨文

14、华认为,女高无法扩招的根本缘由在于,女高是全免费办学,不但免除了学生全部的学杂费,还常常要补助困难学生的生活费。他屡次建议张桂梅适度收费,在他看来,女高一些学生的家庭并不太困难,适度收费既能减轻学校的资金压力,也能扩大招生规模,相当于帮忙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和她的初心并不冲突。“但她坚决不干。”杨文华说。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张桂梅性格的最大特点是坚决,一旦认定一件事,不管多少人反对都要做成,绝不妥协。华坪县教育局党工委书记胥国华说,最初要办女高,县里担忧只办女子高中被说成封建,社会影响不好,建议张桂梅先在高中办一个女子班,试验一下,她坚决反对,说要办就办一所学校,多救一些山里的女孩。杨文华建议她

15、不要边建边招,张桂梅坚持,她说,你等得起,孩子等不起。 多年来,杨文华觉得张桂梅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渐渐成熟,但在她抱负主义的一面,仍葆有不变的天真,“她是一个特殊纯粹的人”。 2023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优秀事迹 篇三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安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难,由于她觉得“艰难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跑,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毕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气在支撑张桂

16、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由于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由于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喜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由于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宏大的“爱”去帮忙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幻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假如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假如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假如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抱负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

17、贫,克制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傲慢;她信念坚决、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傲慢。 确实,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需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忙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盼望和幻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转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学问、学科学,我们肯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难奋斗优良传统,专心来工作,专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

18、我们! 2023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优秀事迹 篇四 “我人生的价值在于转变了一代人,不管有多少数量,只要他们过的比我好,我就满意了!”这是张桂梅校长在承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她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学问的传播者,她是宏大的,无私的。看完了她的事迹,也让我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我诞生在云南的一个边陲小镇,所幸,我有承受教育的时机,但在我身边也有过同样的事情发生,我清晰的记得我的一位初中同学,没有上完初中就回家了,她的家在云南的一片山区里,后来我在朋友那里得知,她是回家结婚了,家里给介绍了一个对象,所以只能放弃了上学的时机,那时对于我来说,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现在想来,或

19、许那个同学的一辈子就被圈禁在了大山深处。 人们常说学问转变命运,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我也还没有明白学问是如何能转变人命运的,但是,现在的我,在错过了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最正确的学习时间后,我明白了,还记得高中时,我妈妈也常和我说让我好好的学习,不要一辈子就蜗居在一个不大的城市,以为自己所处的这一片天空,就是整个世界。那时的我处于青春的叛逆期,干什么都要和父母对着来,现在我也曾不止一次懊悔过当时没能早点懂事,没能听父母的好好学习,但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人生没有重来一次的时机。 踏入教育这个圈子是我没有想到过的,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也有想过要读教育,但是在父母的劝告和自己对于

20、将来的迷茫下,我放弃了,而是选择了在当时看来好像比拟吃香的计算机系,走进教育的圈子,也算是偶然,在大学时,朋友介绍我去做一个兼职,是市教委给的一个初中生科学实践课程,我当助教。有一次,由于安排上的失误,有两个孩子没有安排教师上课,负责人让我临时带两次,那是我第一次作为一个教师上课,课后的成就感是巨大,后来我开头在不同的机构做兼职,毕业后来到了高思,也算是正式走入这个圈子。 始终以来,我都认为做教育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教育强国的重担,一开头,我也想亲自和学生们传授学问,但是我自身的力量限制了我,后来我想,给学生们介绍适合她的教师,能够从侧面帮忙到也是好的,一开头这个工作的确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成

21、就感,特殊是在家长找我,说教师特殊好,孩子有提升的时候,这种满意感上升到了一个极点。进入教育行业,我的初衷就是想让更多的孩子学到更有用的学问,让他们的将来有更多的选择性,这样就够了。虽然我们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是的确帮忙了一些孩子不是吗?但是当这份工作给我带来满意感的同时,也有家长的投诉和谩骂,我也动摇过,也想过要不要连续下去。但是今日这则新闻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张校长在创立学校之初,也遇到过许多的困难,也有过许多人的不理解,但是她为了心中的信念坚持下来了,转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起码是三代人会由于读书而转变自己的将来,我感受到了教育强国的重要性。 北京的教育环境的确比一些山里的环

22、境好了太多,给我们的感受自然也没有山里教师那么剧烈,作为一个教育工,我想,我们肩负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是肩负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盼望和信任,更肩负了教育强国,国家兴亡的使命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我们作为学问的传播者是少年强的重要一环。我们的力气很弱小,小到可能对一个孩子的将来起不到打算性的作用,但我们的力气也可以很强大,只要被家长和孩子们信任,我们同样可以转变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将来。 我还记得小时候的第一位语文教师,那是一个从大城市来的语文教师,很美丽,一般话也很标准,正是在她的教育下,我的一般话没有大多数南方人的口音,那是我的启蒙教师,我也记得我的最终一位语文教师

23、,一位有着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是他的最终一届学生,也是他告知我,年轻就要敢拼,敢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会有着我意想不到的精彩。这两位教师都在我人生的重要时期对于我有着特别的意义。我更加记得去年的高思年会,年会上须教师向我们展现了高思和其他一些遥远学校的合作,也带着我们的产品走遍了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也告知我们有很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和北京同样的教育资源,对于北京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对于那些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扇窗,人生因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们常说一个词言传身教。我想新闻里那个想考到东三省的女孩,也是受了张校长的言传身教吧,不想自己的人生以后局限在一个地方,想要有

24、许多的精彩,能看到,她说起目标时,眼睛里都是有光的,是对将来的期盼。作为一个教育工,我能做的还是太少,我或许不能影响一代人,但是我能努力做到影响身边的人,不忘教育的根本,也不忘我的初心。我想假如有时机,我也想去教教那些孩子,也想有一个亲自转变他们的时机,也想亲口告知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从思想上转变他们。 这篇新闻给我的感受太多,有的话也不知道怎么说出口,借用公司的一句话始而初心,十而专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23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优秀事迹 篇五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敬佩,我为她身患

25、多种疾病却经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制病痛的熬煎,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鄙视。 张桂梅和很多人一样,对将来布满向往和盼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丢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仔细教学,在课外仔细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旧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气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假如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假如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假如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26、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悟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或许她在静静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一般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一般的人民教师,我们应当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日,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到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