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_土中应力.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375771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_土中应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土力学_土中应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力学_土中应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_土中应力.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简答题第 4 章 土中应力1. 何谓土中应力?它有哪些分类和用途?2. 怎样简化土中应力计算模型?在工程中应留意哪些问题?3. 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何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有哪些问题应充分考虑其影响?4. 基底压力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化直线分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5. 如何计算基底压力r 和基底附加压力r0?两者概念有何不同?6. 土中附加应力的产生缘由有哪些?在工程有用中应如何考虑?7. 在工程中,如何考虑土中应力分布规律? 二填空题1. 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和。2. 土中应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和。3. 地下水位下降则原水位出处的有效自重应力。4. 计算土的自重应

2、力应从算起。5. 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三选择题1. 建筑物根底作用于地基外表的压力,称为。(A)基底压力 ; (B)基底附加压力 ; (C)基底净反力 ; (D)附加应力2. 在隔水层中计算土的自重应力s时,存在如下关系。c(A) sc(B) sc(C) sc=静水压力=总应力,且静水压力为零=总应力,但静水压力大于零(D) sc=总应力静水压力,且静水压力大于零3. 当各土层中仅存在潜水而不存在毛细水和承压水时,在潜水位以下的土中自重应力为。 (A)静水压力(B)总应力(C) 有效应力,但不等于总应力(D)有效应力,但等于总应力4. 地下水位长时间下降,会使。(A)地

3、基中原水位以下的自重应力增加(B)地基中原水位以上的自重应力增加(C)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减小(D) 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大 5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应力称为。(A)有效应力 ; (B)总应力 ; (C)附加应力 ; (D)孔隙水压力6某场地表层为 4m 厚的粉质黏土,自然重度g =18kN/m3,其下为饱和重度g=19 kN/m3sat的很厚的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m 处,经计算地表以下2m 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A)72kPa ;(B)36kPa ;(C)16kPa ;(D)38kPa 7同上题,地表以下 5m 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A)91kPa ;(B)81kPa ;(C)72kPa ;

4、(D)41kPa8. 某柱作用于根底顶面的荷载为 800kN,从室外地面算起的根底深度为 1.5m,室内地面比室外地面高 0.3m,根底底面积为 4m2,地基土的重度为 17kN/m3,则基底压力为。(A)229.7kPa ;(B)230 kPa ;(C)233 kPa ; (D)236 kPa9. 由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 (C)有效应力 ; (D)附加压力10地基中某点的竖向自重应力为100 kPa,静水压力为 20 kPa,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为 0.25,则该点的侧向自重应力为。(A)60 kPa ;(B)50 kPa ;(C)30 kP

5、a ;(D)25 kPa 11由于建筑物的建筑而在根底底面处产生的压力增量称为。 (A)基底压力 ;(B)基底反力 ;(C)基底附加应力 ; (D)基底净反力12计算根底及上回填土的总重量时,其平均重度一般取。(A)17 kN/m3;(B)18 kN/m3; (C)20 kN/m3;(D)22 kN/m313. 在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假设基底反力呈梯形分布,则偏心距与矩形根底长度的关系为。(A) e l 614. 设b 为根底底面宽度,则条形根底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A)3b ;(B)4b ;(C)5b ;(D)6b ;15. 设b 为根底底面宽度,则方形根底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A)

6、1.5b ;(B)2b ;(C)2.5b ;(D)3b ;16. 两矩形根底,一宽为2m,长为4m,另一宽为4m,长为8m,假设两根底的基底附加压力相等,则两根底角点下附加应力之间的关系是。(A) 两根底基底下z 深度处应力竖向应力分布一样(B) 小尺寸根底角点下z 深度处应力与大尺寸根底角点下 2z 深度处应力相等(C)大尺寸根底角殿下z 深度处应力与小尺寸根底焦点下 2z 深度处应力相等17. 当地下水位突然从地表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应力的影响是。(A)没有影响 ;(B)基底附加压力增大 ;(C)基底附加压力减小 18当地基中附加应力曲线为矩形时,则地面荷载形式为。(A)圆形均布荷

7、载(B)矩形均布荷载(C)条形均布荷载(D)无穷均布荷载 19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应承受。(A)湿重度 ;(B)饱和重度 ;(C)浮重度 ;(D)自然重度20在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P =P g0d,d 为。m(A) 根底平均深度(B) 从室内地面算起的深度(C)从室外地面算起的深度(D)从自然地面算起的埋深,对于填土场地应从老自然地面算起四、推断改错题1. 在均质地基中,竖向自重应力随深度线性增加,而侧向自重应力则呈非线性增加2. 由于土中自重应力属于有效应力,因而与地下水位的升降无关3. 假设地表为一无限大的水平面,则土的重力在土中任一竖直面上产生的剪应力等于零4. 在基

8、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中,对于填土场地,基底处土的自重应力应从填土面算起5. 增大柱下独立根底的埋深,可以减小基底的平均附加压力6. 柱下独立根底埋深的大小对基底附加应力影响不大7. 由于土的自重应力属于有效应力,因此在建筑物建筑后,自重应力仍会连续使土体产生变形8. 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为土的侧向与竖向自重应力之比9. 在弱透水土层中,假设地下水位短时间下降,则土的自重应力不会明显增大10. 基底附加压力在数值上等于上部构造荷载在基底所产生的压力增量11. 竖向附加应力的分布范围相当大,它不仅分布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还分布到荷载面 积以外,这就是所谓的附加应力集中现象五计算题1. 某建筑场地

9、的地层分布均匀,第一层杂填土厚 1.5m, g =17KN/ m3 ;其次层粉质黏土厚4m, g =19KN/ m3 , Gs=2.73,w =31%,地下水位在地面下 2m 深处;第三层淤泥质黏土厚 8m,g =18.2KN/ m3 , Gs=2.74,w=41%;第四层粉土厚 3m, g =19.2KN/ m3 , Gs=2.72,w=27%;第五层砂岩未钻穿。试计算各层交界处的竖向自重应力sc,并绘出sc沿深度分布图。答案:第四层底sc=306.9KPa2. 某构筑物根底如图 4-1 所示,在设计地面标高处作用有偏心荷载 680KN,偏心距 1.31m,根底埋深为 2m,底面尺寸为 4m

10、 2m。试求基底平均压力r 和边缘最大压力rmax,并绘出沿偏心方向的基底压力分布图。答案: rmax=301KPa图 4-13. 某矩形根底的底面尺寸为 4m 2.4m,设计地面下深埋为 1.2m(高于自然地面 0.2m),设计地面以上的荷载为 1200KN,基底标高处原有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18KN/ m3 。试求基底水平面 1 点及 2 点下各 3.6m 深度 M1点及 M2点处的地基附加应力sz值见图 4-2。答案:M1点处s=28.3KPaz图 4-24 某条形根底的宽度为 2m , 在梯形分布的条形荷载 基底附加应力 下, 边缘 r )0max=200KPa,( r0)min=10

11、0KPa,试求基底宽度中点下和边缘两点下各 3m 及 6m 深度处值的sz值。答案:中点下 3m 及 6m 处sz分别为 59.4 及 31.2KPa5. 某路基的宽度为 8m(顶)和 16m底,高度 H 为 2m图 4-3,填土重度g 为 18KN/ m3 ,试求路基底面中心点和边缘点下深度位m 处地基附加应力sz值。答案:中心点下 2m 深处s =35.41KPaz图 4-36. 按图 44 中给出的资料,计算地基中各土层分界处的自重应力。如地下水位因某种缘由突然下降至35.0 高程,细砂层的重度为g =18.2kN/m3,问此时地基中的自重应力有何改变?图 447. 某场地自上而下的土层

12、分布为:杂填土,厚度 1m, g =16kN/m3;粉质黏土,厚度 5m,g =19kN/m3, g /=10kN/m3,K =0.32;砂土。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 2m 深处。试求地表下 4m0深处土的竖向和侧向有效自重应力,竖向和侧向总应力。8. 某外墙下条形根底底面宽度为 b=1.5m,根底底面标高为-1.50m,室内地面标高为 0.000,室外地面标高为-0.60m,墙体作用在根底顶面的竖向荷载 F=230kN/m,试求基底压力 P。9 某场地地表 0.5m 为填土,g =16kN/m3,填土下为黏土,g =18.5kN/m3,w=20,d =2.71,s地下水位在地表下 1m。现设计一

13、柱下独立根底,基底面积A=5m2,埋深 d=1.2m,上部结构传给根底的轴心荷载为F=1000kN。试计算基底附加压力P 。010. 某柱下方形根底边长 4m,基底压力为 300kPa,根底埋深为 1.5,地基土重度为 18kN/m3,试求基底中心点下 4m 深处的竖向附加应力。边长为 2m 的均布方形荷载角点和中心殿下4m 深处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分别为0.084 和 0.108。11. 条形均布荷载 P =200kPa,荷载面宽度 b=2m,试按均布矩形荷载下的附加应力计0算公式计算条形荷载面中心殿下 2m 深处的竖向附加应力。12. 有相邻两荷载面积A 和 B,其尺寸,相应位置及所受荷载如

14、图45 所示。假设考虑相邻荷载 B 的影响,试求A 荷载中心点以下深度z=2m 处的竖向附加应力s。z图 45图 4613. 某地基地表至 4.5m 深度为砂土层,4.59.0m 为黏土层,其下为不透水页岩。地下水位距地表 2.0m。水位以上砂土的平均孔隙比为0.52,平均饱和度为37,黏土的含水量为 42,砂土和黏土的相对密度均为 2.65。试计算地表至黏土层底面范围内的竖向总应力,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并绘制相应的应力分布图。取g=9.81kN/m3w14. 图 46 中所示的柱下独立根底底面尺寸为 5m2.5m,试依据图中所给资料计算基底z压力 p , p max, p min 及基底中心点下 2.7m 深处的竖向附加应力s 。15. 一条形根底底面尺寸为 60m4m,设基底压力均匀分布,基底中心点下2m 深度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s ,问基底角点下 4m 深度处竖向附加应力为多少?z16. 图 47 所示为一座平面是L 形的建筑物的筏型根底,试按角点法计算地基附加应力的概念分析建筑物上各点AF 中,哪一点的沉降最大?为什么?图 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