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pdf

上传人:c****4 文档编号:9349024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pdf(5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1/53(完整版)2018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8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的全部内容。(完整版)201

2、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53 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专题一:函数、极限与导数的综合问题(一)不等式、函数与导数部分考查特点分析与建议 类别 年份 全国 全国 全国 函数导数(文)2017 9.函数的单调性,对称性(中心对称,线对称)8。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7.函数图像的判定 14。曲线的切线方程 14.函数的奇偶性 12。函数的零点综合 21.导数,讨论单调性,恒成立问题 21。导数 单调性 恒成立问题 16.分段函数解不等式 21。导数单调性 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 2016 8.指对数的大小比较 10。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7.指对数的大小比较 9.函数图像的判定 1

3、2。函数的对称性 16。函数的奇偶性与导数关系(切线问题)12.函数单调性研究参数取值范围 21.导数 切线方程 恒成立问题 21。导数单调性 证明不等式 21。导数单调性(定义域)双零 (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3/53 全国课标卷考查内容分析(考什么)(一)结论:考查的核心知识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象、导数的应用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分段函数);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函数的图象:包含显性与隐性;导数的应用: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与零点;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或证明不等式

4、、求参数范围 (二)试题题型结构:全国卷基本上是 2 道选择题或填空题、1 道解答题,共 3 道题.分值为22 分 (三)试题难度定位:全国卷对函数与导数的考查难度相对稳定,选择、填空题中,有一道为中等难度,另一道作为选择、填空的“压轴题进行考查;解答题均放置于“压轴位置 点的参数范围,类别年份21.导数,双零点的参数范围,极值点偏移(函数构造)21.导数 单调性(定义域)虚设零点的最值问题7.函数图像的判断12.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对称中心)6.指对数的大小比较8.指对数的大小比较16.导数公切线问题15.函数的奇偶性与导数关系(切线问题)全国全国全国 函数导数(理)20175.抽象函数的单调

5、性,奇偶性,解不等式11.函数的极值11.函数的零点11.指对数互化(大小比较)21.导数 恒成立求参数范围虚设零点证明不等式15.分段函数解不等式21.导数,讨论单调性(超越不等式),双零点条件下的参数取值范围21.导数 恒成立求参数范围数列与不等式综合(放缩法)21.导数(三角函数,复合函数的导数,二次函数,含绝对值的最值问题)2016(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4/53 小题考点可总结为八类:(1)分段函数;(2)函数的性质;(3)基本函数;(4)函数图像;(5)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6)函数的最值;(7)导数及其应用;(8)定积分。解答题主要是利用导数处理函数

6、、方程和不等式等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往往放在解答题的后面两道题中的一个纵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高考题,常见的考点可分为六个方面:(1)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2)证明不等式的问题;(3)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问题;(4)函数的最值与极值问题;(5)导数的几何意义问题;(6)存在性问题.考点:题型 1 函数的概念 例 1 有以下判断:f(x)错误!与g(x)错误!表示同一函数;函数yf(x)的图象与直线x1 的交点最多有 1 个;f(x)x22x1 与g(t)t22t1 是同一函数;若f(x)|x1|x,则f 错误!0。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_.题型 2 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和零点(2017 年全国新

7、课标卷理科第 8 题)例 2、已知函数 2112xxfxxxa ee有唯一零点,则a=(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5/53 A.12 B.13 C.12 D。1 C【解析】函数 f x的零点满足2112eexxxxa,设 11eexxg x,则 21111111e1eeeeexxxxxxgx,当 0gx 时,1x;当1x 时,0gx,函数 g x单调递减;当1x 时,0gx,函数 g x单调递增,当1x 时,函数 g x取得最小值,为 12g.设 22h xxx,当1x 时,函数 h x取得最小值,为1,若0a,函数 h x与函数 ag x没有交点;若0a,当 11agh

8、时,函数 h x和 ag x有一个交点,即21a ,解得12a。故选 C。例 3、(2012 理科)(10)已知函数1()ln(1)f xxx;则()yf x的图像大致为()B (1)定义域 (2)奇偶性 (3)对称性(4)单调性(求导)(5)周期性(6)特征点 (7)变化趋势 1,ln(1)ytxxt 1111xtxx (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6/53(1)0,31()034ln44ff 1。考查角度(1)以指、对、幂函数为载体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2)考查分段函数的求值以及指数、对数的运算;(3)函数图象的考查主要是函数图象的识别及应用;(4)高考一般

9、不单独考查函数零点的个数以及函数零点所在区间,有时在导数中考查函数的零点问题;(5)函数与方程的考查既可以是结合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或函数图象判断零点的存在性,也可以是利用函数零点的存在性求参数的值、范围或判断零点所在区间。2.题型及难易度 选择题或填空题。难度:中等或偏上。2 求函数定义域常见结论:(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2)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3)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 1;(5)正切函数ytan x,xk (kZ);(6)零次幂的底数不能为零;(7)实际问题中除要考虑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应考虑实际问题本身的要求.题型 3、函数、

10、方程、不等式及导数的综合应用 例3(2013 理科)若函数()f x=22(1)()xxaxb的图像关于直线2x 对称,(1)(3)8(1)(5)15ffaffb 法一:导数求最值问题(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7/53 则()f x的最大值是_。16 16)5()(,910)3(16)()3(16)34)(34()2(max2222222gtgtttttgxxxxxxxf法二:知识点: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和导数的应用 数学思想:考查转化、数形结合 体现了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 题型 4 函数、方程、不等式及导数的综合应用 例 4、已知函数()f x=x 1alnx (1

11、)若()0f x ,求 a 的值;(2)设 m为整数,且对于任意正整数 n,21111+1+)222n()(1)(m,求 m的最小值 解:(1)f x的定义域为 0,+。若0a,因为11=-+2022faln ,所以不满足题意;若0a,由 1axaf xxx 知,当 0 x,a时,0f x;当,+xa时,0f x,所以 f x在 0,a单调递减,在,+a 单调递增,故 x=a 是 f x在 0,+x的唯一最小值点。由于 10f,所以当且仅当 a=1 时,0f x.故 a=1(2)由(1)知当 1,+x时,10 xlnx 令1=1+2nx得111+22nnln,从而 2211111111+1+1

12、+=1-12222222nnnlnlnln 故21111+1+1+222ne (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8/53 而231111+1+1+2222,所以m的最小值为 3。(6)复习重点 函数作为几大主干知识之一,其主体知识包括 1 个工具: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和证明不等式;1 个定理:零点存在性定理;1 个关系:函数的零点是方程的根;2 个变换:图象的平移变换和伸缩变换;2 大种类:基本初等代数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基本初等函数的复合函数(对勾函数、双曲函数、分段函数和其它函数);2 个最值

13、:可行域背景下的二元函数最值和均值不等式背景下的一元函数最值;2 个意义: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定积分的几何意义;3 个要素:定义域、值域、解析式;3 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5 个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凸凹性、对称性。关注二阶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拓展应用 虽然高中数学没有涉及二阶导数的提法和应用,但将函数的导数表示为新的函数,并继续研究函数的性质的试题比比皆是 因此有必要关注二阶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拓展应用,但要注意过程性的学习,而不是定理的记忆 (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9/53 当a 1时,恒有 h x 0 0 h,从而 h x是增函数,0 0h,0

14、h x 在0,恒成立 当a 1时,h x在0,是增函数,00=a 1 0,0,使hx 0 x0 h,所用当 0 x0,0时 xh x,从而 h x是减函数,0 0h,0h x,所以 0h x 在0,不恒成立 故1a即为所求.全国(2)卷文设函数f(x)=(1-x2)ex.(1)讨论f(x)的单调性;(2)当x0 时,f(x)ax+1,求a 的取值范围.(2)0 x时,1f xax,211xxeax 210 xxx eeax ,令 21xxh xx eeax,即0,x时,0h x,而 00h 再令 22xxxxh xx exeea,241xxxxe 0 x时,0 x 恒成立.h x在0,是增函数

15、(理 21)已知函数 2lnfxaxaxxx,且 0fx。(1)求a的值;(2)证明:fx存在唯一的极大值点0 x,且2202efx.参考解法:(1)()f x的定义域为(0,)设()lng xaxax,则()(),()0f xxg xf x等价于()0g x 因为(1)0,()0gg x,故(1)0g,而1(),(1)1gxagax ,得1a 若1a,则1()1gxx 当01x 时,()0,()gxg x 单调递减;当1x 时,()0,()gxg x 单调递增 所以1x 是()g x的极小值点,故()(1)0g xg,综上,1a (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10/53

16、(2016 年卷理21)(本小题满分12分)()讨论函数2()e2xxf xx的单调性,并证明当0 x 时,(2)e20 xxx ;()证明:当0,1)a时,函数2e()=(0 xaxag xxx有最小值 设()g x的最小值为()h a,求函数()h a的值域 解:()略()【零点分布和运用极值点满足等式】33(2)e(2)(2)()()xxa xxgxf xaxx 由()知,()f xa单调递增,对任意0,1)a,(0)10faa ,(2)0faa 因此存在唯一0(0,2x,使得0()0f xa,即0()0g x 当00 xx,0()0f xa,0()0g x,()g x单调递减;当0 x

17、x,0()0f xa,0()0g x,0()g x单调递增 因此()g x在0 xx处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且当 00,xx时,0 x;当 0,1xx时,0 x;当 1,x 时,0 x.又 fxx,所以0 xx是()f x的唯一极大值点.且 0000)(1 ln)x xxf(x 由00fx得 00ln21xx,故 0001f xxx.由00,1x 得014f x.因为0 xx是()f x在0,1的唯一极大值点,由10,1e,10f e得 120f xf ee 所以220()2ef x.(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11/53 000000022000e(1)e()(1)e(

18、)=2xxxa xf xxg xxxx 于是()h a00e2xx,由000200(1)ee()02(2)xxxxx,00e2xx 单调递增 所以,由0(0,2x,得002201()2022224xeeeeh ax【以上是稳定,后面是新意】因为2xex单调递增,对任意21(,24e,存在唯一的0(0,2x,0()0,1)af x,使得(),h a所以()h a的值域是21(,24e 综上,当0,1)a时,()g x有最小值()h a,()h a的值域是21(,24e【注】由0()0f xa,得0002e2xxax,常理是用a去表示0 x,办不到,我们只能用0 x去表示a,00002e()2xx

19、af xx 可以由第问2e2xxax在(0,)x单调递减,再由第问的不等式“当0 x 时,(2)e20 xxx ”启发,有结论00,1)(0,2ax从而()(0,1)h a a 的值域就是00()(0,2)g xx 的值域 这个0(0,2x 不是前面试根得到的范围,而是由0,1)a与0002e2xxax单调得出的,这个方向很重要!教学思考与建议 (一)必拿的分数 1必拿分数的知识内容 选择填空题中的中等题,此类问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函数的图象、导数的应用: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求切线问题);2拿分策略(1)定义域优先原则;(

20、2)重点对分段函数、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简单应用、函数的图象、求切线问题进行题组训练;(3)由于所有基本问题的讨论都涉及函数的基本性质,而函数的图象的直观表达函(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12/53 数性质的最佳方式,因此,作出函数的图象是解决函数与导数的重要途径应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掌握作函数的图象的步骤:第 1 步:确定定义域;第 2 步:求导数和导函数的零点;第 3 步:列表(含自变量取值、导数符号、函数增减与极值);第 4 步:确定特殊点(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极值点);第 5 步:确定图象的渐近线;第 6 步:画图象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应灵活应用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与对称

21、变换(4)在选择填空题中,应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应关注特殊与一般思想的应用(二)争取拿的分数 1争取拿分数的知识内容 选择填空题中的压轴题(函数的性质的综合应用,涉及到对称性、周期性)、解答题中的第问,函数的单调性(如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与零点)、切线的应用;2争取拿分策略(1)熟练掌握函数的周期性及对称性的相关结论,并应用(2)调整心态,大胆准确的求导(正确求导 12 分);(3)关注分类与整合思想的应用,合理的进行分类;(三)希望能拿的分数 1希望能拿分数的知识内容 解答题的第问,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或证明不等式、求参数范围 2拿分策略(1)根据函数图象的性态,利用化归与转化

22、思想,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进行解决(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问题);(2)了解常见解题思路:运用零点分布和运用极值点满足等式方法、找分界点方法与极值点偏离方法 2018 年高考数学(文)(函数与导数)(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13/53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于 2017 年 12 月新鲜出炉,它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指明灯,为考生努力的方向指明了道路 与2017 年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相比,2018 年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考试范围与要求等方面都没有明显变动。无论是知识内容及其要求的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

23、),还是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要求、个性品质要求和考查要求都没有变化.这说明 2018 年高考数学学科的命题仍然保持相对的稳定。下面对 2018 年考纲中函数与导数部分进行综合解读:函数与导数,一般在高考中至少三个小题,一个大压轴题,分值在 30 分左右.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扩展函数为载体,结合图像的变换(平移、伸缩、对称变换),四性问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以选择题填空题为考查的主要形式,其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向抽象函数发展的趋势压轴题以二次或三次函数结合 ex和 lnx 的复杂函数为主,以切线问题

24、、极值最值问题、单调性问题、存在或恒成立问题、零点问题为设置条件,求解范围或证明结论为主。(一)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涉及本专题知识的考题,大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可易可难,预测 2018 年高考仍然会出小题.2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考查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解析表示法,其中常以分段函数为载体考查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综合.3函数的性质:考查单调性,可以从函数图象、单调性定义、导数来理解;考查奇偶性,可以从图象和定义入手,尤其要注意抽象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对称性和周期性结合,用以考查函数值重复出现的特征以及求解析式.(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

25、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14/53 4基本初等函数:比较大小,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基本初等函数的综合应用,其中常以分段函数为载体考查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综合。(二)导数及其应用 与 2017 年考纲相比没什么变化,而且这部分内容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在 2018 年的高考中预计仍会以“一小一大的格局呈现,“一小即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导数在研究函数问题中的直接应用为主,难度中等;“一大”即以压轴题的形式呈现,仍会以导数的应用为主,主要考查导数、含参不等式、方程、探索性等方面的综合应用,难度较大.对 2018 年考纲整体综合解读 核心考点不变 2018 年的高考中,核

26、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选考内容等.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仍然是高频考点.在解答题中,除数列和三角函数轮流命题外,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解析几何、函数导数与不等式、选考内容仍然是必考内容.【备考策略】1函数或方程或不等式的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2选择题与填空题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时,优选特殊值法;3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

27、或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或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4恒成立问题或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15/53 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5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使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方程及根的判别式;6求椭圆或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7求三角函数的周期、单调区间或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

28、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8数列的题目条件与和有关,优选作差的方法;解答的时候注意使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体会方程的思想;9导数的常规题目一般不难,但要注意解题的层次与步骤,如果要用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可从已知或者前一问中找到突破口,必要时应该放弃;重视几何意义的应用,注意点是否在曲线上;10概率与统计的解答题,应该先设事件,然后写出使用公式的理由,当然要注意步骤的多少决定解答的详略。新课标全国 III 卷文科数学 2016-2017 年高考分析及 2018 年高考预测 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全国卷的行列,2

29、017 年使用全国卷 III 的省份有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研究发现,新课标全国卷的试卷结构和题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每个题型考查的知识点、考查方法、考查角度、思维方法等相对固定,掌握了全国卷的各种题型,就把握住了全国卷命题的灵魂。基于此,我研究近两年的全国高考文科数学 III卷和高考数学考试说明,分类汇总了全国卷近两年的题型。现在,就函数与导数部分(文科数学 III 卷),与各位老师进行讨论研究 函数小题,两年五考,可见其重要性!主要考查基本初等函数图像和性质,包括:定义域、(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16/53 最值、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平移、导数

30、、切线、零点等。分段函数是重要载体!2017 7.函数2sin1xyxx 的部分图像大致为()A B C D D 2017 12。已知函数211()2()xxf xxxa ee有唯一零点,则a=()A12 B13 C12 D1 C 2017 16.设函数10()20 xxxf xx,则满足1()()12f xf x的x的取值范围是_.1(,)4 2016 7。已知4213332,3,25abc,则()(A)bac (B)abc (C)bca (D)cab A 2016 16.已知 f x为偶函数,当0 x 时,1()xf xex,则曲线 yf x在(1,2)处的切线方程是_。y=2x 函数与导

31、数大题,两年两考,每年一题,第一问一般考察导数的几何意义或者函数的单调性,第二问考查利用导数讨论函数性质,若是在小题中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则在大题中一般不再考查(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17/53 1.函数载体上,无论文科或理科,基本放弃纯三次函数,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很受器重,较多出现,文科卷通常两种函数不会同时出现.但是无论怎么考,讨论单调性永远是考查的重点,而且通常是围绕分类整合思想的考查.2.对含参数问题,在考查分离参数还是不分离参数上,命题者会大做文章。一般来讲,主要考查不分离参数或部分分离参数问题。3.另外,函数与方程的转换也不容忽视,如函数零点的讨论。函数

32、问题设问灵活,多数考生做到此题时间紧,若能分类整合抢一点分就很好了。4.还有一个灵活性问题,有些情况下函数性质是不用导数就可以“看出来的,比如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复合函数单调性,显然成立的不等式,放缩法等等,总之导数是很重要,但是有些解题环节不要吊死在导数上,不要过于按部就班!5.数形结合,有时也是可以较快地出答案的,虽然,因为表达不严谨不得满分,但是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年份 试 题 2017 21.已知函数()f x=lnx+ax2+(2a+1)x(1)讨论()f x的单调性;(2)当a0 时,证明3()24f xa 解析:(1)0()1)(12(1)12(2)(2xxxaxxxa

33、axxf,当0a时,0)(xf,则)(xf在),0(单调递增,当0a时,则)(xf在)21,0(a单调递增,在),21(a单调递减。(2)由(1)知,当0a时,)21()(maxafxf,(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18/53 121)21ln()243()21(aaaaf,令tty1ln(021at),则011ty,解得1t,y在)1,0(单调递增,在),1(单调递减,0)1(maxyy,0y,即)243()(maxaxf,243)(axf.2016 21。设函数()ln1f xxx (I)讨论()f x的单调性;(II)证明当(1,)x时,11lnxxx;(III)设

34、1c,证明当(0,1)x时,1(1)xcxc。解析:()由题设,()f x的定义域为(0,),1()1fxx,令()0fx,解得1x。当01x 时,()0fx,()f x单调递增;当1x 时,()0fx,()f x单调递减。4 分()由()知,()f x在1x 处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0f,所以当1x 时,ln1xx,故当(1,)x时,ln1xx,11ln1xx,即11lnxxx。7 分()由题设1c,设()1(1)xg xcxc ,则()1lnxg xccc 令()0g x,解得01lnlnlnccxc.当0 xx时,()0g x,()g x单调递增;当0 xx时,()0g x,()g

35、x单调递减.9 分 由()知,11lnccc,故001x又(0)(1)0gg,故当01x 时,()0g x,所以当(0,1)x时,1(1)xcxc.12 分 (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19/53 专题二:三角函数 一、18 年考试说明要求: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周期变化现象的模型。会利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三角恒等变换;3.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二、总的来说三角函数部分的要求保持与去年的要求一致,没有变化,难度也不是很高。三、近三年三角考查内容:年份 卷号 题号 所占分值 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及知识点交汇情况 2017 卷 理 9 5 分

36、伸缩变换与平移 理17 12 分 解三角形 卷 理14 5 分 三角函数最值 理17 12 分 解三角形(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0/53 卷 理 6 5 分 三角函数周期 理17 12 分 解三角形 2016 卷 理12 5 分 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理17 12 分 解三角形 卷 理 9 5 分 三角函数求值 理 7 5 分 三角函数对称轴 理13 5 分 解三角形 卷 理 5 5 分 三角函数求值 理 8 5 分 解三角形 理14 5 分 三角函数图象 四、复习建议:1.切实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在复习时应充分将数形结合起来,利用图的直观性得出函数的性质

37、,这样既利于掌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又能熟练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切实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变换思想与三角恒等变换的灵活应用(公式的记忆与应用是关键);3。掌握三角函数的应用意识,注意在有些实际问题中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来解决问题,更要注意在代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导数等问题中建立三角函数模型,使问题获得简捷的解法;4解三角形(包括实际应用)的解题技巧。(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1/53 专题三:数列 一、考纲解读 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方法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

38、数,掌握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特别是有关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分组转化、错位相减、裂项相消求和应当重点掌握.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二、高考考点 近三年高考(广西)数列内容分布统计表 年号 题号 所占分值 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及知识点交汇情况 所 占比例 2015 文 5 5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6.7 文 9 5 等比数列性质 理 4 5

39、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6.7%理 16 5 数列递推式求通项 2016 文 17 12 等差数列的通项、数列求和 8%理 12 5 本题是新定义题,考查数列的应用 11。3%(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2/53 理 17 12 数列递推式、等比数列的定义 2017 文 17 12 数列递推式求通项、裂项相消法求和 8 理 9 5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等比数列性质 6.7%理 14 5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高考重点、热点 1。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一般用公式法,知nS求na,累加或累乘,构造新数列)2。数列递推式求通项 3。数列的前 n 项和(一般用分组

40、转化、错位相减、裂项相消)四、高考预测方向 文科:1 个大题,解答题以考查等差(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裂项相消或错位相减求和、简单递推数列为主.理科:1 个小题或 1 个大题,小题以考查数列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等内容为主,属中低档题;解答题以考查等差(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裂项相消或错位相减求和、简单递推数列为主。五、数列备考建议 1。数列递推式求通项时要注意找数列的规律 2。知nS求na时要注意第一项满不满足通项公式,满足就 an=SnSn-1,不满足an=3。构造新数列时首项为新数列的第一项,而不是1a.4。错位相减时要注意不对应项的系数正负,当nS的系数不是

41、 1 的时候要两边同时除以nS的系数。(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3/53 5.裂项相消时要注意裂相后的系数,要保证裂相后等式两边相等.6。同时给了nS和 an时,如果要求na,就用an=Sn-Sn-1把nS转化为na;如果要求nS,就把an用 SnSn1 来代替 专题四:向量 一、平面向量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

42、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4/53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2)会

43、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二、空间向量 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2。空间向量的应用(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平行关系。(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5/53(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4)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

44、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与 2017 年考试大纲没有区别.三、平面考题分析:平面向量具有几何与代数形式,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但是只要是考查概念,线性运算,数量积及其运用。例 1、2015 年全国 1 卷(7)设 D为 ABC所在平面内一点3BCCD,则()(A)1433ADABAC (B)1433ADABAC (C)4133ADABAC (D)4133ADABAC 考点:平面向量线性运算 2015 年全国 2 卷 13设向量a,b不平行,向量ab与2ab平行,则实数=_ 考点:平面向量共线定理 2016 年全国 2 卷(3)已知向量

45、(1,)(3,2)am a,=,且()abb+,则m=()(A)8 (B)6 (C)6 (D)8 考点: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2016 年全国 3 卷(3)已知向量13(,)22BA,3 1(,),22BC 则ABC=(A)300 (B)450 (C)600 (D)1200 考点:向量夹角公式 2017 年全国 1 卷 13 已知向量a,b的夹角为 60,|a|=2,|b=1,则|a+2b|=.【考点】平面向量的运算、数学结合、解三角形【名师点睛】平面向量中涉及有关模长的问题时,常用到的通法是将模长进行平方,利用向量数量积的知识进行解答,很快就能得出答案;另外,向量是一个工具型的知识,具

46、备代数和几(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6/53 何特征,在做这类问题时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会加快解题速度。2017 年全国 2 卷 12已知ABC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P为平面ABC内一点,则()PAPBPC的最小是 A2 B32 C 43 D1【答案】B 解等问题,然后利用函数、不等式、方程的有关知识来解决 2017 年全国 3 卷 12 在矩形ABCD中,AB=1,AD=2,动点P在以点C为圆心且与BD相切的圆上.若AP=AB+AD,则+的最大值为 A3 B22 C5 D2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 0,1,0,0,2,0,2,1,ABC

47、DP x y,根据等面积公式可得圆的半径25r,即圆C的方程是22425xy,【考点】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7/53【名师点睛】(1)应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向量的实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向量的加、减或数乘运算。(2)用向量基本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选择一组基底,并运用该基底将条件和结论表示成向量的形式,再通过向量的运算来解决。四、空间向量:利用空间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综合问题是高考热点问题,解答题考查的比较多.预计 2018 年的高考对本知识的考查空间向量的应用,仍然是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典型高考试题变式

48、】(同时注意平面几何的证明 五、高考预测与复习建议:1、双基”是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依托,而教材正是学生学习“双基”的“蓝本”,所以命题提倡以概念为主,从最初的定义、公式、定理出发求解,回归本质。2、重视向量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定理: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数量积运算。3、应用上两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与共线定理,求模、夹角公式。4、从 3 年高考题观察,向量这个知识点有向压轴小题变化的趋势,例如 2017 年 2、3 卷,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加法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坐标运算,然后利用函数、不等式、方程的有关知识来解决 5、三角形中的向量线性运算在近三年没有考过,需要重视。6、重

49、视与解析几何结合类型,例如已知12,F F分别为椭圆22:132xyC的左、右焦点,点00,P x y(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8/53 在椭圆C上。求12PFPF的最小值;都应该回归本质。专题五:不等式 考试大纲 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完整版)2018 年高考数学考

50、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9/53(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考试说明 这部分与考试大纲一模一样 选考内容:(二)不等式选讲 考试大纲 1.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以 下不等式:(1)()abababR、(2)()abaccb abcR 、(3)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 ;axbcaxbcxaxbc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