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学设计(13篇).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343808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1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1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1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和千克教学设计(13篇).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通用13篇)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6页、88、89页练习十八14题 二、设计思想: 克和千克的初步熟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体验根底上,从详细生活情境动身使学生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2、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熟悉,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熟悉。克和千克是两个根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细,不能靠眼睛观看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亮的表象,加深和稳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简单把握单位间的进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与思索,我们发觉这节课不但要把生活与数学严密联系,更在尝试将生活与数学有效地联系,因此,我们在本节课里,致力于细心搭建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有效桥梁: 1以学生已有阅历为根底,供应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帮忙学

3、生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 2通过细心设计的、有效指导的实践活动,帮忙学生形成1克和1千克的表象,从而建立观念。 3在形成表象的根底上,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比拟详细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4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在详细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 1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

4、立质量观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五、教学难点: 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 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六、教学预备: 1、教师预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 2、小组预备: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鸡精、1千克的水果、一筒1千克的面、一包比1千克轻的绿豆、一包2千克的大米;二分的硬币、1克的药包、1克的茶包、10克的板兰根冲剂、100克的肥皂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置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 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

5、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学问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知我们什么?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二、探究体验: 1熟悉质量单位 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常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日我们就要一起来熟悉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 2熟悉感知1千克 (1)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 (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

6、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番掂一掂,悄悄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头吧。 (3)找一找: 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数学小精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 看看数学小精灵有什么提示:1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比照着掂一掂;2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3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 请每位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听了每一小组的汇报,发觉大家全都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

7、怎么知道的? (包装袋上有质量标示) 教师还发觉大局部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一手拎着1千克的盐,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 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教师想请 盘秤 来帮助。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 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重1千克) 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 1、2小组都是西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果真是大约1千克,你们估得真准。像这样大的一个西瓜约重1千克。 3、4小组都是香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是1千克,你们也估对了。像这样大的一个香瓜大约重1千克。 第5小组你们是什么水果?也拿上来验

8、证一下。看,像这样的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第6小组呢?什么水果?拿上来验证一下。原来,这样的3个梨大约重1千克。 第7、8小组没有水果,但是他们有一筒面,他们认为是1千克,请来验证一下。果真,这样的一筒挂面也约重1千克。你们找得可真准。 刚刚有的小组认为这袋大米也约重1千克?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 (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 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 (感觉比1千克轻) 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真比1千克轻。 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请小组长和保管员轻轻收回物品。 (4)说一说: 刚刚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3熟悉感知1

9、克 (1)刚刚我们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那1克有多重呢? 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2)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保管员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悄悄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头吧。 (3)说一说: 有什么感觉?(特别轻) 与1千克比呢?(1克特别轻,1千克特别重,相差很远) 对,所以平常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4)找一找: 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请同学们用刚刚找1千克物品的方法比一比、掂一掂。 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药包、茶包) (5)感受10克、100克 盘子里还

10、有一些用克作单位的物品,10克重的板蓝根冲剂,100克重的肥皂。分别掂一掂,感受一下。 感受完了保管员收盘子。 4克与千克的关系 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 一袋盐500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 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 认真观看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 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 对,为了便利人们商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

11、,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千克=1000克 5.小结: 通过刚刚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今日我们熟悉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通过掂2分的硬币和洗衣粉感受了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 知道1千克=1000克 6熟悉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示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 这位售货员阿姨正在用秤称苹果,这些苹果有多重?(1千克) 她用的秤你熟悉吗?(电子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是电子秤,家族中你还熟悉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稳固拓展 1确实秤是我们称量物品的好帮

12、手,因此我们要会认秤上的数据。 (1)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 书88页练习十八第1题 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读的(先看单位是克,再看指针指到多少就是多少克) 增加一个4千克 问:刚刚都是多少克,这次怎么是多少千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盘秤是用千克作单位的) 看来我们在认秤时不光要看清数还要看清单位。 (2)你知道他们的体重吗?书88页练习十八第2题 (3)填单位:书89页练习十八第4题 2你知道吗?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好玩的小学问。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两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100千克相

13、当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1500克相当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盐)可真重呀。 3课后调查: 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教师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就在书88页练习十八第3题。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5、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严密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预备 两袋礼物(重量一

14、样,大小不一)、盐两袋(500克)、盘秤。 学具预备 每组学生预备:盐、苹果、果冻、矿泉水、2分硬币,1克的砝码。 教学设计 一、感知轻重,导入新课。 1、猜一猜,确立标准。 (1)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物品:猜一猜,哪袋轻,哪袋重? (2)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检验?(发觉:用秤检验是一种好方法。) (3)介绍生活中的秤。 (4)用盘秤检验。 2、怎样表示物品的轻重?导出课题:千克和克。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看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精确推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精确知道物品的轻重。 二、熟悉“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1、认一认,学看盘秤。(板书:千克,kg)

15、2、称一称,用盘秤找重1千克的物品。 3、掂一掂,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1)掂一掂,1千克重的物品。(2代500克的食盐) (2)掂一掂,比1千克轻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 (3)数一数,1千克苹果大约有()个;1千克果冻大约有()个;()瓶矿泉水约重1千克; 4、估一估,学生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验证。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学用盘秤并从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引导学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展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再估一估,比1千克轻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以此化抽象为详细,强化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 三、熟悉“克”,感受1克。 1

16、、掂一掂,说一说,感受1克。 导入“克”。(板书:克,g) 1)掂一掂1克的物品。(1克砝码,两分硬币。) (2)说一说,自己身边大约重1克的物品。 2、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几克的表象。 (1)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验证。 (2)学生估量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 3、掂一掂1克的物品和1千克的物品,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亮的比照,先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再让学生同时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最终通过估一估文具的质量,强化了学生对“克”的体验。 四、熟悉千克

17、与克的关系。 1、算一算,一包盐重500克,2包呢?(1000克) 2、称一称,两包盐重几千克?(1千克) 3、想一想,你发觉什么?(1千克=1000克) 4、议一议,什么状况下用千克作单位适宜?什么状况下用克适宜? 五、比照辨析,应用千克和克的学问解决问题。 1、填适宜的单位。P89第4题 2、找朋友。 回形针西瓜数学书小朋友 4千克30千克300克2克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在此根底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到达最活泼,情感到达最高潮,从而把本节课感知、体验得以进一步升华。 六、谈谈收获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

18、在详细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觉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展简洁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会以1克和1千克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学生的生活阅历,培育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的力量,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熟悉质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教学难点: 知道1千克1000克,会依据物体的实际质量,选择适宜的质量单位。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1角硬币若干、黄豆、玉米、红豆、较轻积木若干、电池若干。 教

19、学过程: 一、激起引入 1、师出示课件: (1)我的体重是30米。 (2)妈妈买的水果重2分钟。 请小朋友们观看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2、指名答复后,出示“关于克和千克你了解多少?”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熟悉克和千克 小组汇报搜集到的学问 2、知道1千克1000克 小组汇报,并用实例讲解。 3、感受1克有多重。 小组汇报,使同学们亲身感受1克有多重。 4、熟悉各种称物品的秤。 在小组汇报中,展现同学们带来的秤,并介绍用法。 5、实际动手操作,先估量再称重。 小组合作,教师巡察指导。 小组汇报、沟通。 三、综合运用 1、选择适宜的单位,圈一圈。 指名答复,全班订正。 2、将物品与适当的重

20、量连一连。 指名答复,全班订正。 3、糊涂的明明 通过明明的一封信,找出关于克和千克的学问,看一看明明糊涂在哪?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与大家共享一下。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4、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胜利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熟悉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21、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买过东西吗? 教师:瞧!小刚、小芳和妈妈正在超市里面买水果呢!(课件播放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殊呈现价签上的钱数和500克、lkg等)。 教师:谁来说说你在图中发觉了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对,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时,常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究竟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消失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你还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 学生可能会答复斤、公斤、两等。 教师:对,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斤、两和公斤。为了便于国际沟通,一般状况下采纳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

22、千克,今日咱们就一起来熟悉它们。 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探究争论,获得方法。 1熟悉克 (1)借助生活物品熟悉克及其作用。 教师出示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的图片。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看这三样物品,看看你能了解到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吗? 教师:教师给每个小组都预备了这些物品,现在请你们拿在手中掂一掂。 教师:你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教师:对,它们都很轻。计量比拟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 教师板书:克(g)。 教师:除了教师给大家预备的这些物品以外,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 教师:这是一枚2分的硬币,教师告知你们,它约重1克。 板书:

23、一枚2分硬币重1克。 (2)掂一掂,感知1克。 教师:请大家取出教师为大家预备的那枚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悄悄地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稳固1克的质量观念。 教师:下面请大家在教师给你们预备的小盘子里面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也重1克。 让学生进展充分地活动,借此加强学生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之后通过沟通汇报,提炼出找的方法:用一枚2分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比照着来掂一掂就找到了。为后面的估量作铺垫。 教师:刚刚我们知道了一枚2分硬币重1克,你能从装了黄豆的袋子中取出重1克的黄豆吗? 教师:你取出的黄豆有几颗?你是怎么知道它重1克的? 教师:

24、那究竟多少粒黄豆重1克?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2熟悉天平 教师:对,我们就要来称一称。称比拟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教师(出示天平):这就是一架天平,它有两个托盘,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 教师(出示砝码):瞧,这些就是砝码。(举起1克的砝码)这是这盒砝码里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里最重的有1 00克呢!你们听出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了吗?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在天平正中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O”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 教师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重的黄豆的过程。 教师:瞧,7粒黄豆的质量是1克。下面请大家都取出1克重的黄豆,掂一掂。

25、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已经充分感受过1克究竟有多重了,下面教师就来考验考验大家,有信念吗? 教师呈现第101页“做一做”,让学生进展推断,并说明推断的方法。 3熟悉千克 (1)熟悉千克。 教师出示大桶洗衣液、一箱苹果的实物。 教师:请大家观看这两样物品,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教师:谁到黑板前来拿拿这两样物品? 教师:说说你们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教师:计量比拟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 教师板书:千克(kg)。 教师:有谁知道多少克和千克的关系吗?1千克等于多少克? 教师:对,1千克等于1000克。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掂一掂,感受1千克。 教师

26、:教师这里有2袋盐,每袋都重500克,那2袋加在一起是多重? 学生1:1000克。 学生2:1千克。 教师:很正确!现在,同学们的桌上也有这样的2袋盐,请大家先拿起其中一袋,掂一掂。 教师:再将这2袋盐都放在同一个手上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很好!再闭上眼睛,掂一掂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有多重。 教师:好!下面请大家凭借刚刚的感觉,在教师给大家预备的物品中找出1千克的物品。 教师:看看藏在物品里的标签,谁找得最准? 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是怎么找的吗? 教师:现在请大家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拿1克重的物品,每个同学都来掂一掂、比一比,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4熟悉用千克作单位的几

27、种常见秤 教师:测量比拟重的物品,你们知道用什么秤吗? 教师用课件出示盘秤的刻度盘。 教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盘秤。谁来说说这台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学生:盘秤用千克作单位。 教师: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斤。 教师(用课件演示放入1千克装的洗衣粉后,指针指着1)现在表示洗衣粉有多重?假如指针指着5呢? 教师:很好,认真观看盘秤的刻度,说说你有什么发觉。 学生可能有多种表述,只要合理即可,重在使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以1千克为标准去量。 教师用课件出示弹簧秤。 教师:这是弹簧秤,看看弹簧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教师用课件演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后,指针指着1 0 教师:谁能说消失在称的西红柿

28、有多重?有几个? 教师: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量多少千克的物品?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用课件出示体重秤。 教师:看看这台体重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教师用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站上之后,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的刻度处。 教师:这名学生有多重?当指针指在20和25这两个数之间时,就要从20开头往后数。指着30呢? 教师:通过对这三种秤的观看,你能发觉它们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学生可能答复,都以千克作单位,看看有多少个这样的1千克等,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 三、实践运用,稳固拓展。 1口答 在( )里填上适宜的单位。 一个苹果重150( ) 一个西瓜重6( ) 一个鸡蛋重50( )一个汉堡

29、重280( ) 2完成第106页第6题 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xx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四、回忆沟通,总结反思。 教师:同学们,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学问? 教师:通过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五、作业。 1、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 物品名称 估量的重量 称出的重量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 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

30、克的观念,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力量。 教具预备:一个蜗牛(重1克)、盐(500克)两袋、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2分硬币、弹簧秤、实物投影。 学具预备:小天平、2分硬币、大米、石子、弹簧秤、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听说咱班有两名同学跑的很快!他们是谁啊? 师:今日让他们进行一场竞赛怎么样? 师:今日的竞赛要增加难度,让他们每人背一个同学来比怎么样? (学生活动) 师采访冠军:你为什么要选“xx”,不选“xxx”呢? 师:“xx”多重?“xxx”呢? 除了“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师小结:“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单位,你知道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

31、什么吗? 这节课我们来讨论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沟通汇报。 师:前几天教师让同学们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现在沟通一下好吗? 师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觉吗? 2.熟悉秤。 师: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来熟悉几种常见的秤? (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熟悉一下天平。 (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3.熟悉“克” 师:今日教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蜗牛”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蜗牛的体重? (学生兴趣高涨) 师:那我们应

32、当选择什么秤来称呢? 师:那我们一起来称一称这只蜗牛的体重。 (示范操作) 师:我们来看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 师:以蜗牛为标准,你能猜一猜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吗? 师:我们分小组来称一称看谁估量的最准。 (小组活动) 师:每个同学拿一个2分的硬币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你能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 师:同学们的桌面上有一些物品,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称一称,好不好? 听清要求:(1)先掂一掂,估量一下物品的质量,然后再用天平称出物品的质量。 (2)称好的物品的质量用近似数表示就可以。 师:刚刚有的学生想知道我们的数学书有多重,用标尺上的刻度不够,我们还有个方法用法码来称。 说明:

33、游标拨回刻度0,在右盘放入砝码,直至天平平衡。 将砝码和标尺上的质量加起来就是数学书的质量。 师(拿出一袋盐):谁来估量一下一袋盐的质量? 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质量标注,一袋盐500克,那两袋呢? (板书1000克) 5.熟悉千克 师:假如再重一点的物品用天平来称还适宜吗? 师:今日教师给大家预备了家里常用的弹簧秤,谁知道弹簧称的用法? 我们分小组从你的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的物品。 在1000克右边(板书:1千克) 师:我们称出了分别1千克的大米和石子,你有什么发觉吗? 师:虽然体积不一样,但质量是一样的。 师:同组同学依次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师:你能估量一下你的凳子、书包有多重吗? 称一称试

34、一试吧! 小组活动并汇报。 6.熟悉1000克=1千克 师:1千克大米和刚刚称的1000克的盐比拟,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谁重? (学生猜) 师:我们用弹簧秤来称一下这两袋盐的质量。 师:也就是说 1000克=1千克(补充“=”留意读法) 也可以说1000个1克是1千克。 三、应用拓展 1.熟悉常用的台秤 师:刚刚我们熟悉了天平和弹簧秤我们来一起熟悉一下台秤,你能读出台秤上的数据吗? 2.熟悉安康秤 师:谁能说出他们的体重? 3.连线 西瓜 100克 便利面 5千克 4.推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课后小结 克

35、和千克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初步熟悉克和千克,建立克和千 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 力量目标: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操作力量,让学生学会看秤培育动手力量。 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增加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 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 教学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让学生选择适宜的单位。 教具、学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盘称,2分硬币,一袋洗衣粉, 2袋500克的盐,各种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有一位叫芳芳的小朋友,她给

36、姥姥写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有什么发觉吗? 生1: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生2: 克和千克的单位使用有误。 师:同学们说得特别好,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除了克和千克,你还知道那些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公斤、斤、两)斤、两是我们国家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所以大家要学好它。克通常用字母g表示,千克用字母kg表示。(板书g kg) 今日咱们就一起来讨论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 在生活情境中探究 1感知、熟悉“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师:教师给每个小组预备了一些2分硬币请同学们拿1枚放在手上,掂一掂,说说

37、你有什么感觉? 师:这种轻轻的,像没有感觉的一个2分硬币大约重1克。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吗? (生举例) 评析:通过学生充分的掂量、感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些事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1克很轻很轻的质量意识,通过学生充分比拟、衡量究竟有几个绿豆重1克?从而让1克的质量概念渐渐清楚、深刻。 2感知并建立10克、15克、20克的质量观念。 师:同学们举例说出了这么多重约l克的物体。大家再来掂一掂硬币。请在手上放10枚2分硬币,闭着眼睛掂一掂,感受10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15枚,大约重15克再闭着眼睛感受15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20枚。大约

38、重20克,再闭着眼睛感受20克有多重。(学生掂量并感受) 师: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些物品(小包装标识为10100克左右的袋装或盒装物品),你们从中任选一样,掂一掂,猜一猜、估一估有多重?然后再看标识是多重。 (同学们纷纷掂量、猜想,然后又迫不及待地揭开胶布。很自信的给自己的小组插上了一面红旗。) 评析:通过趣味性的掂量、猜想活动,稳固学生对较轻质量的熟悉,为学生估量生活中的物品的质量做了学问的储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沟通,学的主动,积极性很高,布满喜悦之情。 3、感知、熟悉“千克” 师:现在桌面上有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大家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l千克有多重。 生:不轻也不重。 生:有点重

39、。 师:请你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生举例) 师:教师这有几袋物品(1千克的铁块1千克的锯末,1千克的苹果),请你们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 (各小组活动) 师:请大家汇报各小组估量的结果。 (有大约2千克重的,1千克500克重的3千克重的,1千克重的) 师:实际上发给大家的物品都重1千克。 (教室内传出了“耶”!)然后,教师拿出1袋锯末,1袋铁块从这两袋重1千克的物品中你发觉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说:锯末看起来多一些,铁块看起来少一些。 。 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也就是他们体积不同:但是他们都重l千克。 评析:学生通过掂量亲身体验1千克重的洗衣粉的质量先形成1千克的质量表象

40、又让学生在此根底上,进一步举例1千克重的物体然后,再来掂一掂、猜一猜、估一估质量一样但体积不同的物体的质量充分的体验、感悟形成了1千克的质量观念。 4、熟悉“克与千克”的关系 ( 1)建立1000克=1千克的等量关系。 师:教师这里有两袋盐,每袋重500克,两袋一共有多重? 生:1000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计算的:500克+500克=1000克。 生答后,板书:1000克。 生:我们把两袋盐放在电子秤上称,屏幕上显示的是1kg。 师:1kg就表示1千克,板书:1千克。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1000克与1千克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由于它们都表示的是这两袋盐的质量所以1000克和1千克是相等的关系。 依据学生答复完成板书:1000克=1千克。 三、熟悉各种秤并会用秤称 1熟悉一些常用的秤。 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你见过哪几种秤?说给大家听一听。(PPT出示各种秤) 2学会用秤称物品(练习读取盘秤上的数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