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实验一轮复习.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40184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实验一轮复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实验一轮复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实验一轮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实验一轮复习.pdf(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生物实验一轮复习高中生物必修实验复习第一部分:教材基础实验一、显微观察类实验:(1)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b(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c(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4)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a(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操作步骤取镜一安放一对光一放置装片一使镜筒下降一使镜筒上升一低倍镜下调清晰,并将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一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一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注意事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停止下降。(2)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

2、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3)上方,实际在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4、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二)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用滴管在中央加一滴清水一用镜子将材料放在载玻片水滴中并展开一用镜子夹取一块洁净的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水滴,再慢慢放平。(三)教材实验:I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原理:原 生 质 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

3、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 生“质壁分离二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二2、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镶子,滴管,显微镜等3、方法步骤:1(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2)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4)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小),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4、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6)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4、实验结果:细胞液浓度(外 界 溶 液 浓 度 细 胞 失 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半透膜、膜两侧的浓度差。(书P60图)实验注意事项:1、为什么选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有成熟的紫色大液泡,实验现象明显且易于观察2、用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做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成熟的大液泡,没有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3、哪些细胞适合做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成熟的、活的植

5、物细胞具有大液泡,液泡中有色素,便于观察。4、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什么?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1、判断细胞的死活:将待测细胞置于蔗糖溶液中进行镜检,如果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则是活细胞;如果不发生质壁分离,则是死细胞。2、测定细胞液浓度的范围:将待测细胞置于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中并分别进行镜检,则细胞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之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将不同植物置于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镜检,根据对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的比较,判断细胞液

6、浓度(即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4、比较一系列溶液的浓度的大小:将同一植物的相同成熟植物置于未知浓度的溶液中进行镜检,记录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并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 间2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5、鉴别不同浓度的溶液(如K N 0 3和蔗糖溶液):将成熟相同植物细胞置于不同种类溶液进行镜检,如果只发生质壁分离,说明是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溶液(如蔗糖);如果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则说明是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溶液(K N 0 3)。I I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的。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各

7、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2)碱 性 染 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将染 色 体(或染色质)染成深色。2、材料用具(1)洋 葱(或大蒜)根尖(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镶子、滴管等(3)解 离 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1:1)(4)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3、实验过程(1)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天培养洋葱,待根长到5cm(2)装片制作3(1)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2

8、)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先找到中期细胞,然后找出分裂中期、前期、后期、末期、间期的细胞,观察各时期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3)填写记录表。*考点提示:(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 午1 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4)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

9、其原因是什么?压片时用力过大。(6)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7)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8)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4(9)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1 0)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不能,因

10、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1 1)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III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一、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比较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二、实验材料蝗虫的精巢。二、物质分离鉴定类实验:(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b(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实验注意事项:1、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沉淀。选材:含还原糖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白色甘

11、蓝叶、白萝卜等。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颜色的变化。斐林试剂:配制:O.lg/mL的NaOH溶液+0.05g/mL 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使用:混合后使用,且现配现用,50-60水浴加热2、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胭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1)A液 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2)CuS04溶液不能多加;否则CUS04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颜色。(3)蛋清要先稀释;如果稀释不够,在实验中蛋清粘在试管壁,与双缩胭试剂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易洗干净。3、斐林试剂与双缩

12、胭试剂的区别:54、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n i染 液(或苏丹iv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在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一显微镜观察一橘黄色(或红色)脂肪颗粒)II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无水乙醇等)。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2、过程:(剪碎绿叶一研磨一过滤一画滤液细线一纸层析)3、结果: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胡 萝 卜 素(橙黄色)叶 黄 素(黄 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最 快(溶解度最大)最 宽(最多)最 慢(溶解度最小)胡萝卜素与叶黄素之间距离最大,

13、叶绿素a与叶绿素b之间距离最小。4、注意:无水乙醇的用途是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层析液的的用途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石 英 砂(或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为了研磨充分,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选材:应选取鲜嫩、颜色鲜绿的叶片,以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制备滤纸条:剪去两角,以保证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匀、整齐,便于观察实验结果,否则,会形成弧形色素带;画滤液细线:用力要均匀,快慢要适中。滤液细线要细、直,且干燥后重复画一两次,使滤液细线既有较多的色素,又使各扩散的起点相同;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滤液细线上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65、色

14、素的位置和功能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的作用。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元素。6、色素带颜色较浅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缺少下面两条色素带的原因?三、探究类实验:(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c(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3)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托插枝条生根的作用c(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c I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一)酶的催化作用和高效性的验证实验分析1、实验原理:(1)2H2022H20+02 t(2)H2O2在常温、高温、过氧化氢酶、Fe3+等不同条件下气泡产生多少或卫生香燃烧剧烈程度不同,了解过氧化

15、氢酶的作用和意义实验注意事项:1、肝脏如果不新鲜,效果不好,因为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如果取材过早,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的数量减少且活性降低,7导致3好 和4号试管现象相反。2、实验使用肝脏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3、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不能合用一支滴管。原因是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少量酶带入氯化铁溶液中也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4、由于反应速率快,实验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比较产生气泡的多少,冒气泡时间的长短,卫生香的燃烧情况。(二)酶的专一性的验证实验分析1、实验原理

16、(1)淀粉经酶水解成麦芽糖,蔗糖经酶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遇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2)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对两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索酶的专一性。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必须检查蔗糖溶液中有无还原性糖。如果其中混入还原性糖或放置久了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也可能产生还原性糖,从而干扰实验结果。2、制备的可溶性淀粉必须完全冷却后使用,温度过高会降低酶的活性。(三)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1)淀粉经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遇碘液无蓝色出现,而淀粉遇碘液出现蓝色(2)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

17、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如用唾液淀粉酶,适宜温度是 37)81、本实验不适宜选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只有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才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而该实验需严格控制不同的温度。2、本实验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因为过氧化氢酶催化的底物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也会加快。(四)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1)2H2022H20+02 t(2)PH可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0 2的产生量,据0 2产生量的多少可判断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也可以将过氧化氢酶和H2O2分别调至同一 P H,再混合,以保证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PHo2、本实验不宜选用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

18、,因为淀粉酶催化的底物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II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过 程(见书p69)(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2 0克新鲜食用酵母菌+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2)检测C 0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9NaOH溶液的作用:澄清石灰水的作用: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 0 2 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物的鉴定:A酒精的鉴定:色的重格酸钾溶液遇酒精变成色;应用:B C 0 2 的鉴定:使 C 0 2 越澳麝香草酚兰水溶液由变C 0 2 越2、结论:酵母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四、模拟调

19、查类:(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b (2)模拟尿糖的检测a(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b(4)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需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b(略)I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必修一 P 6 0)b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漏斗内液面上升。玻 璃 纸(又叫赛璐玲)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讨论: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

20、,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半透膜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水分子数量,液面不会升高。II模拟尿糖的检测a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2、检测方法:斐 林 试 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

21、,所以没有发生反应。10III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一、实验原理遗传病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二、方法和步骤第二部分:实验方法与操作一、实验复习关注的重点1、渗透作用相关实验2、光合作用的发现和机理研究系列实验3、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系列实验4、探 究D N A的复制方式实验5、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摩尔根伴性遗传的发现6、生长素的发现系列实验7、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系列实验8、种群增长方式的探究9、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应用探究光合作用中氧气中氧的来源;探究暗反应中C的转移途径、C 0 2固定的第一个产物;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途径;探究D N A的复制方

22、式;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探究细胞周期;探究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11二、中学生物实验涉及的基本技术归纳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使用低倍镜应注意正确对光和调焦(粗、细准焦螺旋的调节)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包括: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像并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2.玻片标本的制作适用于显微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玻片标本。包括:(1)压片法(如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压片的一般过程是:取材f固定一解离(对不易分散的材料用盐酸处理)T漂洗一染色一压片一观察。(2)装片法(如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其过程是将材料在载玻片水滴

23、中展平f放盖玻片时应从一侧慢慢盖在水滴上,防止气泡产生f对材料染色或改变溶液浓度f观察。3 .研磨、过滤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4 .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如绿叶中色素的分离。主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5.恒温技术适用于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恒温箱。6 .解离技术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如观察有丝分裂时制片的解离过程。7 .比色法:适用于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等三、教材经典实验分析,方法技能1.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检测方法淀粉:碘液;(2)还原糖:斐林试剂;C 0 2:C a(0 H)2溶液或滨麝香草酚蓝水溶液(4

24、)乳酸:pH试纸;(5)02:余烬木条复燃;无02:火焰熄灭;脂肪:苏丹m或苏丹N染液;蛋白质:双缩胭试剂;染色体: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9)DNA:甲基绿;RNA:毗罗红;(10)线粒体:健那绿;(11)酒精:酸性的重格酸钾溶液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1)光合速率:0 2释放量、C0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2)呼吸速率:0 2吸收量、C0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原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4)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5)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6)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7)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8)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3.实验

25、条件的控制方法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除去容器中C02:NaOH溶液或KOH溶液;12(4)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加热;(6)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7)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8)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9)各种细胞器的提取:细胞匀浆离心;4.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1)还原糖鉴定:水浴加热;(2)酶促反应:水浴保温;(3)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酒精要隔水加热;(4)DNA的二苯胺试剂鉴定:水浴加热;(5)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

26、温培养。四、区分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五、实验设计时的一般步骤1、审题、明确实验目的,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直接关系到实验预期和结论)2、分析实验材料、仪器、试剂,明确不做要求的操作,思考所提供材料、仪器、试剂的用途、使用方法;3、预期结果、根据预期结果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确定是否需要条件对照;4、施加自变量,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唯一的。通常如果只需一个实验组的,考 虑 用“加 法“或”减法”,(如激素相关实验 中 的注射法、饲喂法、手术切除法等方法),如果需要多个实验组的,考虑高中低的设置,或(浓 度、温度、pH、C02浓度、光照强度等)梯度设置、或不同种类设置。5、

27、考虑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如:某些材料本身可能会干扰实验,需要预处理:验证血液中含还原糖,探究绿色植物的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6、书写实验步骤的关键词(化繁为简、应对有序)第一步:取材、材料是否需要预处理、分组、编号等第二步:实验组和对照组施加变量第三步: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处理和表达13(实验结果的呈现一般是文字叙述、坐标曲线和设计表格三种类型,另柱形图),注意校正数据、取平均值等减小实验误差第五步:实验预期,得出结论:如果是验证性实验,预期是肯定,结论是对假设的肯定或否定;如果是探究性实验,预期是不确定的,有多种可能,一般有肯定、否定和中间预期,结论也是不确定的,一般使用“如果,

28、则”或“若,则”句式7、书 写(由简入细、关注细节)取材时,如果是动物材料,要 说 明“健康的、体重、年 龄(月龄、日龄)、性别、生长发育状况(生理状况)相同,物 种(品种)相同”如果是植物材料,要 说 明“同一物种(品种),长势相同、生理状况相同”注意材料是否需要预处理,如验证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中,植 物 的“饥饿处理”,叶 片 的“酒精煮沸处理”等,注意编号,减少文字量。消除控制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等量、适量、随机分组、分成数量相等、适宜的条件”等“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测量、记录、计算平均值等”表格中“表头设计”,曲线图和柱形图中“自 变 量(横轴)、因变量(纵轴)”的书写、单位等八、实验方案的评价和修正型试题解答(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2)是否设置了对照组、是否需要条件对照和空白对照(3)实验步骤是否正确,有无漏做或颠倒(4)操作方法是否正确(5)结果检测试剂的选择、使用方法是否正确(6)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特别关注干扰变量的消除或控制(7)是否遵循重复原则,是否存在偶然性,如“一只”、“一片”等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