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339686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8.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三生物一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pdf(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生物一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梳理一.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1.范围2.时期3.特点4.结果二.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特点1.减数分裂特征:(1)减数第一次分裂(2)减数第二次分裂2.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区别3.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考点归纳1.相关概念(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2.依据细胞质的分配方式判断减数分裂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1)分裂图像的辨析(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变化规律辨析4.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1)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2)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3)减数分裂与染色体变异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2、.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2.如图I、n是某雌雄异体的高等动物体内两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此生物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条B.图I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数是图n细胞的两倍,图n的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C.图I中3和7表示性染色体XD.若图H细胞的中有基因B,则图I中的5号染色体含有基因B或b3.细胞分裂的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DNA复制纺锤体出现联会着丝点分裂基因重组A.B.C.D.4

3、.如图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A.染 色 体 易 位B.基因重组C.染 色 体 倒 位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5.6.如图为某一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和相关图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A.图A、D、E对应图F中BC阶段,图B、C对应图F中的DE阶段B.图C所示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C.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为图A、C、D、ED.动物睾丸中可以同时含有上述AE 所示时期的细胞7.假定某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2 N=4,据图指出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正确的是()A.内有4 个四分体,内有2 个四分体B.均含同源染色体C.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D.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

4、极体8.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B.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D.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9.图 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 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 1 中 DE段形成的原因是 o(2)图2 中 细胞处于图1 中的CD段。(3)图2 中甲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含有条染色单体。(4)图2 中 丁 细 胞 的 名 称 为,如果该细胞中的M 为 X 染

5、色体,则 N 一定是 染色体。若 M 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 o(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图1 中的(填字 母 段)。1 0.如 图 甲 是 基 因 型 为 Mm Nn的某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的细胞名称为 O(2)图甲所示细胞的分裂过程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有 个 DNA分 子,有对同源2染 色 体。(3)图甲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基 因 M 与 M、n 与 n 的分离发生在,M 与 N 或 M 与 n 的 自 由 组 合 发 生 在。(4)若图乙为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请在图丙

6、中画出与之同时形成的另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的示意图,并标出相应的基因。(5)若该相同基因型个体自由交配若干代后,其后代理论上出现种表现型。课 后 作 业:1.一同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小白鼠某器官的切片时,发现了一个 细 胞 膜 向 内 凹 陷、细胞质即将分裂为均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图像,下 列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是()A.如果每个着丝点上都有两条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取自雄性小鼠的睾丸B.如果每条染色体上均不含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如果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不同,说明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无变异情况下,若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形态有差异,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

7、.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3.下列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变化的一项 是()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C.外界不利因素可导致染色体变异D.存在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2 的时期4.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着丝点分裂最可能发生在

8、()A.CD段 B.BC段和FG段 C.AB段和FG段 D.BC段和HI段5.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4、2、2,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是丙、丁细胞B.若甲、乙、丙三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丁细胞中不存在性染色体C.丙一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P、Q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6.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B.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

9、间期D.细胞中c过程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7.下图中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核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A.图中a表示染色体数量的变化B.时的细胞可称为初级精(卵)母细胞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的过程中D.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的过程中8.下列三条曲线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在图甲、乙、丙中的中均涉及染色体数目减半,其中“减半”的原因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9.某种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 a B b,下图是该种动物的两个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

10、中细胞结构与乳酸菌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0(2)左图细胞是该动物 器官中的一个细胞,细胞名称是,该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3)若要验证的主要化学成分,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有 0(4)左图细胞发生了变异,该变异来源于。(5)左图细胞的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6)右图细胞的名称是-染色体数10.如图表示果蝇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值H(H=F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回答有核DNA含量关问题。(1)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CD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对;EF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对。(2)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在 段既具有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具有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3)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

11、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段。(4)CD段时,H 的值为 o 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DNA数的值会比H 值_ _ _ _ _ _ _ _ (大/小/相等)。4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梳理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一提出问题思考: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遗传传粉的过程?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一一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2.遗传图解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一一演绎推理及测交实验思考:测交的概念及作用?四.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一一研究对象一一发生时间一一实质考点梳理:1.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2.遗传学研究中常见交配类型的比较3.假说一一演绎法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用图形表示)5.分离定律异

12、常分离比三大成因6.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1)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导(2)判断性状显隐性(3)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定(47.“自由交配”与“自交”例题1:将基因型为A a的水稻自交一代后的种子全部种下,得到F lo让F l自交或自由交配,其后代F2的基因型、表现型的比例分别是例题2:在幼苗期淘汰F1全部隐性个体后,让其自交或自由交配,其后代F2的基因型、表现型的比例分别是 o典型例题:1.下列现象中未体现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

13、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2.下列有关二倍体生物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纯合子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相应位置上不含等位基因B.纯合子连续自交,其后代中不发生性状分离C.纯合子杂交或自交,其后代一定都是纯合子D.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3.南瓜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开黄花的南瓜和一株开白花的南瓜杂交,子 代(F 1)既有开黄花的,也有开白花的。让F 1自交产生F 2,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发生了性状分离B.由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C.F1中白花的基因型是Aa或AAD.F2中白花的各

14、基因型比为1:14.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5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 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5.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

15、子(F 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 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6.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 于()Aa-1A:la-配子间的4 种结合方式-子代中3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A.B.C.D.7.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C.豌豆和

16、玉米的显性和隐性个体比例都是3:1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8.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孟德尔用纯种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为亲本,杂交得到Fl,F1自交获得F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中雌配子Y 与雄配子Y 数目相等B.的子叶颜色与F1子叶颜色相同C.和都是黄色子叶、是绿色子叶D.产生F1的亲本一定是YY(宇)和 yy()9.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在有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比例为3:1,将后代中全部高茎豌豆再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A.1:1B.3:1C.5:1D.9:110.果蝇身体褐色对黄色(bb

17、)为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但是含B基因的品系如果在幼虫发育成成虫的这段时间内用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长成的成体也为黄色,称 为“表型模拟二“表型模拟”是由环境造成的类似于某些基因型所产生的表现型。现有一只黄色雌果蝇,请你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其是属于纯合b b,还是属于“表型模拟二正确的设计思路有()与其杂交的雄果蝇可以是正常发育(不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的黄色果蝇与其杂交的雄果蝇可以是用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发育得到的黄色果蝇其子代用不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其子代用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观察并统计子代体色这种表现型A.B.C.D.11.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

18、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互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A.TTB.TtC.TtD.TT 或 Tt12.(16(2)从实验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o(4)实 验 二 黄 色 子 叶 戊 的 基 因 型 为,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课后作业1.下列各项中应采取的最佳交

19、配方式分别是()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 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 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2.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 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将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受粉,则后代应为()A.红色:粉色:白色=1:2:1B.粉红色:红色=1:1C.红色:白色=3:1D.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20、3.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为红褐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则是红色。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A.雌性,Aa B.雄性,A aC.雄性或雌性,aa D.雌性,aa或 Aa4.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甲义乙B.甲X 乙得F1再自交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D.甲X甲,乙义乙5.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相互交配,F 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

21、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F 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6.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 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A.l/4 B.l/6 C.l/8 D.1/16D+dD+dD7.喷瓜的性别是由3个基因a、a、a决定的,a对a为显性,a对a为显性。喷瓜个体只要有a基因即为雄性,D+d无a而有a基因时为雌雄同株,只有a基因时为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D A.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aD

22、 B.该植物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的雌配子+C.该植物不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的雌配子Dd+dD.aaXaa一雄株:雌雄同株:雌株=1:2:18.对图甲中1 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不同的条带,结果如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图乙中的编号c 对应系谱图中的4 号个体B.条带2 的 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C.8 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 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9 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9.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

23、、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黄色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 A a,且比例为 1:2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7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 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 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 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小10.有关下面遗传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能体现基因的分离定律B.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基因型为Aa的亲本能产生数目相等的配子,即A 雄配子

24、:a 雌配子=1:1D.子代中,Aa个体在显性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为1/211.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C.实验2的后代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 a或A A1 2.现有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A组:红花X红花一红花、蓝花B组:蓝花X蓝花一红花、蓝花C组:红花X蓝花一红花、蓝花D组:红花义红花f全为红花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数量为2 9 8,蓝花数量为1 0 1;B、C组未统计数量。(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 组和 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2)

25、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说: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B组同学所用的两个亲代蓝花基因型组合方式是 O(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种,为了测定其基因型,某人分别用A A和a a对其进行测定。若用A 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若用a 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13.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若亲本基因型为Aal2(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

26、三种表现型。则 该 对 亲 本 的 基 因 型 是,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3)假设进行很多A a2X ala2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Aa2XAa2的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 只小鼠。(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实验思路: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 色雌鼠杂交。o结果预测: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o如 果 后 代 出 现,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8知识梳理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一提出问题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一一提出假说,演绎推理1.理论解释2.遗传图解3.

27、验证(测交的遗传图解)三.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间、范围一一得出结论2.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和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孟德尔成功的4 个原因2.遗传规律再发现要点精析:1.巧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2.常见基础题型配子类型及概率的问题配子间的结合方式问题基因型类型及概率的问题表现型类型及概率的问题3.特殊性状分离比典型例题:1.A.紫花植株P2、P4B.根据组合二或组合三都能判断出紫花为显性性状C.若将组合二中的P2改成P 1,其后代也一定全开紫花D.组合二中的P2、P3都为纯合子2.玉米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茎杆紫色(Y)对茎杆绿色(y)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28、。以基因型为ddYY和DDyy的玉米为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产生F2o选取F2中的高杆绿茎植株种植,并让它们相互授粉,则后代中高杆绿茎与矮杆绿茎的比例为()A.5:1 B.8:1 C,3:1 D.9:73.某种植物的果皮颜色有白色、绿色和黄色三种,分别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如图是控制果皮不同色素合成的生理过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B.黄果皮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C.BbTt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白果皮:黄果皮:绿果皮=9:6:1D.图中显示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4.养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

29、位基因,分别用A、a 和 B、b 表示。为探究养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OA.根据F2表现型及比例可判断,养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图中亲本的基因型应分别为AABB和 aabbC.F l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D.F2三角形果实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应占1/165.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 和 y 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是()A.4 种 9:3:3:1 B.2 种 13:

30、3C.3 种 12:3:1 D.3 种 10:3:36.燕麦中,黑颖品系和黄颖品系杂交(基因用A a、B b、C c?表示),杂交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9法不正确的是()A.黑颖和黄颖中黄颖为显性性状B.控制燕麦颖的颜色的基因最可能是两对C.将F2中的黄颖与白颖植株种在一起,让它们自由交配,出现黑颖性状的植株占后代的比例是0D.黄颖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AAbb或Aabb)7.一种欢赏鸟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甲:野生型X白色,F1的表现型有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乙:橘红色X橘红色,F1的表现型有橘红色、白色

31、;丙:黑色又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1)甲 组 杂 交 方 式 在 遗 传 学 上 称 为,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阶段,甲组杂交组合中,F1的四种表现型比例是(2)让乙组F1中橘红色鸟与另一纯合黑色鸟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o(3)让丙组F1中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只,那么理论上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有 只。(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8.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D、d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1(2)上表实验结果存在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受精卵

32、不能正常发育成活。(3)若上述(2)题中的假设成立,则F1代成活的果蝇共有种基因型,在这个种群中,黑身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o让F1代灰身截毛雄果蝇与黑身刚毛雌果蝇自由交配,则F2代雌果蝇共有种表现型。(4)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红 眼(R)对白眼(r)为显性。研究发现,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CRR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X);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在一次用纯合红眼雌果蝇(XX)r与白眼雄果蝇(XY)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请 简 要 写 出 实 验 方 案 的 主 要 思 路。实验现象与结论:若子

33、代果蝇出现红眼雄果蝇,则是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的;若 子 代 果 蝇,则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若 子 代 果 蝇,则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课后作业:1.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 a的为小花瓣,aa的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子代共有9 种基因型B.子代共有6 种表现型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约为1/3 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占1/42.如图为某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为a、色

34、盲基因为 b),该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的儿子。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10A.此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有4 个染色体组B.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母亲C.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是3/16 D.若再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是1/163.如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现已查明I-1 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I-1 和 I-2 再生一个孩子,患有甲病的概率为3/4C.I I-4 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8D.H-5 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两病兼患女孩的概率为04.某种鸟的羽色受两

35、对相互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控制,基因B 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Y 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基因型为bbyy的个体显白色,其遗传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鸟 的 羽 色 这 一 性 状 的 遗 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若已知酶Y的 氨 基 酸 排 列 顺 序,(填“能”或“不能”)确定基因Y转录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理由是 o(3)若将多对纯合蓝色雌鸟和纯合黄色雄鸟杂交,再让子一代雌雄交配,则F2中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o(4)欲在一个繁殖季节内鉴定某蓝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应选择雌性个体与之杂交,若出现 后代,则该蓝色亲本为杂合子,若只出现 后代,则该蓝色亲

36、本为纯合子。研究发现,小麦颖果的皮色遗传中,红皮与白皮这对性状的遗传涉及Y、y和R、r两对等位基因。两种纯合类型的小麦杂交,F1全为红皮,用F1与纯合白皮品种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F IX纯合白皮,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红皮:白皮=3 :1实验2:F 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红皮:白皮=15:1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 可推知,与小麦颖果皮色有关的基因Y、y和R、r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2)实验2产生的F2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子 所 占 的 比 例 为。(3)让实验1得到的全部F2植株继续与白皮品种杂交,假设每株F2产生的子代数量相同,则F3的表现型及数

37、量之比为 o(4)从实验2得到的红皮小麦中任取一株,用白皮小麦的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这个株系的颖果的皮色及数量比,理论上可能有 种情况,其中皮色为红皮:白皮=1:1的概率为。(5)现 有2包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的小麦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请再利用白皮小麦种子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实验步骤:分别将这2包无标签的种子和已知的白皮小麦种子种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别将待测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和白皮小麦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进行杂交,得 到F1种子;将F1种子分别种下,待 植 株 成 熟 后 分 别 观 察 统 计。结果预测:如果,则包内种子的基因

38、型为yyRr;如果,则包内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11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知识梳理一.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的假说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要点精析1.性别决定2.性别决定的易误点(1)性别决定只出现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雌雄同体生物不存在性别决定问题。(2)XY型、ZW型是指决定性别的染色体而不是基因型,但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3)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过程,受 环 境(如激素等)的影响。(4)自然界还存在其他类型的性别决定。如染色体倍数决定性别(蜜蜂等),环 境 因 子(如温度等)决定性别等。3.X、Y型染色体上基

39、因的传递规律X和丫染色体上有一部分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二者关系如图所示。(2)伴性遗传的类型、特点及基因位置3.遗传系谱的分析与判定4.基因的位置的判断(1)判断多对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未知显隐性正反交法已知显隐性隐性雌性X显性雄性例题精讲:1、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非等位基因的概念可概 述 为OA.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B.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D.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2.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

40、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 系 的 是()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昔酸长链盘绕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3.据研究,某种植物的某品种能合成两种对治疗人类疾病有医疗价值的药物成分,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现有两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交,F 1都只能合成药物1,F 1自交产生的F 2中的三种表现型及比例是只能合成药物

41、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 :3:4。那么,能正确表示F 1中所研究的两对基因位置的图是()1 24、菠菜的阔叶和窄叶是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阔叶对窄叶为显性。要判断阔叶和窄叶基因位于片断I I上还是片断m上,现用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雌性为阔叶,雄性为窄叶;雌性为窄叶,雄性为阔叶,可推断、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A.I I;I I B.m或 n;I I C.I l l;I I D.I l l;I I I4.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孕X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 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暗红眼义纯种朱红眼宇反交实验中,

42、F l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对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为暗红色基因B.正交、反交实验可以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A a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XD.反交实验中,F1雌雄性个体交配,子代雄性果蝇中暗红眼和朱红眼的比例为3:15.基因型为XXY的人发育成男性,但基因型为XXY的果蝇却发育成雌果蝇,由此推测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差异在于A.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而果蝇取决于Y 染色体数目B.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X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C.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

43、 染色体数目D.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6.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H-3和H-4所生子女是()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7.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 表示。图中1 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bbB.BbC.XYD.XY8.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乙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o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 控制灰红色,D 控制蓝色

44、,d 控制巧克力色,D 对 D 和 d 为显性,D 对 d 为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O bBA.该鸟种群中灰红色个体有3 种基因型B.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C.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D.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9.英国科学家古德费罗等人在男性的Y 染色体末端附近找到了一个决定睾丸发育的基因,并将它命名为“SRY基13因二睾丸是青春期以后的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但是少数男性“SRY基因”正常,体内雄性激素含量正常或稍高,却具有类似女性的性特征。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是因为

45、他们的X 染色体上一个“AR基因”突变,“AR基因”控制雄性激素受体的合成。后来这种疾病被称为“雄性激素不应症二(1)雄性激素的合成与睾丸细胞的(填细胞器)有关。(2)雄性激素受体是雄性激素靶细胞经过 两个过程合成的。(3)正常情况下,一位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如果睾丸的曲细精管中产生了一个AB的精子,则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另一个精子基因型是;该男子次级精母细胞中应该含有 个 SRY基因。(4)已知雄性激素不应症属于隐性遗传病(用 R、r 表示)。有一雄性激素不应症患者手术治愈后(基因未改变)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用 H、h 表示)且雄性激素不应症男孩。请问这位患者的基因型是,他

46、们再生育一个 正 常 男 孩 的 概 率 是。10.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基因在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B/b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位置如图1 所示。基因A 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B 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aabb个体显白色,其遗传机理如图2 所示。图3 为这种鸟一个家系的羽色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2 号基因型为,4 号基因型为(2)3 号在与2 号交配生出7号时,产 生 的 卵 细 胞 基 因 型 为,并在图4 的方框中画出3 号减数分裂产生此卵细胞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在染色体的对应位置标注相关基因)。(3)5 号 为 纯 合 子 的 概 率 为;若

47、 5 号与6 号交配,后代8 号为 白 色 羽 毛 的 概 率 为。课 后 作 业 1.在如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2.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是在X 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A.野生型(雌)X 突变型(雄)B.野生型(雄)义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X 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X 突变型(雄)3.抗维生

48、素D佝偻病为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4.家猫中有很多对性状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如有尾与无尾(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眼睛的黄色与蓝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在上述两对性状中,其中某一对性状的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现从家猫中选择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雌猫和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雄猫作亲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

49、及比例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14(1(2)控制有尾与无尾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o(3)家猫中控制尾形的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定律;亲 本 中 母 本 的 基 因 型 是,父亲的基因型是5.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 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 :

50、3:1:lo回答下列问题。(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o(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 种。(3)如 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