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赤壁杜牧.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336154 上传时间:2022-04-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赤壁杜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诗赤壁杜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赤壁杜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赤壁杜牧.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赤壁杜牧篇一:杜牧赤壁教案 赤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见课件)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学生多种形式练读。 (三)读懂诗意 1、词义说明 折戟:指残缺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头。 东风:春风。 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

2、: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觉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 战胜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四)问题探究 1、作者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兴感之由)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成功,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历史将被改写。 (补充资料 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

3、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闻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确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 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裂,而写二乔入围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斗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 4、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他不以成败论英雄,把

4、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成功归功于东风,把周瑜的胜利归为偶然机遇。 但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出于侥幸”,那么,诗人咏史的真正用意何在呢? 借周瑜与曹操的故事,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五)小结 诗人借赤壁之战的成败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好像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信任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篇二:赤壁诗歌赏析 赤壁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很闻名的七言绝句“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闻名的斗争,从而借

5、此抒发心头之感。 1、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闻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2、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确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争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注解 、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武器。、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

6、曹营要借助东风。 、周郎:周瑜,吴军统率。、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译文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一百零一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便利;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赏析 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致,点染用功。4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 5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成功,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6“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

7、东吴败亡, 不写山河破裂, 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斗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给予详细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超。 7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争论。由叙事引发争论 8、诗歌的主旨? 抒发明珠暗投的苦闷。 9、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斗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剧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消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务,常会被

8、无情的时间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觉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安静,因此他要磨洗并分辨一番,发觉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10、全诗最精彩的最终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最终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信任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篇三:赤壁古诗词鉴赏与答案 赤 壁唐杜 牧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闻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

9、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一百零一多年,还没有被时间销蚀掉,现在被人发觉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争论,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便利,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成功,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干脆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

10、吴闻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假如曹操成了成功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定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铜雀台在邺县,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诗中的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行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受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

11、便”的状况之下,曹操成功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相互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诗的创作必需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干脆现实。假如我们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视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胜利之处。 另外,有的诗论家也留意到了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成功,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如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云:“牧之之意,正谓幸而胜利,几乎家国不

12、保。”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也说:“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加以考虑的。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心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晰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假如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成功,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唯恐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特别隐隐,不简单看出来罢了。1.从以小见大的角度赏析诗歌。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头,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详细、可感。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