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29717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部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回答问题。(5分)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于2005年11月11日晚揭晓,吉祥物由五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组成,统称“福娃”(Friendlies)。(1)在上图括号中应填写的“福娃”名字是: ,五个“福娃”的谐音连读就是: 。(1分)(2)你最喜欢哪个“福娃”?喜欢的原因是什么?(2分)(3)奥运会吉祥物揭晓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此表示祝贺。他在贺信中说:“我喜欢福娃中的每一个形象,我喜欢它们将中国的传统福娃带给世界的故事。你们的选择触动了我的心,我相信,福娃也必将触动世界的心。”请你说说是什么触动了罗格的心。

2、(2分)【答案】(1)晶晶 北京欢迎你。(每空0.5分)(2)示例:我喜欢“晶晶”,因为它象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分)(或:它的形象具有中国传统福娃特征,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理由中只要说出了该福娃的象征意义即可得2分)(3)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触动了罗格的心。(2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说明,有理即可)(2006年湖北天门中考试题)21初中语文课本中,清兵卫与葫芦和奥伊达的理想两小说都到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这一社会问题。请细读相关,就有关问题探究。【相关材料】 *清兵卫痴迷于葫芦,把收藏葫芦作为一种爱好,父亲认为他这样做没有出息,便将他所收藏的葫芦

3、一个一个地砸碎。*奥伊达因父母各为他取了一个名字而让伙伴们无所适从,不能理解,他本人也很苦恼,最终奥伊达为自己取了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对这个名字,爸爸妈妈不但没有反对,而且大加赞扬。清兵卫的父亲与奥伊达的父母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同?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你对当今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答案】清兵卫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奥伊达父母讲究教育方式,努力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意识。赞同奥伊达父母的教育方式。因为他们充分尊重孩子,讲究爱的方式、教育方式,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及个性的自由发展。在当今有的父母虽是为孩子好,但采取的方法却不正确,有的父

4、母对孩子的个性发展给予限制,有的过于溺爱孩子等,这样的做法都不对,应注意教育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2006年福建泉州中考试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运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朋友间的离别祝愿之情。(不少于50字)学校文学社团“新星文学社”决定举办一场“读名著、谈感受”研讨会。作为“新星文学社”的主人,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A请你设计一条体现研讨会主题的宣传标语(口号)。B请你为研讨会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C在平时阅读中,哪个人物形象是你最喜欢的?请说明理由。【答案】示例:去年,我的好朋友安然要随父母去海南省上学,我们依依惜别,相互祝愿:“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A、示例:走进名著,启迪人生。B、示例:同学们,在三年的社团活动中,我们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这其中一定有许多想法和感受。今天,就请大家畅所欲言,展示你的才华吧!c、示例孙悟空不畏艰险,有叛逆精神,法力无边。 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化身。哈利波特天真活泼,智慧神奇。 保尔体现生命的价值,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2006年河北邯郸中考试题)8长江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以“魅力语文”为主题的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1)如果你来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三项。 示例:编演课本剧。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2)请

6、你从自己设计的三个项目中选一项,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一个主要环节,并陈述设计该环节的理由。 项目名称: 主要环节: 理 由: (3)编演课本剧是本次活动的项目之一。为了指导同学们编写课本剧,学生会派你去邀请一位剧作家来校作专题报告。见到剧作家时,你会对他说:“您好! 。”【答案】(1)示例:对联知识讲座;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竞猜灯谜;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名著推介会;走近鲁迅;辩论会等。 (2) 示例1:对联知识讲座;让主讲者与学生互动对对联;可以增强活动的互动性、趣味性:示例2:作文竞赛;在学生中征集竞赛题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示例3:猜灯谜;邀请家长参加竟猜灯谜;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共同体

7、验学习的快乐。(3)示例:您好!我是长江学校的学生代表,我们学校准备开展编演课本剧活动,同学们想请您能就如何编写课本剧给我们作一个专题报告,好吗? (2006年湖北武汉中考试题)10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多彩世界,在这里我们读懂了喜怒哀乐!在这里我们跨越时空,触摸历史沧桑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一份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某班同学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活动一:领略书的魅力热爱读书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将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请写出一条关于“热爱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的座右铭: 活动二:探寻

8、读书方法 -怎样读书 读书还得讲究方法,下面向你介绍两位名人的读书方法。你还有另外的读书方法吗?请介绍一种并说明使用这种读书方法的理由。我的读书方法: 我的理由: 活动三:走进书的世界 读书实践走进书的世界你一定收获颇手吧,请展示你的收获 (1) 格列佛游记 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我的概括: ( 2 )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下列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分)孔乙己: (鲁迅 孔乙己)杨修: (罗贯中杨修之死)(3)请向你的朋友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名著(教材附录中的名著)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 3 分)我推荐的名著: 我的理由: 【答案】活动一: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读一本

9、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活动二:读书方法:示例:精读法,略读法或网上阅读法,图书室阅览法等理由:示例:精读法:一些名家名篇,美文佳作,需咀嚼品味,因此用精读法;网上阅读法:网上有着丰富的资源,网上阅读可以大大拓宽自己的视野,因此可用网上阅读法。( 2 分,方法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理由能言之成理即可)活动三: ( 1 )本书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2)孔乙己:为人善良但好逸恶劳,麻木不仁,自命清高,自欺欺人。杨修:聪明过人,但恃才放犷( 2 分,每个人物 1 分,不能从两个方面概括人物性格酌情扣分) ( 3 )示例

10、:推荐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理由:这邵小说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愈志与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示例:推荐的名著: 鲁滨孙飘流记 。理由:这部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万就是鲁宾孙这个人物。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活了下来。( 3 分,推荐的名著 1 分,理由三分,言之成理即可)(2006年湖北黄冈中考试题)11齐齐哈尔市某中学初三某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

11、分别进行了汇报。第一小组发现这样一些字: 家俱(具) 另售(零) 烧并(饼)第二小组发现广告中常有这样的“成语”出现: 步步为赢 咳不容缓 默默无蚊第三小组在报纸中发现这样的标题: 超女“粉丝”成千上万 东北“玉米”不减当年(1)结合三个小组的汇报,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语言现象。(答出两点即可)(2分)(2)假如你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会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3)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的辩论会上,甲方同学提出,文中的骗子不是作者憎恨的对象,反倒是作者赞许的人物;乙方的同学提出,骗子就是骗子,他们正是作者憎恨的对象、批判的人物。你赞成_的观点,理由是: 【答案】(1)错别字,借(化、改、移)

12、用成语,新语(新鲜用语)现象。或:汉字使用不规范,新鲜用语(新语)现象。(2)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要正确使用语言文字;要规范街头用字;除了在网络、报刊、图书馆还可以在街头巷尾收集学习资料;掌握新鲜用语;多开展这样的活动;传承祖国语言文化(3).如:赞成甲方的观点,因为他们敢骗皇帝,有勇气和胆略,并且没骗取什么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戏弄昏君、嘲讽贼臣,让他们丑态毕露,让百姓解恨(2006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试题)12。请你阅读下面四则材料,然后答题。材料l:近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从1999年的604、2001年的542、2003年的517

13、下降到此次调查的487。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7日)材料2:中国教育报记者在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中小学采访时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的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十分缺乏,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 (摘自中国教育2006年4月27白)材料3:中国和平出版社退休编辑郭志刚把2570册图书捐赠给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大兴区张北育才小学,孩子们开始还能勉强按老师要求排队上前领书,不多大一会,急不可耐的孩子忍不住蜂拥而上,团团围住郭志刚,向他伸出一只只小手,场面完全失控。随同人员说:“看着孩子欢天喜地的样子,我们觉得鼻子有点酸酸的,忽然体会

14、到了什么叫渴望,体会到了渴望的分量。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7日)材料4:11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出版机构、学校、图书馆和社区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日庆典活动,把读书目变成一个热热闹闹的欢乐节日,显示了全球对阅读问题的关注。 (摘自中国教育2006年4月16日)请你谈谈阅读上述四则材料后的看法。(2分) 在“世界读书日”活动中,你班将举行以阅读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写一句话作为此次主题班会的主题语。 在主题目班会中,班主任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你将说的一句是: 。(2分)【答案】答案示

15、倒:我们在读书这件事上面临的问题是:不爱读书或没有书读(能概括几则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得1分),应该重视读书。努力创造条件读书(能针对材料谈出看法得1分) 答案示例:人人重视阅读,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2分 能够体现出班会的主题,且语言精练即可得满分) 略。(2分 内容与渎书有关,必须是名言警句)(2006年广西河池中考试题)1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小演说家”明明准备在活动中作“我是如何读书的

16、”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 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 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 (节选自茅盾沦“人迷”)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

17、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 (摘自3月8日今日早报)(3)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4)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 【答案】(1)(2分)如: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2)(5分)第三则不符合要求。因为第三则是对社会上读书浮华风气的批评,与演讲的主题无关。 (

18、答出“第三则不符合要求”得2分,说明理由得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3)(4分)示例:王老师,明天下午3点,我们班在教室里开读书主题班会,请您到场指导。(答出称呼、时间、地点、内容得3分,符合口语表达特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栏目名称2分,栏目内容简介2分)(2006年安徽中考试题)14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1)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

19、烛光读书。( )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A、匡衡 B、陶渊明 C、李白 D、王羲之(2)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方法,认为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示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摘内容进行批注。【示例】 读书批注卡作者 苏轼 内容: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只有仔细研读,深入思考,才能品出其中意蕴。读书批注卡作者 张潮 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

20、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3)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答案】(1)B A D C (2)例:读书既要常看,也需方法,更要学以致用。 短短六句,即将读书之道阐述得淋漓尽致,可谓精辟!那些只会埋头死读却不知消化的“两脚书橱”,正是“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的最佳佐证。(2分,批注不限于题目所列角度,也不必说明批注角度,表述合理即可) (3)例:我更认同A,理由:读荷马史诗,

21、让我们在感悟真理和正义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2分,能举出一部相应的书给1分,能结合所认同的观点进行简要阐述给1分,三种观点只要阐述合理都可给分)(2006年浙江宁波中考试题)18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三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材料一 14部推荐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和格林童话。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原 因人 数所占比例A.找不到书7033B.没时间10549C.不喜欢3818材料三 除推荐名著外,还有很多作品深受同学们喜爱

22、。阅读人数高居第一、二位的,分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阅读了呐喊和聊斋志异。在外国作品中,汤姆索亚历险记简爱和巴黎圣母院是最受欢迎的三部。同学们说,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成长,离不开文学名著的滋养。(1)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均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2)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例:选A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原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分析:学生本人和家庭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

23、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选 说明: 分析: (3)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小华请求你帮助他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可适当运用材料三的内容。(3分)【答案】(1)(略) (2)示例:B 认为影响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原因是“没时间”的同学有10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9 一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二是部分同学的课余时间被用来看电视或上网等,挤占了阅读名著的时间存 C 认为影响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原因是“不喜欢”的同学有3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 这部分同学大都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未能从读书中获取教益和乐趣。个别同学有欣

24、赏趣味低俗化的倾向(说明图表1分,作分析2分。共3分) 8.(略)(2006年河南中考试题)26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作为中学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班级准备开展一次“反对浪费,提倡节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就中学生大手大脚、随意浪费状况开展一次调查活动,请你以调查活动小组组长的身份,拟一份调查提纲(至少两条)。(1) (2) (2)学校准备在这次活动中征集一条标语制成横幅悬挂在餐厅。请你写一条并说明理由。标语: 理由: (3)请你提出一个厉行节约的“金点子”。 金点子: 【答案】(1)如:调查餐

25、厅洗碗处、洗漱间、卫生间用水量;调查剩饭剩菜的情况。(2)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理由:粮食来之不易。(3)如:在外就餐要打包 别把节约当口号 电脑不让空运行 两面用纸处处省等。(2006年湖北恩施中考试题)27母亲节到了,班蟹举行“感谢母亲”主题班会。你作为组织者,需要拟两句话,写在黑板上,以突出主题。要求:每句话只能写5个字;两句话的结构要一致。(2006年江苏无锡中考试题)28丛飞先后在贵州认养贫困学生158名,在湖南认养15名,在四川认养5名,总计178名,这还不包括已经毕业的几位大学生。丛飞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义工服务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

26、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7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如今,丛飞大哥已永远离开了我们,如果为他立一座纪念碑的话,我们将写上些什么纪念性的话呢?请你为丛色大哥撰写一段纪念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优美,不少于80字。 【答案】内容上对丛飞把爱和善献给社会,献给失学儿童的高尚行为要充分赞扬和肯定。语言上要饱含深情,沉痛缅怀。(2006年江苏无锡中考试题)学校开展“爱我南京”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小雨和小晴等组成合作小组,选择了以下几个专题。【魅力南京】2小雨负责作南京简介: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屹立在长江之畔的南京,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名城。她具备山川形胜之妖绕,饱含兴衰荣辱之沦桑,

27、是自然和历史恩锡给人类的礼物。她的一草一木都是风景,一诗一赋都是绝唱,她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朴、博爱、智慧的南京人民。(1)文中两个加点的字容易读错,请你注音。(2分)龙蟠( ) 哺( )育(2)文中画线的两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改正。(2分)“妖绕”改成 “恩锡”改成 【人文南京】3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你将下联改为: 【青春南京】4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识

28、,要求从下面三幅图标中推选一幅,并说明理由。小雨说:“我推选第一幅图标,因为它用南京、青年两个词的英文首字母NY组合成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南京青年在建设新南京中的活力和朝气。”你说:“我推选第 幅图标(第一幅除外) 【书香南京】5活动初,大家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材料一:时下,经典作品稍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被“大话”,三国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了“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

29、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 (摘自新京报)材料二:我们的中文经历T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1)结合对上面材料的理解,你认为这个专题活动的目的应该是: 。为了搞好这个专题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南京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

30、读心语: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2)你从西游记水浒繁星春水中选择一部,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 的阅读心语:(3)除了撰写阅读心语进行宜传的形式外,你还有什么好主意?【答案】2 pn b 绕改为娆 锡改为赐(每小题2分)3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4示例(一)我推选第二幅。第二幅把两个“青”字变形处理成了一对手拉手舞动的青年,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团结。+n;是南京的“南”的拼音首字母,图标下半部分将两个“n变形组合成“心”的图形,突出了团结的主题。(言之

31、成理即可)示例(二)我推选第三幅。因为第三幅对吁青”字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使之酷似一个青年人在展翅高飞,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热情。(言之成理即可)5(1)倡导南京人阅读经典名著。(意同即可)(2)答案略。符合所选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人物形象特点,语言表达清楚即可。(2分)(3)答案略。采用切实可行的形式,能达到倡导阅读名著的目的即可。(1分)(2006年江苏南京中考试题)29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某校进行了一次学生对老师的不记名民意测验。在“测验表”的附栏里,校长见到了以下一些留言:A老师,您上课很生动,我很爱听。如果上课时您能关掉手机就更好了。B你上课不要太严肃,

32、严肃并不等于认真。C老师,请你上课提问也要关照一下我们坐在墙角边的同学。D王八蛋,总是跟我过不去,我希望你下岗!如果你是校长,你从这些留言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请你在“测验表”的附栏中给你的语文老师留一言。【答案】第一小题可从老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去回答,只要答对一条即可,不要求完美。既可是概括性的,如:发现该校老师上课的不同风格。发现学生喜欢哪些老师上课,或者说哪些上课风格深受学生的欢迎。发现个别老师的教态、教学风格有待改变。发现该校学生素质不一,有的学生素质很高,而另有个别学生还需要加强教育。了解到全校老师教学现状。以可以是具体到某一现象的,如:从学生留言中,了解到有的老师上课不关手机,甚至有可能

33、接电话。 第二小题只要真实、得体、简明地写出了学生的心里话即可,但不得照抄原题中的话。答案(略)(2006年湖南郴州中考试题)30班里举办名著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请你热心帮助大家解决7-10题中的问题。(1)第一小组举办小报展览,请帮他们审稿。写出拼音替代的字,并给加点字注音。走进jng典,走进名著。我们与鲁迅一同聆听藤野先生的教诲;与唐僧师徒一同在艰难的路途中跋涉;与汤姆.索亚一同在黑暗的山洞里体验成长-在原句上改正下面两个病句。阅读名著开拓了我的视野,也提高了我的写作。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2)第二小组准备把同学们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名著。请为

34、这本专刊设计三个结构相同的栏目名称。(力求有创意)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3)第三小组组织了“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评选活动。请帮他们完成下面这块展览板。 人物:林 冲 出处:水浒传 人物小传: (4)请帮第四小组设计一种活动,并介绍其中最有特色的环节。(活动形式要与以上三个小组的不同)活动形式: 特色环节: 【答案】(1)、 经 h sh在原句末补充“水平”或“能力” 在原句把“只要”改成“只有”或把“才”改成“就”(2)与大师牵手 与人物相约 与生活对话(3)例:林冲本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起初只想忍气吞声,无奈之下奋起反抗。最终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4)例:辩论

35、会 以“时尚与经典,中学生更需要哪个?”为辩题辩论。或名著知识竞赛 请任课教师组成一个小组,和同学们同台竞赛。(2006年山西太原中考试题)31语文综合性学习。读书,是精神的享受;读书,可以吸收无尽的营养。读书,能激起你心中的波浪;读书,能使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得宽广。你一定喜欢读书。 谈谈你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负的任务及完成情况。(2分) 请为你所在的班级设计一份开展“读书报告会”的活动方案。(4分)【答案】 担负的任务:搜集“名人读书名言”,编辑名人读书名言,办“名人读书经验”墙报,讲“名人读书故事”,策划或主持读书报告会,报道同学们课外阅读情况等。除上述6项外,其它符合

36、题意的答案也可。完成情况:写出完成的数量或结果即可。(酌情给分)方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准备、举行报告会、活动总结。各项内容符合题意即可。(每项1分)(2006年四川乐山中考试题)32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下面试题。(1)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2)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备受青睐,其火热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观点。【答案】(1)要求点明节日名称和相应习俗,并说出其寓意。答案示例:清明扫墓,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

37、思。中秋吃月饼,象征团团圆圆。 (2)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酌情给分。(2006年江西中考试题)33某居民小区有一个“流动菜园”,冬天把菜地推到阳光下晒太阳,夏天把菜地拉到背阴处避暑。这个“流动菜园”装在小推车上,用角铁和自来水管焊接成框架,铺以耐腐的板条盛泥土。“流动菜园”的主人周女士说,她“发明”这“流动菜园”,既不破坏绿地,又可享受到种植的乐趣。(1)你是否欣赏周女士的作法,请谈谈你的理由。(2)无论你是否欣赏周女士的作法,都请你给周女士提一点建议,或帮她出出点子,以满足她享受种植乐趣的愿望。(3)你已经给周女士提了建议,或帮她出了点子,说明你也参与了她的这项活动,请说说

38、你参与的这项活动给你怎样的启示。【答案】(1)开放题,不设标准答案。不欣赏:少创意,有碍观瞻,破坏环境卫生等。欣赏:有创意,有个性,不损人,自娱自乐等。 (2)如:该为流动花园、用无土栽培法、拼装组合式、立体式等。(3)如:对新生事物不要一概反对,而要扶持引导;在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应当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幸福生活来自创造等。(2006年南艺招生试题)3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i”材料二: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

39、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i”6人认为读“f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i”,在“绯红”中则应读“fi”。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答案】 大多数学生将

40、“绯闻”中“绯”读为“fi”,并且认为“绯”是多音字。 受多数人和媒体误读的影响。受“诽”词义和读音的影响。 注意语文学习的课内外结合、书本与实践缬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语文素养。 “收看”后加“收听”。“判”后加“赔”或“罚”。(2006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试题)35“永远的丰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清冽反响。请你回答以下问题。“永远的丰碑”的含义是什么? 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黄继光写几句赞语。在抗美援朝上甘岭的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挺

41、身而出,冲向敌人地堡。他用手榴弹炸掉敌人几个火力点,但还有一个火力点仍在喷着火舌,严重阻碍了战友前进。这是,他已经受伤,手榴弹也用完了。为了部队的前进,他忍着伤痛,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上甘岭战役最后取得了胜利。请你谈谈观看这个专题栏目后的感受。【答案】示例:革命英烈的业绩、精神及其英名永存。 示例:你用血肉之躯,铺平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你虽然倒下去了,却在人们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示例: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加倍珍惜。(2006年河北中考试题)在社区举办的“2006屈原暨端午文化节”活动中,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了一

42、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如观看龙舟竞赛、观摩民俗表演、旁听楚文化与经济发展演讲等。现请你参加如下活动:(1)“端午美食”活动。先来美餐一顿吧!在这一活动中,你吃到了自己家乡最具特色的端午美食,你能说出其中的二、三样品种来吗? (2)“名篇吟诵”活动。再模拟表演一下吧!以郭沫若的雷电颂为表演材料,其最后几句如下,你认为应以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演读?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3)“时事评说”活动。让大家再看看新闻报道吧!据电视新闻报道,今年端午节前夕,湖南省鹰潭市政府以每年要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等为由,取消了赛事活动,砸毁了数百条

43、龙舟读了这则消息,你对此举如何看待?请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我的观点:_我的理由:_【答案】(1)粽子、煮鸡蛋、米酒(雄黄酒)、油条等。(2)应以慷慨、激昂、悲壮的感情基调来读。(3)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只要能言之成理均可。(2006年湖北仙桃中考试题)5中国,是有着96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泱泱大国,自古以来,人们就感谢上苍的恩赐:资源丰富,地大物博。研究表明:中国潜在水资源总量为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的价值排到世界第3位;许多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矿产也排在世界前列。可见,中国的资源总量以绝对数而言,无愧于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众多,每种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就非常少,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资源耗费量越来越多,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就会进一步趋向下降,处于世界后列。因此,从相对数来看,我国人均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一个资源小国。(1)根据我国的资源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3分)(2)为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人应该怎样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