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3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同步练习.doc.pdf

上传人:c****3 文档编号:9325298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3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同步练习.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3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同步练习.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3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同步练习.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3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同步练习.doc.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 23 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曝晒(b o)缣素(ji n)箨龙(tu)亲厚无间(ji n)B.相蹑(ni)筼筜(y n)荟萃(cu)兔起鹘落(g)C.赦免(sh)砍斫(zhu)绢丝(ju n)庖丁解牛(p o)D.偃竹(y n)捕蜩(zh u)蛇蚹(f)喷饭满案(p 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穷匮 攀缘 蘖根祸胎 始作俑者 B.深挚 惶恐 幅员辽阔 法网恢恢 C.报道 部署 伶牙利齿 随声附合 D.亵黩 装祯 功亏一匮 倜傥不羁 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

2、词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B.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C.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D.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B.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C.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 D.与可以书遗余曰 5.下列各句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B.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C.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D.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

3、有道者,则非耶?译:如今您把精神寄托在画墨竹上面,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B.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译: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一节地堆累勾勒而成,一叶一叶地堆起来,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C.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译:所以凡是心里意识到,但作起画来不熟练的,平时创作,自己看得很完整,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才有吗?D.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译: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7.下列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伶官传序一文中,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B.祭十二郎文一文中,作者用了七个“呜呼”,悲天悯人;四十多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C.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画竹”是线索,作者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痛,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的规律,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D.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作者与子由都向文与可学画竹,但子由得到了他的意,作者意与法兼得。8

5、.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习书法无捷径可走,只有从一点一滴学起,多临摹,多创作,拓宽视野,记之于心,熟之于手,达到心手相应,才能日益进步。B.彪悍的匪首凶猛扑来,一名特种兵迅速侧身而上,一个背摔将其摔倒在地,兔起鹘落之间,已锁住匪首喉咙。C.“我们考虑做乡村旅游,搞特色农业采摘体验,鼓励群众办农家乐,让村里整体致富。”对于村子的发展前景,新庙村负责人胸有成竹。D.这次出台的具体举措只是高考改革的“中点”,而绝非“终点”。高考改革还需“庖丁解牛”,从细处一一落实,任重而道远。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北宋画家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

6、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就会立刻浮现在眼前 A.B.C.D.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书蒲永昇画后 苏轼 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之,谓有洼隆

7、,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唐广明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其后蜀人黄筌、孙知微皆得其笔法。始知微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知微既死,笔法中绝五十余年。近岁成都人蒲永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得二孙本意。自黄居寀兄弟、李怀衮之流,皆不及也。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永昇辄嘻笑舍去。遇其欲画,不择贵贱,顷刻而成。尝与余临寿宁院水,作二十四幅,每夏日挂之高堂素壁,即阴风袭人,毛发为立。永昇今老矣画亦难得而世之识真

8、者亦少如往时董羽近日常州戚氏画水世或传宝之。如董、戚之流,可谓死水,未可与永昇同年而语也。元丰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夜,黄州临皋亭西斋戏书。(原文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人至以手扪之 扪:摸 B.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 营:规划 C.奋袂如风,须臾而成 袂:胸襟 D.皆不及也 及:比得上(2)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永昇今老矣画亦难得而世之识真者亦少如往时董羽近日常州戚氏画水世或传宝之 B.永昇今老矣画亦难得而世之识真者亦少如往时董羽近日常州戚氏画水世或传宝之 C.永昇今老矣画亦难得而世之识真者亦少如往时董羽近日常州戚氏画水世或传宝之 D.永

9、昇今老矣画亦难得而世之识真者亦少如往时董羽近日常州戚氏画水世或传宝之(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永昇辄嘻笑舍去。(4)苏轼在这一篇生动且深刻的画论中,运用了哪些手法阐释了绘画创作上的什么道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些道理的?请简要分析。(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泣而书之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岂其所欲哉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C.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D.忠彦以告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首叙明建堂和命名的来

10、由,并由“醉白”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的猜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B.作者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名声,从而烘托出韩琦就是一位难得的君子。C.文章通过对韩白的比较,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诩的谦谨态度,也否定了他恬退的志趣。D.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实近,似泛实切,颇能表现出苏文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5)用斜线()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

11、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府史之所蹲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惟杉能遂其性 其孰能讥之乎 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君以客饮于堂上 皆以杏仁澄之(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做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