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横山县党岔镇北庄村等3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报告.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294110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横山县党岔镇北庄村等3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陕西省横山县党岔镇北庄村等3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横山县党岔镇北庄村等3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横山县党岔镇北庄村等3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报告.doc(5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利工程设计:丙 级设计证号:A261010324陕西省横山县党岔镇北庄村等3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报告(报批稿)申报单位:横山县国土资源局 编制单位:榆林文通水利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三年九月批 准:何中云审 查:何玉省校 核:韩兴飞 编 制:施 军 韩双江 张 涛 陕西省横山县党岔镇北庄村等3个村片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特性表名 称单 位数 值备 注一、项目概况1.建设规模公顷450.892.投资预算万元1015.293.新增耕地公顷4.新增耕地率%5.项目性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6.项目类型省级投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7.地貌类型川道区、丘陵区8.建设期

2、月8二、建设内容1.土地平整(1)挖土方万立方米(2)填土方万立方米31.58(3)土地平整面积公顷71.262.灌溉排水(1)排水排洪渠千米排水排洪渠千米12.88清淤泥排水支渠千米0.40(2)涵管座233.道路千米(1)田间路千米14.31宽4m(2)生产路千米6.74宽3m4.栽植白杨树株9238三、综合经济指标1.投资标准元/亩15012.年效益万元115.23.静态投资回收期年8.8前 言横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整治土地,提高耕地质量,同时要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和交通条件,田、路、水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决定开展全省治沟造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

3、决定,符合横山县实际,大力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是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迫切需要。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工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有效快速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并促进全县区域农业经济均衡发展;再则,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大面积实施,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效益产出,有了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可以有效促进坡地的退耕还林工作,对恢复坡面植被,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将起到卓有成效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力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是利国惠民的有力举措。项目区规划总规模450.89hm2,涉及党岔镇南庄、北庄、祁寺3个片区。建

4、设内容为土地平整35.61hm2,排水主渠(清挖淤泥)12.88km,排水支渠(新修)0.40km,涵管23座163.5m,田间路14.31km,生产路6.74km,栽植白杨树9238株。项目预算总投资1015.29万元。工程施工费854.56万元(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投资559.71万元,排水工程投资57.03万元,田间道路工程投资233.84万元,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3.98万元),其他费用131.16万元,不可预见费29.57万元。平均每亩投资1501元。本项目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对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工程

5、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可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间接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总体评价认为项目经济合理。目 录1项目概况11.1项目建设的背景11.2项目类型11.3项目性质11.4项目建设规模11.5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21.6项目工程设计的技术路线21.7项目建设内容41.8项目建设工期41.9项目建设的目标41.10项目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51.11公众参与情况52项目区概况52.1项目所在县的简况52.2项目区基本情况8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143.1基础设施条件143.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173.3水土资源分析183.4公众参与分析243.5项目的合法性分析2

6、44工程规划254.1工程设计原则及目标254.2工程设计标准264.3工程设计依据274.4规划方案295工程设计305.1设计任务305.2土地平整工程315.3排洪工程325.4田间道路工程345.5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345.6主要工程量、材料用量汇总356土地权属调整366.1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366.2土地权属调整原则366.3权属调整程序377施工组织设计377.1施工条件377.2施工总布置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法377.3施工总进度398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408.1实施措施408.2工程管理429效益分析429.1社会效益分析429.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439.3经济效益

7、分析439.4耕地质量评定44预算编制说明461.1编制原则及依据461.2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461.3投资主要指标481.4资金筹措491.5附表4949横山县党岔镇3个片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报告1项目概况1.1项目建设的背景横山县党岔镇南庄、北庄、祁寺3个片区土地开发项目区位于横山县东部盖沙丘陵区,为传统农作区,党岔镇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目前,区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基本农田数量少、质量差,缺乏规模经营。项目所在村人均耕地面积0.18hm2,以旱耕地为主,但缺乏科学规划,分布零散,不利进行机械化耕作,生产投入较大,相比较收益率较低;二是党岔镇蔬菜副食品供应紧张,价格较高,工程

8、建设是保证当地小城镇居民菜篮子的需要;三是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条件差。项目区土地利用率低,水利设施,生产道路、防护林等配套工程设施落后,质量水平低;四是经济不富裕,群众生活水平还较低,需进一步提高经济收入;五是项目区闲置土地多,利用率低。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些问题日益凸显,制约着区域内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促进项目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促进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横山县土地管理部门在充分调查分析耕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将党岔镇南庄、北庄、祁寺3个片区土地开发项目拟定为省级土地开发项目。1.2项目类型省级投资

9、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3项目性质项目性质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4项目建设规模按照项目前期踏勘论证初定的规模,我们进行了外业测量,通过与项目所在村组的充分沟通,在进一步分析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单元条件,水文气象,以及水利、电力、交通等资源条件,考虑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便于施工等各方面因素,确定本项目规模为450.89hm2,共包含党岔镇南庄、北庄、祁寺3个片区,其中南庄片区规模为118.39hm2,地理坐标东经1094934-1095055,北纬375746-375828,北庄片区规模为213.18hm2,地理坐标东经1094824-1095002,北纬375730-37

10、5920,祁寺片区规模为119.32hm2,地理坐标东经1095648-1095753,北纬375609-375655。1.5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项目区总规模450.89hm2,全部属村集体所有。土地部门与项目区周边的村与项目村进行了土地权属确认,土地权属界限清楚,无纠纷。整治后土地所有权不变,权属清楚。1.6项目工程设计的技术路线本项目工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道桥工程布局居民点整理工程布局农田灌排水工程布局形成最终规划设计成果,并提交审核修改规划设计报告、工程投资预算和有相关图件征询专家意见反馈到项目区征求当地意见反馈及意见征询制作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整理规划图和各单工程设计图撰写

11、规划设计报告编制工程投资预算 统计分类工程量典型田块设计防护林设计交叉建筑物工程设计道桥工程设计农田排灌工程设计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单体工程设计土地权属调整方案防护林工程布局土地平整工程布局项目工程总体布局形成初步的沟、渠、路、土地平整等主要工程的规划布置方案分析、评价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适宜性确定项目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项目预算表及说明各单体工程设计横纵断面图项目位置图设计平面布局图项目规划图项目现状图 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电力、通讯设施现状道路设施现状水源水系渠系种植制度地形地貌气候土地利用类型征询当地对土地整理的意见和要求了解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图件资料各文案资料和相关信息资

12、料 现场踏勘勘; 资料收集确定项目范围和项目区土地整理建设规模1.7项目建设内容横山县党岔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在各个片区内进行土地平整工程、改善排水设施、生产道路工程,建立适合机械耕种的高标准田地。项目区涉及3个片区,建设内容为盐碱低洼地抬高平整、排水排洪渠道清挖淤泥、生产道路与排水排洪渠交叉处涵管铺设、田间及生产道路抬高硬化工程(由于项目区投资有限,且无定河河堤由黄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设计,所以本次设计未考虑)。取土场的恢复,由该村自筹资金解决。项目区规划总规模450.89hm2,涉及党岔镇南庄、北庄、祁寺3个片区。建设内容为:土地平整35.61hm2,排水主渠清淤泥12.8

13、8km,排水支渠0.40km,涵管23座163.5m,田间路14.31km,生产路6.74km,栽植白杨树9238株。(1)党岔镇南庄片区规模为118.39hm2,计划平整土地13.23hm2,排水排洪渠清淤泥3.61km,涵管7座49m,田间路宽4m,长4.28km,生产路宽3m,长2.31km,栽植白杨树2850株。(2)党岔镇北庄片区规模为213.18hm2,计划排水排洪渠清淤泥7.04km,涵管15座105m,田间路宽4m,长6.94km,生产路宽3m,长3.91km,栽植白杨树4328株。(3)党岔镇祁寺片区规模为119.32hm2,计划平整土地22.39hm2(其中垫地平整10.7

14、9公顷,只做平整11.6公顷),排水排洪主渠清淤泥2.23km,排水支渠清淤泥0.40km,涵管1座9.5m,田间路宽4m,长63.09km,生产路宽3m,长0.05km,栽植白杨树2060株。1.8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建设总工期为12个月。1.9项目建设的目标本项目建设的目标主要是:(1)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体落实横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和横山县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2)实行田、林、水、路、林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配套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3)合理配

15、置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致富,促进经济发展;(4)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退耕还林工作,保护流域治理成果,减少水土流失。1.10项目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项目预算总投资1015.29万元。工程施工费854.56万元(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投资559.71万元,排水工程投资57.03万元,田间道路工程投资233.84万元,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3.98万元),占总投资的84.17%,其他费用131.16万元,占总投资的12.92%,不可预见费29.57万元占总投资的2.91%。平均每亩投资1501元。资金筹措:所需资金市级投资1014.53万元,群众自筹0.76

16、万元。1.11公众参与情况本项目设计人员在土地部门和村组业务人员的陪同下进行了逐块、逐项工程建设内容的勘测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研讨和认真比选,优化设计,同时对项目实施中的青苗、取土、机械运输、施工季节以及环境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征得土地部门和受益村组的认同。2项目区概况2.1项目所在县的简况2.1.1地理位置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偏西、毛乌素沙漠南缘。地理位置东经1086511002,北纬37223874之间。东临榆阳区、米脂,南接子洲、子长,西与靖边接壤,北靠内蒙古乌审旗。县境南北长90Km,东西宽96Km。 横山县道路交通比较发达,横子路、古石路纵贯南北,鱼靖路横贯东西。

17、东经黄河公路大桥距首都北京760Km,西距宁复银川500Km,南距省府西安650Km,北到榆林城65Km。全县已有361个村通公路,乡村通车里程达1450Km。县城开通了2000门程控电话,银(川)榆(林)二级通信光缆直达横山县,并分输到10个大乡镇,实现了邮电通信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2.1.2自然条件横山县在地质构造单元上属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一部分,壤土、沙壤土为第四纪风积壤土、沙壤土,可见厚度约1070m。自第四纪以来,在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晚第三纪红土层构成的古地形上,广泛覆盖了一层深厚的壤土、沙壤土。地面由质地疏松的沙性物质组成,粒径较粗,无团状结构。全县地势大致为西高东低,平均海拔9

18、001500m,冲沟发育在1000m以上的沟道11782条,5001000m长的沟道有30000多条,沟道总长达25000km,沟壑密度为36km/km2,地貌以无定河和芦河为界,无定河以北芦河以西为风沙草滩区,无定河以南芦河以东为丘陵沟壑区,分别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15条,均属无定河水系。风沙区分布21条,占18%,丘陵沟壑区分布94条,占82%,地处风沙区的河流地下水补给较多,因此河流水量丰沛,流量年际变化小;地处丘陵沟壑区的河流由于沟道密度大,且沟道陡而纵深,加之降水集中和地貌条件的制约,河水洪枯变化大,区内水土流失严重。横山县土壤共有九个土类,24个亚类,

19、39个土属,83个土种。以壤土、沙壤土性土类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9.7%,主要分布在芦河以东、无定河以南的广大丘陵沟壑区;其次是风沙土类,占有30.7%,主要分布在芦河以西、无定河以北的风沙区;其余各类土仅占20%,遍布在全县各地。横山植被主要以人工林草为主,树种有柳、槐、桑、枣、杏、苹果、柠条等种类,草种主要苜蓿、草木栖、沙打旺等。全县林草地达16万hm2,林草覆盖率为36.9%。横山属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春季干旱,日照充足;夏季高温,降水集中;秋季阴雨,降温迅速;冬季严寒,风强沙大的特点。据观测,流域多年平均气温8.6,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29,10的积

20、温为3134,平均无霜期145天,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25.7m/s。流域内日照充足,光能丰富,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815.3小时。封冻日在11月下旬,解冻日在次年3月中旬,封冻期一般为4个月。降水特点为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历时短,强度大,灾害性强。据横山县气象站观测,最大年降水量为697.4mm(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165.3mm(1965年),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397.8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为258.57mm,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5.68%。年蒸发量2088mm。平均径流深为48.3mm,地区分布大体为西北低而东南

21、高,但变化不大,在43.453.4mm之间。河流、径流年内变化较大,“双汛型”特征较明显,即“春汛”和“夏汛”。我县是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县之一,全县平均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3264万t。横山地表水资源从总量看较为丰富,但地域分布很不均衡,目前引蓄工程比例失调,引水工程工程比重较大,蓄调工程较小,利用水平较低,加之河川径流在时空分布方面的不均衡状态,造成供需矛盾发生。我县地下水利用率较低,主要在风沙区部分井灌区提供农牧业用水。径流总量为5.85亿m3 。横山地下已发现8大类40多种矿产资源,被国家列为晋陕蒙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区,是陕西省以至全国罕见的矿藏富集区,具有重大开采价值。特别是煤炭、

22、天然气、石油和盐,开采前景十分广阔。煤炭预测储量500亿吨,已探明储量106亿吨,属神府、榆横大煤田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预测远景储量为1.56万亿立方米,居陕甘宁盆地特大天然气田的中心腹地,甲烷平均含量为93.3%,是理想的城市用气和优质化工原料。石油预测储量为500万吨,为散装、零星油田,埋藏浅,易开采。矿盐是榆林市特大岩盐矿区的主要储区,总储量1.3-1.8万亿吨,目前尚未开采。高岭土储量达10多亿立方米,岩盐系榆林特大盐矿的主储区。2.1.3社会经济状况全县辖12个镇2个乡4个办事处,361个行政村,2517个村民小组,99864户,36.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71万人,人口密度84

23、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6.06%,总劳动力15.93万人,其中农业劳力14.77万人。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6.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6701元。全县总土地面积642.99万亩,其中农用地128.7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59.29万亩,坡耕地面积69.48万亩),有林地174.1万亩,牧草地207.74万亩,非生产地132.39万亩。建设用地13.00万亩,未利用地20.20万亩。全县基本农田59.29万亩,其中水平梯田39.73万亩,坝地5.86万亩,水地13.71万亩。横山县农副土特产品十分丰富,特别是水稻、玉米、薯类、豆类、羊子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以绿豆为主的小杂粮畅销全国各大

24、市场,羊肉以膻味小、肉质鲜美受到消费者青睐。2.2项目区基本情况2.2.1自然条件2.2.1.1地形地貌3个片区为川道区,总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控制面积23.5km2。位于无定河右岸,党岔朱家沟公路、定惠渠左岸下方。2.2.1.2气象项目区属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干燥度1.48,四季分明。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干燥,秋季凉爽短促,冬季干冷漫长。根据横山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气温10.2,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29,月平均气温:七月份最高为23.5,一月份最低为9.1,年内大于10的积温3134度,日照2815.3小时,520cm深的平均地温9.9,

25、全年无霜期145天。河流结冰期11月中、下旬,解冻期在次年3月中、下旬,冰层厚0.40.5m。本区域季风特点较明显,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春季尤甚。椐有关资料,平均风速2.5m/s,风向西北,最大风速25.7 m/s,平均风速大于5 m/s者年达219次,八级以上大风年均42次,沙尘暴年均几次。2.2.1.3土壤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以轻壤土为主,自然植被以乔木为主,有油松、柳树、枣树、果树,沙蒿、杂草等,农业种植以玉米、马铃薯和杂粮为主。项目区现状耕地均为水浇地、旱地。土壤质地疏松,容易被水流侵蚀,保水保肥能力相对较差,平均有机质含量0.458%,氨含量0.0406%,碱解氮含量34.2PPm,氮

26、磷比例为9.6:1。土壤疏松易耕,宜耕期长,适种范围广,但大部分土壤养分是氮缺磷少钾丰富,有机质贪乏,微量元素缺乏,土壤物理性质不良,熟化度差,且易受干旱威胁,属质量极差的土壤之一,急待改良提高。因此项目区耕地现均属于低产田。2.2.1.4植被项目区梁峁坡面以旱地和经济林为主,沟壑以自然封禁形成的次生荒草和次生乔木林、灌木林为主,其林草覆盖率小于20,人工林草长势较差,主要优势木本植物有:侧柏、杨树、山杏、苹果、椿树、狼牙刺、刺槐、柠条等;主要优势草本植物有:黄蒿、茵蒿、针茅、狗尾草等;人工种草主要有:紫花苜蓿、沙打旺等。2.2.1.5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该区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之伊陕盾地的东

27、南部及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陕甘宁盆地的复合部位,构造形迹不明显。岩层走向近南北,微向西倾斜,倾角15,为一级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上层属于新生界新第三系上新统(N2),该类地层上部为成岩作用较差的浅棕红,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碎裂钙土结核互层。下部为棕红色,暗紫红色,泥质细砂岩钙质胶结。地层下层为中生界下白垩系下统(志丹群)华池组(K1hc),为褐红色、浅棕红色厚层粉、细砂岩夹暗紫红色薄层泥岩。砂岩胶结较好,泥岩具有一定的隔水性能,厚100-250m。该区域含水层主要为洛河组砂岩裂隙、孔隙潜水,该层90%以上下伏与第四系堆积层之下,仅零星出露与河谷地段。含水层中为中、细粒砂岩,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28、,最大达300m,岩石较疏松,孔隙率达到19-21%,故含水均一,富水性好,水位埋深510米。项目区地表覆盖层为第四系壤土、沙壤土,土层厚100多米,其下为白垩系棕红色砂岩。其余14个片区地表覆盖层多为淤积壤土和淤泥质土,其下为白垩系棕红色砂岩。项目区地表主要为水浇地,部分为梁峁坡地,壤土、沙壤土覆盖层80100m,片区无不良地质构造单元。2.2.1.6自然灾害项目区自然灾害频繁,主要灾害有干旱、洪涝、霜冻、大风等。(1)干旱:干旱是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因素,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每年都发生程度不等的干旱;而且干旱的时段分布上春旱十年六遇,春夏连旱十年七遇,秋冬连旱十年六遇,秋旱十年三遇,全年性

29、干旱十年二遇。(2)洪涝: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一般出现在79月,年际变率大,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和水利工程设施带来严重损坏,使大面积受侵蚀的幼土得不到发育,表土随水而去,造成土壤肥力降低。据土壤普查分析,每亩水土流失的耕地土壤流失含氮磷钾肥约4979kg被水冲走,致使土壤肥力流失。(3)霜冻:主要以晚霜危害严重,初霜危害较轻。(4)大风:冬春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据县气象站实测资料,多年平均出现七级以上的大风22次,春季最多,占全年的44%,尤以五月份最多,占全年的19%。大风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主要是影响农作物苗期生长。2.2.1.7天然建筑材料(1)砼骨料3个片区砼粗骨料均无天然料源,建议

30、从山西柳林县或宁夏盐池县太阳山拉运;砼细骨料大沙可从榆林的小保当镇拉运,粗砂层颗粒均匀,砂质较干净,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储量较大,其质量、储量可满足工程要求。(2)石料、砂砾石3个片区工程所需石料选用当地石料场开采的料石。砂砾石可在本地盐则沟、柿子沟等处购买,机砖在本地砖场拉运。工程建设需的水泥、钢材等其它建筑材料可在当地县城或集镇采购。2.2.2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涉及党岔镇南庄、北庄、祁寺3个行政村。项目区内主要产业为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项目区人口3957人,劳动力1512人,耕地面积10670亩,人均耕地2.7亩,粮食产量426.8万公斤,人均粮食1079公斤,人均纯收入5200元。

31、项目区涉及各村社经济情况见表2-1。表2-1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表乡镇行政村总人口数总劳力数耕地面积人均耕地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农民人均纯收入名称人人亩亩万公斤公斤元党岔镇南庄村150062442302.82169.211285200北庄村169763643502.5617410255200祁寺村76025220902.7583.611005200合计39571512106702.7426.8107952002.2.3土地利用现状2.2.3.1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土地面积2350hm2,耕地面积711.33hm2(其中水田33.33hm2、水浇地417.6hm2、坝地8.66hm2、梯田40hm2

32、、山坡地211.74hm2)。林地548.67hm2、草地146.67hm2、建设用地108hm2、道路11.34hm2、其他用地113.34hm2、未利用地710.66hm2。项目区片块土地利用情况详见表2-2:表2-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hm2乡镇名称 行政村耕 地水田水浇地坝地梯田坡旱地小计南庄村118.45.3320138.27282北庄村33.33179.873.332053.47290祁寺村119.3320139.33小计33.33417.68.6640211.74711.33 行政村林地草地建筑用地道路占地其它用地未利用地南庄村166.6766.67242.6726.67

33、81.33北庄村30080606.0060304祁寺村82242.6726.67325.33小计548.67146.6710811.34113.34710.66表2-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指标表片名地块编号项目区面积(亩)现状面积规划面积农用地(亩)建设用地(亩)农用地(亩)建设用地(亩)水田水浇地坡耕地低洼盐碱地小计交通水利小计水田水浇地水平梯田小计交通水利小计祁寺1 1723.41 1663.96 1663.96 46.00 13.45 59.45 1663.96 1663.96 46.00 13.45 59.45 2 24.54 24.54 24.54 24.54 24.54 3

34、75.82 75.82 75.82 75.82 75.82 4 24.70 24.70 24.70 24.70 24.70 南庄1 110.30 110.30 110.30 1.55 1.45 107.30 107.30 1.55 1.45 32 158.03 158.03 158.03 1.70 1.91 154.42 154.42 1.70 1.91 3.613 1470.08 1470.08 1470.08 30.06 13.17 1426.85 1426.85 30.06 13.17 43.234 29.24 29.24 29.24 29.24 29.24 北庄1 534.35 502

35、.95 17.40 14.00 31.40 502.95 502.95 17.40 14.00 31.40 2 2878.48 2740.37 76.70 61.41 138.11 2740.37 2740.37 76.70 61.41 138.11 2.2.3.2耕地质量现状项目区现状耕地为旱地和水地。土壤质地疏松,容易被水流侵蚀,保水保肥能力相对较差,平均有机质含量0.458%,氨含量0.0406%,碱解氮含量34.2PPm,氮磷比例为9.6:1。土壤疏松易耕,宜耕期长,适种范围广,但大部分土壤养分是氮缺磷少钾丰富,有机质贪乏,微量元素缺乏,土壤物理性质不良,熟化度差,且易受干旱威胁,属质

36、量极差的土壤之一,急待改良提高。因此项目区耕地现均属于低产田。2.2.3.3土地利用经济效果项目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豆类,农业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较差。在土地投入方面,籽种、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投入,每亩大约需150元,以谷子为例,坡地、梯田每亩平均产量约为150公斤,沟旱地每亩平均产量约为250公斤,市场价格为每公斤2.4元,则坡地、梯田每亩产值360元,沟旱地每亩产值600元,坡地、梯田亩净产值210元,沟旱地亩净产值450元,水浇地每亩平均产量约为450公斤,市场价格为每公斤3元,则每亩产值1350元,这还不计人工投入。总之,项目区虽然有丰富的土地资

37、源,但由于耕地质量低,产量低而不稳,导致了土地的投入产出率低,制约了土地利用经济效果的体现。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3.1基础设施条件3.1.1道路交通条件项目区涉及的村均已修通了农村道路,可通行大型农业机械。项目区田间道路、生产道路基本完善,但由于地面坑洼不平,且地下水位较高,路面经常形成积水、泥泞,不利通行。3.1.2灌溉排水设施现状3.1.2.1灌溉排水设施现状项目区位于定惠渠中上游,农田灌溉从定惠渠干渠斗门引水,水量充足,满足灌溉要求。田间已衬砌斗渠长8.6公里,其中R25灌溉主渠7公里,R20灌溉主渠1.6公里;R20灌溉支渠8公里,R15灌溉支渠3公里。采用预制砼U型槽,属2000200

38、2年农综办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渠道完好,运行正常,不需衬砌。为了防止土壤盐碱化,降低地下水位,项目区田间有排水主渠12.88公里,排水渠因运行多年,无项目资金改造,杂草丛生,比降偏小,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急需清挖淤泥。3.1.2.2定惠渠灌区基本情况(一)概况定惠渠始建于1947年,位于横山县城东南部40公里,无定河中上游,是陕北地区最大的一条自流灌溉渠道,是我县五条国营灌区之一,渠首位于横山县白界乡赵石窑村的无定河干流上,系有坝引水渠道,引取无定河水。灌区沿无定河两岸河谷呈条状分布,自流引灌横山、榆阳、米脂三县区无定河两岸的川台地。渠道全长56.9Km,其中干渠1条,长35.36公里,支渠1条

39、,长21.54公里。设计引水流量7立米/秒,实际引水流量5立米/秒。年取水量12160万立米,年用水量4320万立米。渠系水利用系数0.4,灌溉水利用系数0.5。渠道完好率50%,渠道建筑物完好率30%。引水形式为正向引水,侧向冲沙,布设3孔进水闸,2孔冲沙闸。设计灌溉面积4.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8万亩。是横山县城主要的蔬菜供应基地。定惠渠受益区辖横山、榆阳、米脂三县(区)的党岔、上盐湾、龙镇、镇川、白界5个乡(镇)的46个行政村,四个国营农场和一个原种场,总人口4.2万人,主要作物种植为水稻、玉米、洋芋、蔬菜、西瓜、花生等,复种指数为100%,粮食总产量1.29万

40、吨,人均经济纯收入4500元。(二)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灌区可供水量分析根据榆林地区实用水文手册,无定河典型干旱年(P=75%)年最小径流量15.9m3/s,年均径流量30400万m3。根据无定河可供水量和定惠渠灌溉用水量,进行水量供需平衡计算得,年均来水量12160万m3,年均用水量4320万m3,可见无定河可供水量远大于该灌区作物灌溉需水量。从河道流量来看,在典型干旱年灌溉季节(5-9月)中,无定河最小月平均流量为15.9 m3/s(6月),大于灌溉引水流量5.0m3/s,满足灌溉需要。定惠渠斗农渠根据定惠渠干渠典型干旱年(P=75%)年最小引水流量4.5m3/s,年均引水流量8

41、554万m3。根据定惠渠可供水量和定惠渠斗农渠灌溉用水量,进行水量供需平衡计算得,年均来水量8554万m3,年均用水量1186万m3,可见定惠渠可供水量远大于该灌区作物灌溉需水量。从定惠渠引水流量来看,在典型干旱年灌溉季节(5-9月)中,定惠渠最小月平均流量为4.5 m3/s(6月),大于斗渠总灌溉引水流量4.16m3/s(单斗引水流量0.1m3/s),满足灌溉需要。(2)灌区需水量分析灌区作物需水量计算根据横山县农业区划报告关于无定河沿岸种植业调整规划,规划全灌区种植比例为:水稻5%,玉米55%,蔬菜15%,西瓜15%,其它作物(土豆、花生、高粱等)10%。根据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试行),灌

42、区亩灌水定额为50 m3 /亩,项目区典型干旱年玉米灌溉定额取200m3/亩,蔬菜灌溉定额取700m3/亩,土豆灌溉定额取200m3/亩。其它作物按照200m3/亩计算。根据规划作物种植比例和作物灌溉定额,得到综合灌溉定额为275m3/亩。定惠渠斗农渠定惠渠斗农渠灌区灌溉面积28000亩,计算得到净需水量为:W净=28000275=770(万m3)根据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试行)规定,该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0,旱作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设计值不低于0.92,则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4。得到毛需水量为:W毛 =770/0.64=1203.13(万m3)农作物需水紧张时段为5月中旬至7月中旬

43、。规划在轮灌周期(6天)内灌完全部水浇地,则需要净引水流量为:Qj=2800050/(3600624)=2.70(m3/s)考虑灌溉水利用系数0.64,则斗渠渠首总引水流量为:Q总渠斗=2.70/0.64=4.22(m3/s)每个斗门平均引水流量为:Q单渠斗=4.22/42= 0.10(m3/s),满足要求。(三)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根据定惠渠斗渠可供水量和灌溉用水量,进行水量供需平衡计算得,年均来水量8554万m3,年均用水量1186万m3,可见定惠渠干渠可供水量远大于斗渠灌区作物灌溉需水量。3.1.3电力设施条件项目区涉及的3个行政村电力基础配套设施基本齐全,用电较为方便,农业生产和生活照明用电有保障。3.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要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3.2.1自然限制因素3.2.1.1土壤因素项目区土壤以沙土和壤土为主。有机质含量中等,营养成分不平衡,保水保肥能力较差,是土地产出率低的重要影响因素。部分田块存在盐碱化问题。3.2.1.2其它因素项目区内大风、霜冻、冰雹、暴雨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也是土地利用的重要限制因素。项目建设通过土地平整、防护林建设,将遏制水土流失,优化局部生态环境,改善局地小气候,抑制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3.2.2社会经济限制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