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体制改革调研报告(篇).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9283264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7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体制改革调研报告(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2023年体制改革调研报告(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体制改革调研报告(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体制改革调研报告(篇).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体制改革调研报告(篇) 书目 第1篇县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第2篇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第3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范文 第4篇农村义务教化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第5篇省级以下国土干部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第6篇国产局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第7篇纪监机构体制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第8篇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第9篇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第10篇关于市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县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广阔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搞好医疗卫

2、生工作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须要,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上栗县医疗卫生系统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基础设施薄弱、队伍参差不齐、多数乡镇卫生院面临倒闭的不利条件下,一跃成为硬件设施全省一流、医技人员业务精通、医疗收入连年翻番的农村卫生工作强县,连续三年全市卫生系统综合考评第一。为总结推广阅历,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对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凸显改革成效的三大亮点 基础设施全省各县区一流。新建的县人民医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集医技住院大楼、综合办公大楼和门诊大楼为一体,医疗器械、设备先进,硬件设施领先全省绝大多数县区医院。改建后的县中医院交通便利、就医便利,

3、被省卫生厅领导誉为“发展改变最大、发展思路最清、成效最显著、医疗环境和住院条件最好”。县疾病限制中心规划科学,理念先进,设施设备及人员队伍齐全,得到省级专家的好评,是全省县级疾控中心样板试验室。各乡镇卫生院环境舒适,设施完备,有的乡镇卫生院还配备了病人与医务人员联系的传呼系统。全县88所村卫生室(所)业务用房已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正朝100所的目标迈进。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业务总收入从20xx年的800余万元增长到去年的6900万元,今年1-8月份已经达到了5000多万元。在业务总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群众负担不升反降,住院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了21.9%和

4、12.15%,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医、药费用比例趋于合理,走出了“以药养医”的逆境,20xx年1-8月数据显示,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41%,达到了省级医院医药收入比的水平,实现了“以技养医”、“以医养医”的良性发展。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xx年上栗县人民医院成为首批14个被省卫生厅授予“群众满足医院”的县级医疗机构之一,20xx年县中医院被评为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20xx年上栗县被评为了全省创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全县已有4所市级“农夫满足乡镇卫生院”,8所市级“母婴平安卫生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持“三个全省领先”。一是报销手续之便全省领先。首创了“乡镇医院直补”,实行“即医即报”,

5、定点医疗单位全部设立直补窗口,农夫出院当日即可领取补偿款;实行“限时报销”,在县外住院的参合农户,出院后只需将相关手续交至乡镇农医所,15天内可领取报销款(省里的标准为20天);实行“电话预约送款”,登记了全部报销医药费的参合农夫的联系电话,对居住分散且路途遥远的农户赐予特别照看。二是补偿比例之高全省领先。上栗县新农合最高报销率达70%,实际补偿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可报销费用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三是受益面之广全省领先。结合本地实际,将住院分娩纳入补偿范围,将8种门诊大病纳入住院补偿范围或定额补助对象,扩大了受益面,1-7月以来,受益人口达5万多人次,总受益面列全省9

6、个县市区的第15位。 二、优化资源配置的“五个统一” 1、收支管理统一,集中力气办大事。作为卫生部确定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县,也是卫生部通报的试点工作先进县,上栗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对全县23家医疗卫生单位实行统一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方面,严格收入标准,实行一个标准收费,公开药品价格,防止暗箱操作,须要减免的特别困难群体一律经过县卫生局批准,杜绝乱收费,收人情费。另一方面,改革投入方式,变更过去“撒胡椒面”式的资金投入方式,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实行“资金捆绑”运用,每年由各乡镇卫生院出资,筹集一至两百万元,分期分批建设各乡镇卫生院,两至三年时间内完成了全部乡镇医疗机构改造。

7、 2、人员调配统一,提高素养促沟通。全县建立了完善的专业技术人才上下流淌机制,每年根据肯定比例选派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挂职;选拔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优秀业务骨干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跟班,有安排、有重点地选拔学科带头人到市级、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养,设立了医疗培训中心,每年举办2-3期业务培训班,聘请省级医院专家给医务人员授课,今年已培训300人次。激励参与学历教化,组织了54名乡村医生报名参与中医中等学历教化。改革人事制度,对各乡镇卫生院院进步行公开选拔,对一般医务人员实行逢进必考、双向选择和末位淘汰制。 3、药品选购统

8、一,降低价格惠群众。推行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县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选购,实行限价竞价为主、议价为辅的方式,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选购,保证了药 品质量,削减了流通环节,限制了药品的层层加价。今年1-9月,通过全品种集中选购,药价平均降幅达到了30.36%,让利群众200余万元。 4、设施配备统一,好钢用在刀刃上。全县根据中心卫生院及一般卫生院的设备配置标准,对省级下拨设备进行统一调配,为全部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五大件”基本医疗设备,即:x光机、心电图机、b超机、下腹部手术设备和一般检验设备。对村卫生室(所)则结合民生工程要求,根据诊断室、药房、注射室、视察室和治疗室“五室分开、配套齐全”的要求,抓好村卫生室

9、(所)标准化建设,统一购置了制度牌、科室牌和医疗设备(资料柜、体重计、高压消毒锅、毁形器)。 5、操作规程统一,规范服务保质量。统一印发了临床诊疗规范,全县卫生系统临床医生人手一册,要求严格根据流程操作,削减人为错误,提高医疗质量。统一印制了病历,制定了奖惩措施,发觉不合格病历3次以上责令责任医生下岗,对单位负责人诫勉谈话。 三、值得借鉴的四点启示 1、抓投入,政府支持是基础。县人民医院建设投入20xx多万元,中医院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疾控中心建设投入500多万元,村卫生所(室)建设投入100万元,加上设施购置、人员培训等,须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xx年,全县财政支出用于医疗卫生事业达26

10、38万元,占同期财政常常性支出的6.2%,今年1-7月,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已达20xx万元。除县本级财政的干脆投入外,还努力争取了上级部门和乡镇、村的支持。一是以项目为载体筹集资金。主动与省、市卫生部门进行业务联系,取得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争取了医疗卫生建设项目22个,建设项目资金近20xx万元。二是利用政策削减开支。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时,充分利用实惠政策,争取土地全部划拨,规费全部减免,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三是同步建设节约资金。上栗县规定,在规划建设村委会时要规划村卫生室(所),村卫生室(所)建设要与村委会建设同步,建成后由县卫生局给每个卫生室(所)配套3000元,不足资金

11、由村里补助。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上栗县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短短三四年间跻身全省农村卫生先进县区行列,为全县40多万人的身体健康供应了有力保障。 2、树形象,群众观念是根本。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始终围围着一个中心,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给群众带来最大的实惠。一是把群众满足作为第一追求。以“创建群众满足医院”活动为载体,连续几年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据调查,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足度已经达到了90%以上。二是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主动上门走访、开展群众满足度调查、发放征求看法表、召开恳谈会、建立投

12、诉机制,广开渠道倾听民意,仅今年就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次,登门走访调查群众3000多人次,针对收集的看法和建议,先后推出10条卫生行政机关政风建设措施、15条公立医院行风建设措施。三是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出台“三免四减半”等一系列惠民医疗政策,对特困户、低保户、70岁以上老年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农村独生子女及二女户等,实行“三免四减半”。三免即门诊患者免交一般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小换药费,四减半即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一般床位费、三级护理费等各减50%。在调研中,我们发觉,群众观念贯穿在上栗医疗卫生工作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每个时候。例如,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

13、,有关负责人屡次表示希望在现有报销比例为70%的基础上还要接着提高,让农夫真正享受到新农合的实惠,还谈到将与民政等部门合作,降低困难群体就医付费门槛,特别状况下实行“零付费”,确保无一人因病返贫,无一人因贫困有病得不到治疗。 3、促改革,创新机制是关键。国务院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看法出台之后,上栗县仔细贯彻看法精神,对医疗卫生系统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自20xx年11月起,将原本下放到乡镇的卫生院和下放到村的村卫生室(所)管理权收回, 由县卫生局根据职责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实行机构、财务、人事的一体化管理。实践证明,上栗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正是源于这次一体化管理改革。改革之前

14、,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即人、财、物由地方管理,上级部门只进行业务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县里管不了,乡村管不好的局面,不少患者小病自己吃药了事,大病 “舍近求远”到更高一级的医院机构治疗,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被架空,有的已经面临倒闭。面对这些问题,上栗县坚决地推动了一体化管理改革,对全县医疗卫生系统进行通盘考虑,实施全县医疗系统一盘棋的发展战略,开展横向互助,乡镇之间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五指并拳,形成合力,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进行纵向联合,县乡村对口管理,对口帮扶;实行一级管一级,村卫生室(所)接受乡镇卫生院管理,乡镇卫生院接受县医院管理;提倡一

15、级帮一级,县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村卫生室(所)。通过横向互助、纵向联合,全县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在一些地方普遍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庭冷落”的状况下,全县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4、强管理,监督制约是保障。领先实行“乡镇医院直补”后,有专业人士对此表示质疑,担忧简化手续、缩短时间会产生管理上的漏洞,造成新农合资金的跑冒漏,但上栗县用完善的医疗卫生监督制约机制打消了有关专业人士的顾虑。县卫生局规定,县、乡、村要定期公示参合农夫医药费用补偿状况,接受社会监督,并于每月5日前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帐,不定期对补偿对象进行电话回访。在新农

16、合基金的管理和运用中,坚持报销费用卫生、财政双印鉴制度,形成了财政管钱、卫生管事,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为全面客观了解和驾驭新农合状况,该县成立了联合检查组,对全县各乡镇农医所、定点医疗单位的费用补偿、基金管理及医药费用限制等六个方面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书面反馈,检查结果在全县通报。没有制约的权力必定导致腐败,为杜绝医疗中的腐败,上栗县将监督制约机制渗透到医疗卫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日常监管和定期巡查相结合,自我管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教化与管理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为加强日常监管力度,投资三十余万元,在全省领先建立覆盖全县卫生系统的局域网,对医疗卫生收费状况进行全程监控。执

17、行定期巡查制,每半年由县纪委牵头,对全县医疗卫生系统进行巡查,发觉问题刚好通报,状况严峻的予以处分。开展廉政教化,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拒收“红包”的签名活动,各医院向患者发放行风监督卡片,公开系统内八项行风纪律、八项服务承诺和投诉电话。通过教化整治,严格监管,使医务工作者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摆在首位,自觉仔细履行自身职责,基本杜绝了收受“红包”,开大处方拿“回扣”的现象。 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为全面实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实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看法,我州成立了实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专题调研组,由

18、州人民政府州长助理张建武任组长,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谦任副组长,州人社局、州卫生局、州民政局、州住建局、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工信委为成员,由州政府办秘书四科牵头联系、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结合部门职能,围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机制改革,建立更加公允、合理、可持续的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安排格局等重点内容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快,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 1.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稳步推动,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xx年建立

19、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和州级统筹。截止到xx年10月底,全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82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5.84万人、新农合参保277.24万人,三项医疗保险共约300.79万人,以户籍人员为基数,综合参保率为87.40%;以常住人口为基数,综合参保率为101.23%。 2.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xx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水平达330元,其中各级政府财政补助达到每人每年28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75.81%,实际补偿比达64.22%;最高支付限额大幅度提高,住院报销比例最高提高到90%,一、二档住院费用年支付最高限额分别提高到14万元和

20、16万元,一、二档慢性病门诊年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2.5万元和3万元,实行母婴共享医疗保险待遇,妇女两癌和白内障在州内医院免费治疗,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苯比酮尿症、尿道下裂儿童在州内享受免费治疗的年龄从14周岁以下扩大到18周岁以下。 3.重大疾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主动开展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建立了大病统筹制度,实行由政府购买商业保险公司服务的方式,将大病医疗保险交州人寿保险公司承办;全州城乡医疗大病保险年度筹资总额4643.26万元,覆盖281.41万人。提高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22种重大疾病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范围,实行免费治疗或提高报销比例;完善医疗救助制度,xx年1至9月,城

21、乡医疗救助住院救助9759人次2693.77万元。同时,对农村五保户等10类人员实行大病医疗救助。 4.城乡居民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在兴义市推行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改革,根据贵州省的要求,xx年全省50%的县实施支付方式改革,我州将在完善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门诊总额预付、住院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 5.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巩固完善。规范基层医疗卫朝气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州127个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和1491个村卫生室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乡村全覆盖。对基层民营医疗卫朝气构,主动探究实行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优

22、先运用基本药物,全州共有10所二级以上医院在贵州省基药平台选购国家基本药物,基药收入占药品收入的26.24%;其中三级以上医院机构基药收入比例达15%,二级医疗机构基药收入比例达58.4%,均达到了省的要求。 6.基层医疗卫朝气构综改革不断深化。目前全州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实施了编制管理、补偿机制、人事安排、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在州直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开展绩效考核,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朝气构人员待遇。落实在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一般诊疗费标准及医保支付政策,全州8县市实行了一般诊疗费预付制;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各县(市)均落实财政对基层公立医疗卫朝气构常常性收支差额补助,

23、75%的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方法落实财政补助,50%的实行定额补偿形式落实补助。 7.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实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完成1197所村卫生室建设,全州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个村卫生室。xx-xx年建成中心乡镇卫生院 20个,xx年实施48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已完工46个;xx年争取14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139个村卫生室建设和29个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建设,14个乡镇卫生院已完成可研评审,预料xx年底开工建设,29个乡镇卫生周转宿舍建设实施方案已批。 8.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实效。加强全科医生培育,推动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24、目前全州全科医生达294人,其中在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的达200人,力争到xx年,使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育项目,xx年培育38人(其中临床30人、中医8人)。实施590名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化。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主动促进人才向基层流淌。临床医学类高校本科毕业或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到边远村卫生室工作的,月补助不低于1200元;临床医学类专科毕业或中专毕业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到边远村卫生室工作的,月补助不低于800元,所需经费由州、县两级财政按3:7的比例解决,其他乡村医生每月补助不低于300元,州级财政补助50元,县级财政

25、补助250元。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政府政策性补助资金和实施基药补助资金达每人每月817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不低于40%的比例拨付到村级。 9.公立医院改革深化推动。推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统筹推动以取消以药补医为重点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xx年,兴仁县、贞丰县、安龙县、望谟县被列入全省其次批县级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其余县市被列入第三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主动探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和城市公立医院重大体制机制改革。 10.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实力不断增加。开展三好一满足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大力推行惠民便民服务,推广优质护理服务,优化医院门

26、急诊环境和流程,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加强质量限制,目前全州有4所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30个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实力建设,提升县级医院服务实力,巩固深化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的长期合作帮扶机制,支配县级医院骨干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发展面对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目前全州县级医院与对口支援的三级医院均建立了远程医疗系统。 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化推动。xx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截止到xx年10月底,全州累计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达275.87万人,建档率90.45%。加强对高血压、糖尿

27、病、重症精神病等人群众的规范管理,做好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重性精神病、重大地方病等严峻危害群众健康的疾病防治。加强农村急救体系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xx年以来,新建农村卫生急救中心5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8个,目前正在实施。激励社会办医,支持非公医院发展。xx年全州非公立医疗机构数达240所,其中一级综合医院44所,占全州综合医院总数的83.02%,非公立医院床位1475张,占全州医院床位的25.83%,非公立医院住院人次达2.58万人次,占医院住院人次的24.81%。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朝气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信

28、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快新农合管理、基层医疗卫朝气构管理信息化建设,主动推动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规范化医院信息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县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建设,xx年,全州供应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数138所,占基层医疗机构总数的7.66%。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肃穆查处药品招标选购、医保报销等关键环节和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城镇化发展加快推动,综合承载实力明显提升。 全州城镇化率由xx年的28.15%提高到xx年的32.17%,全州城镇人口达108.04万人,县城以上建成区面积81.26平方公

29、里,县城以上城镇道路总长407.56公里,总面积817.34万平方米,人均城镇道路面积11.67平方米,城镇综合承载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城镇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xx年全州城镇化率预料在34%以上。 (三)就业创业机制不断完善,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 1. 人力资源足够。总体上劳动力供大于求。截止到xx年底,我州有常住人口281.2万人、户籍人口为347.92万人,其中:男性1796457人、女性1682738人,18岁以下974784人、18-35岁1037198人、35-60岁1070196人、60岁以上397017人);全州年末就业人员达155.1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14.24万人

30、、其次产业14.62万人、第三产业26.25万人。 2.人才规模不断壮大。截止到xx年底,全州人才总量为17.4493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297万人、事业单位管理人才0.6139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37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5.592万人、技能人才4.8562万人、农村好用人才3.0531万人,每万人人才资源数为600人。 3.促进就业成效显著。xx年,全州城镇新增就业5.82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35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657人,转移农业劳动力就业4.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1%,各县(市)均限制在4.2%以内。xx年1至10月,全州城镇新增就业48389人,失业人

31、员实现再就业400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293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5876人,职业技能培训11008人,技能鉴定93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7%,各县(市)均限制在4.2%以内。 4.外出务工有序输出。xx年,全州外出务工人员471675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泛渤海湾地区(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164455人,占省外务工总数的43.17%;长江三角洲地区111479人,占省外务工总数的29.26%;泛渤海湾地区28101人,占省外务工总数的7.38%;其他地区76940人,占省外务工总数的20.19%)。从年龄结构看,16-20岁78583人,占16.66%;21-30

32、岁183863人,占38.98%;31-40岁116395人,占24.68%;41-50岁64907人,占13.76%,50岁以上27927人,占5.92%。从文化程度上看,外出务工初中及以下人员304665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4.59%;中学文化程度人员113230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24.01%;大专文化程度人员39688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8.41%;本科及以上人员14092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2.99%。外出务工人员月平均收入约2300元,比xx年增加150元左右。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1.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制定出台了城镇个体工商户、敏捷就业

33、人员、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未参保困难企业职工以及退休人员参保政策,并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州级统筹,建立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全州8县(市)建立了被征地农夫就业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实现州级统筹,扩大失业保险金支出范围,对困难企业赐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措施,减轻了企业负担,稳定了就业岗位。主动推动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费的缴纳实现了拨改缴;逐步将煤矿、非煤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及农夫工较为集中的服务行业和其它企业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一、二、三类风险行业工伤保险基准费率分别为1%、2%

34、、3%,对二、三类风险行业实行费率浮动将老工伤人员纳入社会统筹管理。生育保险有效推动,将参保人员产前检查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城乡居民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2.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取得新成果。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基金收入快速增长,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截止到xx年11月底,全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7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2.68万人(职工16.71万人、城镇居民15.97万人),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分别达7.4万人、17.68万人、1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41.84万人,新农合参保277.24万人,参保率达99.2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

35、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分别达到4.22亿元、4.1亿元、6283万元、1.32亿元、1616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达7802万元。连续9年调整调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月人均增加177.1元,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662.31元;失业金从一类、二类、三类地区月人均651元、581元、518元全部调整到721元。60周岁及以上参保人员33.25万人,享受养老待遇33.2万人,发放基础养老金1.68亿元。 3.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建立。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目前,全州共有60岁以上老人37.64万人,国有养老机构床位3286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8.73张。八个县(市)共有社

36、会福利院9个,床位906张,入住院民81人,县级以上城市老年养护设施覆盖率达100%。xx年,全州新(改扩)建敬老院17所,拟建设床位1139张,总投资3936.5万元,目前,全州共有农村敬老院106所,敬老院床位2380张,入住院民1349人。 4.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xx年实施农村低保工作以来,各项制度已经建立,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基本形成了城乡低保工作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基层落实、群众参加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州城低保19125户28192人,农村低保229716户474743人,保障面达到人口比重的15.5%。城市低保金标准为每月326元,人均补差达到了235元;农村低保金

37、标准为每年1710元,农村人均补差达到了864元。城乡低保标准每年以不低于10%的幅度提高。低保资金全部实现银行社会化发放。xx年,共发放城低保资金5942.37万元、农低保资金56.23亿元。 5. 住房保障建设步入正轨。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xx至xx年申报廉租房建设项目,xx年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xx以来,全州建设保障性住房4.8万套,解决14.4万低收入住房困难人群住房问题。xx期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到xx年,全州需建设保障性住房12万套左右,才能满意全部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xx年,省里已初步支配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5.5万套的目标,

38、照此推算,xx年还需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万套左右,我州就能实现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全覆盖。 (五)收入安排稳步推动,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1.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结构。xx年工资改革后,我州机关事业单位执行国家统一制定标准。机关除工勤人员外的工作人员实行职级工资制,工资由基本工资、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改革性补贴(住房增量补贴、公务通话费)、国家统一规定的补贴(边远地区补贴、部门的特别岗位津贴)组成,基本工资由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组成。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改革性补贴(住房增量补贴)、国家统一规定的补贴(边远地区补贴、部门的特别津贴,如中小学老师、医院护士10%教护

39、津贴)组成,基本工资由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组成。基本工资、部分补贴均为国家统一制定标准;公务员津贴补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行的年人均总水平由国家规定调控线,地方政府在调控线范围内制定标准。公务员津贴补贴水平,我州第一步调控线人年均1.8万元,其次步为人年均2.4万元,第三步为人年均2.7万元。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与公务员同步。改革性补贴的计算比例、基数均由国家规定。 2.企业工资收入安排确定机制。随着改革的推动,企业自主确定工资安排的权利逐步落实,从不同全部制企业来看,职工民主参加工资安排的方式不同。国有、集体企业工资调整方案一般都由职代会探讨通过后施行;私营和其他类型的企业通过建立职代会和同等

40、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在工资安排上发挥了肯定作用。大多数企业改革工资安排制度,都实行按劳安排和生产要素安排相结合安排模式,少数国有企业,实行了功效挂钩,依据两低于原则自主确定工资总额的方法。政府实施工资指导和调控,严格执行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最低工资标准。xx年度,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区兴义市每月1030元,二类区兴仁县、安龙县每月950元,三类区普安县、册亨县、望谟县、贞丰县、晴隆县每月850元。 3.收入水平现状。xx年,全州城镇居民(不包括非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为3.609万元(包括非从业人员的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为11198元);农夫人均年收入为4625元。城镇低保人年均

41、收入为3912元;农村低保人年均收入为1710元。xx年全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均年收入为5.3万元;企业职工年平均收入为3.77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亟待加强。 1.卫生资源严峻不足。目前,全州医疗卫朝气构编制1.4642万人,实有1.0031万人,空编461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513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2.5人;执业(助理)医师3904人,每千人口拥有0.9人;注册护士306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0.9人;有床位9147张,平均每千人拥有2.69张,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科医师294人,在乡镇卫生院执业的有124人,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的乡镇卫生院仅59所,有1名

42、以上全科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所。到xx年,要实现城市社区每万名居民有1-2名全科医生,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目前差距较大,特殊是县、乡级医疗卫朝气构人员学历、职称较低,影像、检验、中医和全科医学等专业人才严峻不足,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和护士缺口较大。 2.新农合资金沉淀过大。受管理体制、人手缺乏、服务实力弱等因素影响,新农合资金审核报销不刚好,xx年末新农合累计结余资金5.51亿元,xx年新农合应筹集资金9.15亿元,xx年前三季度资金运用总额5.46亿元,目前结余9.2亿元。 3.地方配套资金困难。xx年,全州医疗卫朝气构新建和续建项目60个,项目总投资6.8亿元,其中中

43、心投资16300万元,省投资2111万元,其余资金共计49589万元均由州级配套。此外,地方政府需担当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配套资金6418.11万元,其中新农合资金州级1480万元、县级2606.04万元,基本药物制度资金州级800万元、县级80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州级227万元、县级305.07万元。我州经济总量小,财力较弱,绝大多数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部分县每年都要依靠中心转移支付维持财政,配套资金筹备较为困难。 4.传染病发病呈高发态势。从今年上半年看,全州传染病报告总发病率、总死亡率和总病死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但总体上仍处于高发状态,报告发病较高的传染

44、病分别是手足口病、肺结核、乙肝、流行性腮腺炎和梅毒,5种传染病占传染病报告的84.93%。 (二)城镇化人才资金缺乏,城镇化城进程缓慢。 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州、县财政投入少、城建资金不足。财政投入在城乡规划编制、非经营性公用事业、市政基础设施、环卫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量很小,目前州级财政预料投入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2500万元,各县(市)更少,导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受金融政策的影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难,制约着城镇化发展。 2.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随着我州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质量、平安监督、行业管理等要求不断规范,推动城镇化建设,须要

45、大量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但全州各级建设管理部门由于编制不足等缘由,工程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特殊是乡镇比较突出,多数是兼职工作人员,且普遍没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严峻影响的城镇化的进程。州住建局有局领导职数6名,内设13个行政科室,科级职数14名,但局机关行政编制仅15名,存在1人负责多个科室的状况,工作开展困难;局直属事业站人员配备不到位,州安监站现有编制3人,任务较重,根据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考核规定,州级工程平安监督机构人员不少于9人,我州平安监督检查站考核不合格。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从xx年看,全州建设系统有在职职工70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为322人(副高职称

46、43人、中级职称124人、初级职称155人),技能型人才94人。 (三)就业体制有待创新,基层平台建设滞后。 1. 劳动力供求冲突凸显。我州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多和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州情确定了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冲突将长期存在。在xx期间,全州城乡新成长劳动力都在5.2万人左右,其中:初中毕业未能升学的约3.8万人,中学毕业未能升学的约1万人,高校毕业生约0.3万人。而当期城镇新增就业需求总量仅为1.2万人左右,供求冲突非常突出。 2.就业结构性冲突突出。全州城乡劳动力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重高达75%。接受职业技术教化的城乡劳动力每年仅5000人左右(不含接受职

47、业技术培训人员)。劳动者自身素养难以适应新就业岗位的须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此外,部分高校生就业难主要是由于择业观念落后,就业期望值偏高。公益性岗位限制线偏低,随着就业困难人员的逐步增多,公益性岗位需求量也随之增大,省每年都公益性岗位作刚性限制,xx年、xx年分别为8000人、7000人,逐年削减,不能满意经济社会发展须要。 3.公共就业服务实力有待加强。一是基层工作力气薄弱。随着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的不断加大,全州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人员显得不足,有的乡(镇)甚至没有专职人员从事劳动保障工作,部分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队伍不稳定,人员总体业务素养不高,影响基层就业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48、目前全州136个乡镇中,只有16个乡镇已建成人社中心,有4个乡镇正在做前期打算工作,尚有116个乡镇还没有组建人社中心,1097个村没有就业服务办公场地。二是职业培训机制有待完善。政府培训资源过于分散,不能发挥资源整体优势。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涉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部门有教化、人社、农业、扶贫等10多家,州、县均没有特地、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部门。技工学校较少,全州仅有技工学校3所,培育的技能人才较少,不能满意全州工业强州和城镇化带动战略须要。职业技术教化与培训经费缺乏,多数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缓慢,教学场地及试验、实习设备不能适应教学须要;职业技术教化与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的人员不适应市场就业需求。技师培训评审难以开展,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企业自主用人又没有将技师职称与工效挂钩,技师参评没有主动性,自愿报名人员较少,技师培训评审难以开展。三是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有待提高。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建设还不适应市场改变和服务对象的新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