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语文教案3篇(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279657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3篇(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3篇(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3篇(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册语文教案3篇(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下册语文教案3篇(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1 本节课设计通过对课文的讲解,给学生传授三大方面的知识 (1)文中几个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3)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掌握其中的一种论证方法和运用分论点的方法构思文章的技巧。 教学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主要是以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归纳以及读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朗读熟悉课文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并且直观学习分论点对文章中心的论证所起的积极作用;掌握议论文要讲清的三大内容(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实施过程: 一、作者简介: 荀况(约公元前3

2、13年前238年),赵国人。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晚年到楚国,春申君任他为兰陵令,以后居于兰陵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三十二篇。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它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论述学习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章。全文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长期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的道理。 二、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

3、“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学生试译全文难句,教师点拨指正:(此内容略) 四、讲解设喻的运用,并分析文章 说明: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称为“设喻论证”。(通常又称为“比喻论证”)其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 (一)、诵读分析第l段并分析。 1、诵读的准备。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

4、试划,教师纠正): 2、学生练习诵读。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然后检查学生试背,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第一段: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1、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2、提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这个观点的。) 3、提问: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4、提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 (要“博”则“不可以已”

5、;“日”亦有“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1、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 2、提问:这三组设喻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3、再问: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幻灯片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二)、诵读第二段并分析。 第二段文理分析,教师提出几个问题,以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为主。 1、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列举出来。 2、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3、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四组设喻,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 学生熟读、背诵这一段。 (三)、诵读第3段并分析。 第三段文理分析,

6、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五、总结全文,结合议论文的写作,辅导学生议论文的写作。 1、中心内容。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讲清“什么”)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不已”才能“善假于物”作用(分论点之二)(讲清“为什么”) “不已”才能做到积累、坚持、专一态度、方法(分论点之三)(讲清“怎么做”) 教师点拨分析: 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而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

7、正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反复设喻,使内容逐步加深。 3、对举(对比)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六、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思考与练习”三、四、五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2 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这篇文质兼美的抒情

8、散文,是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一课,它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也是选在中学教材里面的一篇传统课文。 文学作品核心意义的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需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本文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目标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抓住景物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生动地进行描绘。 2、课文四、五、六三段的赏析,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揣摩文中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曲折地表现作者矛盾苦闷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朗读欣赏,整体感知。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小池),写出了荷花的动态。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二)学生听朗诵录音,疏通字词。 如:乘(chng)凉、煤屑(xi)、蓊蓊(wng)郁郁、独处(ch)、妙处(ch)、袅(nio)娜(nu)、脉脉(m)、参差(cnc)、斑驳(b)、敛裾(linj)。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语言美、画面美 (一)引导启发,随文入境。 文章解题,划分文章结构层次:根据以上各段段意,可判定标题“荷塘”与“月色”应是并列关系,而非偏正关系

11、。 1.第一部分(13):观荷缘起。(情) 2.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景) 3.第三部分(78):联想采莲。(情) (情景交融) (二):学生再读课文,概括每一段段意。 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第二段:去荷塘的路上;第三段:月下独处时的感受;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荷塘的四周;第七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第八段:在思乡与遐想中,作者回家。 三、品读课文,情感升华 (一)重点分析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通过写夜游荷塘所见到的景物,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 1.(第四段)月下荷塘: 荷叶:高而圆,动态

12、美(叠词、比喻) 荷花:柔美、娇美(拟人、博喻) 荷香:时断时续、若有如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通感) 荷波:衬托环境优雅和宁静(动静结合、拟人) 荷韵:言有尽而意无穷(拟人、虚实结合) 2.(第五段)塘上月色: 月光:泻、浮、洗、笼(比喻) 月影:画(比喻) 光与影:和谐分布名曲(通感) 3.(第六段)荷塘四周: 杨柳 远山 路灯 蝉声、蛙声 (二)把握手法,延伸拓展。 1.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a.比喻的修辞手法。 (1)明喻:明显的喻词“像、如、好比”等。 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不明显的“是、成为”等。 例: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13、是渴睡人的眼。 (3)借喻:隐去本体、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我的“长生果”(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4)博喻:一个本体,多个喻体。 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b.通感的修辞手法: 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感觉的转移,又叫移觉。 五官及对应的五种感觉:眼(视觉)、耳(听觉)、舌(味觉)、鼻(嗅觉)、身(触觉)。 (1)(嗅觉听觉) 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视觉听觉) 例: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

14、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听觉视觉) 例:蓝水兵,你的嗓音纯得发蓝。 2.巩固练习: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3.重叠词的使用:日日、迷迷糊糊、悄悄、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曲曲折折、田田、亭亭

15、、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峭楞楞、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轻轻 (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四、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写月光与写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描写交错,抒情与写景交融,形成一幅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文章用词精当,语言清新,富有表现力。如动词的选择,博喻和通感的运用,不仅描写形象,且十分传神,请同学们在背诵过程中进一步体味。 五、课后作业 1.学着作者的

16、写法,写一写你看到的一处景象。 2.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等。要求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顺序和即景抒情等。字数在300字以上。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成

17、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板书课题) 二、简介“赋”的体裁特点 三、简介苏东坡及其在黄州的生活经历 四、指导诵读 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在预习和教读中,宜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诵读中可根据以下要求,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 (1)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

18、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间天然仙 第二段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稀飞诗 昌苍郎 东空雄 鹿属栗 穷终风 第四段往长 瞬尽 主取 月色竭适 第五段酌藉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举酒属(zh)客徘徊于斗(du)牛之间山川相缪(lio)酾(sh)酒临江 驾一叶之扁(pin)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ng)也 五、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体会课

19、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讨论题: (1)第1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2)第2段怎样描写箫声的?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从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讨论提示: (1)清风、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欢畅,其“乐”之甚。 (2)“怨”“慕”“泣”“诉”-“哀”“凄切婉转”。 (3)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名悦

20、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4)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 2.齐读课文,体会其语言特点。 (1)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

21、的透辟理念。 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蚊,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二、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自

22、读后赤壁赋,结合“练习”第四题,指导学生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进行比较阅读。 提示: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前赋所写,限于舟中,后赋则主要写岸上;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影;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则侧重叙事写景;前赋主调旷达乐观,后赋略为虚无缥缈。两赋同是苏轼得心应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评点甚多,不无借鉴之处,兹转录数条如下: 古文观止评语:“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 李扶九的评语:“后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与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还

23、在;此篇有登岸一举,半夜即归,则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庄子则,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 以上两段从同与不同两方面分析了两赋的特点,李评较详。 林西仲评语:“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见古文笔法百篇)这里说的是两赋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至于两赋的高下,前人也有评论,元代文学家虞集说:“陆上衡(陆机,晋文学家,著有文赋)云:赋体物(体味研究事物)而浏亮(清晰明亮)。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 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未有道主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道园学古剥无独有偶,据黄州的同志说:“陈毅同志生前参观黄州东坡赤壁中的二赋堂时,对后赋备加赞赏,认为后赋超过前赋,看来这后赋更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写得含蓄、深沉,比前赋由议论化妆的主客问答或许略高一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见东坡文论丛,第39页)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