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教学设计3篇(设计想象的示范教学片段).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276657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想象》的教学设计3篇(设计想象的示范教学片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想象》的教学设计3篇(设计想象的示范教学片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想象》的教学设计3篇(设计想象的示范教学片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想象》的教学设计3篇(设计想象的示范教学片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想象的教学设计3篇(设计想象的示范教学片段)想象的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训练。在前几个单元: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楚的基础上,学会发挥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使文章更生动丰富。 教学目标: 1、学习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1、激趣法2、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话说龟兔赛跑后,兔子输了不服气,提出再次比赛,结果兔子还是

2、输了,请同学们猜想乌龟是如何赢得比赛的?(学生发言)(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一、知识梳理 1、联想是由某一事物而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可以为我们的思维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简单区别想象与联想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节选自天上的街市 二、联想和想象的要求 联想要自然恰切。 想象要合情合理。 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板书以上要求) 三、联想与想象训练 (一)下列事物你能联想到什么?

3、玫瑰爱情 康乃馨母亲 牡丹富贵 明月思乡 柳枝离别 鸽子和平 绿色生命、希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言) (二)请你仿例,最多用三个词使已知的两个词联系起来。 例:1、天空茶 参考:天空土地水喝茶 2、草稿超市 3、肥皂手表 4、手机篮球 (学生思考发言) (三)根据下列两种情况,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或一个故事。 (一二大组完成情景一;三四大组完成情景二) 情景一:教堂囚犯歌声 情景二:广场女郎歌声 (小组讨论交流后发言) 四、小结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让我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张开联

4、想和想象的翅膀,让我们的文章灵动飞扬。 五、写作训练 以“假如我_”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假如我也有七十二变”“假如我有一双翅膀”“假如我是太阳”等),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想象作文。 板书设计: 放飞思维的双翼 联想和想象 联想要自然恰当想象要合情合理 联想和想象 要有新意 想象的教学设计2 设计思想: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在日常作文训练中,常有学生这样说,老师,实

5、在没什么可写的!一来是对生活缺少深入、细致的观察,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对某一事件只会从单一的角度,写出来的大多千人一面,日久生厌,缺乏再创造的动力。根据已有资料,进行合理想象,把储存的有关表象连贯起来思考、辨析、取舍、构思、再形诸于语言文字,创造出新的形象来。作文时就可文思活跃,写出较有新意的文章来。 教学重点: 1.想象力,创新能力的训练 2.描写能力的强化 教学难点 :开阔的思路,大胆的想象与想象的合理性的把握 教学过程 : 一、想象力拓展训练及描写的强化(58分钟) 1.布置预习作业 :秋天(可随季节更替而调整)是什么?可用一件具体的, 最能表现这个季节的东西来表现,也可以用一段音乐(不超过

6、两分钟), 还可以用一幅画,一种颜色,一种情绪等表示。同时附上一段有关的 描写,字数在50字以内,以“秋天是”的形式来表示。 2.学生交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目的:.充分发挥学生想象能力,打破思想藩篱 .提高描写水平,基于有些思维活跃的同学表达能力较为干涩而设 定的,可由其他同学帮忙协同完成,使之丰满,形象。 二、创造性想象力训练(30分钟左右) 1.龟兔赛跑故事(3分钟) 故事较简单,而且学生都很熟悉,故请学生复述,加大龟兔心理描写的力 度,也可由教师示范 2.启发、讨论阶段(58分钟) .抹去跑字,留下龟兔赛三个字,请同学们讨论,可从那些角度进行再创 作? .总结:比赛结果、比赛方式、比

7、赛时间(年代)、比赛地点 .进行创作阶段的讨论 3.创作阶段(单独完成)(58分钟) 4.交流阶段(10分钟)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展示新龟兔赛跑(比赛结果变化) 5.重申要点:找出要素进行思考、辨析,即龟、兔两种动物的特性以及比赛 这个要素 三、实战演习(8分钟左右) 1.题目:美国有一户人家,夫妻外出,留下兄弟二人,一个七岁,一个两岁,不料发生雪崩,房屋被雪所掩,道路阻塞。营救人员在第三天才打开房门 要求:.以雪下三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联想要合理,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400字。 2.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构思 3.全班交流 总结:可抓住几个要素构思,如兄弟二人,父母,营救人员

8、,邻居以及大 众对此事的反映,态度,进行合理想象 4.成文阶段(课外) 想象的教学设计3 这是一首明快的小诗,课文的学习活动非常简单: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把握。在整体把握时,先引导学生概括每小节的内容,然后把同类的内容归为一类,这样就把课文的内容归纳为,我们想象中的自然世界、我们想象中的人类社会。整体把握之后,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沉浸在神奇而有趣的想象之中,尽情地体会想象世界中的美好。 第二课时,安排了两个学习活动:第一是交流读书体会,第二是练笔,提炼自己的想象,对课文进行续写。交流活动与前几篇课文一样,采取小组相互学习相互汲取的方式,也就是每小组分读一个部分,在汇报过程中,各小组相互学

9、习,相互补充。今天的交流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起到了串联、过渡的作用,但孩子们表现非常好,各小组围绕学习目标认真研读课文,在小组展示发言时,大家能运用各种体会文章情感的方法,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小组同学进行补充时,能针对本组同学所讲的内容来补充,焦点突显,条理清楚。读“四季中以被我们换来换去,春天一定都当大哥,冬天不一定都当小弟,只要它们可爱就行。”孩子们不仅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于自然世界风调雨顺的盼望,还将诗句的意义引申到了人的精神世界,认为人与四季一样,应该大家都平等,不应该存在种族、肤色上的等级区别;读“不管他们已经八十三还是三十八,都应该常常和孩子一们一起荡荡秋千,骑骑木马。”炫

10、翔组的同学结合周末父母出去加班,自己一个人在家中的孤独,体会作者对家庭和谐、共享天伦的渴盼;读“可以把战争送到医院,锯掉它的满嘴钢铁牙齿,让打击乐代替轰鸣的炮声,让和平鸽衔着橄榄枝,可以不需通行证自由地来去。”朝阳组的同学结合自己了解到的中东地区的战争惨状,让大家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呼唤和平、渴望幸福的心声。读完想象中的自然世界,我很自然地进行了一次小结,读四五小节,我又用引读的方式简单的学习了第六小节,即全文的总结,过程流畅,衔接也自然。 今天的课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评价小组的智慧组,他们每一位组员都参与了对同学们的即兴评价。评论员们在认真倾听各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大家的长处,思

11、路清晰地进行概括,而且对大家的发言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甚至还有的“评论员”对小组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其引导作用不亚于一个小老师,这给来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课时作为备课组的第一轮赛课,高语组的老师们和张校长来听课,课后,老师们给予这堂课较高的评价,认为这节课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但是课后反思,我认为这堂课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一,本节课是分节品读诗歌,整篇课文的整体性、系统性体现不够,学生读完课文后,可能脑海中只留下几个断裂的画面,而没有形成连贯的、整体的印象。就本首诗而言,它本身是由几个片断构成的,可是如果遇到叙述顺序较明显的课文,如,叙事性的

12、课文,或是逻辑性较强的课文,我这样的安排又能不能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呢?二、本节课的第二个学习活动时间不够,学生动笔的时间不到五分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检测和展示。在课前,我最担心的就是时间不够,班上有九个小组,除去一个评论组,还有八个小组需要交流展示,主发言、补充发言,加上评价、朗读,即使一个小组只花三分钟,加上开课、中间的过渡,也得有半个小时,如果再稍微出现拖延,后面练笔的时间就很难保证了。今天果然是这样,学生动笔不到五分钟下课铃声就响了,练笔没有时间进行检查和展示。曾经想过把小组扩大,九人或是十人一组,那么全班就只有五个或六个组,这样小组汇报或是展示时间就会比较充裕,但是小组的人数一多,在进行

13、组内交流或是组内合作学习时,发言的人就多了,学习上存在困难或是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就会退居一旁作为观众。这两个突出的矛盾让我感觉左右为难,至今没有想到更好的两全办法。三,本节课的朗读并不到位。这节课,朗读我也全交给了学生,各小组汇报之后,由他们自己决定采取怎样的朗读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是派出一名同学朗读,有的是小组读,有的是邀请别的小组一起读,形式虽然多,也比较活,但是朗读的效果并不太好,他们没有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到朗读中去,或者说他们的朗读与他们的体会有点脱节,但课堂上已经实在没有评价与指导朗读的时间了。 总的来说,这一篇课文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我自己感觉比较轻松,没有像以前一样在课前考虑怎样开课、怎样提问、怎样导、怎样引,学生在较宽松的环境中能自如地深入到课文中进行体会与感悟,也能放开了来谈自己的想法,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和谐。课堂中留存的问题希望能在不断的实践与学习中得到消融、化解。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