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鱼雷(下).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270801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罗斯鱼雷(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俄罗斯鱼雷(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俄罗斯鱼雷(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罗斯鱼雷(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俄罗斯鱼雷(下) 高速航空反潜鱼雷 该系列鱼雷是采纳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喷雷,由固定翼飞机和反潜直升机携带,用于攻击高速航行的潜艇,也称高速反潜导弹。 -1型高速航空反潜鱼雷 该雷主要用于航空反潜飞机图-142和伊尔-38攻击高速航行的潜艇。 自导系统为主、被动声自导,自导作用距离在搜寻工作制为730米,在攻击工作制为500米。动力系统为固体燃料的喷气发动机。 -2型航空反潜鱼雷 该型鱼雷为出口型,由反潜飞机图-142M、伊尔-38和反潜直升机卡-28及米-14在飞行或悬停状态,按初始目标定位参数投放,攻击在水深600米、航速80千米/小时的现代潜艇,与目前其它鱼雷的区分主要是在搜寻和发觉目标工况

2、能快速动作,并能高速攻击目标,事实上在敌艇规避前就能击中目标。 该雷自导系统为双平面主、被动声自导,组合运用相关相位法和匹配滤波及振幅选择法对信号进行处理。鱼雷入水在搜寻目标时,不接通动力装置,靠重力进行螺旋形运动,在无噪声条件下,在空间进行扫瞄,探测距离可达1500米。 动力系统仍为固体燃料喷气发动机。完成战斗任务时间12分钟。 -3型航空反潜鱼雷 该雷是在-2基础上改进研制的,仍为出口型,由反潜飞机图-142M、伊尔-38与直升机卡-28及米-14投放,攻击水下高速航行的潜艇。 该雷自导系统为主、被动声自导,探测距离可达2000米。动力系统为采纳固体燃料的涡轮喷水发动机。 超高速鱼雷 该雷

3、由潜艇放射,以200节的超高速航行在气泡流场中,航程可达15000米左右,可以打击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及岸基设施,同时还可以作为水下运载器装载轻型反潜鱼雷,将其送入敌目标旁边。 该雷无自导系统,放射后鱼雷在空泡场中航行,高速直航攻击目标。 动力系统为两台发动机,第1台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第2台为金属海水反应燃料的喷水式发动机。 鱼雷采纳特别流线型设计,前半部与后半部不同,其流体性质也随之变更。雷上装有两种气泡生成装置,一种是在鱼雷头部,布置一个直径为101毫米,向后倾斜1213的导向板,将层流分开生成气泡;另一种是雷上装有气体生成器。 此型雷可依据详细的使命、运用条件和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发展特点

4、及趋势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俄罗斯鱼雷武器在其发展进程中,有以下特点及趋势。 重视鱼雷武器的发展 面对21世纪海战场严峻的反潜、反舰形势,俄罗斯始终重视鱼雷武器的研制与发展。针对鱼雷所具有的可隐藏攻击、自动寻的跟踪目标及水下爆破力大等特点,不仅始终把鱼雷作为有效的反潜武器,还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及战术思想的转变,把鱼雷作为打击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及岸基设施的重要手段,并依据将来海战需求和俄罗斯新的军事理论,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突出重点的发展鱼雷武器,其总的发展趋势是通用化与专用化结合,向高速、远程、大深度、智能化、爆破威力大和解决浅水运用方向发展。 多种型号并存 为完成不同作战使命与任务,仍采

5、纳多种型号并存,同时并举的发展轻、重型鱼雷及电动力与热动力鱼雷,又不间断地发展运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高速航空反潜鱼雷。为击沉和重创航空母舰等大型水面舰艇及岸基设施,还研制了65型大口径反航母鱼雷及超高速鱼雷。 各型鱼雷用途不同,性能各异,但各具特色,趋于系列化、标准化,形成了鱼雷武器中广泛的、多方位的攻击实力和威慑力气。 向通用化发展 过去重型鱼雷由潜艇放射,用于反潜或是反舰,而轻型雷则由飞机投放,用于反潜,用途比较单一,型号品种较多。随着科技进步,为便于部队运用,目前现代鱼雷均向通用化方向发展,重型鱼雷潜艇和水面舰艇均能运用,既能攻潜又可反舰,即可用于深水又可用于浅水。如-2电动自导雷及重

6、型热动力鱼雷均很好地解决了通用化问题,而-1轻型雷除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投放外,也可作为火箭助飞鱼雷的战斗部。 发展专用的65型反航母鱼雷 及超高速鱼雷 航母编队及舰载机是争夺制空权、制海权的核心兵力,打击航母已成为鱼雷的战斗使命之一。 针对航母编队,俄罗斯研制的65型鱼雷增大了直径,增加了战斗部装药到400500千克,提高了爆破威力,还增加了燃料储备,使航程增加,低速航行时航程还可以大幅度增加,足可构成对航母的威慑。但由于该雷直径是非标准的,只有经过改装放射管的专用艇,才能运用这种鱼雷,有肯定的局限性。而超高速鱼雷,航行在气泡场中,以200节的速度航行,航程可达1010015000米,并可在潜

7、艇现有534毫米放射管放射,由于该雷航速快,在敌目标来不及躲避状况下,就可以击中目标。 热、电动力鱼雷同时并举 俄罗斯采纳热、电并举的发展鱼雷方针,在压缩型号前提下,改进研制了有代表性的热动力及电动力-2重型鱼雷,发挥各自的特长,使其在性能和价格上高、低搭配运用,满意海军不同战斗任务中的运用要求。 过去其热动力鱼雷的动力装置运用的都是传统的过氧化氢燃料及透平发动机,性能稳定,平安牢靠,技术上比较成熟。另外,俄罗斯研制的单组元燃料及先进的摆盘发动机已装备到热动力鱼雷上,其研制的透平发动机输出功率可达1500瓦,而摆盘机输出功率可达500千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电动力鱼雷的能源主要是银锌电池和铜

8、镁电池系列。战雷用一次内注液电池,操雷则都采纳二次银锌电池,发动机为直流串激电机。轻型雷大都采纳镁、氯化银及铜镁海水电池,推动电机也是直流串激电机。鱼雷电池和推动电机性能先进,技术水平高,工艺成熟,工作牢靠,在电动力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胜利研制了高速航空反潜鱼雷 这种运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航空反潜鱼雷,其特点是航速高,可达60节以上,航程短,约3500米,运用该型雷的战术思想是利用飞机快速将鱼雷送到目标活动区上空投放,以弥补鱼雷航程短的不足。入水后发动机暂不启动,而将自导系统开启,这时利用鱼雷自重,限制鱼雷下潜进行环行搜寻,发觉目标后,发动机启动,快速攻击目标。击中概率达73%80%

9、,完成战斗任务的时间只需12分钟,足见该型雷反潜的威力,这也是俄罗斯为什么不间断地发展该型雷的重要缘由。 采纳尾流自导攻击水面舰艇 俄罗斯的几型主要反舰鱼雷都采纳了尾流自导技术,利用高频主动声脉冲探测舰艇航行时形成的航迹尾流,提取信号导引鱼雷沿尾流气泡远距离跟踪并攻击目标。这种尾流自导作用远,抗干扰实力强,可通过预编程设定,解决多目标下对预选的目标进行攻击,且较好地解决了末弹道的跟踪问题。美国只有MK45-F雷运用了尾流自导,但没有普及和很好地发展。 采纳复合引信 俄鱼雷运用的电磁引信,技术先进、牢靠,其接收线圈和辐射线圈配置独特,解除了引信段壳体采纳玻璃钢带来的强度与渗漏问题,电磁引信已实现

10、多频制。目前俄罗斯新型雷上均安装了电磁引信与声引信组成的复合引信,声引信用于反潜,电磁引信用于反舰。整个引信采纳多种抗干扰措施,性能先进,工作牢靠。 重视鱼雷优化设计 俄罗斯重视鱼雷一体化优化设计,系统设计思想强,继承性好,全雷和系统的综合性能指标先进,主要系统采纳分段配置,模块式结构,全雷布局合理紧凑,便于运用维护。 实行有效措施降低鱼雷噪声 当今水下对抗事实上就是水声对抗,为降低鱼雷的辐射噪声和自噪声,俄罗斯针对构成鱼雷主要噪声源的流体噪声、机械传动和结构噪声、推动器噪声等实行了以下有效措施。 采纳无空泡层流雷头线型设计,限制鱼雷流噪声,降低自噪声。 动力系统主机整机隔振,辅机实行阻尼隔振

11、等措施,以降低机械振动和结构噪声。 对鱼雷壳体进行低噪声结构设计,以增大壳体传播阻尼。 自导及声引信换能器设计成悬浮阵结构,降低机械振动噪声对换能器的干扰。 对转桨设计成大侧斜的低噪声螺旋桨或采纳泵喷式推动器。 通过对俄罗斯主要出口型鱼雷的初步分析,可以认为俄罗斯鱼雷武器的综合性能处于先进水平,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抗衡。在战术运用、设计思想和新技术应用,牢靠性、可修理性等方面均有自己独到之处,某些技术还占有明显优势。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