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12篇(蜀道难详细教案).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268960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9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道难》教案12篇(蜀道难详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蜀道难》教案12篇(蜀道难详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蜀道难》教案12篇(蜀道难详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道难》教案12篇(蜀道难详细教案).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蜀道难教案12篇(蜀道难详细教案)蜀道难教案1 1、知识与能力:诵读感知,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过程与方法:品读鉴赏,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走进诗人心灵,感受诗人赤子之心。 一、学习重点: 1、诵读诗歌,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 2、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学难点: 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1、朗读法 2、自主学习 3、小组合作探究 4、点拨法 5、多媒体情境教学法 1课时 一、导入 播放童声版的望庐山瀑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对李白诗歌的回忆,进入学习诗歌的氛围。 导入语:李白的诗歌传承千载,我们的童年、少年都伴随着李白的诗歌,名山

2、大川给了漫游祖国的李白创作灵感,让他写出了很多奇文,今天我们一块学习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最具代表性的诗歌蜀道难。 二、学习目标展示 三、活动:学生自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做到目标明确。 三、预习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 噫吁嚱鱼凫秦塞萦岩峦 石栈猿猱扪参抚膺 巉岩飞湍喧豗砯崖 峥嵘崔嵬吮血咨嗟 活动:一学生读,读完后全体学生纠正,然后齐读巩固。扫除课文的文字障碍,积累生字词。 过渡语:唐代的诗评家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究竟这首诗奇在何处,下面我们就“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四、诵读诗歌,感知风格(PPT展示) 1、活动:诗歌风格多样,“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风

3、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清新的田园风格,看视频,听名家诵读,听的时候注意感受诗歌风格。 2、提问:这首诗歌是怎样的风格? 明确:雄浑、豪放 3、活动:自由诵读诗歌,读出雄浑、豪放,读出激情。找出本诗中你认为最能表现蜀道之“难”的句子并加以评析。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提问:这三句是诗歌的主旨,贯穿着全文。分别是从那几个角度表现蜀道之难的? 明确: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是从写出了蜀道的高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能使红润的脸色枯萎,害怕的感情,写出蜀道的

4、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深沉的慨叹意,感叹蜀道的战祸之烈。 说明:通过对这三句主旨句的诵读,诗歌一唱三叹的风格就体现出来了。 4、提问:蜀地真的这样的奇崛险峻吗?让我们设身处地的感受一下。 活动:通过一组真实的蜀地剑阁古栈道的图片展示,并配有十面埋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蜀道的奇绝、壮美。有利于把诗句形象化,便于理解诗歌的内容风格。(PPT展示) 活动:朗读诗歌,读出精彩,配乐朗诵,学生自告奋勇,诵读渐入佳境。 过渡语:蜀道难的雄浑豪放的风格是如何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通过名家的评论引出蜀道难在艺术上的成就之高“妙在起伏,其才思放肆,语次奇绝,自不待言。”(唐诗品汇)“倏起倏

5、落,忽虚忽实,真如烟水杳渺,绝世奇文也。”(增订唐诗摘抄)(PPT展示) 五、品读诗歌,鉴赏手法 提问:本诗意境阔大,气势逼人,气象宏伟,画面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作者运用怎样神奇的笔墨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体会。(PPT展示) 说明:把舞台留给学生,让学生讨论。讨论结束,学生展示,老师点拨。 明确: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作者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 小结:主要用了神话,突出了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 “地崩山摧壮

6、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巧妙地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写出了开蜀道的难写出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和改造自然的强烈的愿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这句话显得很有气势,写出古代劳动人民在劈山架路的过程中的悲壮的业绩而且这句话还运用了传说故事极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二句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极为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走进去就像迷宫一样突出了蜀道的迂回盘旋曲折的特点。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按理说黄鹤飞得很高,连黄鹤都飞不过去,可见蜀道山势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缘技术比较好,这种山连猿猱都攀不过去,可见山势的险峻通过黄鹤和猿猱都飞不

7、过去或者攀不过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衬实的写法。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通过摹写神情、动作侧面: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这也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

8、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补充:(PPT展示)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唐白居易琵琶行 “子规”意象:子规又叫杜鹃,是蜀地王杜宇的魂魄所化。啼叫凄切。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

9、文云“其险也如此”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补充:李白诗中用了夸张手法的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桃花潭水深千尺,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 说明:根据学生所选句子进行诵读指导。 小结:李白的这种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奔放的激情,就构成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手法(PPT展示)李白在这首诗中,用了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瑰丽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把古老蜀道写的高俊逶迤峥嵘摄人心魄,让我们充分领略了诗仙的才情,过渡:那么激情的文字背后有什么丰富的思想?“李白蜀道难之作,歌蜀地山川,即事成篇,别无他意。(顾炎武日知录)(PPT

10、展示) 你同意吗?你认为李白借蜀道之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六、精读文章体会情感 提问李白借蜀道难抒发了怎样的情感?(PPT展示) 学生独立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明确:第一种: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 第二种: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 第三种: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第四种:劝朋友早回家,不要入蜀。 补充: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毁谤,排挤出京。 天宝初年,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 小结:送别友人,

11、蜀地崎岖难走;皇帝不重用,权臣排挤,赐金放还;仕途艰难,国家时局危急,这一切都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是仕途艰难的李白仍然不忘关心国事,赞美大好河山,把蜀道写的壮美、峥嵘、逶迤,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外表行为洒脱不羁实则有一颗赤子之心的李白,齐读余光中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是盛唐的诗魂,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你的酒明亮了盛唐的月,你的诗绽放了盛唐的花。” 结束语:全体诵读。读蜀道难,不久感受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让我们听到了倾泻而下的瀑布声,看到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而且读出了李白的万丈豪情,认识了一个飘然不群

12、的李白。 再次朗诵诗歌,结束本课。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蜀道难。 2、推荐李白其他名篇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八、板书: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险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蜀道难教案2 教学目的 一、了解李白的生平、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二、体会作品本身所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三、品味美丽的诗歌语言及其深刻的含义。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设想 蜀道难是李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其作品内容含量之大、艺术特色之奇妙为历代评论

13、家所称道,然而无论对其创作目的的认识,还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又使历代评论者仁者见仁,众说不一。对此,我们在教学中也不应该要求学生对作品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拿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切实达到提高独立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的目的。具体的做法可以按照下列思路进行:课前预习(自学:通过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疏通诗歌大意,提出问题)课上分组讨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课下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并提自己新的见解)课上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全班提出,全班学生发言谈看法,最后解决问题)课下总结归纳,就作品的某一方面写评论或感想。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课前

14、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作品的风格、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以上内容分四个小组准备,每小组只准备一个问题,要全面、准确,每个问题由各小组出一名代表准备课上汇报。) 2.借助课下解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通读全诗,熟读全诗,以备课上教师叫起朗读。 3.弄清全文主要内容及感情脉络的发展,准备复述(全班每个学生都准备)。 4.每个人把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写在纸上,在课前由课代表统一收齐交给教师,以供教师备课和课上讨论使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诵读全诗,了解本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脉络。 3.熟悉全诗,提出问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15、一、导入新课。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是李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作。大凡杰出的作品都具有内容丰富、艺术特色多样的特点。因此,学习这样的作品,我们要解放思想,不受前人成说的束缚和制约,敢于思索、敢于想像,拿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二、检查预习作业。 1.根据课前布置,由四个小组的代表分别介绍作者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本诗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在学生介绍的同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订正和补充。有条件的学校,课前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相关内容制成投影卡片、电脑幻灯片或打印成资料发给学生。(有关内容见“方案一”。) 2.让一名学生复述全诗主要内容,并请至少两名学生补充说明。 教师明确: 本诗

16、描述了蜀道山川的艰险,而以惊人的想像力和奔突在想像之中的浓烈情感见长。全诗分三段:第一段,以开辟之奇写蜀道之难;第二段,以奇峻荒凉的景色之令人悚惧写蜀道之险;第三段,由自然而及人间,表现对蜀中可能出现叛乱割据的隐忧,仍然不离“难”、“险”。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朗读。 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三个自然段,每个学生朗读以后,请全班学生指出其朗读过程中的字音和音节的错误,教师应及时订正。 三、分组讨论、交流。 分组讨论、交流有两种形式(内容):一种是,教师把收集上来的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系统整理归纳后,编上号,如果问题特别多就分散到几个小组;如果问题少,就全部发给每个小组。

17、另一种是,教师不把收集上来的问题分给各小组讨论,而只让每个小组讨论本组成员提出的问题。 活动方式: 学生: 首先分成活动小组(小组的多少、大小应视班内人数或其他具体情况而定),每个小组应该有一名负责人,负责召集、组织活动并负责做好记录,待下节课全班交流时发言(或给答案,或提问题),其他同学应对每一个问题(或老师分给的题目,或本组同学提的)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共同提高的目的。讨论的问题,可以涉及作品的任何角落,小到一个字的读音、解释,大到作品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 教师: 要密切注意每个小组讨论的进程,掌握讨论的时间,巡回辅导,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

18、看问题的角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第一自然段,熟读第二、三自然段。 2.收集各小组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准备下节课发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继续朗读练习。 二、重点鉴赏诗的主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和重要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我们经过课下大量地查阅资料和上一节课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对蜀道难这首诗一定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不少新的看法。不过也一定还有不少想不通、弄不明白的问题,那么这节课就来个全班讨论,大家共同提高。 二、朗读背诵。 1.提问个别学生,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全班学生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三、全班讨论、交流。 根据上节

19、课分组讨论的情况,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要相应变化,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每小组的代表按照老师分给的题号逐一向全班同学汇报(说出答案或提出问题)。 二是全班每个学生不必拘于顺序和形式,随便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对问题的看法。 活动方式: 学生: 按顺序或随便提出自己仍然弄不清的问题,或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后,全班其他学生可以随便地、不拘形式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同意或反对),并认真做好笔记。 教师: 首先要组织好学生讨论、交流,注意随时调节讨论、交流的气氛,对所有问题要给出较为准确的答案或较为明确的说法。有些问题答案不是惟一的,特别是一些语句含义的理解本来就可以见仁见智,要给学生讲解明白,只要学生说

20、的有道理就应给予肯定,对答案不必要求整齐划一。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三自然段,熟悉全文内容。 2.就课上讨论、交流的问题中,找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写一篇研究性报告,不得少于700字,下节课课上交流。 参考题: 1.蜀道难一诗的文体特色。 2.探索李白写作蜀道难一诗的背景及目的。 3.从蜀道难一诗看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4.李白诗风与杜甫诗风比较谈。 5.诗中有几处用典,作用是什么? 6.开头连用三个叹词,其用意何在? 7.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8.主旨句在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有何作用? 9.全诗的夸张。 10.全诗感情的脉络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 11.本诗哪些情节体现了诗人奇特的想像和

21、大胆的夸张? 12.李白的政治预见性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充分认识蜀道难思想内容的精深、艺术特色的绝妙。 二、继续品味蜀道难语言的华丽,体会作者胸怀的博大。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李白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他有许多优点,但也有许多缺点,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对这一历史人物及其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二、检查全文背诵。 (检查方法如前) 三、组织交流。 交流方法可以先小组交流,选出好的再全班交流;也可以直接全班交流,谁愿发言谁说。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学生:交流。 教师:对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交流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指出。 四、布置作业。 蜀道难教案3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一、教学重点: 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二、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1、朗读法 2、点拨法 3、自主学习,小

23、组合作 4、多媒体影音 1课时 一、导入 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盘古开天辟地)可是在我们西南部有一个传说,天是男神造的,地是女神造的,因为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没法和天合起来,于是她便把地折叠起来,形成了高山、低谷,这样天地就吻合了也许是西南部的崇山峻岭给了人们灵感,让他们创造了这个神话,也许是西南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灵感,让他创作了诗歌蜀道难(PPT展示) 说起蜀道难唐代的诗评家殷番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究竟这首诗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共同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 二、诵读感知风格之奇(PPT展示) 1活动下面先请大家听一遍老师诵读

24、,听的时候注意感受诗歌风格 2活动生诵读 3提问通过通过诵读和听读感受这首诗歌又怎样的风格? 明确雄浑、豪放 4 活动诵读诗歌主旋律再次感悟雄浑豪放的风格(PPT展示) 5 提问主旋律是那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明确噫吁嚱(x),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嗟 6 活动指导诵读,感受诗风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下面试分层加以解说: “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

25、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能使红润的脸色枯萎,应读出害怕的感情,声音也应该越来越低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小结通过对主旋律的诵读,诗歌一唱三叹的风格就体现出来了

26、三、品读涵泳意境之奇 欧阳修这样评价蜀道难“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PPT展示)李白的这种于众不同的风格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营造的,他反复咏叹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哪儿?请同学们抓住文章的主旋律,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个角度突出了蜀道难,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注意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 1、赏析第一小节 (1)提问第一处的难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难的? 明确第一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主要是说山势之高 (2) 提问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这一特点?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句来鉴赏一下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作

27、者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 小结主要用了神话,突出了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巧妙地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写出了开蜀道的难写出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和改造自然的强烈的愿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这句话显得很有气势,写出古代劳动人民在劈山架路的过程中的悲壮的业绩而且这句话还运用了传说故事极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二句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极为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走进去就像迷宫一样突出

28、了蜀道的迂回盘旋曲折的特点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按理说黄鹤飞得很高,连黄鹤都飞不过去,可见蜀道山势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缘技术比较好,这种山连猿猱都攀不过去,可见山势的险峻通过黄鹤和猿猱都飞不过去或者攀不过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衬实的写法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通过摹写神情、动作侧面: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这也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根据学生所选句子进行诵读指导 小结由此可知,第一小节里有大胆的夸张,有

29、丰富的想象,还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5)活动生再齐读整个第一小节读的时候注意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激情 2、赏析第二小节 (1)活动 这是第一小节,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鉴赏了一下接下来看二小节,第二小节有两处描写的文字,请分别把它勾画出来 (2)提问这两处描写展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 明确描写了蜀道的险 (3)提问这两处文字是怎样来变现蜀道的险峻的? 明确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

30、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小结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

31、,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绝非虚言! (4)活动生齐读 3、赏析第三小节 提问第三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的呢? 明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表现了蜀道易守难攻,地势的险要 所守或匪亲,杀人如麻蜀地凶险 活动生读这几句话,感受蜀地的凶险读出紧张的语气 小结蜀道如此的高峻,如此的险阻,猛兽如此的凶恶 提问如果让你们进蜀山,走蜀道,你们会有什么感受?(生可能答害怕) 明确雄奇可怖(PPT展示)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给我们营造的奇特的意境 同样是写蜀道,我们看三秦民谣怎么写的:武功太白,去

32、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鸟栊,势与天通(三秦民谣)(PPT展示)武功县的太白山很高,离天只有三百尺孤云、两角二山,离天只有手一拳那么近;山高水急的子午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蛇盘、鸟栊两座山,山势曲折险峻,高耸接天 提问同样是写蜀道,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首民谣和李白的事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好不同之处? 明确相同:夸张不同:想象神话传说侧面描写虚写映称 小结李白的这种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奔放的激情,就构成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手法多样造意境奔放的激情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PPT展示) 四、精读揣摩意蕴之奇 提问那么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难呢?请看教材解释

33、这首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同样是送别,却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而是极写蜀道难,目的是为了劝有人不要去,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意图? 明确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n)岩不可攀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PPT展示) 提问这三个句子中那些字需要重读? 明确何时不可胡为早 活动分组朗诵 看来是极力劝友人不要去那么这是不是全诗的所有意图呢? (PPT展示):写作背景 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毁谤,排挤出京 天宝初年,地方

34、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 请同学们结合背景以及诗歌的第三小节讨论一下,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PPT展示) 明确言外之意两种解读 第一种: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 第二种: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PPT展示) 小结李白是在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幽愤之情,一副狂态难掩一颗赤子之心(PPT展示) 结束语:全体诵读,感受诗人的这幅心肠吧 蜀道难教学反思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

35、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闽,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就在于让学生探究“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

36、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这就需要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敢于在学生面前自我展示的,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下,有更多的发现。 一|、勇敢舍弃才能得到更多 从对高中教材的解读来说,李白作品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艺术方面无疑具有典范性。在讲这节课之前我曾设想将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李白的身世经历相结合,进而从情感层面对诗作作出解读。但是,在翻阅各种资料并对文本有了更深入透彻的理解之后,我决定忍痛割爱,舍弃更多的情感分析,而是围绕“难”字,以赏析诗歌艺术特色并进行鉴赏训练为主,这样就使目标更为集中。为了做好铺垫,我把教材安排的将进酒放在蜀道难之前讲,使得学生在

37、第四部分“拓展与延伸”环节中的讨论与思考水到渠成,自然顺利。 二、倾心投入带动整个课堂 本单元学习提示反复强调诗歌教学要反复诵读。具体到这一首诗来说,相对较为抽象难懂,所以我就用一个早读时间让学生预习,通过交流与检查发现这种充分预习是很必要的。在正式上课时,我较为注重教师自己的朗诵示范作用。在悲壮的大提琴的沉郁又昂扬的旋律中,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蜀地那卓绝的险与美之中,面对着同学们朗诵完这首诗后,我的眼睛几乎湿润,竟忘了这是一节有很多位老师听课的公开课。这种投入也感染了学生们,他们给我最热烈的掌声,并将这种氛围一直延续到下课铃声响起。 三、交流探讨衍生无限生机 在讲课之前,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唯恐

38、学生不能领悟理解,所以第一遍写的教案预设性过多而生成性太少。然而早读时学生读书的热情给了我尝试的勇气与信心,所以我决定把设计好的整体思路拆散成零散部件,让学生自己去组合。正式上课时学生的创造力与潜能令我惊异,他们不仅很好地悟出了朗读的技巧,而且联想到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联想到了李白的行藏经历与理想追求,大大丰富了课堂构成,使预设的课堂焕发出意料之外的无限生机,这是我的意外收获,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蜀道难教案4 蜀道难是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这首诗想象奇特,笔意纵横,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创作特点。诵读时,一方面要感受杂言古体诗的参差错落之美,另一方面要

39、想象作者笔下蜀道的雄奇险峻,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1.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成就,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3.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探究诗歌的主旨。 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导入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他是谁?(李白)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天上的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来“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

40、起来学习一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平生有“大济苍生”之志,但不被重用,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 2.相关背景 从诗的内容来看,此诗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泛指所有“西游”之人。在诗

41、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告诫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后来的“安史之乱”足见诗人政治预见的正确。 3.解题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蜀道,蜀地的道路。难nn,艰难。进入蜀地的道路艰难(难行)。 4.了解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主要是指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表现在诗题上,有歌、行、引、吟等体裁。蜀道难就是一首典型

42、的古体诗。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噫吁嚱(yxx)凫(f)栈(zhn)猱(no) 扪参(mnshn)峥嵘(zhnrn)巉(chn)湍(tun) 咨嗟(zji)豗(hu)砯(pn)崔嵬(cuwi) 2.解释下列词语 何:多么。 当:对着,向着。 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 扪:用手摸。 膺:胸。 坐:徒,空。 但见:只听见。 喧豗: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 砯崖:水撞石之声。 胡为:为什么。 9322;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9323;咨嗟:叹息。 三、文本研究 梳理脉络 明确第一段:先总写蜀道之难,然后写蜀道的历史、地貌、来由,最后写蜀道的高危。 第二段:蜀道之险。 第三段:蜀中战祸之烈。 主旨句是什么?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之难(雄奇险峻)的? 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