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下第三单元复习精品讲义.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9265595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0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三下第三单元复习精品讲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三下第三单元复习精品讲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三下第三单元复习精品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下第三单元复习精品讲义.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题是“传统文化”,全单元包括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单元重点:(1)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古诗三首分别写了元日、清明和重阳这三个中国传统节日。学习纸的发明时要注意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概括段落大意。赵州桥是围绕赵州桥设计的“精巧”和“美观”来分别描写的。在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要格外注意第 3 自然段,整段是围绕“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这句话来写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关键词句。(2)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习俗,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本单元安

2、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交流过节的故事。本单元教学建议:读懂寓言,明白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清明。2.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表达,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一、复习元日 1.读准音 屠(t)苏(s)2.认清形 形声字结构:符=+付,上窄下宽 3.看注释 元日 指农历正月初一。屠苏 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3、。瞳 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新桃换旧符 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4.解诗意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尝新年的第一口酒,心里暖洋洋的。此时,初升的太阳把明亮耀眼的光辉洒向千家万户,让生活充满了希望,人们都忙着把门上的旧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5.知诗人 王安石(10211086 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诗“学杜

4、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先生文集,谥号“文”。6.悟诗情 这首诗描写了春节时人们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的除旧迎新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节日气氛。二、复习清明 1.读准音 魂(h n)酒(ji)牧(m)2.看注释 清明 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3.解诗意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4.知诗人 杜牧(公元 803约 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

5、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5.悟诗情 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诗人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清明时节孤身行路的感受和心情。三、复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读准音 兄(xi n)剥(b)b i 2.看注释 九月九日 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山东 此处指华山以东。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茱萸 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3.知诗人 王维(701 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

6、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4.解诗意 诗人王维独自远离家乡,作客他乡,每逢佳节都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想到此时远方兄弟们身配茱萸登高,却发现了少了一个人。5.悟诗情 整首词表达了作者表达了诗人独自离乡,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倍加思念远方、思念亲人之情。四、课后习题 1.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写的是春节,清明写的是清明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元日描写的是春节时,人们燃放鞭炮、畅饮屠苏酒、换上新桃符的欢快情景。清明描写了清明时节,在街上行走

7、的诗人悲伤苦闷,向牧童询问哪里有酒家,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的情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诗人独自远离家乡,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的情景。五、作业 1.背诵三首古诗。2.默写清明 板书:9.古诗三首 传统节日:春节、清明、重阳 教学后记:10.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创、携”等 13 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 12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2.朗读课文,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3.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教学重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教学难点:理清纸的发明过程。一、导入 1.指名读生字新

8、词。(1)字形:形声字结构特点:创 伦 洲 蔡 熟字带生字:隽一携 区一欧 土一社(2)字音:平舌音“蔡、存”,翘舌音:“制、创、洲、社”;前鼻音:“伦、鲜”。另外,“鲜、累”是多音字,“鲜”在这里读“xi n”,还有一个读音是“xi n”,组词为“鲜花”;“累”在这里读“l i”,还有一个音是“l i”,组词“劳累”。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第一部分(1 自然段):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总)第二部分(2 4 自然段):纸的发明过程。(分)第三部分(5 自然段):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总)二、细读课文 1.学习课文 2、3 自然段。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来当纸的?读一

9、读课文 2、3 自然段。(竹片:笨重 帛:轻便、太贵 麻纸:粗糙)2.学习第 1、4 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读 1、4 自然段。(1)这两个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是什么关系?(一个总起,一个总括。是前后呼应的关系。)(2)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因为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三、小结 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图表。板书:10.纸的发明 竹片:笨重 帛:轻便、太贵 不能普及 麻纸:粗糙 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 传承下来 教学后记:11.赵州桥 教学目标:1.认识“县、拱”等 11 个生字

10、,其中一个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智慧、创举、设计”等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的特点。3.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历史悠久、设计上精巧、美观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一、导入 1.指名读生字新词。(1)字音:翘舌音“智、史 赵、爪”,后鼻音“拱、横、匠”。其中“爪”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 o”,还有一个读音是“zhu”,组词是“鸡爪”。(2)字形:熟字比较。如:赵一起 省一雀 县一具 匠一匹 设一没 史一中 且一目 兴一举 2.朗读课文,

11、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的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它的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 1 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因为赵州桥是隋朝建造的,至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所以它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2.学习第 2 自然段。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赵州桥非常雄伟。)3.学习第 3 自然段。第 3 自然段主要写什么?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4.学习第 4 自然段。联系上面 3 个自然段,说说什么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才干,哪里告诉

12、我们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设计独特,坚固、美观,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桥年代久远,至今已有 1400 多年。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板书:世界闻名、历史悠久(1400 多年)不但坚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11.赵州桥 而且美观:精美的图案、“有的有的还有的”智慧和才干、历史文化遗产 教学后记: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择、宫”等 14 个生字,其中四个多音字“都、作、乘、笼”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2.默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13、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难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一、导入 1.指名读生字新词。(1)字音:多音字:都(d)作(zu)乘(sh n)笼(l n)(2)字形:形声字结构特点:摊 贩 笼 栏 形近字比较:窜一宫 史一吏 昨一作 乖一乘 才一寸 二、细读课文 自由读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1)读第 2 自然段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板书:人物 街市 情景)(2)读第 3 自然段,重点看

14、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3)读第 4 自然,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4)朗读课文第 5 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三、小结 1.本单元的其它几篇课文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了我国传统节日,认识了伟大的发明家蔡伦,他改进了造纸术,还欣赏了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赵州桥。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板书:12*.一幅名扬中外

15、的画 清明上河图 人物 街市 情景 教学后记: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搜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成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制定初步的活动方案。探究指导:1.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可以从书上、网上或其他途径查找资料;然后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作准备。搜集资料的范围:节日名称、过节的时间、节

16、日的习俗 搜集资料的途径:询问长辈,听他们讲述传统节日的习俗;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在网上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和音像资料 2.个人学习成果展示。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1)选材典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来写,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比如:春节时,和大人一起写春联、贴春联、包水饺、吃水饺;中秋节时,一家人在阳台赏月(2)言之有序。动笔之前,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做到条理清晰。(3)重点突出。把最能体现传统节日特点的地方、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具体。如写中秋节做月饼,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写:先总写

17、月饼是中秋节的特色美食;再简述准备工具与材料;然后详细描写做月饼的过程;最后写吃月饼及感受。3.集体合作成果展示。展示成果时,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最后评一评哪个小组活动开展得好。教学后记: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的描写方法。2.识字加油站,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认识标牌上的字。3.词句段运用,学会用连续的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4.读读背背有关传统文化的词语,帮助学生们积累词语。重点巩固:一、交流平台 1.重点巩固:课文中很多段落,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2.小结:要想把一段话写清楚,一定要围绕一个意思

18、写。只有这样,整篇文章条理才清楚,思路才顺畅。二、识字加油站 1.指名拼读生字,齐读标牌上的词语,指名领读。注意读准翘舌音“税”,整体认读音节“疫、阅”。三、词句段运用 1.仿照例子,用上连续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2.仿照书中的文段,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去写。四、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学习词语。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说“毛笔、墨汁、白纸、砚台”是书写的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雅人四好:琴棋书画,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种技艺是高雅之人所喜欢的。花中君子:梅兰竹菊,是说“梅花、兰花、翠竹、菊花”高洁、儒雅,是花中的四君子。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中医上的四种诊断方法。2.以上词语都是有关什么的词语?(都是关于传统文化的词语)3.自由朗读,积累背诵。教学反思: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