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252738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宁夏育才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 “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

2、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现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

3、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很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

4、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1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B “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C“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D“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2下列

5、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B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C“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己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B“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

6、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C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为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D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3分):亦诗亦哲方东美方东美,名珣(18991977),安徽省杰出的乡贤,台湾大学哲学系的名教授,我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大哲学家,闻名于世。方先生受到中国传统诗教的熏陶。“幼承庭训,深沐经史古典文化熏陶;加之,夙慧天成,秉彝非凡,三岁受诗经,过耳成诵,有神童誉,如以智然。”方先生对诗经素

7、有研习。他读金陵大学哲学系时还怀着浓厚的兴趣选修了诗经一课,希冀能有所增益。但“开课不久,一天,教授在台上讲,台下有人低声说错了!教授皱了一下眉,继续讲课;台下又有人说:错了!教授生气了。大声问:谁说我讲错了,谁就来讲!方先生站起来说:我们是学生,我们是来听课的。教授气更大了:你既能说我讲错了,你就应该上来讲!方先生从容出位,走上讲台,先向教授鞠躬,便将教授讲过的一段诗经,重新讲解,详征博引,既辞义明白,又趣味盎然,人人凝神静听,直到下课钟响了,方先生再向教授鞠躬而退。教授走出了教室,方先生得到全班如雷的掌声。”于是,方先生的国学根基深厚之名声,传遍全校,成为大家的共识。著名的教育家、校教务长

8、刘伯明博士曾对文学院文史哲各系负责人明言:“你们要请国学老师,有两个学生方东美、黄仲苏的关恐怕不容易过,最好先征询他们的意见。”方先生既精通英语和德语,又精通西方的诗。诗人张佛千回忆说道:方先生对西方的诗的“情理神韵”,“能以其大慧”,予以“深赏妙解”之。所以,他在自己的哲学专著里往往引用了很多西方的诗。特别是,他能“信、达、雅”地将西方的诗“译为中国五言诗,辞意兼美,置之古人佳作中,亦无逊色”。方先生不但热爱中国古典诗,会翻译西方诗,而且还乐意写中国古诗,他一生写了一千多首。但是,他却不轻易示人。“我除掉写一点哲学的著作以外,同时也还写了一点诗、一点词,但是这种东西平常不示人的。所谓诗同词,

9、在中国就是印出来,也是非卖品所以有许多人就把诗集词集叫做待焚稿,是自己预备给烧掉的,这完全是作者自己的真情的寄托。”所以,人们往往只知道方先生是一位哲学家,而不知道他同时又是一位诗人。他认为“中国很多哲学思想即充满诗意”。他还主张哲学与诗是会通的。“本来是兼综先知先觉、诗人、艺术家同圣人的资格,然后才构成完备的哲学家。”他坦言相告:“我自己的真情感,也许不在我的思想里面表现出来,而在我的诗词里面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了。”方先生的诗受到极高评价:史学家黎东方教授谓其诗必传。古典学者兼文艺评论家钱钟书教授,1987年访美经华盛顿时,对弟子陈一川叹曰:“中国古典诗人如方先生者,今后绝矣!”这些评价当然也

10、是我们读方先生诗的最好的导读词。方先生的长子方天华,在方先生逝世后出版全集中的诗集坚白精舍诗集的后记中,开头就追忆说道:“国内外学术界认识先父方东美教授的人士,都知道他是颇有成就的哲学家。不过对于他诗词造诣熟悉的人,不算很多。这是因为父亲借用诗词发挥自己私人的情绪观感,除了对于家人和少数知交,他不轻易出示作品。”我们上中学住在家中,“夜深梦醒,常听见父亲在他的书房兼卧室里吟诗。他时常利用夜间的宁静,读书写作,要到清晨三四点才就寝。”但“他如有自己得意的诗词,就等不及向母亲和我们诵读。”方天华也回忆说道:“父亲的诗词大部分是在重庆八年抗战期间写作。那时我们全家住在沙坪坝嘉陵江畔中央大学教职员宿舍

11、的栾家院。似乎生活愈苦,父亲研读愈勤,诗情愈浓,这大概也就是所谓重庆精神。”他实话实说,父亲所谓的“坚白精舍”,无非就是“我家的泥墙陋屋”。他还形象地描绘出他父亲吟诗的动人的情景:“嘉陵江对面磐溪的瀑声,江中石门的急涛声,岸边纤夫的歌唱声,常与相咏相应,极有情趣。”他最后道出了他父亲对诗之所以青睐的原因。“父亲在世常引歌德,说诗的功能在作生命之梦。”【相关链接】:方先生曾说自己“三岁读诗经,十二岁就读完了十三经”。这在当时重视教育的家庭中,是可能做到的。他的国学程度有多好呢?他在段锡朋先生纪念谈话一文,说他念金陵大学哲学系时,入学考试的国文成绩特优,得以免修三年国文课。后来有两位教授担心中国文

12、化在金陵大学受到忽视,就向校长建议,“以后凡是聘请中文教授,都要得到某某两个学生的同意”云云。方先生正是这“两个学生”之一。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方东美的诗词大部分是在重庆八年抗战期间写作,他一生写了一千多首,是自己预备给烧掉的,这完全是作者自己的真情的寄托。B因为方东美既精通英语和德语,又精通西方的诗。所以,他能“信、达、雅”地将西方的诗“译为中国五言诗,辞意兼美,置之古人佳作中,亦无逊色”。C方东美他认为中国许多哲学思想即充满诗意。他除掉写哲学著作以外,同时也还写诗词,但是他从不把写的诗词示人。人们往往只知道方先生是一位哲学家,而不知道他同时又是一位诗

13、人。D方东美三岁受诗经,十二岁就读完了十三经。金陵大学入学考试时,方东美的国文成绩特优。上诗经选修课时,有一次走上讲台,将教授讲过的一段诗经,重新讲解,详征博引,趣味盎然。5传记的最后写了方天华对自己父亲的回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6本文追述方东美的往事有几个细节,这些细节的写法是否成功?试结合文本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一种深久的不安 乔叶 有时候,走在街上,看见穿得很破的收废品的老人,骑着锈迹斑斑的三轮车,摇着牛皮纸扎成的拨浪鼓,在繁华的大街上一脸灰尘,我就会觉得不安。看见卖水果的小贩,小心地拎起一串葡萄,把那些裂了口的果子仔细地

14、摘下,然后把它们最大最好的那一面朝外码好,在薄暮里用芭蕉扇赶着聚拢过来的蚊蝇,我也会觉得不安。看见人力车夫坐在树阴下,寂寞地抽着烟,眼神却毫不懈怠地关注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仿佛要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他们的乘客,我还会觉得不安。 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每月赚多少,有几个孩子,住在什么地方。除了从表象上对他们的职业生活有一点认识,我对他们一无所知。可我就是无法抑制自己的这种不安。他们也是有幸福的,我想。生意顺畅的时候,年节团聚的时候,雨天憩息在家里喝点小酒的时候我相信他们的快乐,也欣赏他们的享受,可我还是感到不安。而我不安的原因听起来竟是这样矫情和可笑因为我的物质生活比他们富足。 精神生活充满了主观性和不

15、确定性,是不能比较的。我知道。可物质生活上我确实比他们富足。每当我掏出钱夹去消费时,就不由得会想到他们。一件专卖店里的名牌T恤,一道豪华饭店里的特色佳肴,一辆已经在路边等候的帕萨特出租车每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些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仿佛我在无形中欠了他们什么,而不能无所顾忌地去花这些其实是自己一分一角挣来的钱。 有很多人的物质生活都比他们好,也比我好,我知道。我只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分子。然而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有三六九等。我不是最低的一等,也不是最高的一等。如果作为最低等,我一定不会甘心。但是当我看到真的还有那么多人在我的界线之下生活时,我却无法对自己理直气壮地说:“花自己的钱,想

16、他们干什么,比你过得好的人多着呢!” 似乎是有些神经,有些自作自受。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可细细想来,难道不是么?我的上几辈的亲人中谁没有和他们一样在最狭窄的空间里挣扎过?谁不是和他们一样为了最基本的生计奉献着自己最浓稠的汗水?他们中有多少人敢去翻看“梦特娇”的标价?有多少人摸过五星酒店里的紫檀雕筷?有多少人会识别蓝鸟和奔驰的标志?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怎么能够容许自己这么快就割断我和他们之间最本质的那种血脉关联? 我做不到。鲁迅说过,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而我已经看到有太多的人正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着。我不想这样。我常常

17、会问自己:有必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么?有必要吃这么贵的菜么?有必要坐这么好的车么?答案常常不是肯定的。那么,我就会坚定地远离这些东西,去做一种最经济的选择。 我不评价别人的消费。这是个性化的时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只尽力来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欲望随着时尚的标准而高涨。仿佛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离那些底层的人们更远,同时也才能让心灵获得最质朴的感知和最踏实的抚慰。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A.看到其他人物质生活没有“我”富足就感到不安,在许多人看来,这种解释可能十分矫情可笑。B.每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些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

18、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主要是因为我挣钱太容易了,没有付出多少血汗。C.本文作者的情感是清晰的,她对不甘心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们既抱有同情,又表达了崇敬之情,表现出一位知识分子的可贵良知。D.作者大概是农村人的后代,耳闻目睹过农村人挣扎求生的艰难,所以对社会底层百姓有天然的亲近感。E.虽然作者说不评价别人的消费,因为在个性化的时代这是不被法律许可的,但作者还是想通过本文去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8、3.第段中作者说:“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9、结合本文并联系现实,谈谈本文第段所引用的鲁迅的“生存不是苟活,温

19、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的现实意义。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

20、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糜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

21、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诛无罪。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 (选自史记)【注】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世:古代以十年为一世。廪廪:犹庶几,渐进。乡改:更改历法。正服:更改服色。10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

22、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先:做榜样 B然上召贵尉佗兄弟 贵:尊贵C以离寒暑之数 离:遭遇 D德厚侔天地 侔:比得上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B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C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D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12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帝注重休养生息,反对大兴土木。他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

23、上百斤黄金,就自动停止了。B文帝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他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甚至严格限制慎夫人穿衣用度,为民做节俭的榜样。C孝文皇帝有着比较进步的生死观,他认为死是事物的自然归宿;对侍丧葬也主张节俭,反对厚葬等奢侈攀比的习俗。D孝文皇帝功德显赫,恩惠遍及四海。他去世后,后人给予他很高的历史评价,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无溢美之词。1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2)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涧中题柳宗元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

24、参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注:南涧:地处永州之南,作者谪居时作。亭午:正午,中午。期(q):约会。14.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交待了游览的时令、地点,“集”字更多地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受。B.“始至”句写出游览之感,初来这里别有感触,稍入深涧似觉忘了疲惫。C“去国”句意思是被贬离京后,灵魂出窍,只能一边流泪一边怀念故人。D.结句表明以后有人迁谪来此,看到此景,或许能真正理解这种落寞心情。E.回旋的风“一萧瑟”,碧树的影“久参差”,是从听觉上写

25、出了风与影的和谐。15、苏东坡曾云:“柳仪曹(柳宗元)诗,忧中有乐,乐中存忧,盖绝妙古今矣。”说说你对涧中题中“乐忧”的理解。(6分) (三)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在赤壁赋苏轼饮酒甚酣,扣弦而歌,借用“美人”来抒发自己对朝廷政事依然关心的句子是“_,_。三峡中,描写秋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 。离骚中屈原用制作衣服的材料表示自己品行高洁的句子是_,_。第II卷表 达 题(80分)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牢不可

26、破,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央巡视组在各地巡视时发现,许多政府部门人浮于事,一些公务员在完成工作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以为自己很忙。乌克兰局势陡然升级,乌克兰的坦克摆出一副武力清剿的样子,而俄罗斯也是枕戈待旦,在俄乌边界俄方一侧部署了4万大军。一位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说:“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巴西足球世界杯决赛,在加时赛后半段德国队打进一球领先后,不甘失败的阿根廷队困兽犹斗,全力出击,作殊死一搏。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

27、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A B C D 18、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美国安全智库在其年度预测报告中称,2016年美国将加强在南海的活动,并加强与东南亚伙伴国家的军事合作。B站在2016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C我省环境污染责任险推广遭遇尴尬,投保企业数量远低于周边省份,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投保意识不强,普遍抱有侥幸心理造成的。D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大建设的阶段,如何建设、规划、管理好城市家园,也摆在了各级管理者的面前。19、填入下面文段处空白处的词语,

28、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当然,表面的公正不等于公正。_,_表面功夫都不做足,内在的真诚性_是值得怀疑的。_,议员在议会中打架,_只是作秀,但也有可能是全力为选民争取利益;_假如他们只顾着打呼噜,连表现一下的念头都没有,那就一定是置选民利益于不顾。A.A B.B C.C D.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6分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1)_,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2)_,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

29、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3)_,就称不上是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21、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输水路线,源起湖北丹江口水库,终至北京、天津。请依据下图,用一段文字描述该干线工程的输水路线。要求:包含图示总干渠经过地;不少于5个动词;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70字左右。4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环卫工人

30、陈阿姨在打扫卫生时,遭到正在旁边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的一位大妈的辱骂,她骂陈阿姨影响她锻炼身体。其他市民赶紧劝阻,陈阿姨也没还嘴,还用扫帚将健身器材下面的最后一点树叶扫起来。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大妈,她夺过陈阿姨手中的扫帚,用脚踩断,并用力向陈阿姨的手上和脚上敲去。陈阿姨见况跑开,大妈追赶时被其他市民拦下,但她竟拨110称“农民工打人”,彻底看不下去的市民直接把她团团围住,等待给警方作证。在警方和目击市民的劝说下,大妈承认了错误,并给了陈阿姨3000元的赔偿金。这件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陈阿姨点赞,有人为目击市民点赞,也有人为大妈点赞。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请综合材料的

31、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800字以上,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试卷答案现代文1AB项于文无据。C项“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错,原文说的是“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据“解题思路”可知,“含义”应为“含意”。D项,“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于文无据,“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的是偶像而不是“微博粉丝”。2C项错误,原文的信息是:“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都”字用的太绝对。3根据原文来看,“微博粉丝”与传统的“粉丝”的区别是:“微博粉丝” 可以在微博上与偶像“互动”。

32、“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并不属于这一区别,因此B项错误。答案:1A2C3B实用类4D5表现方东美对诗歌和哲学的热爱,突出他的人生追求;补充出了传主的个性材料,使读者对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增加传记的真实性、可信度.6观点一:成功。理由:文章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如方天华对自己父亲利用夜间的宁静读书写作吟诗的回忆 ,表现方东美对哲学和诗的热爱,对学术的孜孜以求。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作为哲学家的方东美已广为人知,文章主要选取方东美对诗歌的热爱的细节,如对方东美论写诗的感悟的语言描写,既表现了方

33、东美对哲学与诗相通的主张,又表现了方东美的诗意情怀。很好地表现了方东美作为诗人的一面。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使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饱满。如方东美诗经选修课上将教授讲过的一段诗经重新讲解的细节,既表现方东美国学根基的深厚,又表现方东美对学问的求真务实的品质。观点二:不成功。理由:文章没有对作为哲学家的方东美细节描写,不能紧扣“亦诗亦哲方东美”的标题。选用的细节不具典型性、代表性,方东美课堂上顶撞老师的细节,不利于表现方东美的形象。选用方天华对自己父亲利用夜间的宁静读书写作吟诗的回忆,不具备传记客观真实可信的特点。选用如方东美的学生或友人的回忆会更真实可信。

34、(答案分析合理即可。)散文答案7、解析:B项,与文意不符。C项,“对不甘心在社会底层生活崇敬之情”说法错误。E项,“因为在个性化的时代这是不被法律许可的”说法错误。答案:AD 选对一项2分8答案:(1)这些人和自己上几辈的亲人一样,在社会的底层为生计苦苦挣扎,正是他们的努力,给社会贡献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他们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坚韧精神,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建立在他们的奉献的基础上的。(2)作者的这句话表达了其对社会底层辛勤的劳动者的亲近和敬意。(第一问3分,第二问1分)9、答案:鲁迅先生的话现在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国家经济还不发达,

35、还有一部分人在社会底层艰难地生活,而有些人却已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着,没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这是让人忧虑的。无论怎样都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掉悲天悯人的情怀,更不能为了钱而苟且偷生,奴颜婢膝。生活条件改善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挥霍浪费了,我们依然要考虑这样的消费有没有必要,可不可以作更有价值的投资。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消费,但在消费过程中,我们不能放纵,为所欲为,冲破法律、道德的底线。(答对任意3点为满分)文言文答案10B使.显贵,使动11B12D D项中“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错,应为“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13、(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

36、,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2)我不聪敏,时常担心行为有过错,使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受羞辱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

37、,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而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加官进爵)使他们显贵,用恩德回报他们,尉佗于是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汉与匈奴相约和亲,匈奴却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意给百姓带来烦扰和痛苦。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趁此机会赐给他木几和手杖,(以表示关怀他年纪大,可以免去进京朝觐之礼)。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言说事,虽然直率尖锐,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把他们下交给

38、执法官吏处理。文帝专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留下遗诏:“我听说天下万物萌芽生长,最终没有不死的。死是世间的常理,事物的自然归宿,有什么值得过分悲哀呢!当今世人都喜欢活着而不乐意死,死了人还要厚葬,以致破尽家产;加重服丧以致损害身体。我认为很不可取。况且我生前没有什么德行,没有给百姓什么帮助;现在死了,又让人们加重服丧长期哭吊,遭受严寒酷暑的折磨,使天下的父子为我悲哀,天下的老幼心灵受到损害,减少饮食,中断对鬼神的祭祀,其结果是加重了我的无德,我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呢!我有幸得以保护宗庙,凭着我这渺小之身依托在天下诸侯之上,至今已二十多年

39、。依靠的是天地的神灵,社稷的福气,才使得国内安宁,没有战乱。我不聪敏,时常担心行为有过错,使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受羞辱;岁月长久了,总是担心不能维持始终。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将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孝景皇帝元年十月,下诏给御史:“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了关卡桥梁,处处畅通无阻,边远地区也是一样;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他杜绝各种嗜好,不受臣下进献的贡品,不求一己之私利;处治罪犯不株连家属,不诛罚无罪之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对使人断绝后代的事

40、看得很重。我不聪敏,不能认识孝文皇帝的一切。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功德显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广施,遍及四海,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太史公说:孔子曾说“治理国家必须经过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克服残暴免除刑杀了。”这话真是千真万确!汉朝建立,到孝文皇帝已经历了四十多年,德政达到了极盛的地步。(孝文帝)已逐渐走向更改历法、服色和进行封禅了,由于他的(谨慎)谦让,(改制)至今尚未完成。啊,这难道不就是仁吗?诗歌答案14、CE15、(6分)评分参考:被贬后,游南涧,寄情山水,本是解人烦闷的乐事,(1分)诗人也似乎找到了所得,忘记了疲劳(

41、1分)。然而羁鸟鸣叫,寒藻漂浮,却又偏偏勾引起他的苦闷和烦恼。(2分)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去国怀人,那种孤寂与悲愤无法摆脱,忧从中来。(2分)名句默写(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2) 三峡中,描写秋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林寒涧肃。(3)制荠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17答案:C试题解析:“牢不可破”谓坚固、紧密不能摧毁或拆开。亦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形容经典传达的道理,对象错误。“人浮于事”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形容政府部门人多事少,合适。“枕戈待旦”形容时刻准备作战。形容俄罗斯军队,合适。“不忍卒读”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形容那

42、些写得很糟糕的作文,对象错误。“困兽犹斗”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形容阿根廷队的不甘失败的精神,错误。“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形容于敏院士的品德,合适。18、答案:A:D“建设、规划、管理好城市家园”语序不当,应改为“规划、建设”。B、“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否定适当,去掉“不”C“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投保意识不强,普遍抱有侥幸心理造成的”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19、答案:C:第一处要补写的应该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排除D项。第二处要补写的应该是表假设的关联词,排除B项。第三处应该补写的是表示推断语气的副词,排除A项20、(1)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2)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

43、难时;(3)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21、试题解析:图文转换要仔细观察图表,要明确题目要求,题干要求是“描述”,并使用五个动词。本图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输水路线,要一一介绍路线经过的城市,要使自己的描述有条理。答案:一渠清泉,源自丹江口水库,从南阳上郑州,穿越黄河,过焦作,出安阳,入河北邯郸,经邢台,走石家庄,分流东至天津,北达北京。源源南水北流去,绵绵千里饮甘泉。(根据语言表达给分。注意题干要求是“描述”)作文试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首先要认真解读材料,明确材料内容,然后跟材料主要内容立意即可。这则材料,可以根据其中的三类人进行立意,如:从陈阿姨的角度:应为其点赞,可以从她对工作尽职尽责、隐忍的性格等方面来写。从目击市民角度:可以从他们敢于维护正义,给社会正能量等方面来写。从大妈角度:可以从其知错就改方面来写。写作时,要求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