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ppt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9198676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46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ppt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新: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本课需要掌握:“始皇帝”的来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制得失之分析。一、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东周(春秋战国)概况 2、统一条件 3、统一的意义时间:BC771-BC221状况: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战争不断。BC221,秦国结束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

2、权的封建王朝秦朝。1、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实现的局部统一为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2、各国之间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有利于打破政治分裂的阻碍;3、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4、秦国力量的强大:地理位置优越;商鞅变法,国力日盛;秦王的雄才大略。统一条件1(2013 北京文综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 C汉 D唐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皇帝制度(二)三公九卿制(三)郡县制(一)皇帝制度 来源:P9“历史纵横”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

3、尊2(2012 海南单科卷 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 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二)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虚设皇帝朝议互相配合,彼此牵制(三)郡县制地方官制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

4、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三)郡县制地方官制 1、确立:2、内容:3、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4、郡县结构示意图:5、作用: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P10郡和县的最高长官,都由皇帝任免材料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超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2010 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

5、才干政绩任免官吏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分封制 郡县制划分标准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大一统”条件下,按地域划分官吏权力王位世袭,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由皇帝和朝廷任免调动,不能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历史作用后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实质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2015 海南单科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宗法制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郡守(最高长 官)郡丞(行政、刑 狱)郡尉(军事、治安)县县

6、令(最高长官)县丞(行政、刑狱)县尉(军事、治安)乡三老(教化)有秩、啬夫(司法赋税)游徼(治安)里秦朝地方行政机构是与秦朝中央行政机构相配套的,机构完备,结构严密,各司其职,互相制约,工作效能高。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2010 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补充: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3.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4.强化了统治者的力量,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