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复习特训八十.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182908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复习特训八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复习特训八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复习特训八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复习特训八十.pdf(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复习特训八十第 1 题【单选题】下面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南宋时,流传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两汉时期,南方经济赶上北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ABcD【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南宋时,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地超过了北方,成为了中国新的经济重心,所以两汉时 期,南方经济赶上1匕方是不正确的,答案应该选择B【点评】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崛,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瞬 江南f;

2、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第 2 题【单选题】我国现行人民币有金属币和纸币两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汉朝的五铢钱C、北宋的交子D、南宋的会子【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古代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发行的交子,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 3 题【单选题】“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B、苏湖地区粮食获得大丰收C、宋朝粮食产量非常大D、苏湖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两宋经济发展中的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史实

3、,本题中的关键字目艮是 苏湖熟 苏湖是指苏州,湖州两地,而这两地都位于太湖流域,属于江南地区,这说明,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所以该题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要大事,经济重心的南射&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是:安定的社会坏境,先进的生产技术与高素质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表;经济发展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等.第 4 题【单选题】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南宋()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答案】:【解析】:【分析】A、

4、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发展和材料无关联;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符合题意;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与题无关联;D、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南方很少作为政治中心.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第 5 题【单选题】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丝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对外贸易频繁,以海路为主A、B、C、D、【答 案】:C【解 析】:【分析】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北宋前期,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宋朝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丝为 新 兴 的 手 地 激,宋朝时,新 兴 的 手 棉 纺 侬,【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欣济的有关内容.第6

5、题【单选题】宋代名将岳飞的 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首词中所说的 胡虏 匈奴 应该都是指当时的()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鲜卑族【答 案】:B【解 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2世纪初期,女真族建立金.金朝灭亡北宋后,为了迅透肖灭新生的南宋政权,多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来金军再次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又取得了部城大捷,收复了许多失地.B符合题意;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建立是契丹国,2 F合题意;党项族建立的西夏,G F合题意;鲜卑族建立的力勰,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CD

6、与题意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i准度适中,考查的是岳飞抗金的知识.第7题【单选题】北宋初期,东京一位居民接待来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事是()A、带 朋 友 去 瓦 子 听 说 书、看 杂 技 表 演B、在 酒 店 里 用 交 子 结 账C、到 城 里 去 品 尝 冷 饮D、乘 坐 牛 车 去 东 京 郊 外 赏 花【答 案】:C【解 析】:【分析】宋代京城夜市小吃多,北宋羊肉多,南宋时南方人多吃鱼.【点评】考查宋代的衣食住行第 8 题【单选题】“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谁与谁的分界线()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答案】:D【解析】:

7、【分析】南宋岳飞抗金后,双方达成和议,规定宋向金称臣,南宋送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宋和金的对峙.第 9 题【单选题】以下能反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描述是()A、国家根本,仰给东南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C、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答案】:【解析】:【分析】魏晋南1懒 时 期,我国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到南宋时期完成了重心南移.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指的是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仰仗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表明经济重心必南移.故答案选择A.【点评】本 题 的 的 心 南 移 的 越.第 10题【单选题】如图

8、为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B、【答 案】:【解 析】:【分析】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阵,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103阵,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北宋,定都汴京.按照地理位置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以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辽、西夏和北宋并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辽、西夏和北宋并立和宋金对峙的相

9、关知识.第11题【单 选 题】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A、开始使用牛耕B、民间流传“苏 湖 熟,天下足”的谚语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答 案】:D【解 析】:【分析】题文问的是宋朝商业繁亲的史实,A、B、C三项反映的是宋朝农业繁荣的史实,只有D选项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巾”是反映宋朝商业繁荣的史实.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南方商业经济繁荣的了解情况.第12题【单 选 题】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唯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是()A、尚书省B、安西都护府C、市舶司D

10、、遣唐使【答 案】:【解 析】:【分析】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市舶司的建立的相关知识.第13题【单 选 题】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 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A、隋朝B、唐朝C、两宋D、明朝【答 案】:【解 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d网 以 来,全国经济中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0潴移到长江流域.故应选3.

11、点评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知识,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第14题【单 选 题】陈 桥 兵 变 、杯 酒 释 兵 权 等 历 史 典 故 与 下 列 哪 一 个 人 物 有 关()A、李世民B、赵匡胤C、赵光义D、赵构【答 案】:B【解 析】:【分析】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 1匕宋王朝.北宋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国献又通过 杯酒降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赵国吼的相关史实.第15题【单 选 题】北 宋 时,南 方 的 丝 织 业 有 了 很 大 的 发 展,蜀 地 的 丝 织 品“号 位 冠 天 下”,然 而 蜀 道 之 崎 岖,

12、令 人 望 而 生畏。京 城 富 商 孟 浩 天 想 西 入 蜀 地 贩 卖 丝 绸,他 会 选 择 携 带 哪 种 货 币()A、会子B、铜钱C、交子D、金银【答 案】:C【解 析】:【分析】北宋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在四川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市一交子,交子的出现一个方面体现了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京城富商孟浩天想西入蜀地贩卖丝绸,他会选择携带交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交子.第16题【单 选 题】某同学诜用如下图片讲行研究忤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丰题应是,宋代针铺商标 清 明 上 河 图 交 子 南宋

13、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答 案】:A【解 析】:【分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造船业发达;宋代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画了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商标;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宋代商业繁荣,故选A项.【点评】宋代南方经济必相当繁荣.表现在:农业方面耕田垦辟范围的扩大,出现了好田;水稻成为了南方第一位的粮食作物,并引入了占城稻,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已占全国首位(苏湖熟,天下足);棉花的种植已扩展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茶叶已成

14、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手工业方面两浙丝织产品趺居全国首位;在江浙出现了私人作坊的“机 户 ;海南岛有了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制瓷业也很发达,江西的景德镇窑成为瓷业中心(瓷都);造船技术也居于世界前列.第17题【单 选 题】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南北朝时期B、随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 案】:C【解 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性济重心南移完成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二嘀时期,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将先进技术也带到了江南;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南d四济开始接近平衡;南宋以

15、后,南方经济超过3 6,经济重心南移完成.A B 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第18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汉代的丝织品质量高,花色品种丰富,畅销国内外。丝绸之路上,据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 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原文大意:由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节络绎不绝;从国外来的商贩,几乎每天都有进入边境的)。材料二: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海外贸易非常发达。明朝,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最著名的是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

16、路解决了陆路的不便性(因为陆路会经过许多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又中国东南沿海有季风助航,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陆的方便性)。材料三: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 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共建 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请回答: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中亚、西 亚河西走 廊 欧 洲

17、今 新 疆 境 内A、B、C、D、B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上出现 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这种现象,两汉政府起了什么作用?两汉时,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过贡献的人物各是谁?大力支持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交通贸易和丝绸之路进行管理、保护和改善.张骞,班超宋元时期,海外贸易非常发达的因素有哪些?经济重心南移,工商业发达,政府重视、鼓 励,造船业发达.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朝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的原因。政府的大力支持;具备大规模远航的客观条件(如造船技术、指南针的应用、气候条件);郑和等远航者的才能.据材料三说明共建 一带一路 的宗旨。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

18、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沿各国实峻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区脸济合作架构.【答案】:【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古代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到中亚、西 亚,最后到达欧洲.(2)第一问依据材料所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两汉政府大力支持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交通贸易和丝绸之路进行管理、保护和改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古代的丝绸之路,东汉的班超曾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dtW匈奴之乱,确保了边境和平与贸易顺畅,使一度阻塞的丝绸之路再现辉煌.(3)依据所学可知,宋元时期,

19、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非常发达,经济重心南移,工商业发达,政府重视、鼓 励,造船业发达也使得远洋崎有了可 能.(4)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前期,政府大力支持远洋航行,如郑和下西洋,明代的造船技术、指南针的应用等,具备大规模远航的客观条件.(5)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可知,共 建 一带一路 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朝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班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畸济合作架构.【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所经地点.(2)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3)本题主要考直经济重心

20、南移.(4)本题主要 考 有 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的原因.(5)本题主要考查共建 一芾一路”的宗旨.第19题【材料分析题】说道宋朝,特别是南宋,总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柔靡景象,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给于高度评价。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宋高宗多次下诏;“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数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材料三:如图是宋代出现的一种货币材料四:宋代南方手工业发达,如丝制品,制瓷业,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总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根据材料一说明什么地方已成为重要的粮仓?什么产量居于首位?苏州、湖 州;水稻根据材料二说明宋朝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

21、什么名字?南宋的什么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鼓 励;市舶司;海外贸易根据材料三,该货币的名称叫什么?出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历史地位怎样?有什么意义?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四一句话概括这些变化。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天东南沿海任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请你从历史的角度简单概括一下它的作用。从历史上看,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来带动作用,也对中国经济的合理布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答案】:【解析】:【分析】(1)由材料 苏湖熟,天下足”,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当时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水稻的产

22、量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2)由材料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数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可知南宋海外贸易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宋代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市舶司,加 以 管 理.(3)材料三 是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反映的是纸币的出现,即交子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市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4)由材料 宋代南方手工顺达,如丝制品,制瓷业,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总 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句话概括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专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

23、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从历史上 看,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来带动作用,也对中国经济的管理布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故答案为:(1)苏州、湖州;水 稻.(2)鼓 励;市舶司;海 外 贸 易.(3)交 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世界上最早的纸市;有利于商业的 发 展.(4)“国家根本,仰给东南”.(5)从历史上看,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来带动作用,也对中国经济的合理布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点.(2)本题考量的是末朝对外贸易发展的知识点.(3)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商业发展的知识点.(4)本

24、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的知识点.(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第20题【材料分析题】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反映全国古悖济重心南移.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才出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人南迁,帝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衩蛭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从农业、海外贸易方面各举一例)农业:占城稻大面积推广,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生产工具和技术改进,使用新型农具一秧马.海外贸易:在重要港口开 设 蕃 坊 蕃 市 蕃 学 ;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市舶司

25、)管理海外贸易;出现了泉州、广州、杭州等港;宋朝的海外贸易范围广.结合古代经济发展的过程,谈谈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要重视科技进步;坚持对夕历放的政策.【答案】:【解析】:【分析】(1)据所学知 苏湖熟,天下足.中的 苏湖”指的是苏州和湖州,当时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特别是原产于越南的占城稻得到推广.据所学知,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 南 ,这说明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南方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材料反映了我国古偿齐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2)读材料三可知,从 西 汉 期

26、昧,江南地区的户口数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南方地区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南方社会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本题考查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依据课本内容回答即可,包括农业:占 侬1大面积推广,水稻逐渐趺居粮食产量首位;生产工具和技术改进,使用新型农具一秧马等.海外贸易:在重要港口开 设 蕃 坊 蕃 市 蕃 学 ;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出现了泉州、广州、杭州等港;宋朝的海外贸易范围广等.(4)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要采取积极鼓励

27、发展经济的政策;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要 重 蜘 技 进 步;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故答案为:(1)反 映 全 国 古 济 重 心 南 移.(2)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人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目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3)农 业:占 喻 大 面 积 推 广,水稻逐渐趺居粮食产量首位;生产工具和技术改进,使用新型农具一秧马.海外贸易:在 重 要 港 口 开 设 蕃 坊 蕃 市 蕃 学 ;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出现了泉州、广州、杭州等港口;宋朝的海外贸易范围广.(4)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要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要

28、重蝌技进步;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经济南移的有关内容.第21题【材料分析题】根 据 材 料 一 表 格 提 供 的 数 据 概 括 南 北 方 的 人 口 出 现 了 怎 样 的 变 化 趋 势?导 致 这 一 变 化 的 政 治 因 素 是 什么?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政治因素:南方的相对安定和政府重视经济发展.材 料 二 中 国 家 的 经 济 收 入 主 要 来 自 于 何 处?北 宋 兴 起 的 后 来 发 展 成 著 名 瓷 都 的 是 哪 里?主要来自于东南;江西景德镇.图1表 明 手 工 业 部 门 已 经 初

29、 步 具 备 了 什 么 意 识?图2表 明 了 南 宋 时 期 哪 一 经 济 领 域 的 兴 盛?商标、广告意识;海外贸易.如 果 你 选 用 以 上 材 料 进 行 合 作 探 究 学 习,那 么 确 定 的 研 究 主 题 是 什 么?经济重心南移和科技的发展.【答 案】:【解 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观察图表可以知道,从西汉到唐代再到宋我国南方人口数从111上升到830;而北方人口在同一时期从965降到了459,即: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d防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政治方面的因素有: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

30、平稳定;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2)本题考查宋代的手工1k发展情况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中的.实仰东南财赋.可见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东南.宋代是中国盗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3)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1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及柄牌图最上边文字为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捣药白兔两边的文字为 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 部 的 文 字 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各转兴版别有加饶.请 记 白.”表明北宋手工业产品出现产品商标有了产品广告意识.图2泉州出土的南宋船说明末朝的造船业很发达,也表明海外贸易的兴盛.(4)本题考查学生的

31、归纳概括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言 之 有 理 即 可.如:经济重心南移和科技的发展.故答案为:(1)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政治因素:南方的相对安定和政府重视经济发展.(2)主要来自于东南;江西景德镇.(3)商 标.广 告 意 识;海外贸易.(4)经济重心南移和科技的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围绕经济重心的转移,考查末代的经济发展情况.第22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 图(清明上河图)材料二: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材料三: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材料四: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

32、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材料一是哪位画家的作品?此图反映了当时哪个城市的景象?张择端.反映了东京(开 封)商品经济繁荣景象.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经济重心南移.原因:魏晋南3谣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资源丰富,目然条件优越;南1匕方人民的辛勒劳动;统治者重视农业,兴修水利.材料三的谚语说明哪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粮仓?当地种植的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是什么?太湖流域.占城稻.材料四是哪位统治者的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元 太 祖(忽必

33、烈).目 的: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答案】:无【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图是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画家的作品;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2)根据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的 内 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魏晋南d面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重视农业,兴

34、修 水 利.(3)根据材料 三 苏 湖 熟,天下足.”的 内 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谚语说明太湖流域必成为全国的粮仓,经 济 重 心 添 南 移,当地种植的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是占蝌.占城稻出产于印支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 地 区 推 广.(4)根 据 材 料 四”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的 内 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忽必烈的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点评】本题i准度适中,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3题【材料分析题】中国从古到今,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位新皇帝开始将

35、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材料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 郊 登科后天下英雄,入吾骰中矣。”-唐太宗材料三: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材料四:清朝 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

36、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新皇帝 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 新皇帝 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秦 始 皇;郡县制这个新皇帝和西汉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都加强了思想,其各自的措施是什么?群 坑 儒;罢黜百家,独 尊 叱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制度叫什么?其到了明清之后,开始僵化,请写出其僵化的表现。科 举 制3 1股取士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南方社会环境和平稳定,南方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另一方面,清朝时期,政治方面君主

37、专制达到顶峰,其标志是哪个机构的设置?闭关锁国;军机处.【答案】:无【解析】:【分析】(1)根 据 材 料 一“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运 用 锅E子的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方略由此判断“新皇帝”是秦始皇;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2)由 这个新皇帝和西汉汉武帝都力解了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 黜 百 家,独尊儒术”,树立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3)根据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毅中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太宗对科举考试后,人才录用而发表的感

38、慨,因此这种制度隋朝开始创立的科举制,其到了明清之后,特别是从明朝开始僵化;因为明朝实行/皿取士,规 定 科 举 专 取 四 书 五 经”命 题,并以宋儒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依 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4)根据材料三 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的变化及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帝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环境和平稳定;南方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等.(5)由 清 朝 实 行 的 政 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 朝”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说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

39、策;由“清朝时期,政治方面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皇帝正式设立军机处,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从此皇权达到顶峰.【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第24题【材料分析题】材料一认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最终完成于哪个时期?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宋时期、南宋时期.据材料二、三,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海外贸易的兴盛材料四的图二 交子 出现于何时何地?图三反映宋朝政府海外贸易的发展,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北宋;四川地区;市舶司【答案】:【解析】:【分析】

40、(1)据材料一 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d t s R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邃 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庠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可 知,材料一认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经历了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宋时期这几个阶段.最终完成于南宋时期.(2 )据材料二可知,生产工具的改进,节省了体力,还能力映插秧的速度,便利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据材料三可知,海外贸易的兴盛,便利了我国经济重心的 南 移.(3)宋代的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

41、繁荣,特别是城市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广州、泉 州,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故答案为:(1)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宋时期.南宋时期.(2 )生产工具的改进;海外贸易的兴盛.(3 ):(陈;四川地区;市舶司.【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大体经历的阶段及最终完成的时期.(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3 )本题主要考查交子和市舶司.第 25题【列举题】列 举 题(1)列举

42、隋唐时期著名的画家及作品(2)列举建立下列政权的少数民族,辽:西夏:金:元:【答案】:(1)阎立本作品 历代帝王像或 步辇图 吴道子作品 送子天王图(2)契丹党项女真蒙古【解析】:【曲】本 题 考 察 学 封 隋 唐 文 你 叫 夏 期 民 并 立 的 认 识,侬所如下:(1)根据所学知识,隋唐时期著名的画家是阎立本和吴道子,代表作分别是 历代帝王像或 步辇图,送子天王图.(2 )根据所学知识,建立下列少数民族政权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唐朝时期,统治者执行开明的政策,导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关系融洽,文化发达,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增强,这也是唐朝繁盛的表现之一,辽宋夏金元时 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复杂,但民族间的和始终是主流,战争是次要的,民族间的交往加强了民族融合的步伐,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