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优质资料.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68859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优质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优质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优质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优质资料.doc(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姓名 性别 年龄 诊断住院号伤病日期 入院日期评定人员人体主要运动肌群肌张力评定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关节运动肌群评定日期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左侧右侧左侧右侧左侧右侧肩屈肌群肩伸肌群肩外展肌群肩内收肌群肩水平外展肌群肩水平内收肌群肩内旋肌群肩外旋肌群肘屈肌群伸肘肌群前臂旋前肌群前臂旋后肌群腕屈肌群腕伸肌群腕尺偏肌群腕桡偏肌群拇屈肌群拇伸肌群拇外展肌群拇内收肌群指屈肌群指伸肌群髋屈肌群髋伸肌群髋内收肌群髋外展肌群髋内旋肌群髋外旋肌群膝屈肌群膝伸肌群踝伸肌群踝屈肌群足内翻

2、肌群足外翻肌群拇趾伸肌群拇趾屈肌群足趾伸肌群足趾屈肌群颈前屈肌群颈后伸肌群颈侧屈肌群颈旋转肌群躯干前屈肌群躯干后伸肌群躯干侧屈肌群躯干旋转肌群备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ROM之末出现突然的卡住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后50%范围内突然出现卡住,当继续把ROM检查进行到底时,始终有小的阻力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移动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进行PROM检查有困难级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儿童康复评定量表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儿童孤独症

3、评定量表(CARS)一、人际关系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害羞、自卫及表示不同意。1分轻度异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触,不愿意,回避,过分害羞,对检查者反应有轻度缺陷。2分中度异常:回避人,要使劲打扰他才能得到反应。3分严重异常:强烈地回避,儿童对检查者很少反应,只有检查者强烈地干扰,才能产生反应。4分二、模仿(词和动作)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模仿。1分轻度异常:大部分时间都模仿,有时激动,有时延缓。2分中度异常:在检查者极大的要求下有时模仿。3分重度异常:很少用语言或运动模仿他人。4分三、情感反应与年龄相当:与年龄、情境相适应的情感反应-愉快不愉快,以及兴趣,通过面部表情姿势的变化来表达。1分轻度

4、异常:对不同的情感刺激有些缺乏相应的反应,情感可能受限或过份。2分中度异常:不适当的情感的示意,反应相当受限或过份,或往往与刺激无关。3分严重异常:极刻板的情感反应,对检查者坚持改变的情境很少产生适当的反应。4分四、躯体运用能力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适应的利用和意识。1分轻度异常:躯体运用方面有点特殊-某些刻板运动,笨拙,缺乏协调性。2分中度异常:有中度特殊的手指或身体姿势功能失调的征象,摇动旋转,手指摆动,脚尖走。3分重度异常:如上述所描述的严重而广泛地发生。4分五、与非生命物体的关系与年龄相当:适合年龄的兴趣运用和探索。1分轻度异常:轻度的对东西缺乏或不适当地使用物体,象婴儿一样咬东西,猛敲

5、东西,或者迷恋于物体发出的吱吱叫声或不停地开灯、关灯。2分中度异常:对多数物体缺乏兴趣或表现有些特别,如重复转动某件物体,反复用手指尖捏起东西,旋转轮子或对某部分着迷。3分严重异常:严重的对物体的不适当的兴趣,使用和探究,如上边发生的情况频繁的发生,很难使儿童分心。4分六、对环境变化的适应1分,与年龄相当:对改变产生与年龄相适应的反应。1分2分,轻度异常:对环境改变产生某些反应,倾向维持某一物体活动或坚持相同的反应形式。2分3分,中度异常:对环境改变出现烦躁、沮丧的征象,当干扰他时很难被吸引过来。3分4分,严重异常:对改变产生严重的反应,假如坚持把环境的变化强加给他,儿童可能逃跑。4分七、视觉

6、反应与年龄相当:适合年龄的视觉反应,与其他感觉系统是整合方式。1分轻度异常:有时必须提醒儿童去注意物体,有时全神贯注于镜象,有的回避眼光接触,有的凝视空间,有的着迷于灯光。2分中度异常:经常要提醒他们正在干什么,喜欢观看光亮的物体,即使强迫他,也只有很少的眼光接触,盯着看人,或凝视空间。3分重度异常:对物体和人的广泛严重的视觉回避,着迷于使用余光。4分八、听觉反应与年龄相当:适合年龄的听觉反应。1分轻度异常:对听觉刺激或某些特殊声音缺乏一些反应,反应可能延迟,有时必须重复声音刺激,有时对大的声音敏感,或对此声音分心。2分中度异常:对听觉不构成反应,或必须重复数次刺激才产生反应,或对某些声音敏感

7、(如很容易受惊,捂上耳朵等)。3分重度异常:对声音全面回避,对声音类型不加注意或极度敏感。4分九、近处感觉反应与年龄相当:对疼痛产生适当强度的反应,正常触觉和嗅觉。1分轻度异常:对疼痛或轻度触碰,气味、味道等有点缺乏适当的反应,有时出现一些婴儿吸吮物体的表现。2分中度异常:对疼痛或意外伤害缺乏反应,比较集中于触觉、嗅觉、味觉。3分严重异常:过度的集中于触觉的探究感觉而不是功能的作用(吸吮、舔或磨擦),完全忽视疼痛或过分地作出反应。4分十、焦虑反应与年龄相当:对情境产生与年龄相适应的反应,并且反应无延长。1分轻度异常:轻度焦虑反应。2分中度异常:中度焦虑反应。3分严重异常:严重的焦虑反应,可能儿

8、童在会见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坐下,或很害怕,或退缩等。4分十一、语言交流与年龄相当:适合年龄的语言。1分轻度异常:语言迟钝,多数语言有意义,但有一点模仿语言。2分中度异常:缺乏语言或有意义的语言与不适当的语言相混淆(模仿言语或莫名其妙的话)。3分严重异常:严重的不正常言语,实质上缺乏可理解的语言或运用特殊的离奇的语言。4分十二、非语言交流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非语言性交流。1分轻度异常:非语言交流迟钝,交往仅为简单的或含糊的反应,如指出或去取他想要的东西。2分中度异常:缺乏非语言交往,儿童不会利用或对非语言的交往作出反应。3分严重异常:特别古怪的和不可理解的非语言的交往。4分十三、活动很大与年龄

9、相当:正常活动水平-不多动亦不少动。1分轻度异常:轻度不安静或有轻度活动缓慢,但一般可控制。2分中度异常:活动相当多,并且控制其活动量有困难,或者相当不活动或运动缓慢,检查者很频繁地控制或以极大努力才能得到反应。3分严重异常:极不正常的活动水平,要么是不停,要么是冷淡的,很难得到儿童对任何事件的反应,差不多不断地需要大人控制。4分十四、智力功能与年龄相当:正常智力功能-无迟钝的证据。1分轻度异常:轻度智力低下-技能低下表现在各个领域。2分中度异常:中度智力低下-某些技能明显迟钝,其他的接近年龄水平。3分严重异常:智力功能严重障碍-某些技能表现迟钝,另外一些在年龄水平以上或不寻常。4分十五、总的

10、印象与年龄相当:不是孤独症。1分轻度异常:轻微的或轻度孤独症。2分中度异常:孤独症的中度征象。3分严重异常:非常多的孤独症征象。4分得分: 诊断: 程度:评估人:年 月 日婴儿智力发育判定标准婴儿智力发育判定标准时间(距出生时间)孩子表现 1.7-3.1月叫名有反应 3.1-4.1月能分辨母亲 4.1-5.5月看到物体想抓 5.3-6.9月照镜子笑 7.0-9.0月发爸妈单音 9.6-10.6月会与人再见 10.2-13.5月学话 13-18月可在纸上乱画 18-3岁可自己洗手 3-4.3岁可与同龄儿对话 4.3-5岁能说反意词以本表作为筛查标准,可以及时发现神经发育的超常或迟缓儿童,对孩子将

11、来的智力开发有极大的帮助。 动作提前1个月出现有可能是超常儿童 ; 动作落后3个月以内为迟缓儿童; 动作落后3个月以上为异常儿童; 下表中列出了一些孩子的危险表现和小动作及该表现对应出现的时间,横向是婴儿的出生时间,纵向为孩子的一些危险表现,建议您通过孩子的月份数进行对照查找。*为危险表现,是值得注意的表现,#为正常表现。 图例:正常:#危险:*注意:婴儿的危险表现孩子表现/时间(距出生时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3月14月15月 身体发软* 自发运动减少* 痉挛发作* 哭声微弱* 易惊吓* 好打挺* 身体发硬* 哺乳困难* 固定姿势* 不会笑#* 不能抬头#

12、* 手紧握#* 持续哭闹#* 坐位时头部不能竖直#* 反应迟钝 #* 不能伸手抓物#* 叫名无反应#* 不能抓东西送到嘴#* 注视手,不能翻身#* 不能使用下肢#* 不用单手抓玩#* 不会坐#* 手笨,捏或掐东西不灵活,不协调 #* 不会爬#* 不能抓东西站立#* 用脚尖站立#* 不会与人再见#* 不会独立站立 #* 不会走 #* 流口水#* 吃手#*提示: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的危险表现或值得注意的表现, 则表明您的孩子有患儿童脑瘫的可能,请按照“简单的姿势反射检查”页面提供的反射检查进行简单的诊断,或去附近正规的大医院进行检查。 请记住,脑瘫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发现的早,再经过正确的康复治疗,是

13、有可能彻底康复或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表判断脑性瘫痪患儿的语言是否有障碍,首先必须掌握正常儿童的语言能力,熟悉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对脑性瘫痪患儿语言障碍的评估和治疗至关重要。(一)正常儿童的语音发育1个月的婴儿呈自然反射发音,除元音外并出现了个别辅音。2个月的婴儿认识能力有了发育,并从吮吸、咀嚼、吞咽动作中演变而发出音,辅音有所增加,唇音出现,偶然出现双元音。3个月的婴儿发音的数量和频率增多。4个月的婴儿辅音增加,出现了舌尖音和唇齿音。5个月的婴儿发音数量继续增多,并出现了音节的重复。6个月的婴儿已能模仿单音节的声音。7个月的婴儿单音节继续发育,并出现双音节。8个月婴儿发音中前

14、后辅音发展快,无规则的“说话”达高潮。9个月的婴儿继续模仿声音,并出现模仿语言,有时说出令人难懂的话。10个月的婴儿能模仿说出“爸爸”、“妈妈”。11个月的婴儿能自己说出个别有意义的字或词。12个月的婴儿双元音继续发展,能说出简单的词和重复的字。1624个月的幼儿发音进一步准确,开始运用字的组合,约25的语言能使人听懂。2430个月的幼儿已掌握90的元音和双元音,约60语言能使人听懂。3036个月掌握所有的元音和双元音,约75的语言可使人听懂。7岁的儿童对所有的语音发音能达到全部正确。12岁的儿童语言、语法已达到完全正确。(二)正常儿童语言理解能力的发育(03个月)1、以惊奇的表情或行动的改变

15、对声音做出反应2、以惊奇的表情或行动的改变对说话声做出反应3、以注视的目光对着讲话人的脸4、持续的目光对视。(36个月)5、转向讲话人6、转向发声的方向(69个月)7、听到叫自己名字时能转向声音发出处8、安静地注意别人讲话或注视物体9、模仿摇手说:“Bye-Bye”(912个月)10、对“放下”一词能做出反应11、听到“别动”或“不乖”时常能中止行为12、在口头提示下做出摆手或拍手的动作13、听到家中某成员名字时头转向该成员14、听到熟悉的玩具名称时能转向该玩具。(1218个月)15、听到某物体名称时能指出该物体16、听到某物体名称时能从2项选择中辨别出该物体17、听到“把某东西给我”时能将该

16、物体递给讲话者18、按照2-3字组成的简单词的指示做出行动19、指出身体的某一部分20、听到物体名称从3项选择中辨别该物体。(三)正常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发育(03个月)1、啼哭2、轻轻发声3、“咿呀”发声4、尖叫5、发笑(36个月)6、使用两个不同的元音7、单独对“咿呀”发声8、以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感受9对大人的讲话以发声作为回答。10发出辅音与元音的组合音,如:ba、ma、ga、da11模仿发出连续的音节。12模仿讲话样发声。(69个月)13模仿讲话。14与母亲有意识地“对话”(912个月)15准确地运用“妈妈”、“爸爸”两词。16模仿新的声音。17模仿字、词发音,近似准确。18主动与别人进

17、行极简单的语言交流。(1218个月)19发音时出现声调变化。20除说“爸爸”、“妈妈”外开始使用“这个”。21当被提问“这是什么”时,能说出物体的名称22以手势表达需要。23能说出46个字的句子。24模仿说短句。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 适用于评定脑瘫儿童的认知、言语、运动、自理、社会适应5个方面的综合功能(见表3)。 表3 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_ 项 目 分数/月日 项 目 分数/月日_一 认知功能6 站1 认识常见形状7 走2 分辨常见概念8 上下楼梯3 基本空间概念9 伸手取物4 认识四种颜色10 拇食指取物5 认识画上东西 四 自理动作6 能划圆、竖、横、斜线1 开水龙头7 注意力可集

18、中瞬间2 洗脸、洗手8 对经过事情的记忆3 刷牙9 寻求帮助,表达意愿4 端碗10 能数数和做加减法5 用手或勺进食二 言语功能6 脱穿上衣1 理解如冷、热、饿 7 脱穿裤子2 有沟通的愿望 8 脱穿鞋袜3 能理解别人的表情动作 9 解系扣子4 能表达自己的需求 10便前、便后处理5 能说23个字的句子 五 社会适应6 能模仿口部动作 1 认识家庭成员7 能发B、P、A、O、AO等 2 尊重别人,见人打招呼8 遵从简单指令 3 参与集体性游戏9 能简单复述 4 自我称谓和所有关系10 能看图说简单的话 5 能与母亲离开三 运动能力6 知道注意安全,不动电火1 头部控制 7 认识所在环境2 翻身

19、 8 能否与家人亲近3 坐 9 懂得健康与生病4 爬 10 能简单回答社会性问题5 跪_总分:功能状态总评:_ 注: (1) 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每项完成记2分,大部分完成记1.5分,完成一半记1分,小部分完成记0.5分,不能完成记0分。(2) 疗效评定标准:总分提高20%或以上为显效,提高1%19%为有效,未提高或减少为无效。(3) 残疾程度标准: 总分75为轻度,2575分为中度,25分为重度。 GMFM 88项量表中文版GMFM(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量表88项A卧位与翻身1仰卧位:头正中位:在四肢保持对称的情况下旋转头部0头不能维持于中线1头能维持

20、于中线1-3秒2头能维持在中线,转头时四肢不对称3完成位置:头位于中线,有可能的话手臂放松且对称放置方法:引导孩子的头从一侧转向另一侧,或跟随物体从一侧转至另一侧。孩子能在引导下保持手臂不动,或者可以在较小孩子尽力去得到物体的时候,观察其上肢运动是否对称。2仰卧位:双手纠正到中位,手指相接触0双手没有向中线移动1双手开始时向中线移动2手能放在身体前面,但不能手指相对3完成位置:头位于中线且手臂放松。方法:引导孩子将手放在一起或模仿你的示范,较小的孩子常常会将手自发地放在一起,尤其是在关注玩具的时候。“手指相对”指孩子必须保持两手在一起足够长的时间,从而显示出有一只手或双手指尖的接触(可以是一个

21、手指碰到另一个手指,但不能是两个拳头的短暂接触)。3仰卧位:抬头45度0颈部没有屈曲1颈部有屈曲,但不抬头,抬不起来2抬头小于45度3完成位置:头位于中线方法:试用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来吸引他们,当他们把注意力放在玩具上时,渐渐地将玩具朝他们脚的方向移动并离开他们的视线,希望他们为追逐玩具而抬头。也可以假装抱孩子期望他能抬头。4仰卧位:右侧髋、膝关节能在全关节范围内屈曲0右侧髋、膝关节没有屈曲1右侧髋、膝关节有屈曲2局部屈曲右髋、膝关节3完成位置:头位于中线、腿舒适地伸展方法:要求大年龄孩子其将膝尽量靠近胸部。小年龄孩子在玩耍中自然地完成,指导者拿一只有趣的玩具放在一只或两只脚上从而诱导小年龄孩子

22、屈髋或膝。全关节范围是指膝触及胸,大腿触及小腿。5仰卧位:左侧髋、膝关节能在全关节范围内屈曲0左侧髋、膝关节没有屈曲1左侧髋、膝关节有屈曲2局部屈曲右髋、膝关节3完成位置、方法同46仰卧位:右上肢过中线抓玩具0没有像中线移动的迹象1开始伸手向中线移动2伸出右臂、但手不能过中线3完成位置:头位于中线、手臂放松(只要双手不过中线,在中线上或任何位置都可)玩具放置胸部水平使孩子容易得到且又离胸部足够远、引导孩子手伸向空中取物。方法:要求孩子去拿放在中线位的一个小玩具,然后逐渐把玩具向孩子左侧移动以使孩子的右手越过中线,玩具的位置视孩子的能力而定。7仰卧位:左上肢过中线抓玩具0没有像中线移动的迹象1开

23、始伸手向中线移动2伸出左臂、但手不能过中线3完成位置、方法同68仰卧位:向右翻身成俯卧位0没有翻身的迹象1开始翻2部分翻、不成俯卧3完成位置:头位于中线、手臂和下肢舒适地放松方法:大年龄孩子简单地要求翻身至俯卧,小年龄孩子经常会向玩具方向翻身。如果孩子完全翻身至俯卧、但右手臂仍压在下面、可以给予3分9仰卧位:向左翻身成俯卧位0没有翻身的迹象1开始翻2部分翻、不成俯卧3完成位置、方法同810仰卧位:竖直抬头0没有抬头的迹象1开始抬头、但下巴不能离垫2抬头、下巴能离垫、头不能竖起3完成位置:头在垫子上、手臂、腿舒适地放置(腿部、骨盆必须与垫子接触)头可以面朝下或转向一边。方法:大孩子可要求其抬头并

24、朝前看。小孩子可以在他们面前放一些玩具或叫他们的名字来吸引他们。并不要求头位于正中线。11肘支撑成俯卧位:头抬高,肘部伸展,胸部离开床面0没有抬头迹象1抬头、下巴不能离垫2抬头、没有竖起、前臂承重3完成位置:俯卧位手臂放在前臂可以承重的位置上,如果觉得可能抬头有困难,就必须让孩子头放在垫子上。腿舒适地伸展方法:鼓励孩子抬头于垂直位并伸手臂。大孩子可以对言语的要求或示范有反应。小孩子则更喜欢在对他面前举起并逐渐抬高的玩具,看有无反应。12肘支撑俯卧位:右肘支撑躯体,朝前完全伸展左臂0右前臂没有支撑体重的迹象1右前臂承重、左臂不支撑,但没有向前伸展2右前臂承重、左臂部分向前伸展3完成位置:头可以处

25、于任何位置、手臂放在可以前臂负重的位置、腿舒适的伸展方法:在孩子面前约一手臂长度的地方放一个玩具大约在视线水平鼓励其伸出左臂离开垫子向前取玩具。完全伸展是指肘部完全伸展且肩向前臂屈曲13肘支撑俯卧位:左肘支撑躯体,朝前完全伸展左臂0左前臂没有支撑体重的迹象1左前臂承重、右臂不支撑,但没有向前伸展2左前臂承重、右臂部分向前伸展3完成位置、方法同1214俯卧位:向右翻身成仰卧位0没有翻身的迹象1开始有翻身2部分向仰卧位翻身3完成位置:俯卧位,手臂舒适地放置最好头向下方法:鼓励孩子在要求或示范下向右翻至仰卧。小孩子可能朝着玩具或照料者翻身。不可以通过摆放手臂使孩子不用抬头只需轻轻用力即可翻至仰卧位,

26、例如右臂屈曲在头下面。虽然下肢保持交叉但能完全翻身可以给3分15俯卧位:向左翻身成仰卧位0没有翻身的迹象1开始有翻身2部分向仰卧位翻身3完成位置、方法同1416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右侧旋转90度0没有向右旋转的迹象1开始用肢体向右旋转2用四肢向右旋转90度3完成位置:孩子舒适地俯卧位、头朝下方法:放一个玩具在孩子右面并鼓励其旋转。如果你期望孩子能转动90度,则玩具应放在90度以外处。玩具放在90度处的时候,一些孩子会部分旋转后伸右手来够玩具,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已完成动作。如孩子通过爬或翻身来完成此测试的话,可以在开始阶段将玩具放在孩子的右边,通过逐渐移动玩具引导孩子完成17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左侧

27、旋转90度0没有向左旋转的迹象1开始用肢体向左旋转2用四肢向左旋转90度3完成位置、方法同16B坐位18仰卧位:检查者握孩子双手,拉自己到坐位,头部控制好(头与脊柱成直线或稍向前倾)0拉到坐位时,头不能控制1拉到坐位时,头部有控制的迹象2拉到坐位时,头能控制部分时间3完成位置:仰卧位,头放于中线、手臂和腿自然伸展。方法:检查者的位置应给予孩子坐起所需足够的空间、同时能安全地抓住孩子的手。测试孩子时检查者可以位于其一边,但测试大孩子时需要骑跨在他们的腿上方(小心不能固定他们的腿)19仰卧位:向右侧翻身,坐起0没有向右翻身坐起的迹象(先成俯卧然后坐起不给分)1向右侧翻,开始有坐起的动作2向右侧翻,

28、部分坐起3完成位置:仰卧位,头放置中线、手臂、腿舒适伸展方法:指导孩子先翻至右侧然后坐,对于那些已经用这种方法来坐孩子来说,这个很容易明白,但对于那些不用这种方法去坐的孩子来说,需要更多的解释。20仰卧位:向左侧翻身,坐起0没有向左翻身坐起的迹象(先成俯卧然后坐起不给分)1向左侧翻,开始有坐起的动作2向左侧翻,部分坐起3完成位置、方法同1921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孩子胸部,头部竖直保持3秒0头部没有抬起的迹象1开始有抬起的迹象2抬头但不能竖直维持3秒3完成(头部到垂直位并维持3秒)位置:孩子位于任何舒适的坐位、头屈曲向前。方法:检查者位于孩子后面、将双手放于孩子胸部、另一人在孩子前面举着一个

29、玩具在孩子眼睛水平。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可以用一面墙镜来帮助引起孩子的注意。22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孩子胸部,头正中位保持10秒0没有抬起的迹象1开始抬头、但不在中线2头抬起位于中线,保持小于10秒3完成位置:孩子位于任何舒适的坐位、头屈曲向前。方法:指导孩子抬头向前看玩具、希望孩子抬头位于中线、“中线”是指“头位于中间”。也就是说矢状面和额状面都垂直。23用上肢支撑坐于垫子上,保持5秒0手臂不能支撑1保持小于1秒2保持1-4秒3完成位置:孩子坐垫子上,可以取任何舒适位,手臂放于最有利支撑的地方。包括前面、旁边或放在身体上,如大腿上。孩子也可以用一个手臂支撑或一手放在另一手臂上。方法:检查者位

30、于能使孩子表现最好的地方,对于较小的或较重的孩子,检查者可以站在孩子的后面,另一个人能在前面鼓励孩子、孩子面对一面镜子也是有所帮助的。对于大孩子可以简单地要求其保持姿势达到要求的时间。24坐在垫子上:没有上肢支撑保持坐位3秒0不能保持坐位、除非手臂支撑1单个手臂支撑下保持坐位2没有上臂支撑保持坐位小于3秒3完成位置:舒适地坐在垫子上、手臂任意放置。方法:检查者可以位于孩子的前面或后面。许多孩子可以在开始时用手臂支撑、然后依据动作要求或示范抬起一个或双手。小孩子可以开始手臂支撑、然后诱导其为得到他们前面举着的玩具而抬起一个或双手臂,或通过游戏如:拍手,来抬起双手。“手臂放松”是指手臂不会因为要达

31、到或保持坐位而承重。25坐于垫子上:前面放置小玩具,身体前倾触摸玩具,没有上肢支持返回直立坐位0没有向前倾的迹象1倾向前但不返回2倾向前,触摸玩具,在手臂支持下回到直立坐位3完成位置:舒适地坐在垫子上、手的位置可以根据孩子能力而变化但孩子必须能稳定于坐位从而完成该测试。方法:使玩具离开孩子足够远以至必须前倾向前触摸。这将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最初坐的位置、伸臂的运动范围等)。可允许至少一次尝试来判断玩具是否在孩子前倾够得着的地方。对于较小的孩子,可用较大的玩具,使其双手均不承重。26坐于垫子上:触摸右后方45度放置的玩具,返回开始姿势0没有触摸玩具的迹象1开始伸手,但不达到后面2伸到后面,但没有触

32、及玩具或没有回到原地(手伸到大转子外)3完成位置:孩子舒适坐在垫子上(包括W坐)手臂的位置可以变化、但孩子必须能够坐稳尝试该题。方法:孩子右边后方45度处放置玩具,距离等于孩子伸出手臂触其臀部的长度。检查者尽量在他右面放置玩具来引起他注意、然后将其放于大概的位置、引诱孩子得到它、使注意力在玩具上是很重要的。27坐于垫子上:触摸左后方45度放置的玩具,返回开始姿势0没有触摸玩具的迹象1开始伸手,但不达到后面2伸到后面,但没有触及玩具或没有回到原地(手伸到大转子外)3完成位置、方法同2628右侧横坐:没有上肢支持保持5秒0不能保持右侧横坐1右侧横坐、双手支撑5秒(肘部必须离开垫子)2右侧横坐、右臂

33、支撑5秒(肘部必须离开垫子)3完成位置:孩子右侧横坐于垫子、开始时可以双臂支撑、然后右手臂支撑或双臂放松。方法:指导孩子抬起左臂或双臂。一旦你确定其达到了三种之一的姿势时记时5秒,如果孩子不能保持姿势5秒,则尝试在低一级水平记5秒。29左侧横坐:没有上肢支持保持5秒0不能保持左侧横坐1左侧横坐、双手支撑5秒(肘部必须离开垫子)2左侧横坐、左臂支撑5秒(肘部必须离开垫子)3完成位置、方法同2830坐于垫子上:有控制地降低身体成俯卧位0没有在控制下降低身体至俯卧位的迹象1有在控制下降低身体至俯卧位的迹象2降低身体至俯卧位,但有碰撞(失去控制的动作)3完成位置:舒适地坐在垫子上。方法:引诱孩子在控制

34、下将他们的手臂放低。“控制下”暗示动作是规则的或有方向性的。可以简单地要求大孩子趴着躺下。“碰撞”不包括突然摔下,然后翻到俯卧位。31足向前坐于垫子上:身体向右侧旋转成四点支撑位0没有转成四点位的迹象1开始有向右转成四点位的动作出现2部分完成向右翻成四点位3完成位置:坐在垫子上、腿舒适地放在前面。(不允许W坐)方法:这些孩子通过不同的右侧横坐位转换到四点跪位,或者先向前移动然后向右转越过右腿变成四点跪位。希望他们可以通过上臂承重的方式来完成这项任务,他们先是用前臂承重后伸直肘部还是直接就用双手承重并不重要,但不可以先转到俯卧位再转成四点位。32足向前坐于垫子上:身体向左侧旋转成四点支撑位0没有

35、转成四点位的迹象1开始有向左转成四点位的动作出现2部分完成向左翻成四点位3完成位置、方法同3133坐于垫子上:不用上肢帮助旋转90度0没有开始旋转的迹象1开始旋转2靠手臂帮助旋转90度3完成位置:孩子可以以任何姿势坐在垫子上。方法:指导孩子向左或右旋转(任何方向都可以)。孩子可在追逐玩具中旋转、像在俯卧位旋转一样。将玩具置于90度以外但仍在他们的视线之中,不幸的是许多孩子将呈四点位而不是旋转。34坐于凳上:上肢及双足不支撑保持10秒0不能在凳子上保持坐姿1保持,手臂支撑,脚支撑10秒(坐于凳子)2保持,手臂放松,脚支撑10秒(坐于凳子)3完成位置:孩子位于凳子上、膝盖在边缘、脚悬空、手臂的姿势和脚的支撑能力而定。方法:放置孩子在大凳子上(脚悬着无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