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传导通路-课件.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53319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传导通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神经传导通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传导通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传导通路-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341.掌握躯干、四肢深、浅感觉、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的途径,2.掌握视觉传导通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的途径,了解视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受损时视野缺损的不同。3.掌握锥体系的组成及传导途径,熟悉锥体系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核上、下瘫临床表现的不同。-2-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一、感觉传导通路一、感觉传导通路 二、运动传导通路二、运动传导通路 -3-周围感受器接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其转变成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元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位,最后至大脑皮质高级中枢,产生感觉。另一方面,大脑皮

2、质将这些感觉信息分析整合后,发出指令,沿传出纤维,经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到达躯体和内脏效应器,引起效应。因此,在神经系统内存在着两大类传导通路传导通路:感觉(上行)传感觉(上行)传导通路导通路和运动(下行)传导通路运动(下行)传导通路。从总体上说,它们分别是反射弧组成中的传入和传出部,但只有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下行传导通路才称为反射通路。-4-只有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下行传导通路才称为只有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下行传导通路才称为反射通路反射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听觉传导通路听觉传导通路平衡觉传导通路平衡觉传导通路感觉(上行)传导通路感觉(上行)传导通

3、路意识性意识性非意识性非意识性躯干、四肢躯干、四肢 头面部头面部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躯干、四肢头面部头面部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内脏感觉传导通路内脏感觉传导通路一般内脏感觉一般内脏感觉特殊内脏感觉特殊内脏感觉 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新纹状体黑质回路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皮质核束 锥体束锥体束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锥体外系锥体外系-6-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后回中上

4、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旁小叶后部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肌、腱肌、腱关节、关节、皮肤皮肤周围突周围突脊神经脊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节中枢突中枢突薄束楔束薄束楔束薄束核薄束核楔束核楔束核对侧内侧丘系对侧内侧丘系脑干各部脑干各部背侧丘脑腹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后外侧核内囊后肢内囊后肢 此若在内侧丘系交叉的下方或上方的不同部位损伤时,则患者在闭眼时不能确定损伤同侧(交叉下方损伤)和损伤对侧(交叉上方损伤)关节的位置和运动方向以及两点间距离。该通路由该通路由3级神经元组成。级神经元组成。-7-(二)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二)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肌、腱、关

5、节肌、腱、关节的本体感受器的本体感受器脊髓脊髓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C8L2节段胸核节段胸核 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后束小脑下脚小脑下脚旧小脑皮质旧小脑皮质同侧脊髓侧索同侧脊髓侧索腰骶膨大第腰骶膨大第V层外侧部层外侧部2级纤维级纤维 对侧和同侧的脊髓小脑前束对侧和同侧的脊髓小脑前束小脑上脚小脑上脚旧小脑皮质旧小脑皮质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实际上是反射通路的上行部分,为传入至小脑的本体感觉,由2级神经元组成。-8-皮肤皮肤 周围突周围突脊神经脊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节中枢突中枢突脊髓脊髓、层层对侧脊髓丘脑束对侧脊髓丘脑束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旁小叶后部脑干各

6、部脑干各部背侧丘脑腹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后外侧核内囊后肢内囊后肢脊髓丘系脊髓丘系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一)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一)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中央后回下部中央后回下部皮肤皮肤粘膜粘膜 周围突周围突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中枢突中枢突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丘系三叉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内囊后肢内囊后肢(二)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二)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 上升上升1 12 2节段节段 -10-视网膜损伤引起

7、的视野缺损视网膜损伤引起的视野缺损与损伤的位置和范围有关;与损伤的位置和范围有关;一侧视神经损伤可致该侧眼一侧视神经损伤可致该侧眼视野全盲;视野全盲;视交叉中交叉纤维损伤可致视交叉中交叉纤维损伤可致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一侧视交叉外侧部的不交叉一侧视交叉外侧部的不交叉纤维损伤,则患侧眼视野的鼻纤维损伤,则患侧眼视野的鼻侧半偏盲;侧半偏盲;一侧视束及以上的视觉传导一侧视束及以上的视觉传导路(视辐射、视区皮质)受损,路(视辐射、视区皮质)受损,可致双眼病灶对侧半视野同向可致双眼病灶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如右侧受损则右眼视性偏盲(如右侧受损则右眼视野鼻侧半和左眼视野颞侧半偏野鼻侧半

8、和左眼视野颞侧半偏盲)。盲)。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受损时,可引起不同的视野缺损: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受损时,可引起不同的视野缺损:-11-瞳孔对光反射途径:瞳孔对光反射途径:两侧动眼神经副核两侧动眼神经副核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节视网膜视网膜视神经视神经视交叉视交叉两侧视束两侧视束上丘臂上丘臂顶盖前区顶盖前区动眼神经动眼神经节后纤维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瞳孔括约肌两侧瞳孔缩小两侧瞳孔缩小 直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 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13-四、听觉传导通路四、听觉传导通路 螺旋器(螺旋器(CortiCorti器)器)双极细胞双极细胞(换元)换元)蜗神经蜗

9、神经 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换元)换元)脑桥内形成斜方体脑桥内形成斜方体交叉至对侧交叉至对侧 外侧丘系外侧丘系中脑被盖的背外侧部中脑被盖的背外侧部 下丘下丘(换元)换元)下丘臂下丘臂 内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 (换元)换元)听辐射听辐射内囊后肢内囊后肢大脑皮质的听区颞横回大脑皮质的听区颞横回 听觉冲动是双侧传导的。若一侧通路在外侧丘系以上受损,听觉冲动是双侧传导的。若一侧通路在外侧丘系以上受损,不会产生明显症状,但若损伤了蜗神经、内耳或中耳,则将导不会产生明显症状,但若损伤了蜗神经、内耳或中耳,则将导致听觉障碍。致听觉障碍。-15-16-第二节第二节 运动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

10、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是指从大脑皮质至躯体运动效应器的神经联系,由上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两级神经元组成。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两级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为位于大脑皮质的投射至脑神经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出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为脑神经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细胞,它们的胞体和轴突构成传导运动冲动的最后公路最后公路。躯体运动传导通路躯体运动传导通路主要为锥体系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锥体外系。-18-(一)皮质核束(一)皮质核束 主要由主要由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而成,下行经内囊膝至大脑脚底中35的内侧部,由此向下陆

11、续分出纤维,大部分大部分终止于双侧脑神经运动核,这些核发出的纤维依次支配眼外肌、咀嚼肌、面上部表情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咽喉肌。小部分小部分纤维完全交叉到对侧,终止于面神经核支配面下部肌的神经元细胞群和舌下神经核,二者发出的纤维分别支配对侧面下部的面肌和舌肌。-19-锥体细胞锥体细胞(中央前回下部)(中央前回下部)皮质核束皮质核束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上部面神经核上部疑核疑核副神经核副神经核眼外肌眼外肌咀嚼肌咀嚼肌面肌(额肌、眼轮匝肌面肌(额肌、眼轮匝肌)咽喉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斜方肌内囊膝内囊膝(一一)皮质

12、核束)皮质核束 -20-面神经核下半面神经核下半 颊肌、口轮匝肌颊肌、口轮匝肌 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舌肌舌肌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 面神经核上瘫面神经核上瘫 面神经核下瘫面神经核下瘫 舌下神经核上瘫舌下神经核上瘫 舌下神经核下瘫舌下神经核下瘫-21-一侧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一侧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可产生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和对侧舌肌瘫痪,表现为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低垂并向病灶侧偏斜,流涎,不能做鼓腮、露齿等动作,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对侧,为核核上瘫上瘫。一侧面神经核一侧面神经核的神经元受损的神经元受损,可致病灶侧所有的面肌瘫痪,表现为表现为额横纹消失,眼不能闭,口角下垂,鼻唇

13、沟消失等;一侧舌下神经核的神一侧舌下神经核的神经元受损经元受损,可致病灶侧全部舌肌瘫痪,表表现为现为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侧,两者均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故统称为核下瘫核下瘫-22-面神经核下半面神经核下半 颊肌、口轮匝肌颊肌、口轮匝肌 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舌肌舌肌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 面神经核上瘫面神经核上瘫 面神经核下瘫面神经核下瘫 舌下神经核上瘫舌下神经核上瘫 舌下神经核下瘫舌下神经核下瘫-24-(二二)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 由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半部等处由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半部等处皮质的锥体细胞轴突集中而成,下行经内囊后肢的皮质的锥体细胞轴突

14、集中而成,下行经内囊后肢的前部、大脑脚底中前部、大脑脚底中3 35 5的外侧部和脑桥基底部至延的外侧部和脑桥基底部至延髓锥体髓锥体。在锥体下端,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锥体锥体交叉交叉。交叉后的纤维继续于对侧脊髓侧索内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主要支配四肢肌。在延髓锥体交叉,皮质脊髓束中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脊髓前索内下行,称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运动。皮质脊髓前束中有一部分纤维始终不交叉而止于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主要支配躯干肌。所以,躯干肌是受两侧大脑皮质支配所以,躯干肌是受两侧大脑皮质支配,而上下肢肌只受对侧支配,故一侧皮质脊髓束在锥体交叉前受损,主要引

15、起对侧肢体瘫痪,躯干肌运动不受明显影响;在锥体交叉后受损,主要引起同侧肢体瘫痪。-25-躯干肌、四肢肌躯干肌、四肢肌中央前回中上部中央前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前部中央旁小叶前部锥体细胞锥体细胞内囊后肢内囊后肢中脑、脑桥中脑、脑桥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脊神经脊神经(二二)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 延髓延髓-26-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其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皮其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红核、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红核、黑质、前庭神经核、小脑等

16、。黑质、前庭神经核、小脑等。二、锥体外系二、锥体外系 -28-(二)新纹状体黑质回路(二)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自尾状核和壳发出纤维,止于黑质,再由黑质发出自尾状核和壳发出纤维,止于黑质,再由黑质发出纤维返回尾状核和壳。黑质神经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多巴胺,纤维返回尾状核和壳。黑质神经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多巴胺,当黑质变性后,则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亦降低,与当黑质变性后,则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亦降低,与ParkinsonParkinson病(震颤麻痹)的发生有关。病(震颤麻痹)的发生有关。(三)苍白球底丘脑环路(三)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苍白球发出纤维止于底丘脑核,后者发出纤维经同苍白球发出纤维止于底丘脑核,后

17、者发出纤维经同一途径返回苍白球,对苍白球发挥抑制性反馈影响。一侧底一途径返回苍白球,对苍白球发挥抑制性反馈影响。一侧底丘脑核受损,丧失对同侧苍白球的抑制,对侧肢体出现大幅丘脑核受损,丧失对同侧苍白球的抑制,对侧肢体出现大幅度颤搐。度颤搐。-29-(四)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四)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额、顶、枕、颞叶额、顶、枕、颞叶广泛皮质广泛皮质 脑桥核脑桥核齿状核齿状核 对侧新对侧新小脑皮质小脑皮质 小脑上脚交叉小脑上脚交叉 大大脑脑皮皮质质 躯体运动区躯体运动区背侧丘脑背侧丘脑(腹前核、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外侧核)皮质脑桥纤维皮质脑桥纤维 小脑中脚小脑中脚(脑桥小脑束脑桥小脑束)交叉交叉脊髓前脊髓前角细胞角细胞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红核红核-31-本学期授课本学期授课到此结束到此结束柳超柳超谢谢大家!谢谢大家!-32-衷心的祝愿大家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学业有成!衷心的祝愿大家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学业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