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重点.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149449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10.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重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教育学复习重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重点.pdf(6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要(中学部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的范畴。狭义的教育是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教育的起源关于教育的起源,历史上主要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我国学者普遍赞同劳动起源说。二、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2、,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管理体制、教育结构、培养结构、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横衔接关系。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是产生于1902年 的 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是旧中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执行)以及1903年 的 奏定学堂章程(又 称“癸卯学制”,旧中国实行的第一个学制)。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了 学校系统改革案,史 称“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2.现代教育制

3、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制度。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

4、育的发展过程1 .古代教育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曰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六艺是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内容,由六门课程组成:礼乐射御书数。2 .2 0世纪以后的教育发展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即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 大教学论。德国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的问世

5、,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1806年出版的 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他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方法论,形成了“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这个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育模式,对教育学成为独立的科学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杜威系统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主张,强 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育和教学原则。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

6、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集中体现在决定教育的性质,即培养什么人和培养的人为谁服务上。表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第 二 节 教 育 与 生 产 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系、结构的变化;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

7、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的薪金或未来的财富的源泉。它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他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o

8、第 三 节 教 育 与 科 学 技 术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科学技术决定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教育形式个别化;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在受到关注;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第 四 节 教育与

9、文化 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作为特定群体拥有的文化现象,不仅具有所有文化的共同属性,还有自己独特的本质属性;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在特定价值观念基础上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结果及过程;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生的变化逐渐形成个体素质、品格或才能特征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

10、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2.外银论外银论者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外银论的典型代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是另一个典型代表。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

11、个体的内在因素(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在因素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在不同年龄阶段,人的身心的同一个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4.个体身心具有个别差异性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遗传素质的

12、概念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的生物特征,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与生俱来的机体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2、遗传对个体发展的意义: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成熟的概念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的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三、环境是指存在于人们周围并能给予一定影响的客观世界,可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3、。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作用将更明显,更富有成效。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即学校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现在,而且具有长远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

14、发展个性的功能。五、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现实状态转变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过程结构的角度看,包括活动主任的需要与动机,指向的客体对象,活动的目的、内容、手段与工具,行为程序、结果及调控机制等基本要素。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体来说,具有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创造需要的意义,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活动,是一种能量的交换,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人的价值的含义: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5、。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心理发展史上是一个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发展总的特点是: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它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 为“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

16、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理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3、青年期的年龄特征青年期是个体身心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的社会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也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4、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使学生学会对今后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条件。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

17、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教育目的具有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制约受教育者的发展进程的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

18、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文化本位论”。三、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基础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的指导和理论上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社会条件决定了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

19、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1 9 9 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

20、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德 育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2)智育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即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

21、素的教育。体 育体育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体能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念和习惯的教育。第四章学生与教师第 一 节 学 生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享有的

22、合法权利,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权。我国的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对学生的权利有明确的规定。3、学生应尽的义务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第 二 节 教 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

23、员;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职业的特点: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教师职业的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对年青一代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关键作用。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条件: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一)精通的学科专业素质。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

24、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三、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成学生的自主发展。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

25、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的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2、建立教师威信真正教师威信的树立,受四种因素制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善于同学生交往的能力;教师对评价手段的使用。3、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第六章课程第 一 节 课 程 概 述一、课程的概念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

26、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二、课程的分类1、根据课程的任务角度进行分类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基础培养的课程,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能力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进行分类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国家课程,是指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

27、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是国家一级课程。地方课程,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是二级课程。学校课程,是指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3、从课程选修的角度进行分类,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4、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进行分类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活动课程,又 称“经验课程”、“儿童中

28、心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亦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可以看做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的或未被认识到得课程,或看成是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地方式呈现的课程。6、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指由单一学科构成的课程,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合成课程,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参透,融合而生成的课程。三、制约课程

29、的主要因素。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受社会、知识和青少年三大因素的制约,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制 约。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课程的制约。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课程的制约。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对课程的制约。4.课程理论的制约。课程流派形式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官能心理学是它的依据。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瑞士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论的观点则正相反。他们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实用知识,认为在知识的传授中包含的官能的训练,联想主义心理学是它的依据。这种

30、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宾赛。第 二 节 课 程 目 标课程目标是指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一、课程目标的分类一般可分为教育目的(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有五

31、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指导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2.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一个完整的课程目标应当包括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三个部分。第三节课程设计一、什么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1.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征。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

32、、课程设置及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问题。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学大纲一般由以下两个基本部分构成:一是说明部分。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的建议等。二是本文部分。它系统地安排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

33、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作业的要求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3.教科书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不同于一般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

34、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教科书的作用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第 四 节 课 程 实 施课

35、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要考虑的七个方面的问题: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占,、,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结构进行规划;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信息。第 五 节 课 程 评 价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实施的过程,质量和水平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36、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在这一评价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编制的实践,提出了更引人注目的“课程原理”。可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 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3.背景、输入、过程、成 果(CIPP)评价模式第 七 章 教 学(上)第 一 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

37、的积极引导和培养,主动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从而促进他们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是个大概念,包括学校培养人的全部工作,而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条基本途径。教学不同于智育,教学是智育的一条主要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

38、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二、教学的意义1.教学时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三、教学的一般任务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依据。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和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基本知识,具体表现为各门学科教材中的基本事实、概念和定理、法则及其体系,它是一门学科知识基本要素和基本结构。基本技能是各门学科中最主

39、要、最常用的,针对特定的具体任务或问题,经过多次的练习而形成的确保达到规定目标、并合乎规定标准的操作系统。它由智慧技能、动作技能和认知策略三部分构成。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第 二 节 教 学 过 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和引导地位,学生处于服从和选择性发展的地位。教学认识活动的本

40、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这里的认识不等于“认知”。教学过程首先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现实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3)认识的教育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

41、、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论思维的形式。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鼓励学生

42、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去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先明确提出的观点。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

43、体,应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参与教学。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受自己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受自己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具有独立性、创造性。三、教学过程的结构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1)学生感知的来源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教具的演示、参观或实验,教师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及社会生产生活实践。(2)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44、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3)巩固知识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4)运用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5)检查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1 .教学原则概述(1)教学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

45、基本准则。(2)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区别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2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

46、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2)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怫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 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 提 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贯彻

47、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

48、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记强 调“学不蹦等”,“不陵节而施”,否 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之序,是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最早见于朱熹的概括“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贯彻因材施教原

49、则的基本要求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的因材施教。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二、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

50、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两种对立教学方法。一是启发式,一是注入式。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等。(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学校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讲授法具体又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四种方式。影响讲授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语音语速和语流。二是用词的精确性与模糊性。三是专业术语使用的时机。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讲授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