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145501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七下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 竹篾(mi) 菌子(jn) 悲天悯人(mn) B累赘(li) 喷香(pn) 鸿儒(r) 颠沛流离(pi) C别扭(bi) 折损(sh) 案牍(d) 鲜为人知(xin) D露宿(l) 圣贤(shng) 西蜀(sh) 诲人不倦(h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监督 坐右铭 学而不厌 颠沛流离 B商酌 采蘑菇 以身做则 躬行君子 C修茸 出版社 如释重负 悲天悯人 D循环 排水沟 海阔天空 任重道远 3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用语的可简而繁,近些年来大为流行,种类和花样都很多,几年前我在拙作作文杂谈的“累赘拖沓”一章里曾谈到。 C从那以后,姐姐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D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 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而是让

3、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 B C D 5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将进一步提高珠海高科技产业的创新环境。(将“提高”改为“改善”) B做好疫情安全防控工作,取决于领导是否重视。(在“做好”前面加上“能否”)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删掉“不足”和“不当”) D要创建智慧城市,管理者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将“建设”调到“规划”前面) 6下列加点字词语运

4、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庆节期间,哈北京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B每次升旗仪式后,广场上满是果皮,纸屑和痰迹,真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C李丽同学学习成绩好,在我们学校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D海峡两岸的同胞息息相通,应共同努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说是一种文体,写法自由,大多是借一事一物抒发作者的感想。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C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主

5、要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D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二、填空题 8文学常识对对碰。 (1)叶圣陶,原名_,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历任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曾发表童话集_和小说集_火灾等。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2)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20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_、_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9按照要求填空。 (1)从全文

6、看,文章采用了_的记叙顺序,而中间又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往事,所用的记叙顺序又是_。这样写,使文章曲折有致,构思颇具匠心。 (2)“梨花”一词一语双关,既指_,又指_。课文最后引用了陆游的一句诗“_”,照应了题目,也点明了主题。 10默读课文填空。 (1)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 (2)文章开头连用四个_句,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_。 (3)用精练的语言自己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_ 11读陋室铭,本文起首四句,以正衬发端,用_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点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再通过对_的描写,交

7、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的情怀,后又以_自比,充分表现了作者_的情趣。 12读爱莲说,用原文语句填空。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_,_。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 三、情景默写 13读陋室铭,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的主旨句是:_ 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_ 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 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是:_ 14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

8、同流合污品格的名句是:_,_。 (2)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辱的句子是:_,_。 四、综合性学习 15综合性学习。 (1)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上联。 上联:_, 下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材料: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全市共投入8 700多万元,为山

9、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样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 (2)根据材料,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左右) (3)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 五、对比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周敦颐爱莲说) 【乙】 贞元十九年春,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之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有删改) 【注】殄瘁:此指摧残。贤:贤人,德才兼备的人。众庶:百姓,普通人。异:区分。 16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对

11、话。 小尚:乙文中“此相国之手植者”的“植”和我们学过的“亭亭净植”的“植”是一个意思吗? 小成:不是,“亭亭净植”的“植”意思是_,“此相国之手植者”的“植”意思是_这是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比如“蒙乃始就学”的“就”是“从事”的意思,而活板中“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的“就”是_的意思。 小尚:【乙】文“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用现代汉语怎么准确表述? 小成:_ 小尚:诵读后,我发现【甲】文画波浪线句子的语言很有特点,具体分析如下:_ 小成:我发现“居易惜之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这句话没有标点,应该怎样断句呢? 小尚:你可以停顿三次,_ 17【甲】【乙】两文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结

12、合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加以分析。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嗟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18乙文中的关相国、白居易都爱竹,苏轼也说过“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人为什么对竹情有独钟?结合选文内容和下列图示探究其中的原因。 竹,冬生草也。 象形。(说文) 竹子和莲一样, 中空干直。 竹虽有节, 却往上长 竹节贞, 贞以立志。 19班级准备开展“名著中的偶像”主题分享会,小尚拟借竹来表达对“心中的偶像”的赞美,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人物具体经历加以表述,120字左右。 A祥子 B梁生宝 C江雪琴

13、 D尼摩船长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老舍先生 汪曾祺 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侍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

14、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 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

15、西壁上挂的画。 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

16、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直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睜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根兴奋。 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

17、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20阅读选文第-段,说说老舍先生有哪些生活情趣。 21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 22本文记叙的是老舍先生的事迹,在第段却写了齐白石老人的逸事,其作用是什么? 23第段写老舍先生提议并组织盲艺人演出的事情有何作用? 七、作文 24请以“_ 二三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在横线处填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的称呼或名字,补全题目;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多方面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不少于6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音的辨别能力。 A:有误。“譬如”的准确读音是“

18、p r”; B:正确; C:有误。“折损”的准确读音是“zh sn”; D:有误。“诲人不倦”的准确读音是“hu rn b jun”。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 A.坐右铭“坐”改为“座”; B以身做则“做”改为“作”; C修茸“茸”改为“葺”; 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选择问句中间不用问号,D项中的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逗号。故选D。 4D 【详解】此题考

19、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句提出了一个观点,引起了下文,是第一句;句举出两个例子作证明,是第二句;结合关联词“不是,而是”及上句的描述顺序辨析,句为三四句,句为五六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故选D。 5D 【详解】D.搭配不当。把“加强”改为“提高”。故选D。 6D 【详解】A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对象使用错误; B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贬不当; C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多用

20、于形容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大词小用; D息息相通: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使用正确; 故选D。 7A 【详解】A.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不是刘禹锡。故选A. 8 叶绍钧 稻草人 隔膜 季羡林 金克木 【解析】略 9 (1)顺叙 插叙 (2)自然界的梨花 梨花其人、梨花精神 驿路梨花处处开 【详解】(1)这道题考查对文章记叙顺序的理解。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驿路梨花一文不是按事件发生的顺序从解放军盖起、梨花照料小茅屋写起。而是集中在现在的一个夜晚和早晨,在顺叙“我们”宿在小茅屋得以解除饥疲和所见所闻当中,运用两段插叙文字交代小茅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 (2)这道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

21、。标题“驿路梨花”中的“梨花”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梨花,更是小屋主人梨花姑娘的象征。文中以洁白美丽的梨花比喻梨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同时还象征了梨花姑娘帮助路人的雷锋精神。 10 (1)知足 安分 达观 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2)设问 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也引出自己的观点背着未了的责任最苦。 (3)人人必须尽责任。 【解析】略 11 有仙之山,有龙之水; 惟吾德馨; 陋室环境; 诸荀、扬雄; 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 【详解】本题概括了全文的要点,按提示信息“比喻”“陋室不陋的原因”“描写”“自比”“情趣”等,回顾相关的文字内容,根据要求概括填答。 12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2、 莲; 花之君子者也;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详解】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解析】略 14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

23、。注意:淤、染、濯、涟、植、亵、焉。 15(1)【示例】雷锋精神时时现。(2)【示例】“暖冬计划”指重庆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的计划。(3)【示例】张薇,你是“暖冬计划”的受益人,知恩图报,表达感谢是应该的,这并不是出风头。你就不要有这样的顾虑了,好吗? 【详解】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第(1)小题考查对联知识。解答此题,要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根据驿路梨花内容的把握,明确本文是传扬雷锋精神的。然后根据对联的要求,根据下联“驿路梨花处处开”可以对出上联:雷锋精

24、神代代传。第(2)小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作答。由材料可知,这个计划的实施主体是“重庆政府”,范围是“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内容是“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据此可作答。第(3)小题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16 竖立 种植 完成 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在这里长着几丛竹子。 骈散、长短结合。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四字断句

25、,也有九字、十二字长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仗工整。 居易惜之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 17甲文叹息没有和自己志同道合者,乙文嗟叹贤能的人和竹子一样,需要了解贤能的人来识别。 18人们喜爱竹子的原因是竹子虽然中空,但是外部却是直立往上,外有竹节,高洁而坚贞,正符合人们所追求的虚心、正直、高洁、坚贞的品性。 19示例:江雪琴她昂首挺胸的一步步走向刑场,走向死亡,犹如凯旋归来一般,战友们含泪目送着她。她带着爱国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走完了自己的人生生涯。世间少了一位爱国英雄,夜空多了一颗闪亮的星。面对酷刑,她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翠竹苍松;面对信仰,她是不输须眉之志的巾帼豪杰;面对人民,她是舍

26、小家显大爱的忠诚女儿。她走了,但是她的行为却震撼着我年轻的心灵,我们将永远记住她的名字江雪琴。 【解析】16本题综合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翻译文言语句、赏析语句特点、断句的能力。 “亭亭净植”句意: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植,竖立。 “此相国之手植者”句意:这是相国亲手种植的。植,种植。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句意: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就,完成。 “履及”,走到;“隅”,角落;“见丛竹于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斯见丛竹”。 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划线句骈散结合,长句断句相互映衬;此外,“中通外直,不蔓不

27、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四字一顿,节奏鲜明。 句意: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于是我,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 “居易”为名词,作主语,其谓语为“惜”,宾语为“之”,故应在“惜之”后断开;“除”为动词,作谓语,其宾语为“粪壤”,“疏”为动词,其宾语为“其间”,故应在“疏”前断开,“其间”后断开; 故正确断句为“居易惜之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 17本题考查赏析文中词语的能力。 甲文中“噫”,为感叹词,根据后文“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此处叹息的是和我一样喜爱莲花的人是谁呢,人们都对牡丹趋之若鹜,而喜爱高洁的莲花的人又有几个

28、呢? 乙文中“嗟乎”,同为感叹词,根据后文“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此处嗟叹的是借竹子前后不同际遇,谈人才的遭遇。竹子“似于贤”得到人之爱惜和培植,对“真贤”的人又怎么得不到爱惜和培植。竹子与草木,就像贤才与一般人;竹子是不能自我张扬优点,而是靠人赏识它;贤才不能自我张扬才干,而是要知人善任者使用贤才者,才能发现贤才们的才干,重用之。 18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 根据表格内容“中空干直”“竹虽有节,却往上长”“竹节贞,贞以立志”可知,人们喜欢竹子的原因有“中空”,可以象征人们的虚心;“干直”,可象征人们的正直;“竹虽有节,却往上长

29、”,象征人们勇往直前的精神;“贞以立志”,象征人们的坚贞。由此可知,人们喜爱竹子,正是因为竹子有这么多和人类相似的精神品质。 19本题考查评价人物的能力。 根据题干“借竹来表达对心中的偶像的赞美”,那么在写作语段时,要紧扣住竹子的品质坚贞不屈、虚心向上、正直高洁等。然后结合所给人物的经历,紧扣竹子品质进行写作即可。 示例: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他反对奴隶制,向往自由,他还是一个有着像竹子一样坚强不屈精神的勇士,有着为人类献身的崇高精神。 【点睛】参考译文: 【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

30、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周敦颐爱莲说) 【乙】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枝叶凋敝,毫无生气。向关家的旧人询问

31、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生在竹丛中,长得繁盛茂密,简直都没有竹子的苗了。”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于是我,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像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 可叹啊!既然这样,那么竹子与其它草木的关系,也就像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它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

32、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有删改) 20爱花成性;热情好客;摆杏闻香;喜好藏画。 21“文雅”“彬彬有礼”在这里形容老舍先生有礼貌地与客人握手、亲自为客人倒茶,表现了老舍先生的热情好客。 22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说明了老舍先生对齐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和敬重,表现了老舍先生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使老舍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 23老舍先生提议并组织盲艺人演出,一是为了盲艺人的生活有出路,二是为了不让盲艺人的“玩意儿”绝了,这既表现了老舍先生的善良和富有爱心,又表现了他自觉保护民间技艺的责任感。 【解析】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要先找出生活事件,再以“人+事+结果”的模式作

33、答。从文中第段“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可以概括出老舍先生爱花成性;从文中第段“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可以概括出老舍先生热情好客;从文中第段“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喜欢摆杏闻香;从文中第段“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喜好藏画。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21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文雅”意思是温和有礼貌;“彬彬有礼”意思是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联系语境可知,这里的“文雅”“彬彬有礼”是形容老舍先生待客有礼貌,握手很轻并且亲切,亲自为客人倒茶,表现了老舍先生的待客

34、热情。 22本题考查情节设置的作用。可以从故事情节的需要、表现手法的匠心运用、整体构思的独到等角度考虑。作者写齐白石并非废笔、败笔,这是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写齐白石一方面表现了主要人物老舍具有艺术情趣的特点,展现了老舍先生对齐白石的敬重;另一方面 突出老舍的人格品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此题可注意从关键语句中提炼答案,由“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可看出老舍先生既想解决盲艺人的生活困难问题,又让一些文化“绝活儿”不至于失传;“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可见老舍先生想引起各

35、方面对此的重视。 24参考例文 老妈二三事 “咯噔、咯噔”早晨,我总能听见妈妈踩着又急又响的高跟鞋走出家门,又急匆匆地回来,接着不是一串钥匙转动的声音就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不用猜,一定是妈妈又忘记带东西了。如果她哪天出门了没回头,我倒是会有点意外。 老妈这丢三落四的毛病闹过一次笑话。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蓝海大饭店参加她同事的喜宴。在出租车上,刚刚还有说有笑的老妈摸了摸衣服后,突然沉默不语了,接着她用手推了推我,压低声音说:“完了!”我忙问:“怎么了?”妈妈捂着嘴说:“我大衣里面忘记穿一步裙了!”我听了,笑得捂着肚子喘不过气来。 到了酒店,妈妈小心翼翼地走路,生怕被别人发现她的异样。进了餐厅,妈

36、妈的同事见她神色慌张,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呢。妈妈红着脸说了原因,阿姨笑着安慰她:“不要紧,你不说,根本就没有人会注意,别紧张。”听了这话,妈妈才慢慢放松下来。 妈妈因为忙碌丢三落四也就算了,可最近,她竟以忙碌为理由,说话时能把一句话省成两个字。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书,妈妈躺在床上悠闲自得地看着手机。突然她大吼一声: “开帘!”我一脸疑惑,好奇地问:“什么?开帘,开帘是什么意思啊?”妈妈听了,边笑边解释:“开帘就是开帘就是把窗帘拉上!嘿嘿”我说:“开就是拉开的意思,开帘如果是打开窗帘,那还能马马虎虎解释得过去,可您喊开帘却是想让我关上窗帘,这闹的是哪样啊?” 就在我彻底被这个词搞晕之后,老妈还是

37、在继续疯狂地缩词、变词。那天晚上,妈妈关心我,想让我自己把被子盖好,不要着凉了,她说:“关被。”我听了,心想:知道妈妈的意思就行,不用理会了。还有一次,妈妈急着让我抬古筝,直喊:“抬筝。”这样的事例一件接着一件,渐渐地,我对这些特别的语言已经习以为常了。 如果哪天你来我家做客,看到这个走路风风火火,说起话来稀奇古怪的女人,你可不要见怪哟。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 二三事”。但在题目的要求中已经明确:在横线处填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的称呼或名字。事实上,已经是全命题作文了。选择你最熟悉的人,通过叙写与之相关的两三件典型的事,突出表现人物的特点即可。这样的文章看似很容易,实际写

38、起来往往过于平淡。写作时,选择的材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因素,材料要能突出人物精神。同时还要考虑文章在结构和语言上如何出彩。文章要写成记叙文,文章要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 点睛: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做到审题准确。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不能错误地理解题意。其次要立意深刻。就是要为文章确定一个鲜明、集中、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第三,选材要精当。要围绕着中心来选择材料,运用那些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或论述得透彻有力。写作时,依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要突出表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结构文章时,注意内容上起、承、转、合,最好能写出文章的“波澜”;能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小事情揭示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语言上,要准确通顺,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