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3243744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 一、积累运用。(30 分) 1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 分) A晶莹(yn)太阳寨(zhi)简陋(lu)悲天悯人(mn) B揽(ln)商酌(zhu)譬如(p)如释重负(sh) C累赘(zhu)别扭(niu)拖沓(t)颠沛流离(fi) D契约(qi)修葺(q)淤泥(y)诲人不倦(hu) (解析: A.“莹”应读作“yng”; C.“沛”应读作“pi”; D.“契”应读作“q”。 ) 2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3 分) A草率生疏亵玩

2、不耻下问 B拖沓恍惚朦胧学而不厌 C撵走陡帩循环南腔北调 D恳切竹篾妥帖香气四溢 (解析:C.“帩”应写作“峭”。) 3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3 分) A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B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自受,得到制裁。 C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国做出了巨大 贡献。 D他们不仅以此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实 践和习俗。 (解析:A.“不耻下问”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放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4 4下列语段画线处均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3、。(6 分) 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开阔,各种文化艺术的表达进入多元时期。然而艺术审美的风, 无论是刮西风,还是刮东风,也许总有尘埃落定的某个时候。 此次“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 荐展”中的 100 多件作品,有水墨、油画、版画、综合材料和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整体 展示了对于“文化家园”人文关怀的主题。 (1)处用词不当,应将“开阔”改为“便捷”。 (2)处语序不当,应将“某个”移到“尘埃”之前。 (3)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积极响应”。 5 5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逢入京使中抒发作者思念亲

4、人的诗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动物的名句,如赵师秀约客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 处处蛙”,借“蛙声”渲染一种清新恬静的氛围。 6 6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红岩,讲述了全国解放战争前夕,重庆地区地下 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例如:叛徒甫志高 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在狱中,她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面对 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 成的!”(2 分) 7 7“孝”,上为老,下为子,使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请你参

5、加班级开展的“孝心伴我行”的主题活动。(7 分) (1)【说行孝】根据下面的材料, 从对待父母和对待自己两个角度说说如何行孝。 (4 分)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仅要 你赡养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 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 那和养牲口有 什么区别? 孝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做人子女,要行孝,应先 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 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 言,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让父母蒙受羞辱,这是孝的第一步。 孝不仅要赡养父母,更要尊敬父母;行孝要爱护自己的身

6、体和名誉。 (2)【话观点】“我学习工作忙,我钱赚得太少,我的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等我将来 有时间了,等我将来有能力了,等我的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会来尽孝。”针对这种“将 来再尽孝”的观点,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3 分) 【示例】我不赞成“将来再尽孝”这种观点。行孝要趁早,行孝只有现在时,而没有等 待将来时。常回家看看,常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是行孝。一个总等待将来去行孝的 人,是不会真正行孝的。 二、古诗文阅读。(16 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89 题。(4 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7、,正确的一项是(D)(2 分)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9 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 题。(12 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8、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0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灵验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大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 11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9、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2)晋陶渊明独爱菊。 东晋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1212 【甲】文和【乙】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甲】文所托之物是陋室,所言 之志是安贫乐道; 【乙】文所托之物是莲,所言之志是洁身自好。(2 分) 1313 【甲】文中提到“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乙】文中提到“菊”“牡 丹”,有什么作用?(2 分) 【甲】文:运用类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品德高尚,具有远大 抱负(1 分); 【乙】文:运用对比,突出莲花的高洁品质(1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41

10、7 题。(10 分) 习惯的力量 宋守文 美洲沙漠中有一种加鲁鼠,滴水不进,照样生存。它不是不喝水,而是从多汁的草或 是仙人掌中获得水分,并在体内贮藏。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加鲁鼠圈起来,并将圈定 的这块区域内所有植物全都除掉, 只剩下光秃秃的沙漠。随着体内水分的减少, 它开始躁动 起来,不停地撞击挡板,希望能离开这个区域。就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区域内人工制造了一 个水坑,可令人不解的是,加鲁鼠对这个水坑不管不看。把它放了,它迅速找到一株仙人掌 大吃一顿,直到它吃够了为止。因为习惯,它认为获得水分最好的方式是吃仙人掌而不是喝 水,习惯难以改变。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它是一贯的,是在不知不觉

11、中,经年累月养成的行为,影 响着效率,左右着成败。但,习惯形成之初是脆弱的,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力量所在。 因为习惯是思维和行动的真正领导者, 在不知不觉中, 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所以良好习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左右成败,坚持下来就意味着能踏上成功的列车。 习惯的力量体现在持之以恒上,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在坚持不懈的重复过程中显示 出巨大的力量。 人的思维很容易跟着习惯走, 最初的习惯形成,往往有一种顺其自然的强烈意识, 日 子一久就难以更改,难以转变了。原来这样,现在也这样;你这样,我也这样。可人们很少 想到为什么这样,很少想到可不可以与众不同,与过去不同。 无论你做什么事情,态度

12、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观念决定所为; 你的尺度把握你的人生,你的人生会更顺畅如意。 人的心理若改变,个性也跟着变;个性若改变,态度也跟着变;态度若改变,行为也 跟着变;行为若改变,习惯也跟着变;习惯若改变,人格也跟着变;人格若改变,命运也跟 着变。 因此,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为能变成习惯;要留心你的习惯,因为习惯能养成性 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会决定你的命运。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414本文的观点是什么?(2 分)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养成的行为,影响着效率,左右着 成败。(2 分) 1515文章开头第段有何作用?(2 分) 引出论题:

13、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1 分);以干渴的加鲁鼠选择仙人掌获取水分而忽略眼 前的水坑的实验为开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 分)。 1616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4 分) 文章先以加鲁鼠的例子引出论题(1 分),再论述习惯的重要性(1 分),然后论述习惯的 形成过程(1 分),最后再次点明中心论点并号召人们养成好习惯(1 分)。 17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习惯”对中学生有何作用。(2 分) 【示例】习惯是思维和行动的真正领导者,习惯好坏关乎中学生能否树立正确意识, 规范自身行为(1 分);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好坏关系中学生是否能有序学习,创造佳绩, 拥有美好未来(1 分)。 (二)(2018孝感)阅

14、读下文,完成 1822 题。(14 分) 幽幽七里香 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 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 绝。 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 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 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 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 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

15、陋。 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 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 每日黄昏, 一下课, 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 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 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 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 只管捧了书去读。 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 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 间。 年轻的管理员

16、站在我身边许久, 我也没有发觉, 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 在桌上轻叩: “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了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 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 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 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 ,岳麓书

17、 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 下面没有落款。 我不知道是谁寄的, 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 我再去借书, 探寻似的看他, 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 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 幽地吐着芬芳。 11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 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 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

18、总有一种 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选自丁立梅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有删改) 1818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2 分) 表面意是指窗外种着的七里香(1 分),深层意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 温暖和美好(1 分)。 1919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3 分) 故事 情节 内心 感受 阅读 书籍 美妙(丰 盈、痴迷) 抄写 诗经 愉悦 收到 礼物 猜疑 珍藏 礼物 感动(感 恩、温暖) 20.20.语言品味。(4 分)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 的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 “贪心”本意为贪得无厌,

19、不知足(1 分),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 (对读书的痴迷热爱)(1 分)。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句子) 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1 分),三句“忘了”强调了读书(诗经)对“我”的 影响(改变)之大(1 分)。 2121从第段或第段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说说它有什么作用。(2 分) 【示例一】 选第段画线句。 作用: 照应文章标题, 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 烘托了“我” 读书时愉悦的心情。 【示例二】选第段画线句,作用:照应前文 (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 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2 分) 2222猜一猜

20、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 分) 【示例一】 是图书管理员(1 分)。 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时他熟练地帮“我”取书, 可见他知道“我”的读书喜好; “我”抄写 诗经 时, 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 夜里“我” 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 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 他根据借书证知 道“我”姓“丁”;从文章的详略安排看出, “我”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 所 以他送书给“我”的可能性最大。(2 分) 【示例二】是身边的男生(女生)(1 分)。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在“我”的身边,知道 “我”读书的喜好;见“我”衣服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 为了让“我”毕业后还能继 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2分)。 四、作文。(50 分) 23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分) 飞鸟用啼叫歌唱生活, 游鱼用肢体传达信息, 人类用语言表达情感你学会倾听来自 四面八方的声音了吗?倾听是一种交流, 是一种亲和的态度,是我们了解彼此心灵、 领略大 自然风光的途径。大自然的山风松涛、溪韵海啸,人世间的管弦乐章、喜怒哀乐,都需要我 们静静地聆听。 请以“学会倾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