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Introduction).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9122303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Introduction).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绪论(Introduction).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Introduction).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Introduction).ppt(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基 础础 化化 学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化化 学学 与与 化化 工工 学学 院院胡永祥胡永祥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量纲分析量纲分析量纲分析量纲分析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溶液的组成标度溶液的组成标度溶液的组成标度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1

2、.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地位和作用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地位和作用2.2.了解我国法定单位制、熟悉了解我国法定单位制、熟悉SI单位的单位的 组成方法组成方法3.3.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4.4.熟悉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的概念熟悉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的概念5.5.熟练计算物质的各种组成标度熟练计算物质的各种组成标度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第五节第五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溶液的组成标度*本章小结本章小结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

3、地位和作用一、化学是一门中心一、化学是一门中心一、化学是一门中心一、化学是一门中心 科学科学科学科学(central(central Science)Science)1.1.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内容内容内容2.2.化学科学发展概况化学科学发展概况化学科学发展概况化学科学发展概况 古代和中古时期古代和中古时期 近代化学时期近代化学时期 现代化学时期现代化学时期 炼丹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炼丹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炼丹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炼丹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是是是“火法炼丹火法炼丹火法炼丹火法炼丹”。它直接与火药的。它直接与火药的。它直接与

4、火药的。它直接与火药的发明有关系。所谓发明有关系。所谓发明有关系。所谓发明有关系。所谓“火法炼丹火法炼丹火法炼丹火法炼丹”大大大大约是一种无水的加热方法,晋代葛约是一种无水的加热方法,晋代葛约是一种无水的加热方法,晋代葛约是一种无水的加热方法,晋代葛洪在洪在洪在洪在“抱朴子抱朴子抱朴子抱朴子”中对火法有所记载,中对火法有所记载,中对火法有所记载,中对火法有所记载,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灸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灸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灸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

5、)、灸(局部烘烤)、熔(熔化)、抽(局部烘烤)、熔(熔化)、抽(局部烘烤)、熔(熔化)、抽(局部烘烤)、熔(熔化)、抽(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优(加热使物质变性)。这些方、优(加热使物质变性)。这些方、优(加热使物质变性)。这些方、优(加热使物质变性)。这些方法都是最基本的化学方法,这也是法都是最基本的化学方法,这也是法都是最基本的化学方法,这也是法都是最基本的化学方法,这也是炼丹术这种愚昧的职业能够产生发炼丹术这种愚昧的职业能够产生发炼丹术这种愚昧的职业能够产生发炼丹术这种愚昧的职业能够

6、产生发明的基础。明的基础。明的基础。明的基础。古代和中古时期古代和中古时期铜炼丹炉铜炼丹炉铜炼丹炉铜炼丹炉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本草纲目炼轻粉(本草纲目炼轻粉(本草纲目炼轻粉(本草纲目炼轻粉(HgHg2 2ClCl2 2)升炼轻粉法:用水银一两、白升炼轻粉法:用水银一两、白升炼轻粉法:用水银一两、白升炼轻粉法:用水银一两、白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器内,以小乌盆覆见星。铺于器内,以小乌盆覆见星。铺于器内,以小乌盆覆见星。铺于器内,以小乌盆覆之。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

7、之。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之。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之。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柱香。取开,则口,以炭打二柱香。取开,则口,以炭打二柱香。取开,则口,以炭打二柱香。取开,则粉升于盒上面。其白如雪,轻粉升于盒上面。其白如雪,轻粉升于盒上面。其白如雪,轻粉升于盒上面。其白如雪,轻盈可爱。一两汞可升粉八钱。盈可爱。一两汞可升粉八钱。盈可爱。一两汞可升粉八钱。盈可爱。一两汞可升粉八钱。化学反应式为:化学反应式为:化学反应式为:化学反应式为:戥子戥子戥子戥子铁药碾铁药碾铁药碾铁药碾铜杵臼铜杵臼 12Hg+4KAl(SO4)2+12NaCl+3O2 2K2SO4+6Na2SO4+2Al2O3+6

8、Hg2Cl212Hg+4KAl(SO4)2+12NaCl+3O2 2K2SO4+6Na2SO4+2Al2O3+6Hg2Cl2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炼金术虽然是古人企图炼金术虽然是古人企图“点石成金点石成金”或或炼制炼制“长生不老长生不老”药物的方术,然而都也药物的方术,然而都也是以古代物质理论和古代化学工艺知识相是以古代物质理论和古代化学工艺知识相结合而形成的结合而形成的“类化学实验类化学实验”活动,从而活动,从而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化学知识,并成为近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化学知识,并成为近代科学

9、化学产生的前躯或基础,例如,现代科学化学产生的前躯或基础,例如,现代的代的“化学化学”(Chemistry)一词就是由)一词就是由“炼金术炼金术”(alchemy)一词演化而。)一词演化而。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公元公元公元公元7 7世纪,中国炼丹世纪,中国炼丹世纪,中国炼丹世纪,中国炼丹术西传至阿拉伯,术西传至阿拉伯,术西传至阿拉伯,术西传至阿拉伯,8 8世纪开世纪开世纪开世纪开始传入欧洲,并同西方炼金始传入欧洲,并同西方炼金始传入欧洲,并同西方炼金始传入欧洲,并同西方炼金术结合在一起逐步发展成为术结合在一起逐步发展成为术结合在一起逐步发展成为术结合

10、在一起逐步发展成为近代化学,直至现代化学科近代化学,直至现代化学科近代化学,直至现代化学科近代化学,直至现代化学科学。因此可以说,中国不仅学。因此可以说,中国不仅学。因此可以说,中国不仅学。因此可以说,中国不仅是炼金术的发源地,而且也是炼金术的发源地,而且也是炼金术的发源地,而且也是炼金术的发源地,而且也是整个化学的发源地。著名是整个化学的发源地。著名是整个化学的发源地。著名是整个化学的发源地。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中国是科学史家李约瑟说,中国是科学史家李约瑟说,中国是科学史家李约瑟说,中国是“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一一一”,

11、“化学是地地道道从化学是地地道道从化学是地地道道从化学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中国传出去的中国传出去的中国传出去的”现代钢铁厂的三座高炉现代钢铁厂的三座高炉 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3.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二二二二.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化学与医学的关系1.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密切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密切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密切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密切 (1 1)体内的化学反应体内的化学反应体内的化学反应体内的化学反应 (2 2)临床检验)临床检验)临床检验)临床检

12、验 (3 3)药物提取和合成)药物提取和合成)药物提取和合成)药物提取和合成 (4 4)药理化学)药理化学)药理化学)药理化学 (5 5)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化学2.2.现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现代化学的发展成果现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现代化学的发展成果现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现代化学的发展成果现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现代化学的发展成果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三、怎样学好基础化学三、怎样学好基础化学三、怎样学好基础化学三、怎样学好基础化学 预习预习预习预习 初步了解课程内容,发现问题初步了解课程内容,发现问题初步了解课程内容,发现问题初步了解课程内容,发现问

13、题,带着问题听课,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听课,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听课,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听课,有的放矢;听课听课听课听课 基本理解课程内容,提高逻辑基本理解课程内容,提高逻辑基本理解课程内容,提高逻辑基本理解课程内容,提高逻辑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实验和作业实验和作业实验和作业实验和作业 加深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加深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加深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加深课程内容的理解并 熟练应用熟练应用熟练应用熟练应用 复习和答疑复习和答疑复习和答疑复习和答疑 加深记忆和理解加深记忆和理解加深记忆和理解加深记忆和理解 笔笔 记记1.自学笔记:自学笔记:定义、概念和公式定义、概念和公式2.课堂笔记

14、:课堂笔记:自学记录补充自学记录补充3.整理笔记:整理笔记:看参考书,做看参考书,做练习。练习。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一、什么是国际单位制一、什么是国际单位制 1960年年,第第11届届国际计量大会国际计量大会 CGPM将以将以米、千克、米、千克、秒、安培、开秒、安培、开尔文、坎德拉尔文、坎德拉这六个基本单这六个基本单 位为基础位为基础的单位制命名为的单位制命名为“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用用符号符号“SI”表示。表示。1971年年,第第14届届CGPM又决定增又决定增加第加第 7 个基本单位个基本单位

15、摩尔摩尔(mole)。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二、国际单位制的构成二、国际单位制的构成1.SI基本单位基本单位*2.SI导出单位导出单位*3.SI词头词头*4.三、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三、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第三节第三节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1 1有效数字的概念 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是既能表达数值大小,又能表明测量值准确程度的数字表示方法,它包括测得的全部准确数字和一位可疑数字,可疑数字的误差为1。2526?第三节第三节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1 1有效数字的概念 在有效数字的表示中,09这10个数字,只有“0”作为定位时是非有效数字。例如溶液体积20

16、.50 mL=0.02050 L,后者在在数字“2”之前的“0”只起定位作用,不是有效数字。0.02050有四位有效数字。第三节第三节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 为了准确表述有效数字,需要使用科学计数法(scientific notation)。科学计数法用一位整数、若干位小数和10的幂次表示有效数字。如4.2103 (两位有效数字),4.20103 (三位有效数字),4.200103 (四位有效数字)。第三节第三节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 表示倍率、分率的数,凡定义给定的值、表示倍率、分率的数,凡定义给定的值、国际协议的值等,不带有误差者,称为准国际协议的值等,不带有误差者,称为准确值(确值(exact

17、numberexact number),不受有效数字位),不受有效数字位数限制。数限制。例如例如 以以 Na Na2 2COCO3 3为基本单元,摩尔质量为基本单元,摩尔质量 MM(Na(Na2 2COCO3 3)=(106.02)gmol)=(106.02)gmol-1-1,此处此处2 2是自然数。是自然数。一般计算时也不考虑相对原子质量等常数一般计算时也不考虑相对原子质量等常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第三节第三节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 化化学学中中常常见见的的以以对对数数表表示示的的pHpH、p pK K及及lglgc c等等,其其有有效效数数字字的的位位数数,仅仅取取决决于于小小数数

18、部部分分的的位位数数,因因为为整整数数部部分分只只与与其其对对应应真真数数中中的的1010的的方方次次有有关关。如如pH pH=10.2010.20有有两两位位有有效效 数数 字字,与与 表表 示示 成成 HH3 3O O+=6.3106.310-11-11 molLmolL-1-1一致。一致。第三节第三节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2 2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修约 当实验测定值和计算值的有效位数确定之当实验测定值和计算值的有效位数确定之后,要对它后面的多余的数字进行取舍,后,要对它后面的多余的数字进行取舍,这一过程称为修约(这一过程称为修约(roundingrounding),通常按),通常按“四舍

19、六入五留双四舍六入五留双”规则进行处理。规则进行处理。当约去数为当约去数为 4 4时舍弃,为时舍弃,为 6 6时则进位;时则进位;当约去数为当约去数为5 5而后面无其它数字时,若保而后面无其它数字时,若保留数是偶数留数是偶数(包括包括0)0)则舍去则舍去,是奇数则进是奇数则进位位,使修约后的最后一位数字为偶数。使修约后的最后一位数字为偶数。第三节第三节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2.加减运算加减运算 加减运算所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以参加运加减运算所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以参加运算各数字中精度最低,即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算各数字中精度最低,即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为准。例如的数为准。例如0.5362+0.250.

20、5362+0.25,和为,和为0.790.79。3.3.乘除运算乘除运算 乘除运算所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以参加运乘除运算所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以参加运算各数字中相对误差最大算各数字中相对误差最大,即有效数字位数即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为准。例如最少的数为准。例如0.0121 25.64,0.0121 25.64,积为积为0.3100.310。第三节第三节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例:例:计算计算21.64 mL,0.2463 mol/L A21.64 mL,0.2463 mol/L A溶液中溶质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物质的量。解:解:0.2463 mol/L21.64 mL=5.340 mmol 0.24

21、63 mol/L21.64 mL=5.340 mmol 21.621.64 4 0.246 0.2463 3 64926492 1298 12984 4 865 8656 6 432 4328 8 5.33 5.3399329932第四节第四节 量纲分析量纲分析 量纲分析量纲分析量纲分析量纲分析(dimensional analysis)(dimensional analysis)化学计算的方程式往往是量的方程式,表示物理化学计算的方程式往往是量的方程式,表示物理化学计算的方程式往往是量的方程式,表示物理化学计算的方程式往往是量的方程式,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量之间的关系。量之间的关系。量之间

22、的关系。量可以定量地表示为量的数值和量的单位的乘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为量的数值和量的单位的乘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为量的数值和量的单位的乘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为量的数值和量的单位的乘积:A A=A A A A 式中,式中,式中,式中,A A为物理量的符号,为物理量的符号,为物理量的符号,为物理量的符号,A A 为单位的符号,为单位的符号,为单位的符号,为单位的符号,A A 是以单位是以单位是以单位是以单位 A A 表示量表示量表示量表示量A A的数值。的数值。的数值。的数值。量方程式计算的每一个步骤中物理量数据都应该量方程式计算的每一个步骤中物理量数据都应该量方程式计算的每一个步骤中物理量数据都

23、应该量方程式计算的每一个步骤中物理量数据都应该带单位。这些单位在计算时或保留、或相乘、或带单位。这些单位在计算时或保留、或相乘、或带单位。这些单位在计算时或保留、或相乘、或带单位。这些单位在计算时或保留、或相乘、或相除、或相除、或相除、或相除、或“抵消抵消抵消抵消”,称为量纲分析。,称为量纲分析。,称为量纲分析。,称为量纲分析。第四节第四节 量纲分析量纲分析 换算因子换算因子(conversion factor)(conversion factor)量纲分析的关键是换算因子的运用。换算因量纲分析的关键是换算因子的运用。换算因子是分子和分母表示具有不同单位的同一物子是分子和分母表示具有不同单位的

24、同一物理量的分数形式。例如液体体积的换算,理量的分数形式。例如液体体积的换算,1 L=1000 mL 1 L=1000 mL,所以换算因子是:,所以换算因子是:1 L/1000 mL 1 L/1000 mL 和和 1000 mL/1 L 1000 mL/1 L 另外,相关联的不同物理量之间的相互换算另外,相关联的不同物理量之间的相互换算也可作换算因子处理,例如,由密度相关联,也可作换算因子处理,例如,由密度相关联,溶液的质量和体积可以相互换算。溶液的质量和体积可以相互换算。第五节第五节 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一、分散系统及分类一、分散系统及分类分散系(分散系(分散

25、系(分散系(dispersed dispersed systemsystem):一种或数种):一种或数种):一种或数种):一种或数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所形成的系统所形成的系统所形成的系统 分散相(分散相(分散相(分散相(dispersed dispersed phasephase):被分散的物质):被分散的物质):被分散的物质):被分散的物质 介质介质介质介质 介质介质介质介质 介质介质介质介质 介质介质介质介质 介质介质介质介质 介质介质介质介质 分散相分散相分散相分散相 介质介质介质介质 介质介质介质介质 介

26、质介质介质介质 介质介质介质介质 介质介质介质介质 介质介质介质介质第五节第五节 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n n分散介质分散介质分散介质分散介质(dispersed dispersed mediummedium):容纳分):容纳分):容纳分):容纳分散相的连续介质散相的连续介质散相的连续介质散相的连续介质n n相:指体系中物理相:指体系中物理相:指体系中物理相:指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性质和化学性质完性质和化学性质完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全相同全相同全相同 的均匀部分的均匀部分的均匀部分的均匀部分 n n界面:相与相之间界面:相与相之间界面:相与相之间界面:相与

27、相之间的接触面。的接触面。的接触面。的接触面。第五节第五节 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分散相粒子大小分散相粒子大小分散相粒子大小分散相粒子大小(直径直径直径直径)性质性质性质性质分散相分散相分散相分散相1nm1nm分子分子分子分子(离子离子离子离子)分散系分散系分散系分散系真溶液真溶液真溶液真溶液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扩散快,透滤纸和半透膜扩散快,透滤纸和半透膜扩散快,透滤纸和半透膜扩散快,透滤纸和半透膜均相均相均相均相1 1100nm100nm胶胶胶胶体体体体分分分分散散散散系系系系高分子溶高分子溶高分子溶高

28、分子溶液液液液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 扩散扩散扩散扩散 慢,透滤纸不透半透膜慢,透滤纸不透半透膜慢,透滤纸不透半透膜慢,透滤纸不透半透膜溶胶溶胶溶胶溶胶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统扩散慢,透滤纸不透半透膜扩散慢,透滤纸不透半透膜扩散慢,透滤纸不透半透膜扩散慢,透滤纸不透半透膜非均相非均相非均相非均相缔合胶体缔合胶体缔合胶体缔合胶体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扩散慢,透滤纸不透半透膜扩散慢,透滤纸不透半透膜扩散慢,透滤纸

29、不透半透膜扩散慢,透滤纸不透半透膜 100nm100nm粗粒分粗粒分粗粒分粗粒分 乳状液乳状液乳状液乳状液散系散系散系散系 悬浮液悬浮液悬浮液悬浮液非均,热力学不稳定系统非均,热力学不稳定系统非均,热力学不稳定系统非均,热力学不稳定系统不透滤纸和不透半透膜不透滤纸和不透半透膜不透滤纸和不透半透膜不透滤纸和不透半透膜第五节第五节 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一)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n n意义意义:表示物质数量的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数量的基本物理量n n符号符号:nBn n单位单位:摩尔摩尔(mole,简写简写mol)n n摩尔的

30、定义: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摩尔的定义: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elementary entity)数与数与0.012kg碳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的原子数目相等。二、二、混合物的组成标度混合物的组成标度n n说明说明说明说明:物质的量是整体的名词物质的量是整体的名词物质的量是整体的名词物质的量是整体的名词,不可分开使用。不可分开使用。不可分开使用。不可分开使用。只要系统中所含基本单元数与只要系统中所含基本单元数与只要系统中所含基本单元数与只要系统中所含基本单元数与1212C C(0.012kg0.012kg)的原子数相等,则此即为的原子数相等,则此即

31、为的原子数相等,则此即为的原子数相等,则此即为1mol1mol该物质。该物质。该物质。该物质。使用时应指明使用时应指明使用时应指明使用时应指明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电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电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电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某物质的物质的量n nB B,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摩尔质量MMB B,质量,质量,质量,质量mmB B之关系是:之关系是:之关系是:之关系是:n nB B=mmB B/MMB B第五节第五节

32、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例例1 49g H2SO4和和49g(1/2H2SO4)的物质的物质 的量各为多少?的量各为多少?解解:第五节第五节 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二)物质的量浓度(二)物质的量浓度(二)物质的量浓度(二)物质的量浓度 c cB B(简称浓度简称浓度简称浓度简称浓度)(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n n定义定义定义定义:物质物质物质物质B B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n nB B除以混合物的体除以混合

33、物的体除以混合物的体除以混合物的体 积。积。积。积。n n单位单位单位单位:molLmolL-1-1,m molL,m molL-1-1 n n说明:使用单位摩尔时须指明基本单元说明:使用单位摩尔时须指明基本单元说明:使用单位摩尔时须指明基本单元说明:使用单位摩尔时须指明基本单元。第五节第五节 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凡是已知相对分子质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凡是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在体液内的含量均应用物质的量的物质在体液内的含量均应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对于未知其相对分子质量量浓度表示。对于未知其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的物质B则可用则可用质量浓度质量浓度B 表

34、示表示。质量浓度质量浓度B (mass concentration)定义:溶质定义:溶质B的质量的质量mB除以溶液的体积除以溶液的体积V。B=mB/V 单位:单位:kgL-1或或mgL-1等。等。注意注意:体积的单位必须用体积的单位必须用L表示。表示。例例1 1 正常人血浆中每正常人血浆中每100ml100ml含含NaNa+326mg 326mg、HCOHCO3 3-164.7mg 164.7mg、CaCa2+2+10mg 10mg,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单位mmolLmmolL-1-1)各为多少?各为多少?解:解:第五节第五节 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分散系统与混合

35、物的组成标度(三)质量摩尔浓度(三)质量摩尔浓度(三)质量摩尔浓度(三)质量摩尔浓度(molalitymolality)和摩尔分和摩尔分和摩尔分和摩尔分 数数数数(mole fractionmole fraction)1.1.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n n定义定义定义定义:溶质溶质溶质溶质B B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n n单位单位单位单位:molkgmolkg-1-1第五节第五节 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2.2.摩尔分数摩尔分数摩尔分数摩尔分数n n定义定义定义

36、定义:B:B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物质的量之比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物质的量之比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物质的量之比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物质的量之比对二元组分:对二元组分:对二元组分:对二元组分:n n单位单位单位单位:1 1第五节第五节 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一、国际单位制的构成一、国际单位制的构成1、SI基本单位(七个)基本单位(七个)2、SI导出单位导出单位例如:例如:J、Pa、V3、SI单位的倍数单位单位的倍数单位例如:例如:dm、cm、mm、nm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坎德拉、摩尔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坎德拉、摩尔小小 结结组成标度组成标度组成标度组成标度关系

37、式关系式关系式关系式单位单位单位单位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 n n nB B B Bn n n nB B B B=m=m=m=mB B B B /M M M MB B B Bmolmolmolmol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基本单元要指明要指明要指明要指明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c c c cB B B B c c c cB B B B=n=n=n=nB B B B/V V V V molL molL molL molL-1 1 1 1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基本单元要指明要指明要指明要指明质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浓度B

38、B B BB B B B m m m mB B B B/V V V VkgLkgLkgLkgL-1-1-1-1 gLgLgLgL-1-1-1-1体积必须体积必须体积必须体积必须用用用用L L L L表示表示表示表示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b b b bB B B B b b b bB B B B n n n nB B B B/m m m mA A A Amolkgmolkgmolkgmolkg-1 1 1 1m m m mA A A A:溶剂质量溶剂质量溶剂质量溶剂质量摩尔分数摩尔分数摩尔分数摩尔分数x x x x B B B B x x x x B B B B=n n

39、 n nB B B B/(/(/(/(n n n nA A A A+n+n+n+nB B B B)单位为一单位为一单位为一单位为一 二、溶液的组成标度二、溶液的组成标度稀溶液中稀溶液中 :x xB B b bB B M MA A c cB B b bB B(数值)(数值)相互关系相互关系:c cB B=B B/M/MB B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1.(美美美美)布里斯罗布里斯罗布里斯罗布里斯罗R.R.化学的今天和明天化学的今天和明天化学的今天和明天化学的今天和明天一门一门一门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华彤文

40、等华彤文等华彤文等华彤文等译译译译.北京:科学出版社,北京:科学出版社,北京:科学出版社,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998 2.2.唐有祺,王夔主编唐有祺,王夔主编唐有祺,王夔主编唐有祺,王夔主编.化学与社会北京:高化学与社会北京:高化学与社会北京:高化学与社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教育出版社,等教育出版社,等教育出版社,1997 1997 3.3.傅献彩主编傅献彩主编傅献彩主编傅献彩主编.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大学化学(上上上上)北京:高等教北京:高等教北京:高等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育出版社,育出版社,育出版社,1999 1999 4.4.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标准司组织编写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标准司组织编写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标准司组织编写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标准司组织编写.量量量量和单位国家标准施案指南和单位国家标准施案指南和单位国家标准施案指南和单位国家标准施案指南.北京:中国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社,1996 1996 本章结束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