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同步教案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120443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同步教案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同步教案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同步教案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同步教案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8课社会主义的开展与挫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 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及苏联解体等史实。【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具体内容,使学生了解 他们的改革对苏联开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开展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 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拟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I,深刻地认识到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苏联的开展与改革。【教学难点】苏联的解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与苏联解体

2、相关的纪录片,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存在了 69年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苏联,为什么最终会解体?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社会主义的开展与挫 折。二、新课讲授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教师讲解: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1949年,苏联同 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 互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教师提问:社会主义阵营是怎样扩大的?学生回答: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其计划经济的轨道。苏共还加强了对东 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

3、造。1949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1950年,中苏 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 潮。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也促进了苏联的开展与改革。教师引导: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苏联的改革是从赫鲁晓夫开始 的,那么,赫鲁晓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改革的呢?(二)苏联的开展与改革1 .材料展示:(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开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拟,差距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 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 9%,轻工业只有14. 1%,农业那么为1. 5%o农业

4、和轻工 业的缓慢开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开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开展水平也跃居世 界前列之时,皮鞋产量仅163. 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教师提问:赫鲁晓夫为什么要改革?学生回答:苏联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经济开展不均衡、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苏联模式” 严重束缚了苏联经济的开展。2 .教师讲解: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上台执政。他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 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84页,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5、?学生回答:发动垦荒运动;开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3 .教师提问: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赫鲁晓夫改革?学生回答: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 在严重偏差。教师引导: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也进行了改革,重点 放在重工业。改革不仅没有冲破苏联模式,反而使这一模式更加僵化。4 .教师提问: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 激。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

6、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开展 状态。教师补充: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 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 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5 .教师提问:比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什么相似点?学生回答:内容上,都涉及经济领域;结果上,都失败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政治、 经济体制;都加剧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教师引导: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此时的苏联已经病入膏肓,政治极度腐败、 经济大幅下滑、民族矛盾公开尖锐化,社会开展已经到了不改革就难以为继的历

7、史关头。戈尔 巴乔夫借鉴和吸收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经验和教训I,开始对苏联社会进行一场艰难而又雄心勃 勃的改革。(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 .材料展示:材料一 1986年2月,苏共召开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在政治报告中指出必须 对苏联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在1987年的六月全会上,戈尔巴乔夫批判了管理经济的行 政指令方案,明确表示支持彻底的经济改革;基本思路是给企业放权,使企业实现“三自一全”, 就是完全自主经营。改革带来生产的严重破坏和经济危机,19861988年,年均赤字430亿440 亿卢布。消费品市场也日益恶化,1991年苏联市场供应的1200多种消费品中95%缺货。1990

8、 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0材料二1988年6月,苏共在其党的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决议中提出了 “改革政治体制”的 假设干重大措施,标志着把改革的重点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宣布,“要 根本改变我们的政治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多元化”和“舆论多元化”。1990年7月,苏共 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修改苏联宪法中关于“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是苏联政治 体系、国家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核心”的条文。修改这一条文的目的是取消一党制,向政治多元化,多党制过渡。于是,各种政党和政治派别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到苏共解散时已有500多个 形形色色的政党、6万多个“非官方组织”。

9、教师提问:戈尔巴乔夫首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哪里?成效如何?学生回答: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他首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经济领域,开始 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直到1988年,总体效果仍然不佳。2 .教师提问:后来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哪里?表现及影响如何?学生回答:后来又转到政治领域。表现及影响:戈尔巴乔夫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 开性”和“政治多元化”,这些措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 各加盟共和国的别离趋势也随之加剧。3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85页正文及“相关史事”,回答东欧改革的背景有哪些?成效如何? 学生

10、1回答: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学生2回答: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4 .教师提问: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学生1回答: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学生2回答: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全盘否认自身的历 史。师生归纳:东欧各国的政治制度因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教师引导: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没有成功,在经济混乱的情况下,主观地把改革转 向政治方面,想通过政治改革来促进经济改革,结果政治改革导致国内局

11、势更加混乱,苏联解体 趋势加强。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即“八一九事 件”。5 .教师提问:苏共高级官员发动“八一九事件”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目的到达了吗?此事 件对苏联的影响是什么?学生回答:目的:阻止苏联解体。没有到达目的。影响:“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6 .教师提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组织全体同学讨论。总结时,可以适当补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指出“八一九事件” 是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政变后叶利钦掌握控制了全局,但这一事 件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师生归

12、纳: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 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乱不安;否认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 族别离主义思潮的趁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教师总结: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苏联从此一分为15个国家,其中俄罗斯面积最大。苏 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开展 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二战后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 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经验教训。材料拓展:苏俄(联)的开展政策变化19211928年19211928年192

13、0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T985二1991 年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形成戈尔巴乔夫改革苏维埃政权国民经济恢复渡过难关工作基本完成重要作用和严重弊端两极格局结束7 .教师提问:苏联的改革和最终解体给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带来了哪些经验教训?学生回答:(1)要大力开展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2)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认识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3)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冒进,也不保守。(4)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三、课堂总结本课概述为“一一三”数字记忆:一条影响改革的主线一一苏联模式。一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改革。三次苏联改革及特点一一赫鲁晓夫改革(僵)、勃列日涅夫改革(死)、戈尔巴乔夫改革(散)。板书设计(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社会主义的开展与挫折(苏联的开展与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