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37段.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100644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PDF 页数:69 大小:8.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37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37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37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37段.pdf(6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37段一.(上海市)阅读下文,完成7 1 0 题(1 0 分)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注释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r e n):卧席。濡(r u):沾湿。逾:同“愈”,更加。7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1)徙 衽 以 从 阴()(2)其 阴 逾 去()8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9 .郑人的“拙”具 体表 现 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 分)1 0

2、.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2 分)二.(临沂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 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 自 孟 子 鱼我所欲也)【乙】孟子 曰:“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 命 之。往送之门,戒之曰:住 之 女 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

3、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 孟 子 滕 文 公 下 )(注释)丈 夫)成年男子 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 年,要举行加冠礼。(命)教 导 (夫 子)丈 夫 (妾 妇)妇 女,这里“妾”“妇”连 用 (广 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正 位)正确的位置,孟子比喻“礼”(大 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由)遵循大道走。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与。得: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已:往 之 女 家 之:以 顺 为 正 者,妾妇之道也。顺: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万

4、钟 则 不 辨 礼 义 而 受 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8、甲、乙两文中,孟子各阐述了怎样的主张?(4分)答:9、甲、乙两文中,孟子论述的观点一致的地方是什么?这其中又有何差异?(3 分)答:6、W:通“德”,感 激(或恩德、恩惠)已:停止 之:到去 顺:顺 从(2 分,解释对两个给1 分)7、万钟的俸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它,万钟的俸禄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富贵不能惑乱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4 分。每句2 分,不要求与原文完全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8、甲文: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或任何情况

5、下人都不能“失 去 本 心。乙文: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仁、义、礼(或人要坚守仁、义、礼)(4 分,各2 分)9、为人处世应该讲求“义”(1 分)两文都表达了大丈夫要有追求“义”的骨气,但乙文中还体现了孟子“仁”、“礼”的 主 张(2 分)三.临 沂 市(课改实验区用)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 9题。甲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节 选 自 伤仲永)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

6、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儿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 与友人书)注解 孤陋 片面、浅陋。资 盘缠。审 详细。稽探究、考察。庶几 差不多。子羔、原宪 孔子的弟子。邑地方,丘 孔子。勉 勤勉,努力。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卒之为众人卒: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至:不幸而在穷僻之域域:终无济于天下济:7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7、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8 .甲文谈 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3分)9 .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4分)甲文:乙文:6.终 于 达 到 地 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帮助(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7.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8.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 活(或开阔眼界)3分

8、。答对甲文所强调的重点得1分,答对乙文所强调重点的两个方面即可得2分9.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4分,各2分)四.(南京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 1 0题。(1 1分)【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

9、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注东渡:公元3 1 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及其日中如探汤()(2)元帝异之()8 .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A.朋帝问何以致泣B.告以此意,更重问之C.皆以美于徐公D.策之不以其道9 .用现代汉语翻译

10、下列句子。(4分)(1)孰为汝多知乎?译文:(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译文:1 0 .甲 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3分)7.(2分)(1)热水(2)对感到惊奇(每小题1分)8.(2分)C9.(4分)(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2)为什么和昨天的话不同呢?(每句翻译正确,得2分)1 0.(3分)太阳何时距离人远(近)(1分,意思同即可)长安和太阳哪个远(近)(1分,意思同即可)聪慧(1分,意思同即可)五.(南通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 7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

11、址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元棠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 著 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 融 然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 选 自 晋书)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徽:系琴弦的绳子。4 .下列各

12、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无案牍之劳形A B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博学善属文弦徽不具A B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5 .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表现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志趣高洁;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B.甲文列举“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其目的在于强调“陋室 不陋。C.乙文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陶渊明,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D.甲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乙文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分别写出刘禹锡与陶渊明居所的萧条冷

13、落。6 .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7 .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4.B(3分)5.D(3分)6.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源明一点也不推辞。(4分)7.高雅脱俗、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3分)六.(无锡市)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

14、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彳素东山而归:故名之日 放鹤亭”。(选 白 放鹤亭记)注释 彭城:古地名,今徐州。扉(f i):门。适:恰好。陂(b i):水边。彳素(s。):向,沿着。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作亭于其上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故名之曰 放鹤亭”9 .下列句中的“于”与“或翔于云表”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告之于帝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C.皆以美于徐公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1 0 .翻译下列句子。(2分)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1 1

15、.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段交代了放鹤亭名称的由来,并具体描写了放鹤亭的特点。B.文段中所写之鹤很驯顺,善于高飞远翔,自由往来。C文段描写了“异境”之景的开阔与变化,为写鹤设置了背景。D.从文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君尽享自然之趣的人生态度。8.第二年建造 早晨 命 名(各1 分)9.B (2 分)1 0 .山岗山岭四面环绕,隐隐约约看上去像个大圆环。(2 分,意思对就行。)1 1 .A(2 分)七.(武汉市)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楣(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楣长号。久之,力惫

16、,失乎坠地。乃自哂日:“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1 2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有盲手道涸溪道:视此省战省:1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译:久之,力惫,失手坠地译:1 4 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答:1 2 .道:取道,过(或走)。省:醒悟,反省。1 3 .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或下面就是土地了)。过了很久,(他)精疲力尽(或疲惫不堪,力气用尽)了,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1 4 .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走出思维的定势,战

17、胜自己。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八.济 南 市(课改区)王著教帝学书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王 辟 之 海水燕谈录)【注释】太宗:宋太宗赵匡义。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遽:匆忙。9、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 项 是()(2 分)A、百姓多闻其贤B、其如土石何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D

18、、其一犬坐于前1 0、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2 分)太宗益刻意临学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又以问著,对如初。1 2、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9、C1 0、更加;精益求精。1 1、(太宗)又让人拿着(新写的字)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开初一样。1 2、要求严格,循循善教。(能紧扣内容答出其特点即可)。九.(嘉兴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 1 2 5 题。【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

19、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撤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短上革肉,巳破裂云。(蒲 松 龄 螳螂捕蛇)【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币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飕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蹙其脑果腹而去。(选自薛福成 物性相制)【注释】飕下:带着一股风跳下。踞:趴。蹙(gu):吃。2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 分)(1)闻崖上有声甚厉 渐近临之(3)久之,蛇竟死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20、(5)蜘蛛乃酯其脑果腹而去2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4 分)(1)之反侧倾跌之状蛇复昂首待之(2)以以刺刀握其首以首俯地2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 分)(1)然审视殊无所见。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2 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4 分)2 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2 1,(1)听 到(2)从 上 往 下 看(3)终 于(4)曾 经(5)离开2 2.(1)的它,指 蜘 蛛(2)用把2 3.(1)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2)蜘蛛仍然退回守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2 4.甲文

21、: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撤不可去。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飕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2 5.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 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十.(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9一2 3题。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 归,署门曰 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戴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 望 见,咸 异 之。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 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晨恒满,而其门落然。客有消之曰:“子之墨虽工,如

22、弗售何!”翁 曰:“嘻!吾之墨聚材 孔 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弼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高 启 墨翁传,有删节)注 奚汲汲:奚,哪里。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釐(1I):色黑而黄。危:W j o 墨沈:墨汁。屐(j u):用麻、葛等制成的鞋。i 肖(q i a o):讥讽。玄圭:黑色的玉。侪(c h a i):同

23、辈。弓朋(p e n g):充满。徼(j i a o):求。1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A.躬 操 杵 臼(弯腰)B.人望见,咸 异 之(感到怪异)C.所制墨,有 定 直(价钱)D.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仿效)2 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 分)A.而以今墨售于内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B.虽龟手釐面,而形貌奇古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C.视之虽如玄圭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苛政猛于虎也2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人望见,咸异之客有谓之曰试之则若土炭客闻之日A.和句不同,和句相同B.和句相同,和句

24、相同C.和句相同,和句不同D.和句相同,和句不同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 分)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2 3 .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的“墨翁”与“逐利者”的区别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1 9.A 2 0.A B 2 1.C2 2 .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面对这位墨翁,难道不感到羞愧吗?2 3 .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准则。十 一.(浙江省毕业生学业考试题)东 坡 画 扇

25、(宋)何造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1 1 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注释】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陈诉:状告。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某:我。姑:暂且。发市:开张。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瑜:走出。逋(b u):拖欠。2 2 .解释下

26、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某 家 以 制 扇 为 业(2)适父死(3)至懊悔不胜而去2 3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B、非故负之也(故意)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D、即以付之曰(把)2 4.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2 5 .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3分)2 2.(1)职 业(2)适逢、恰逢、正 赶 上(3)离 开(3分,每小题1分,意思符合即可)2 3.C (2分)2 4.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2分,意思符合即可

27、)2 5.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2分,每一点给1分)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 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1分)十 二.(浙江省金华市)阅读下面甲、乙 两 文,完成2 1-2 5题。(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圮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

28、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日:“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注释:原谷:人名。捐:抛弃。谏:好言相劝。舆:手推的小车凶:不吉利2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 分)有一老父衣褐()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父以足受,笑 而 去()谷年十有五()是负义也()乃载祖归养()2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良愕然,欲 殴 之 吾 欲 之 南 海 B.捐祖于野移其民于何东C.父 以 足 受 不 以 物 喜 D.直堕其履圮下其如土石何2 3.2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29、(1)良殊大惊,随目之(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24.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4 分)2 5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 分)2 1.(1)皤 (2)回 头 看(3)断 (4)通“又”(5)这(6)于是、就2 2.B 2 3.(1)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2)哪 里 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2 4.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2 5.敬老爱老十 三.(温州市)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

30、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2 3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惟 一 女 远 适 他 乡B.老者暴卒惟吾德馨士卒亡者过半C.乃 俱 归D.仍牢守故宅吾谁与归 彼竭我盈,故克之。2 4 .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猴子从家里一直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B.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

31、里人帮它一起哭。C.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 了(老者)D.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动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资助掩埋了(老者)2 5.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 分)2 3.A 2 4.C2 5.例: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儿的角度来回答。十 四.(湖北省宜昌市)下边的古诗、联、文,表现了古代的高雅之

32、士对自然之美、环境之美的热爱和追求。请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下边儿段材料,然后答题。(本题共7小题,计1 4 分)【材 料 1】书湖阴先生壁 口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闷送青来。材 料 2 画眉鸟口欧阳修百噤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a)林间自在啼。【材料4】养鸟有道 口郑板桥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尔。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一,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 喟 啾(z hGu jiQ),如 云门、咸池之奏;及(b)披衣而起见(1)扬晕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 羽(2)乐而已。大率平生乐处,

33、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注释】这是作者题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排 闷(优):意思是推门(而入)。扬 聚(hu i)振彩:扇动五彩翅膀。1 .材 料 1 前两句诗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勤。请你也用2 个字概括后两句诗的内容。(2 分)2 .请 在 材 料 3下联中的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相对应的3个字。(2分)3 .将材料4中加波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用2 个逗号把它断开。(2分)4 .文言文中“之”、“其”、“而”、“以”这样的词语很多,多读便能读顺口、读明白。请你凭语感,在所给的文言词中,选择2个分别填入材料4 的、处,使文句通畅。(2分)5 .根据上下文,分别

34、写出材料2 和材料4 中加点的“及”字的意思。(2 分)6 .用名人名言、诗文名句对文章进行概括,是一种读书方法。请你在材料2 中选择恰当诗句对材料4进行概括。(2 分)7.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句子。(2分)1、(2 分)评分说明:能用2 个字概括出后两句是写自然环境美的意思即可。答案示例:“景美”或“景秀”、“境美”等,答案不必强求与“人勤”二字对仗。2、(2 分)评分说明:不考虑平仄因素,基本能对上即司、第1 个字为动词即得1 分;所填内容基本符合对联意境即得全分。答案示例:“吐幽香”、“着新装”等。3、(2 分)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

35、为鸟国鸟家。评分说明:对一处得1 分。4、(2 分)(1)其;(2)之。评分说明:对一个得1 分。5、(2 分)及(a):比得上;及(b):等到。评分说明:意近即可。6、(2分)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评分说明:只写出后一句得1分。7、(2分)评分说明:本题答案不唯一。考查的核心能力点:记诵积累。答案示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十 五.(盐城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10 13题。(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

36、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皱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注)怠:懈怠。箧:书箱。舍:学舍,书馆。媵人:服侍的人。(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注)任末:人名。笈:书箱。或:有时。庵:茅草小屋。荆:灌木名。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悦:敬佩。易:交换。10

37、.请 用“I ”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2分)(1)手 指 不 可 屈 伸(2)夫 人 好 学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媵人持汤沃灌 汤:(2)以衾拥覆 衾:(3)负笈从师 负:(4)编 茅 为 庵为:12.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1)录毕,走送之。(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13.(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10.(1)手指/不 可 屈 伸(1分)(2)夫/人 好 学(画出此处即可。每小题I分)11.(1)汤:热 水(2)衾:被 子(3)负:背,背 着(4)为:做,做 成(每题1分)12.(1)抄完了,赶 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2)人如果

38、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或成就事业”)?(关键词翻译准确,语言通顺)(每小题2 分)1 3.都表现了从师学习时不惧险阻,不图物质享受,勤奋好学的精神。(三点“精神”答对一点给2 分,答对两点即可给3 分。只答“从师学习”,给1 分)十六.(山东省荷泽市)课外阅读。参照注释,阅读下列文言文片段,完成1 1、1 2 题。(4 分)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入俱归。注释:凡:总共;一共。陈:陈县。宫门令:守卫宫门的长官。遮:拦住。1 1 .对下列四句话中“之”字意思

39、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宫门令欲缚之。陈王闻之。A.与 同 B.与 同 C.与 同 D.四个都不同。1 2 .针对上述文言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 分)()A.陈涉称王六个月,把陈县定为王都。B.陈涉的老朋友到陈县想见陈涉。C.守宫门的长官想把敲打宫门的那个人绑起来,不肯向陈涉通 禀。D.陈王出巡,宫门令拦住去路呼叫陈涉。1 1.D 1 2.D十 七.(青岛市)刺 客 列 传(节选)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 齐 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套于柯而罩。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

40、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令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 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 贪 小 利 以 自 快 口 弃 信 于 诸 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 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注:败北 战败。遂邑 令山东宁阳县。柯 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 坏 倒塌。北面 面朝北。就)趋向,回到。倍 通“背”,违背。(快 快 意。1 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以勇力事鲁庄公。()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11.用现代汉

41、语翻译句子。(2分)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 北。弃信于诸 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12.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10.替 做 事(或侍奉)结 盟(会盟或订约)(共2分,每词1分,有 错 别 字 该 小 题 不 得 分)11.曹沫是鲁国的将领,与齐国作战,三战三 败。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 去 各 国 的 帮 助,不如给他。(共2分,每句1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12具有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十 八.(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 20题。(15分)晋王

42、羲之,字逸 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 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日:“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入木三分。(选自张怀瑾 书断王羲之)注释:旷:王旷,王羲之之父。笔说:论书法的书。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祝版:祭神的木板。1 5 .认真通读全文,用“/”标出下列句

43、子的诵读节奏。(2分)今 而 用 之 使 待 成 人 恐 蔽 儿 幼 令 也。1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恐 不 能 秘 之()(2)待尔成人,吾 授 也()(3)不 盈 期 月()1 7 .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七岁善书,中的,善”应 选 择 的 义 项 是(只填序号)。(2分)善s h d n好,好的,善良的。韩非子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友好,亲善。战国策秦策二:“齐、楚 之 交。”善于,擅长。史记孙膑传:“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爱惜。荀子强国:“日 者 王,时 者 霸。”应答之词。表示同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日:乃南征。”副词。

44、好好地。左传昭公十三年:“子视之。”1 8.“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日”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B.其夫吃语。C.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 9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此子必蔽吾名!20 .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分)原因:认识:1 5.(2分)今 而 用 之/使 待 成 人/恐 蔽 儿 幼 令 也。评分标准:每标示正确一处得1分,共2分。1 6.(3分)(1)严守秘密;(2)传授,教授;(3)满,至I。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3分

45、。1 7.(2分)评分标准:序号选择正确,得2分。18.(2分)C评分标准:选择正确得2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19.(2分)这 孩 子(将 来)一 定 会 掩 蔽(掩盖、超 过)我的名 声 的。评分标准:“蔽”“名”两个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句子意思明白通顺得2分;关键词翻译欠准确,句子大意通顺得1分;关键词翻译不 准 确,句子不通顺不得分。20.(4分)原因:天资聪颖、喜好书法、主观努力及教导得法 等。认 识:答案示例 在实际学习中,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羲之正是因为喜欢写字,好学上进,才成为书圣的。评分标准:能概括出王羲之成功原因中的两项,意思对即可2分;联系实际谈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

46、。共4分。十 九.(台州市)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2125题。【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 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 乎?”晏于避席对日:“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 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

47、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 所 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 选 自 晏子春秋)【注】景公:齐国国君。霁(j i):天放晴。簸:同“披”。陛:皇宫的台阶。2 1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其 实 味 不 同2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吏 二 缚 一 人 诣 王()晏 子 避 席 对 日()齐 人 固 善 盗 乎()叶 徒 相 似()晏子入见,立 有 间()逸 而 知 人 之 劳()2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 文: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译 文:2 4 .甲文中的

4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2 分)答:2 5 .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4 分)答:2 1 .其/实 味/不 同2 2 .捆绑座位偷白白地(仅仅、徒然、只)一会儿 舒 服(安逸、安乐、安闲)2 3 .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2 4 .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25 .略。值得肯定之处提示: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二十.(威海市

49、)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 0 1 3 题。(9 分)(甲)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掠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锄钩,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縻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选 自 龚遂治渤海郡)(乙)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选 自

50、 鹤林玉露)1 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移 书 敕 属 县()开 仓 縻 假 贫 民()诘之,乃库中钱也()一钱何足道,乃 杖 我 耶()1 1 .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自仗剑下阶斩其首。1 2.(甲)文中,龚遂为了稳定渤海郡的社会秩序在赴任途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3 分)1 3 .你如何看待(乙)文中张乖崖这一人物?(2 分)1 0.命令 借 盘问,责 问 竟,竟 然(每字0.5 分,共2分)1 1.那些拿着锄头、镰刀等种田器具的都是良民,官吏们不 得 查 问(或追究)。(于是)亲自提剑走下台阶,斩了那个小吏。(每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