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ppt.ppt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9100549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1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行学说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五行学说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行学说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行学说ppt.ppt(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五行学说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母子相及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主要内容: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特性 (二)、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五行归类 (三)、五行之间生克制化乘侮母子相及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运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五行生

2、克关系,来概括各种事物的属性,说明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方”“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五行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光明、茂盛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3、“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刚柔相济)“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二)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1、归类方法 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如肝气的疏泄条达之性与木的特性相类,肝属木。其他类推。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

4、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其他类推。2、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三)、五行相生、相克、制化与胜复(生理)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相生次序:木火土金水(木)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注: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

5、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木火土金水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 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相克次序:木土水火金(木)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注: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木火土金水 3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五行制化规

6、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盖造化之机,不可不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木火土金水 五行制化图中,木以()生 火,则火得生为();火 以()生土,则土得生应 为(),但木以()克土,土被克则还有();土以()生金,金得生则 应为(),但火以()克金,则金被克还有();金以()生水,水得生则为(),但土以()克水,则水实为();同时金以()克木,则木原()之亢盛因被克而复得平也为()。至此,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结果在五行系统的整体是(),即稳定不变。00 4五行胜复(子复母仇)五行胜复:是指五

7、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胜气的出现,有两种情况:.由于五行中一行的太过,即绝对亢盛;.是由于五行中一行的不足而致其所不胜的相对偏盛。复气:是因为胜气的出现而产生,即先出现胜气,而后有复气产生,以对胜气进行“报复”,使胜气复平。木火土金水复气胜气 五行胜复规律:五行胜复属五行之间按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有胜则复”:五行中一行亢盛(包括绝对亢盛或相对亢盛),则按相克次序克制,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旺盛,以制约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如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及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使火衰,火衰则制金不及而致金

8、旺,金旺则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此处木行偏亢为胜气,而金行旺盛为复气,金行旺盛是对木行亢盛的报复。余四行的胜复依此类推。(如上图)复气即胜气的所不胜:若胜气为木,则复气为金;胜气为火,则复气为水;胜气为土,则复气为木;胜气为金,则复气为火;胜气为水,则复气为土。注: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因五行中的一行亢盛,即为胜气;其所不胜,是为复气,又恰为其所胜之子。复气之母受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复仇,故称“子复母仇”。(四)、五行相乘、相侮、母子相及(病理)1五行相乘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相乘次序:木土水火 金(木)相乘原因:太过、不及 .太过所致相乘:如木

9、旺乘土 .不及所致相乘:如土虚木乘火土金水木 2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相侮次序:木金火水土(木)相侮原因:太过、不及.太过所致相侮:如木反侮金.不及所致相侮:如土虚水侮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关系 主要区别:.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过度克制,.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反向克制。二者联系: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均可由“太过”“不及”引起,且相乘与相侮可同时发生。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3.母子相及(1)、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母的一行

10、异常,累及其子行,结果母子皆异常。一般规律是:母虚子虚母子两虚 如:水不足,无力生木,则木干枯,结果水竭木枯。(2)、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子的一行异常,会影响到母的一行,结果母子皆异常。一般规律是:子亢母盛子母皆盛“子病犯母”如:心火盛,引动肝火,而心肝火旺。子亢损母子盛母衰“子盗母气”“子来乘母”如:肝火盛,下劫肾阴,而肝旺肾阴亏虚。子弱母虚子母俱虚 如:肝阴虚,致肾阴虚,而肝肾阴虚,心血虚,致肝血虚,而心肝血虚。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

11、说明人体组织结构,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2.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五行特性)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附)附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火生土: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土生金:脾气运化,散精,上归于肺,使肺宣肃正常;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水生木:肾藏精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防肝阳上亢。(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金克木:肺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木克土:肝木条达,可疏泄脾土之壅滞;土克

12、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3)以五行制化、胜复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省)(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传变:母子相及规律阐释 2、相克关系传变:乘、侮规律阐释 (太过、不及)3、五脏病变传变规律(总汇)如肝脏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至脾,为相乘;病传至肺,为相侮。4、五行传变与疾病顺逆 轻 母病及子 相生规律传变 子病及母 生克规律传变 相侮 (色脉不合)重 相乘 相克规律传变 5.主时之脏受气发病肝心脾肺肾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乘侮(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1、用于指导四诊 (1)从本脏所主色、味、脉来指导疾病的定位诊断 (2)从出现它脏所主色、

13、脉来分析疾病的传变情况 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1)根据五色之间相胜关系判断顺逆 “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 “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 ()(2)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 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为顺。“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若反见浮脉,则属克色之脉,为逆;若得沉脉,则属生色之脉,为顺。3、“四诊合参”(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青色、酸味入肝,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赤色、苦味入心,如丹参味苦色赤入心经以活血安神;黄色、甘味入脾,如白术色黄味甘以补益脾气;白色、辛味入肺,如石膏色白味辛入肺经以清肺热;黑色、咸味入肾,如玄参、生地色黑味咸入肾经以滋

14、肾 2控制疾病的传变 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盛则传,虚则受”),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3确定治则治法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基本治疗原则:补母 “虚则补其母”泻子 “实则泻其子”治法: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培土生金法:是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的治

15、法。主要用于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若肺气虚衰,兼见脾运不健者,亦可应用。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主要用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证。亦称滋养肺肾法。(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基本治疗原则:抑强 扶弱 治法:抑木扶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或平肝和胃法)。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又称为敦土利水法。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

16、不及的肝火犯肺证。也可称为“滋肺清肝法”。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补肾水相结合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又称为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4指导针灸取穴 六腑阳经:金 水 木 火 土 五输穴:井 荥 俞 经 合 五脏阴经:木 火 土 金 水肝经实证 本经补泻法:肝经:本穴 木穴 井穴:大敦 子穴 火穴 荥穴:行间 异经补泻法:子经心经:本穴 火穴 荥穴:少府肝经虚证 本经补泻法:肝经:本穴 木穴 井穴:大敦 母穴 水穴 合穴:曲泉 异经补泻法:母经肾经:本穴 水穴 合穴:阴谷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情志相胜疗法:依据情志五行归属,五行生克规律,以情志相互制

17、约的关系治疗精神情志疾患的方法。: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悲胜怒、恐胜喜五行学说对于养生的意义春季春季,青色、酸味入肝,青色的蔬菜水果,如青苹果、菠菜等可以养肝;夏季,赤色、苦味入心,红色西红柿、红萝卜、红苋菜、赤豆(红豆)花生、红枣、海蛰头以及相应色的水果,可补泻心火;长夏,黄色、甘味入脾,黄色的蔬菜食物,如黄玉米、金瓜、南瓜、柿子、黄豆、生姜、鸡蛋、马铃薯、吊瓜子、金针菜、芒果、枇杷等与色相应的水果可壅补脾土;秋季,白色、辛味入肺,白色的蔬菜食物如:白萝卜、白菜、甘兰花菜、白木耳(银耳)、芝麻、银杏、葱白头、冬瓜、白玉米、薏仁、杏仁、白瓜、碗豆以及与色相应的果蔬可扶荣肺金;冬季,黑色、咸味

18、入肾,黑色果蔬如:桑椹(桑树之果实)、黑木耳、香菇、黑豆、黑米、荞麦粉、燕麦粉、黑芝麻、黑枣、海带、紫菜、乌鸡、紫茄菜、栗子、芋艿以及与色相应的果蔬可滋润肾水。;五行学说对于养生的意义注意:上面说的是人在五行缺少的情况下进行补养的方法;如果人脏腑本身是正常的,我们就不能遵循上面的规律;也就是说,你如果肝脏功能是正常的你就要少吃酸的东西,吃多了,肝的功能就会太旺盛,克我们的脾胃;春季肝脏功能本来已经很旺盛了,所以我们就应该少吃酸性的食物,同时为了预防对脾胃的影响我们应该多吃健胃养脾的食物;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

19、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五行学说对于养生的意义为什么黑米是黑色的却在健脾的食物中出现了?因为,食物是具有多种属性的,黑米不但有黑色的外表,同时也是属于甘甜的;五行学说对于养生的意义 其次,要顺应春升之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可选吃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再次,春日时暖风或晚春暴热袭人,易引动体内郁热而生肝火,或致体内津液外泄,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的食物,如荞麦、薏苡仁、荠菜、菠菜、蕹菜、芹菜、菊花苗、莴笋、茄子、荸荠、黄瓜、蘑菇。这类食物均性凉味甘,可清解里热,润肝明目。作业:其他季节该如何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