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90444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6.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pdf(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2、,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诲女知之乎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词义不相同的一项()A.R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以为己任B.不知为不知/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温故而知新做善学者假人之长D.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首也(3)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逸乎_ _ _ _ _ _ _ _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

3、_ _ _ _ _ _ _、默而迟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简答。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答案】(1)A(2)C(3)通 悦,愉 快;生 气,发怒,恼 怒;却;有害;凭什么(4)温习旧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5)择善而从;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分析】B 女通 汝C.知:通 智 D.说通 悦。(2)A 项:自己。B 项:了解,知道。C 项:I 日知识;所以。D 项

4、:反省。(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 说、女 的通假。(4)此题考注意句中 故 为 的意思,句中 罔 殆 的意思。(5)题目要求写出四个出自 V 论 语 十则的成语,从不亦乐乎;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死而后已;任重道远这些成语中任意写出四个就可以了。故答案为:A;C;通 悦,愉快;生气,发怒,恼怒;却;有 害;凭 什 么;温习旧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择善而从;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三人行,必

5、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指出句中通假字以及所通的字,并进行解释;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3)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

6、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 自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7、己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 自 陈太丘与友期行)(1)下面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君与家君期旦中/吾且三省吾身B.公大笑压/好之者不如不知者C.元方过年七岁/学而近习之D.日中不至,则是无值;与朋友交而不值乎?(2)翻译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咏雪中 儿女 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 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人。B.谢太傅 欣然、大笑乐”,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

8、生活的轻松和谐。C.陈太丘指责友人 日中不至,可见他是办事讲诚信、正直不阿的人。D.友人由 怒 到 惭,是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无信与无礼。【答案】(1)D(2)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侄儿侄女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真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3)C【解析】【分析】(1)A 项,太阳/每天;B 项,通 悦”,高兴的样子/喜欢,爱好;C项,当时/按时;D 项,信用/信用。故选D。(2)儿女:子侄辈。句意: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侄儿侄女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非:不是;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而,是连接动词 委 和 去

9、,表承接的连词;委,丢下,舍弃。句意:真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3)C 项,元方指责友人 日中不至,可见他是办事讲诚信、正直不阿的人。故选C。故答案为:D;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侄儿侄女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真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3)C【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

10、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3)本题考查的是问题的探究能力。考生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附参考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镉,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

11、“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洋,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颛焉。既久而遂安之。-旦,先君子来室中坐,适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

12、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鼓,则反室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注】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蹶:跌绊。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 项 是()A.一 旦/吾旦三省吾身B.贵乎慎始/不义而富且重C.顾而笑日/顾野有麦场D.至使久而即乎其典温故而知新(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而 弗 得 辄 起 绕 室 以 旋。(3)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请用原文回答,并谈谈自己的理解。【答案】(1)C(2)俯 而 读/仰 而

13、思/思 而 弗 得/辄 起 绕 室 以 旋。(3)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或:要重视学习开始阶段习惯的养成。)【解析】【分析】(1)A项,前一句句意为:一天。日:天。后一句句意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日:每天。B项,前一句句意为:所以,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贵:可贵。后一句句意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贵:富贵。C项,前一句句意为:回过头笑着对我说。顾:回头看。后一句句意为:后头看到田野里有个打麦场。顾:回头看。D 项,前一句句意为: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故:原来的,旧的。后一句句意为:已经攻克,鲁庄公问其中的缘

14、故。故:原因,缘故。故选C。(2)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的意思是:(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俯而读仰而思、”的意思是: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这是我读书的两种姿势,所以在 读 后停顿。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的意思是: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所以在 得 后停顿。故句子划为:俯 而 读/仰 而 思/思 而 弗 得/辄 起 绕 室 以 旋。(3)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文章的主旨。这篇文章通过主旨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告诉我们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学习的初始阶段一定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用文章中的话就是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15、故答案为:C;俯 而 读/仰 而 思/思 而 弗 得/辄 起 绕 室 以 旋。(3)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或:要重视学习开始阶段习惯的养成。)【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现代汉语的语法教学断句。(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注意结合重点语句的理解进行分析概括。【附参考译文】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我

16、)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17、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日: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

18、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庞恭 一作 庞葱)(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B.王值之乎/与朋友交而不值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C.寡人宜为知/屠包后断其股(狼)D.而谗言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 之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A.久之,目似瞑(狼)B.而 两 狼 之 并 驱 如 故(狼)C.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

19、而成虎。(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答案】(1)D(2)C(3)我是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并不是说从(在)井里挖到一个活人。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采分点:市,街市或市场;明,明显;然而,但是,可是。(4)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实求真精神,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解析】【分析】(1)D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都是 到 的意思。A、距离/离开。B、相信/诚信。C、自己/从。(2)C句与例句中的 之

20、字用法相同。此句为代词,指 穿井得一人“这件事。例句也是代词,代这种传言。A凑足音节的语气助词。B主谓之间的助词。D结构助词 的。(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 得:得到。使:使唤,劳动力。市:街市或市场。明:明显。然而:但是,可是。(4)对于传言宋君的态度是将信将疑,而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说明他具有求实求真精神。而魏王的态度是“寡人信之矣”,也就是听信谣言,说明他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现实生活中对于传言我们要不听谣,不信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提高自身素质。故答案为:D C(3)我是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并不是说从(在)井里挖到一个活人。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

21、,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采分点:市,街市或市场;明,明显;然而,但是,可是。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实求真精神,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4)第一问,文言文要点内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

22、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问,根据文言文所表明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阐述即可。【参考译文】(-)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二)译文:战国时代,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

23、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不信!魏王立刻答道。“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我会相信。”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可是,庞恭走前就有人毁谤他。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

24、。咏 左 思 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物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选 自 世说新语)(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人问其想/而两狼之并驱如捡B.造门不前面反/学而不思则罔C.时戴在物/年与城驰D.因起彷徨/未若柳絮因风起(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时 戴 在 物 即 便 夜 乘 小 船 就 之 经 宿 方 至 造 门 不 前 而 反(3)“雪夜访戴 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答案】(1)B(2)时戴在炎U

25、/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3)表现了王子猷率性而为、高尚有节的个性。【解析】【分析】(1)B 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而 都是表转折。A 前者 原因,后者 原来。C前者 当时,后者 时间。D前者 于是,后者 凭借。(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时戴在刻/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译为:当时戴安道在判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3)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

26、人物的性格特征。如 造门不前而反“兴尽而反,何必见戴 何可一日无此君(竹子)”等句,表现了王子猷率性而为、高尚有节的个性。故答案为:B时戴在炎IJ/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3)表现了王子猷率性而为、高尚有节的个性。【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结合语句的内容来划分即可。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附参

27、考译文】王子猷住在会稽山北面,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于是他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 招隐一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刻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没了自然就返回了,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

28、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市F1我星戚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日:“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亦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髭(wei)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鞋曰:小 时 了 了 ,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鞋大缴躇。(选 自 世说新语)【注】孔文举:孔融。诣:前往,至h 清称:有清高的名称。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仆:自谦。了了:聪明,有智慧。跟 躇(cu ji):局促不安。(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互通_ _ _ _ _ _ _ _ 元礼及宾客莫不查之_

29、 _ _ _ _ _ _ _(2)请用三条,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谓 吏 曰 我 是 李 府 君 亲 既 通 前 坐。(3)孔融采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髭的?【答案】(1)才;感到奇怪,以.为奇(2)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或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或 以牙还牙。【解析】【分析】(1)句意为:才通报。乃:才。句意为: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奇:感到奇怪,以.为奇。(2)这句话意思是:对看门的官吏说:我是李膺的亲戚。”据此断句为:谓吏日/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3)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语句。孔文举用陈鞋的逻辑来反驳陈鞋,讽刺他

30、现在没出息,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故答案为:才;感到奇怪,以.为奇;谓吏日/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或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或 以牙还牙”。【点评】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

31、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即可解答。【附参考译文】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膺名气很大,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名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去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我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李膺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鞋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

32、,陈题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髭听了局促不安。7.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 葛 亮 诫子书)【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可读汉书、礼记,问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节选自刘备 遗诏敕后主)(1)解释下列划线词。非宁静无以致远无以亡才年与时驰_ _ _ _ _ _ _ _能服 于 _ _

33、 _ _ _ _ _ _(2)翻译下列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3)【甲】【乙】两文均是诫子和训儿的名篇,请你谈谈分别从两文中获得了什么启示。【答案】(1)达到;增长;疾行,指迅速逝去;信服(2)从宁静专一中来修养身心,从节俭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要认为坏事较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较小就不去做。(3)甲文告诉我们要淡泊宁静,立德修身,立志学习,珍惜时间,这样才能有所成就;乙文告诉我们应不辞善小,成就大德,广泛读书,增长智慧。【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 致 是 到达,达到;广是古今异义词,增长”的意思。(2)本题句中的 静(摒弃干扰,宁静专一)、以(用来)、

34、养 德(修养品德)”几个词是赋分点;句中的 勿(不要)、以(因为)、恶(坏事)、为(做)”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3)诫子书一文,作者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要珍惜时间。【乙】文写先帝告诫儿子要从小善做起,成就大德;要广泛读书,增长智慧。据此对文章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启示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达到;增长;疾行,指迅速逝去;信服;从宁静专一中来修养身心,从节俭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要认为坏事较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较小就不去做;甲文告诉我们要淡泊宁静,立德修身,立志学习,珍惜时间,这样才能有所成就;乙文告诉我们应不辞善小,成就

35、大德,广泛读书,增长智慧。【点评】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这类词;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本题考查阅读感悟启示的表达,答题时应注意抓住文段中心,理解文段含义,结合中心作答,结合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注意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成语。偷梁换

36、柱把作者的在该文章中的观点、体验换成自己的话再重新演绎一遍。【附参考译文】【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只有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别人信服。(你父亲我德行不深厚,你不要效仿。

37、)可以读一下 汉书 礼记,有空时系统读一下先秦诸子著作以及 六韬 商君书,对人的思想和智慧会有很大帮助。8.文言文阅读。【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谢安怜翁谢奕作炎II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绮在 兄 膝 功 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注释】谢奕:字无奕,谢安的长兄,谢道镉之父。判(sh an):指刻县,在今天的浙江竦州。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

38、。绮:裤子;纨绮:用细绢做的裤子。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弟弟。遣:打发。(1)用/给文中画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太 傅 时 年 七 八 岁 着 青 布 绮 在 兄 膝 边 坐(2)根 据 古汉语常用字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给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已】停止,完毕;副词,已经;副词,太,过分;语气词,用法同 矣【容】容纳;宽容,容忍;许可,允许;容貌,仪容而犹未已 奕于是改姿曰(3)阅读两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补全下列对话。小文:读了上面这两则短文,我发现两篇文章都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描写,甲文当谢太傅问“纷纷扬扬的雪像什么 时,兄女的回答是:。乙文童年时候的谢太傅看到兄长惩罚老翁时,劝

39、兄长说。小涵:你说的没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往往最能展现人物的形象。两篇短文里都有孩童的形象,我在甲文中感受到了童年时的谢道跟是 的一个人,乙文中我感受到童年的谢安是 的一个人。(4)你赞同这两篇选文中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答案】(1)太 傅 时 年 七 八 岁/着 青 布 绮/在 兄 膝 边 坐 ;(3)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起。;哥哥,这老翁很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聪慧、才思敏捷、有柳絮之才;善良、富有同情心(4)赞同。甲文 公大笑乐 表现了谢安对儿童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乙文中谢奕听了弟弟的话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听从弟弟的意见,改变脸色并放了老翁。这两人都表

40、现了对儿童的尊重、爱护,关心儿童的感受。【解析】【分析】(1)这句话的大意是:谢安当时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在哥哥谢奕的身边坐着。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朗读节奏是:太 傅 时 年 七 八 岁/着 青 布 绮/在 兄 膝 边坐。(2)首先理解句子的大意,然后再根据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而犹未已”,大意是还不让停,据此可知这里的 已 是停止,完毕的意思;奕于是改容曰 大意是,谢奕神色平和下来,说道。据此可知这里的 容 是容貌,仪容的意思。故正确答案应为和。(3)小文话中兄女和谢安的话在文中非常容易找到,分别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和 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但要把这两个句子翻译过来再进行答题,而小涵的话则

41、考查人物形象,要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谢道镒把纷纷扬扬的大雪比作是柳絮因风起,非常的准确、生动、形象,这说明她是一个聪慧、才思敏捷的人;而【乙】文中谢无奕惩罚用烈酒惩罚老翁,老翁已经喝的大醉了,还不让停,这是谢安就劝说哥哥说老头很可怜,你不能那样做,再让他喝下去就没命了。由此可从谢安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一个人。(4)结合两文中大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分析,甲文 公大笑乐 表现了谢安对儿童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乙文中谢奕听了弟弟的话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听从弟弟的意见,改变脸色并放了老翁。这两人都表现了对儿童的尊重、爱护,关心儿童的感受。这是一种应该推崇的态度,因此应是赞同的。故答案为:太 傅 时 年 七

42、 八 岁/着 青 布 约/在 兄 膝 边 坐 ;(3)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起。哥哥,这老翁很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聪慧、才思敏捷、有柳絮之才善良、富有同情心 赞同。甲文 公大笑乐 表现了谢安对儿童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乙文中谢奕听了弟弟的话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听从弟弟的意见,改变脸色并放了老翁。这两人都表现了对儿童的尊重、爱护,关心儿童的感受。【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考查对文言

43、词语的理解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翻译。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筛选出合适的语句并进行翻译过来即可。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形象。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注意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让人信服,语言准确、连贯。【参考译文】有一个老头犯了法

44、,谢奕就让他喝烈酒来惩罚他,老头都已经喝得大醉了,还不让停。谢安当时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在哥哥谢奕的身边坐着,劝 道:哥哥,老头很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谢奕神色平和下来,说道:你是想放了他吗?谢安点了点头,于是谢奕就把老头放了。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川以为师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压之者。【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

45、子对日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 贰 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选 自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注】孰:谁。迁:转移。贰过:重复犯错误。(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人 不知而不盘_ _ _ _ _ _ _ _好之者不如生之者 发尽白今也则立_ _ _ _ _ _ _ _(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自吾有回,门人益亲。(3)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颜回有哪些可贵的品德?请简要概括。【答案】(1)生气,恼怒;以 为快乐;全部;无(没有)(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这点做老师了。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更加亲近我。(3)

46、安贫乐道,好学,不迁怒别人,不犯同样的错误。【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 乐 这里是意动用法,亡 是通假字。(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故:这里指学过的知识;可以:可以凭借;为:成为。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这点做老师了。(2)回:颜回;门人:弟子、学生;亲:亲近。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更加亲近我。(3)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理解和分析,从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从 有

47、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好学,不迁怒别人,不犯同样的错误的人。故答案为:生气,恼怒;以 为快乐;全部;无(没有)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这点做老师了。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更加亲近我。安贫乐道,好学,不迁怒别人,不犯同样的错误。【点评】此题考查解释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的解释要求准确并符合语言环境,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积累、背诵,尤其注意课下注释中出现的词语,必须重点记忆,答题时可按记忆回答。课下注释中没有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8、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和扣准得分点,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形象。【附参考译文】【乙】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 生 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1 0.文言文阅读。(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

49、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 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天津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铤.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

50、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1)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朝代)文学家。(2)请根据以下材料,写出文中词语的意思。从 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两人相从,本义是 随行,跟从,引申义有 顺从 听从 等。(甲)文中 一狼 仍 从 的 从 意 思 是。集 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鸟停在树上,本义是“群鸟停在树上,引申义有 停,停留 聚集 等。(2)(乙)文 中 既 而 集 其 足 下 的 集 意 思 是.(3)下列各组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得骨止/正增笑耳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而前狼又至/七人早出,则渡已至D.意暇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