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9379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pdf(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共 22分。)1.(2 分)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 是()A.鸡蛋 B.白菜 C.大米 D.苹果2.(2 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加入稀盐酸收集二氧化碳3.(2 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4.(2 分)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MHIQ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绿原酸属于有机物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绿原酸中碳元素

2、的质量分数最大D.1个绿原酸分子含有9 个氧分子5.(2 分)2021年 12月 9 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如图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甲 乙 丙 丁A.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C.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1:16.(2 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鉴别H2O2溶液和H2O 加入MnO2B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滴加CuSO4溶液C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 通过

3、灼热的CuOCOD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氧化铁 滤、洗涤、干燥A.AB.BC.C D.D7.(2 分)向含有酚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N 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B.P 点时的溶液能与纯碱发生反应C.M-N 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D.M fP 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8.(2 分)2021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开发利用新能源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9.(2 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

4、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甲骨刻字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火药爆炸10.(2 分)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做 到“加强防范,守护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更换灯泡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D.在高速公路上,汽车超速行驶11.(2 分)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种类减少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 个小题;每空1 分,共 17分)12.(3 分)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向装置内依次加入白磷和80的水,此时白磷不燃烧;通

5、入氧气,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中白磷剧烈燃烧时,容器内气体压强 (选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3)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1 3.(5 分)如图所示为某地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一 一“桑基鱼塘”的模式简图。(1)蚕丝属于 (选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常用的方法区分蚕丝和纯棉两种布料。(2)桑叶茶中富含C a、F e、K 等元素,其中能预防贫血的是 0(3)塘泥用作肥料,促进桑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相当(选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的作用。(4)桑树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 转化为化学能。1 4.(5分)根据如

6、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上 一铝丝反应后所得溶液铜丝一充分反应后取出铜丝AgNOj(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仪器a 的名称是;若过滤后所得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o(2)乙是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步骤中观察到铝丝表面的现象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是 o15.(4 分)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捕获过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 是一种常见的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态的F 俗称为 o(2)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3)反应

7、的基本反应类型为(4)D 的一种用途是。三、实 验 探 究 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7分)16.(7分)化学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对家用除湿盒(如 图1所示)进行了如下探究。【资料信息】吸湿区内黑色颗粒是活性炭,白色颗粒是初中化学一种常见物质。使用一段时间后,集水区内有大量液体和少量固体,且气温越低固体越多。【知识应用】除湿盒内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异味,利用了其 性。【提出问题】白色颗粒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猜 想I:氧化钙;猜想II:氢氧化钠;猜想in:氯化钙。猜想依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在空气中容易水分。【交流讨论】从安全性考虑,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所以否定了猜想n。

8、【进行实验】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图2所示的实验。-加适量水 _口+日白色颗粒 无色溶液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茂溶液图2加入试剂X-白色沉淀【解释与结论】小组同学依据实验得出结论:白色颗粒是氯化钙。(1)步骤的现象是 O(2)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拓展交流】同学们查阅到氯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1 02 0304 0溶解度/g5 9.56 5.07 4.51 0 01 1 6(1)集水区内“气温越低固体越多”的原因是 0(2)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除湿盒使用后,对集水区内物质的处理建议是 o潮湿的空气*4 4 4 4图1四

9、、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5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1 7.(5分)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50.0 g 稀硫酸充分反应样品质1ft 40.0 g一 口烧杯内物质60.0 g 稀硫酸充分反应质 tft 89.8 g烧杯内物质质限149.6 g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 go(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022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共 22分。)1.(2 分)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

10、营养物质。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 是()A.鸡蛋 B.白菜 C.大米 D.苹果【解答】解: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A正确。B、白菜中富含维生素,故 B错误。C、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 C错误。D、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 D错误。故选:A o2.(2 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检查气密性B.加入石灰石加入稀盐酸收集二氧化碳【解答】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仪器连接好后,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是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故 A正确;B、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镒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来,故 B错误;C、倾倒液体

11、时,瓶塞应倒放,试管稍微倾斜,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要接近集气瓶的底部,故 D正确。故选:B o3.(2 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解答】解: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故正确;B、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故正确;C、氧气不易溶于水,若极易溶于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很低,故错误;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故正确。故选:Co4.(2 分

12、)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wHiQ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绿原酸属于有机物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1个绿原酸分子含有9 个氧分子【解答】解:A、绿原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 正确;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 正确;C、绿原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X16):(1X18):(9X 16)=32:3:2 4,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 C 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 个绿原酸分子是含有9 个原子构成,故D 错误。故选:D。5.(2 分)2021年 12月 9 日

13、,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如图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0 0-00+岛甲 乙 丙 丁A.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C.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1:1【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氢气和二氧化碳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反 应 生 成 甲 烷 和 水,化 学 方 程 式 为 O?+4H,一定条件 一 H,+2H2c oA、乙是氢气,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丁是甲烷,其中氢元素显+1价,故 A 错误;B、由

14、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4,故B 错误;C、丁是水,水电解可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故 C 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44:16 11:4,故 D 错误。故选:Co6.(2 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鉴别H2O2溶液和H2O 加 入MnO2B鉴 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滴 加CuSO4溶液C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 通过灼热的CuOCOD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氧化铁滤、洗涤、干燥A.AB.BC.CD.D【解答】解:A、加 入MnCh,产生大量气泡的是H2O2溶液,无明显现象的

15、是H2O,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B、滴 加C11SO4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C、H2、CO均具有还原性,均能与灼热的CuO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D、氧化铁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木炭粉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故选:Co7.(2分)向含有酚醐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N 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B.P 点

16、时的溶液能与纯碱发生反应C.M-N 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D.M-P 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解答】解:A、N 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N 点时的溶液一定呈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P 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溶质是硫酸和氯化钠,硫酸能与纯碱发生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M-N 过程中pH大于7,但 pH逐渐减小,碱性逐渐变弱,故选项说法错误。D、M-*N 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加;N-P 的过程中,pH小于7,且 pH逐渐减小,是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N-P 过程中硫酸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o8.(2 分)2021年河北省PM2.5平

17、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开发利用新能源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解答】解:A、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 A错误;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 B错误;C、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 C错误;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能造成空气的污染,不能改善空气质量,故D正确。故选:D。9.(2 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甲骨刻字 B.烧制陶瓷

18、C.粮食酿酒 D.火药爆炸【解答】解:A、甲骨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烧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 o1 0 .(2分)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做 到“加强防范,守护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更换灯泡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D.在高速公路上,汽车超速行驶【解答】解: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以防发生爆炸,故 A 正确;B、室内起火,不能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19、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 B 错误;C、更换灯泡时,必须断开电源开关,以防发生触电,故C 错误;D、在高速公路上,汽车不能超速行驶,以防发生交通事故,故 D错误。故选:Ao1 1.(2 分)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种类减少【解答】解: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间隔减小,气体分子的个数、质量、种类都不变。故选:Co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 个小题;每空1 分,共 17分)1 2.(3 分)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向装置内依次加入白磷和80的水,此时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白磷剧烈

20、燃烧,气球胀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点 燃2P2。5。(2)中白磷剧烈燃烧时,容器内气体压强 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3)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需 要 氧 气。【解答】解:(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P+5 O 2 点燃 2 P2。5。故答案为:4 P+5 O 2点 燃2 P2。5。(2)中白磷剧烈燃烧时,气体膨胀,气压增大,容器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故答案为:大于。(3)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故答案为:需要氧气。1 3.(5分)如图所示为某地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一 一“桑基鱼塘”的模式

21、简图。(1)蚕丝属于 天 然(选填“天然”或“合成”)纤维。常用 灼烧,闻 气 味 的方法区分蚕丝和纯棉两种布料。(2)桑叶茶中富含C a、F e、K等元素,其中能预防贫血的是 F e 。(3)塘泥用作肥料,促进桑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相当 氮肥(选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的作用。(4)桑树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太 阳 能 转化为化学能。全【解答】解:(1)蚕丝属于天然纤维。常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蚕丝和纯棉两种布料,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产生烧纸气味的是纯棉;故答案为:天然;灼烧,闻气味;(2)人体缺铁易患贫血,桑叶茶中富含C a、F e、K等元素,其中能预防贫血的

22、是F e;故答案为:F e;(3)塘泥用作肥料,促进桑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相当氮肥的作用;故答案为:氮肥;(4)桑树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太阳能。1 4.(5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仪 器a的名称是 漏 斗;若过滤后所得溶液仍然浑浊,可 能 的 原 因 是 滤 纸 破 损。(2)乙是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除去铝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步骤中观察到铝丝表面的现象是 覆 盖 一 层 红 色 物 质。设计该实验的依据是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铝铜银。【解答】解:(1)仪 器a的名称是漏斗。

2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2)铝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除去铝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反应后所得溶液为硝酸铜溶液,步骤中铝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铝溶液和铜,观察到铝丝表面的现象是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设计该实验的依据是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铝 铜 银。故答案为:(1)漏斗;滤纸破损;(2)除去铝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覆盖一层红色物质;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24、顺序是铝铜银。15.(4分)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捕获过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 中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态的F 俗 称 为 干 冰。(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3)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 分 解。(4)D 的 一 种 用 途 是 改良酸性土壤。【解答】解:C 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因此C 是水,由图中捕获二氧化碳的途径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可推知A 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则 B 为碳酸钠或碳酸钙,但由于B 又能与D

25、反应生成A,碳酸钙不能再转化为氢氧化钙,因此B 不是碳酸钙,而是碳酸钠,因此A是氢氧化钠,D 能与B 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因此D 可以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E 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G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G 是氧化钙,F 是二氧化碳,带入验证满足题意;(1)根据推断过程,F 是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故答案为:干冰;(2)根据推断过程,A 是氢氧化钠,因此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3)根据推断过

26、程,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复分解反应;(4)根据推断过程,D是 C a (OH)2,农业上可以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为:改良酸性土壤。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7分)1 6.(7分)化学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对家用除湿盒(如 图 1所示)进行了如下探究。【资料信息】吸湿区内黑色颗粒是活性炭,白色颗粒是初中化学一种常见物质。使用一段时间后,集水区内有大量液体和少量固体,且气温越低固体越多。【知识应用】除湿盒内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异味,利用了其吸 附 性。【提出问题】白色颗粒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猜 想 I :氧化钙

27、;猜想H:氢氧化钠;猜想I I I:氯化钙。猜想依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在空气中容易吸 收 水分。【交流讨论】从安全性考虑,因 为 氢 氧 化 钠 具 有 强 烈 的 腐蚀性,所以否定了猜想I I 【进行实验】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图2 所示的实验。-r加适量水 _ _口+日白色颗粒 无色溶液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茂溶液加入试剂X-白色沉淀图2【解释与结论】小组同学依据实验得出结论:白色颗粒是氯化钙。(1)步骤的现象是 溶 液 为 紫 色。(2)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12+Na2CO3=CaCCh I+2NaCl(合理即可)(写一

28、个)。【拓展交流】同学们查阅到氯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1)集水区内“气温越低固体越多”的原因是 温度低,溶解度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59.565.074.5100116变小,析出的固体变多。(2)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除湿盒使用后,对集水区内物质的处 理 建 议 是 干燥后重复使用潮湿,的空气上吸湿区忏 隔 筛沙 集 水 区图1【解答】【知识应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除湿盒内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异味,利用了其吸附性;故答案为:吸附性;【作出猜想】氢氧化钠和氯化钙易潮解,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故答案为:吸收;【交流讨论】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除湿盒内不会是氢氧

29、化钠;故答案为:腐蚀性;【解释与结论】(1)紫色石蕊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白色颗粒是氯化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因此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仍为紫色;故答案为:溶液为紫色;(2)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可以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 a C b+N a 2 c o 3 =C a C C h I +2 N a C l;故 答 案 为:C a C L+N a 2 c O 3 =C a C O3 I +2 N a C l (合理即可);【拓展交流】(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氯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集水区内“气温越低固体越多”的原因是温

30、度低,溶解度变小,析出的固体变多;故答案为:温度低,溶解度变小,析出的固体变多;(2)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除湿盒使用后,对集水区内物质的处理建议是干燥后重复使用;故答案为:干燥后重复使用。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5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1 7.(5分)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50.0 g 稀硫酸 1 60.0 g 稀硫酸充分反应 充分反应样品质量40.0 g 烧杯内物质质 ft 89.8 g烧杯内物成质累 149.6 g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 0.4 go(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减少质量为生成氢气质量=50.0g+40.0g+60.0g-149.6g=0.4go(2)由图可知,第一次加50.0g硫酸,质量减少0.2 g,第二次加硫酸,质量减小0.2 g,说明第二次硫酸有剩余,锌完全反应。设锌的质量为xZn+HzSCh-Z11SO4+H2 t652x0.4g65 _ xT=0.4gx=13g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典及x ioo%=67.5%。40g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故答案为:(1)0.4;(2)6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