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难点通关讲练测(解析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7824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81 大小:1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难点通关讲练测(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难点通关讲练测(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难点通关讲练测(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难点通关讲练测(解析版).pdf(8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1 2 课内文言文阅读团 课 标 要 求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Q考点梳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2.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3.文言句子的断句停顿;4.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5.内容主旨的理解与分析;6.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7.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考点讲解】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词类活用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用法和意义,当成别一类词使用。常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名词用作动词如:会天大雨。(陈涉世家)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2)

3、名词作状语如: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下见小潭。(小石潭记)下:名词作状语,向下。(3)动词用作名词如: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传:动词用作名词,传授的知识。(4)形容词用作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远离。(5)使动用法如:忿 恚 尉(陈涉世家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6)意动用法如:父异焉。(伤仲永)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

4、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相关知识详见对应考点,这里不再赘述。)二、通假字【考点讲解】1.什么是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 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2.通假字的形式(1)音 同(近)通假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本字具有同音或音近的关系。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此句中的“畔”通“叛”,二者同音;“故九万里,

5、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此句中的“培”通“凭”,二者音近。(2)形似通假从字形上看,通假字或本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旁。由于汉字中形声字占的比例极大,通假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通假多见于形声字.如:倡-唱、阴-荫、帖-贴、距-拒 等。3.常见题型单独考查通假字。如: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结合其他考点综合考查。如:翻译句子。【方法技巧】1.依据字音,寻找本字。阅读文言文时,遇到某个字如果用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便可从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里去寻找本字。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2.凭 借 字 形,辨析通假。由于多数通假字字形相似,其中

6、大多是用笔画少的字代替笔画多的本字,所以还可凭借字形去辨析通假字。如: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不,通“否”。3.常 用 通 假 字,加强记忆。前面讲到根据读音,寻找本字,但是文言文中字的读音是按古音读的,与今天对某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强加记忆,注意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不断的复习巩固。附:中学课本常见通假字例释(以下内容按照通假字、本字、释义、例句及出处顺序整理):说-悦 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 亦 说 乎(论语学而)女-汝 你 子日:由,海女知之乎?(论 语 为 政)知-智 智慧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还-旋 回转,掉转 扁鹊望植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汤

7、-烫用热水焙 疾在媵理,汤熨之所 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一剂 汤药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止-只 仅仅 担中肉尽,止 有 剩 骨(狼)阴-荫 树 荫 绿 杨 阴 里 白 沙 堤(钱塘湖春行)屏-摒 舍去 屏弃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帖-贴粘 对 镜 帖 花 黄(木兰诗)火-伙 同伴 出门看火伴,火 伴 皆 惊 忙(木兰诗)竦-耸 高 水 何 澹 澹,山 岛 竦 峙(观沧海)争-怎 怎 样 争 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见-现 出现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要-邀 邀请 便 要 还 家(桃花源记)指一直一直 指 通 豫 南(愚公移山)亡-无 没 有 河

8、曲 智 叟 亡 以 应(愚公移山)厝-措 放 置一厝朔东,一厝 雍 南(愚公移山)那-哪 怎 么 问 渠 那 得 清 如 许(观书有感)阙-缺 中 断两岸连山,略 无 阙 处(三峡)缺点必能裨补阙漏,有 所 广 益(出师表)强-僵僵硬昂首观之,项 为 之 强(童趣)道-导引导俵者更道,从 大 门 入(晏子春秋)曷-何 什么 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春秋)辑-缉 连缀 饰以玫瑰,辑 以 翡 翠(买模还珠)熙-嬉 开玩笑 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春秋)零 丁-伶 仃 孤苦无依 零丁洋里叹零丁(过零丁洋)距-拒 抵挡,抵抗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圜-御 抵挡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

9、余(公输)讪-屈 理 屈 公 输 盘 讪(公输)弯曲卧右膝,讪 右 臂 支 船(核舟记)有-又 还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衡-横 横放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 手倚一衡木(核舟记)不顺,梗塞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甫-父 男子美称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简-拣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m -谪 被罚流放,强迫 发闾左遹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唱-倡 倡导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 天 下 唱(陈涉世家)以-已 已经 得鱼腹中书,固 以 怪之矣(陈涉世家)被-披 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食-饲 喂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材-才 才能 食之不能尽其材

10、(马说)邪-耶 吗 其 真 无 马 邪(马说)畔-叛 背叛 寡助之至,亲 戚 畔 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曾-增 增加 管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弼 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具-俱 全,皆 百 废 具 兴(岳阳楼记)属-嘱 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直-值 价值 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注:句 中“羞”同“储”)辟-避 躲避 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得-德 恩惠,这 里 是“感激”之意 所识务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与-欤 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夯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乡-向 从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信-伸 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已-

11、以 常 与“来”“前后”组合,表示时间、方位 自董卓已来(隆中对)遍-遍 及、普遍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曹刿论战)三、古今异义【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考点讲解】1.什么是古今异义古今异义词,指的是古今字形相同但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如:“太丘舍去”中 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2 .古今异义的情况(1)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专指长江、黄河,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2)词义缩小。如“带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中 的“妻子”原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专指成年男子的配偶。(3)词义转移。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

12、寿)中 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4)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 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 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5)词义强化: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6)名称说法改变如“市”古义:买,例:“愿为市鞍马”;今义:市场。如 谢 古义:道歉,例:“长跪而谢之曰;今义:感谢。3 .常见题型在考查实词中进行综合考查;单独命题考查某个古今异义词;在文言文句子翻译中综合考查。【方法技巧】1.辨识差别。对古今词

13、义差别大的词要区分清楚并加以牢记。如“去”,古义是“离开、距离”,如“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为学)“去”的今义是“到去”。“去”的古今词义相反。2.分析微殊。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也要注意辨析。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中,“绝境”的古义是“与外界隔绝之地”,今 义 是“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今义有微小差别。3.辨析音节。古汉语中多单音节词,每个音节都有独立意义,不能将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节词。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中 的“妻子”是两个词,“妻”指妻子,子指子女。现代汉语的“妻子”是一个词,意思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14、。像这样由两个单音节词连用的情况还有许多,如“祖/父”、“指/示、交/通、卑/鄙”、“无/论”、“山/东”等。附:中学课本中古今异义词归纳(以下内容按例词、例句、古义、今义顺序排列)1.居 居 十 日 过 了 居 住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5.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6.戾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8.寻 未 果,寻病终不久寻找9.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10.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11.渠 问渠 哪 得 清 如 许 它(他)水渠12.微 微 斯 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13

15、.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14.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15.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18.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1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20.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21.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22.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2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2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2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四、一词多义【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

16、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考点讲解】1 .什么是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甚至有几个引申义文言文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几个义项,多则几十个义项。如故:旧 知 识(温故而知新)特 意(桓侯故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原 来(两狼之并驱如故)所 以(故余虽愚)2.常见题型在实词的考查中综合考查,如:解释句中的加点字。单独命题考查某个词的多种意义辨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如找出选项中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个;找出四个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或不同)的一组。在文言文句子翻译中综合考查。【方法技巧】1.课文迁移法此种方法最为常用,考卷中出现的很多文言实词

17、,在学过的课内文言文中几乎都出现过,可以联系课文相关语句进行意义迁移。例如:“临富贵而失其本心”,这样的类似短语在 鱼我所欲也中就有“此之谓失其本心”一句。由此句可明确出“失其本心”是 指“丧失了他的本性”,放在原句中,再联系上下文就容易正确翻译了。2.语法分析法有些多义词较难区分,可以对实词所在句子作语法成分分析,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词义。例如:“蜀之鄙有二僧”和“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 的“鄙”一词,从语法判断,第一个充当主语,解释为边远的

18、地方,第二个充当谓语,解释为目光短浅。3.对句判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以据此进行判断。如“腰白玉之环”中 的“腰”字,与前一句“戴朱缨宝饰之帽”中“戴”字对应,作动词用,解释为挂在腰间。4.字型推断法实词考查中,有一些冷字确实少见,考生有时无法作答。其实,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了有利的依据。如“皆已惮籍矣”中 的“惮”字,左边的竖心旁表意,跟心里、心情有关,再结合成语“肆无忌惮”,可推断出“害怕、恐惧”之意。附:初中常见一词多义举例:1.安:怎 么(如: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2.卑:身

19、份低微(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3.备:周全、详尽。(如: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具备.(如: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口技)准备。(如:犹得备晨炊 石壕吏)4.被:同”披 ,穿(如: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5.鄙:鄙陋、目光短浅(如: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出身鄙野(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6.毕:全 部(如:群响毕绝 口技)7.薄:迫近,接近。(如:薄暮冥冥 岳阳楼记)轻视。(如:不宜妄自菲薄 出师表)8.策:马鞭(如:执策而临之 马说)鞭打、驱使。(如: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记录。(如:策勋十二传 木兰诗)9.长:chdng长度。(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与“短”相对。(如:北市买长

20、鞭 木兰诗)长久,健康。(如:但愿人长久 明月几时有)永远.(如: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排行最大(如:木兰无长兄(木兰诗)zhang头领。(如:吴广皆次当行,为 屯 长 陈涉世家)1 0.称:相当、配 合(如:不能称前时之闻 伤仲永)称 赞(如:先帝称之曰能 出师表)五、文言实词【考点讲解】1.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掌握较多的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2.文言实词特点: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几个主要特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21、性活用、通假字。3.常见题型单独命题考查实词的含义,如: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题型出现频率极高),找出加点字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在文言文句子翻译中综合考查,设置重点、常用的实词作为得分点。【方法技巧】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1.直接迁移法又 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 的“过”字,如果能联想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过”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的意思为“犯错”。2.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河北中考出现课外文言句“使者及门”

22、的“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及”应 为“到”的意思。3.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如:“杂然而前陈者”中“陈”字的字义推断,大家可以把“陈”组成几个词语,从中作选择:陈列、陈旧通过筛选不难找到“陈列”这个意思。4.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河北2015年真题中“而己有饥色”中 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意思为“脸色”。六、文言虚词【考点讲解】1.文言虚词: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

23、、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几类。与实词相比,虚词数量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却很高。主要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于、之、则、者、与(欤)。2.初中语文常用必考文言虚词用法(1)之代词,可指代人、物、事,译 为“他”(他们)、“它”(它们)、“这种”。如:彼竭我盈,故克之。(代人,指齐军,相当于“他们”)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这件事,译 作“这件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代狼,相当于“它”)动词,“去”“往”“到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助词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24、立性,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调节音节,无意义,不译。如:久之,目似瞑。(狼)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马之千里者。(马说)(2)而“而”主要作连词用,表示以下几种关系: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又”,或不译。如: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醉翁亭记)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就”。如: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却”。如: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面山而居。(愚公移山)杂然而前陈者,太守晏也。(醉

25、翁亭记)(3)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反诘等不同的语气,常用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也许”、“恐怕”、“怎么”、“难道”等。如: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起到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代词,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译 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们”、“它们的”。如: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其”它的,指狼的。用 来 指“自己的如: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其”代作者自己,第一人称。指 示 代 词,可 译 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可 译 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

26、词。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4)焉作代词,相 当 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疑问代词,可 译 为“哪里”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陈述语气,相 当 于“了”,也可不译。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 当 于“呢”。如: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作兼词,相 当 于“于之”,译 为“于此”、“在 这(那)里”、“从 这(那)里”。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V 论 语 十二章(5)何代词,译 为“什么”。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何如”连用,译 为“怎么样”“怎样”“什么样”。

27、如:我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副词,可 译 为“何必”。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副词,表 示“怎么能,哪里”。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一何”连用,译 为“多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6)者附在动词、形容词、数词、时间词后组成名词性结构,相 当 于“的”、的人”、“的事物”、“的原因”等,或不译。如:可 爱 者 甚 蕃(爱莲说)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一般不译,其作用或引出判断(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或引出原 因(有时可 译为“的原因”),或引出说明。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引出判断)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8、。(引出原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引出说明)用在句末,与“若”组 成“若者”、“若者”结构,表示比拟,相 当 于“像的样子”、“似的二如: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相 当 于“的”。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 当 于“的话”。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6)然指示代词,如此,这样。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正确。如: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连词,表转折,相 当 于“可是”“但是”。如: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助词,用在形容词后,作为词尾,可 译 为“的样子。如:秦王怫然

29、怒。(唐雎不辱使命)助词,用于句尾,常 与“如”“若”连用,构 成“如然”“若然”格式,译 为“的样子”“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7)则连词,表承接关系,译 为“就如:冻 风 时 作,作 则 飞 沙 走 砾。(满井游记)连词,表假设关系,可 译 为“那么”“就如: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连词,表因果关系,可 译 为“就是因为”。如: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连词,表并列关系,译 成“则”的格式,或不译。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连词,表转折关系,译 为“却二如: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送东

30、阳马生序)副词,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句中起强调作用,译 为“就”“就是”。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二是在句中表示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8)为介词,读作wGi,相当于“替”“给”“向”“为了”等。如: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也表示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 成“为所”或“为所”,译 为“被”,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连词,读作脸i,表示因果关系,译 为“因为”。如: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语气助词,读作尼i,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如: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动词,读作w 6i,可译为“担任”。如: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9)若人称代词

31、,你。如:若为佣耕(陈涉世家)好像。如:炸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至,至于。如: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连词,假如,如果。如: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10)夫(fu)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语气助词,多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不必译出。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11)盖连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放在句首,连接着一分句或句子,表示前一事情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原来”“是 因 为 如:乃悟前假寐,盖以诱敌。(狼)一种是用于句首或句中,表推测,可译为“大概”。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语气词,用于句首,引出下文,可

32、不译。如: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12)乃连词,可译为“于是”“这才”。如: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副词,相 当 于“就”“才”。如: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13)以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 译 为“因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 以 己 悲(岳阳楼记)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 译 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 译 作“把”、“拿”、“用”等。如:屠惧,投 以 骨(狼)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表示结果,可 译

33、作“以至”“因而”。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 谏之路也(出师表)。(14)于介词,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对的时间、地点,可 译 为“在”“到”“从工如: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可不译。如: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介词,介绍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 译 为“向”“对”“给”。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5)与副词,读 前,译 为“都”“全”。如:号令召三才、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介词,译 为“和”“跟”。如: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孙权劝学)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 为“和二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助词,读

34、yU,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如: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16)也助词,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助词,表示疑问语气。如:若为佣耕,何 富 贵 也(陈涉世家)助词,表示感叹语气。如:虎见之,庞 然 大 物 也(黔之驴)3.常见题型单独命题考查虚词的用法,如:指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相同)的一项;找出四个选项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在文言文句子翻译中综合考查,设置重点、常用的虚词作为得分点。【方法技巧】1.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

35、获得正确答案。如:“之”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其用法有:代词,可 译 为“他(她、它)”“这”“他(她、它)的”或自称等;结构助词,译 作“的”;助词,不译;动词,译 作“去”“往”“到”等。然后一一代入相应句中进行理解和筛选。2.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七、判断句式【考点讲解】1.判断句式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

36、式。2.判断句形式“者,.也”,也”,者 也 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采 用 副 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采用否定副词 非 表示否定。如: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用动词“是”“为”表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 是 一 般 不是判断动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中 的“是”是代词,不表示判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问今世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的“是”表示判断。“为”一般也不表示判断,只有极少数

37、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相当,“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中 的“为”表示判断。3 .常见题型单独考查句式的判断。如:指出下列句式的类型;找出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不同)的一项;找出选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结合其他考点综合考查.如:翻译句子。【方法技巧】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平时学习要注意熟记常用判断句的几种形式,这样判断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八、被动句式【考点讲解】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2.被动句类型(1)从语义上表示被动:不用任何专门表示被动的词语来表示

38、被动,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优患,死于安乐)(2)借助表示被动的词来表示被动。常见的被动词如下:于 受 于”表示被动。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为”“为 所.”或“.为所.”表被动。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3)没有标志性词语,但意思上是表示被动的。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3.解题方法平时学习要注意熟记被动句常用句型及特征。【常见题型】1.单独考查句式的判断。如:指出下列句式的类型;找出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不同)的一项;找出选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2.结合其他考点综

39、合考查。如:翻译句子。九、倒装句式【考点讲解】1 .倒装句类型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何陋之有”中 的“何陋”就是前置的宾语。(3)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其中的“荷担者”是后置定语。(4)介宾

40、短语后置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如:告之于帝。(愚公移山)用 介 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如:屠惧,投以骨。(狼)2.解题方法平时学习要注意熟记倒装句的类型,结合句子意思进行准确地判断。【常见题型】1 .单独考查句式的判断。如:指出下列句式的类型;找出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不同)的一项;找出选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2 .结合其他考点综合考查。如:翻译句子。十、省略句式【考点讲解】文言文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前提下,经常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在翻译的时候,要将省

41、略的部分补充出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 .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口 黑 质 而 白 章(捕蛇者说)桃花源中人见渔人,大 惊(桃花源记)2 .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而 竭(曹刿论战)陈涉自立为将军,位昊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 .省略宾语如:上 使 扶 苏 外 将 兵(陈涉世家)便要渔人还 家(桃花源记)4 .省略介词如:置 于1人 所 皆 鱼 腹 中(陈涉世家)武 陵 人 以 捕 鱼 为 业(桃花源记)5 .省略量词如:撤屏视之,一(个)人 一(张)桌 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常见颗 型】1 .单独考查句式的判断。如:指出下列句式式

42、的类型;找出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不同)的一项:找出选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2 .结合其他考点综合考查。如:翻译句子。十 一、文言断句【考点详 解】古代的文献典籍是不加标点的,给文言文断句,传 统 上 称 之 为“句 读”。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韩 愈 在 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历年的高考对断句尤其是文言文断句这块也很重视。【方法技 巧】给古文断句可分四步进行:(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

43、,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 系。总 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3)借 助“特 征”,巧妙断句。“特 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 类 是“日”“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特殊词语服务断句,可概括为如下:日 后 冒 号(:)“哉”后 叹(!),“盖”、“夫”大多在句首

44、,“于”、“而”、“则”、“以”一般在中间,“耶”、“乎”经 常 表 疑 问(?),“矣”、“耳”后 边 加 圆 圈(。),“也”、“者”作用表停顿,或 句(。)或 逗(,)酌情看。要注意的是,借助特殊词语断句,要建立在明确词意的基础上。例 如“日 译 为“说”的时候,后面断 句。(4)注意句式,辅助断句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 排 比,或对偶,或对称。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如“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可以根据对称的句式结构断成“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十二、文言翻译【考点详解】翻译文言句子要掌握翻译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译文要符

45、合现代汉语习惯,做到明白、流畅、简洁。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方法技巧】:“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要求”:1.忠于原文的内容与含义;2.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与原句一致;3.语言简洁优美,富有文采。“翻译方法”: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翻译好。因此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 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

46、,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3.掌握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二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专名术语,如人名、地名、民族名、官号、谥号、年号、特殊称谓、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己经消失的事物等。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的“文惠君(2)“补”指将文言文中省略的地方恰当地补出来,将数量词和分数相应部分补足。如:“果地震陇西”中省去了“于”。“删工指将

47、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词删去不译,如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有些关联词语、结构助词以及偏义复词中的陪衬部分都可略去不译。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及一些凑足音节的助词.如:“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中 的“夫”可略去不译和“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中“往来”是偏义复词,陪衬部分“来”,也没有必要译出。“调 即 对 古 今 意 义 相 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如:”乃使蒙恬北守藩篱”中 的“藩篱”应 译 为“边防”。“万钟于我何加焉”中 的“万钟”应 译 为“高官厚禄”。“调工对文言语句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主要是主谓倒装、宾语

48、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现象,译文依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对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如:“何谓得之于心”应 翻 译 为“什么叫在心里得到它呢?;“石之铿然有声者”应翻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6)“增北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4.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

49、,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中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3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图考点精准练演练知识点一、实词、虚词解释与辨析1.(2022春瑶海区期末)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妻子儿女。)B.土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斗:像北斗星那样。)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食:同“饲”,

50、喂。)D.齐谐者,志怪者也。(北冥有鱼)(志:记载。)【答案】C【解答】ABD.正确;C.有误,句意: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食:吃。故 选:Co【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2.(2022春瑶海区期末)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不解释为动词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无丝竹之机耳C.可爱者甚等 D.香远益清,亭亭净稹【答案】C【解答】A.句意: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名:出名,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动词;B.句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舌L: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解释为动词;C.句意: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