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059679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pdf(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贾生名谊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

2、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琉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歌,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 选 自 史记屈原贾

3、生列传)1 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1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

4、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1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

5、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1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乃短贾生日;“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J(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日公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

6、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踪其师公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

7、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寡人恨不用公叔瘗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节选自 史记商君列传)1 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日/公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日/公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

8、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日/公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日/公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1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新西戎。B,汤武即商汤与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D.繇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剌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1 2 .下

9、列对原文有关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1 3 .把文

10、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J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

11、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平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日:“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日:“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日:“属之子矣。“文日: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逆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百越;北并禁,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

12、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优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史 记 子吴起列传)1 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人或日/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日/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日/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鲁人或日/夫鲁小国

13、/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1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C.三晋,春秋末韩、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D.令,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1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

14、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1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J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

15、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的宗旨。(四)(2 0 1 9天津卷)(1 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2题衡州新学记 宋 孝祥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致之出,政者学之施,学无异习,政无异术。自朝廷达之郡国,自郡国达乏天下,元元本本,靡有二事。故士不于学,则为奇言异行;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朝斯夕斯,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而有卒岁之忧。些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未必有此;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

16、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一视薄书期会之事,则日:“我方为政,学于何有?嗟 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国家之学至矣,十室之邑有师弟子,州县之吏以学名官,凡岂为是观美而巳?盖欲还先王之旧,求政于学。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中迁之城南,士不为便,而还其故,则自前教授施君鼎。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其迁也,新室屋未具。提点刑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君丙、知州事君松,皆以乾道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虽日不暇,然知夫学所以为政,兵其细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居无何而学成,兵事亦已,环三君之巡属,整

17、整称治。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意,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则居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不但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泽民之业。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明年八月旦,历阳某记。选 自 于湖居士文集)注 期会: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教授:学官名。乾道:宋孝宗年号。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元本本 元:探索B.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 望:察看C.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 当:符合D.兵其

18、细也 细:小事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 位卑则足羞 B.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 兽C.士不为便,而还其故 秦以城求璧而不许,曲在D.皆以乾道乙酉至官下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1 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B.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C.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

19、以废忘D.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1 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学无异习,政无异术 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 我方为政,学于何有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 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遵由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1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先王之时,学习是施政的基础,学政一体,紧密结合,君臣上下都重视学习,就像农民重视耕耘一样。B.石鼓书院搬迁之初,新屋尚未建好,兵事又起,王彦洪、丙、松三位官员克服困难,为重新修建书院做出了重要贡

20、献。C.作者主为学者不能把科第成功作为读书的唯一目标,而应研习经世致用之学,为官后施行有益于国计民生之政。D.文章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评了后世学者获取科第做官后废忘所学、政学分裂的现象。1 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2分)(2)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3分)(3)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3分)(五)(2 0 1 9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1 8题。(2 0分)宗子相集序(明)王世负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日:昔在建安,二

21、曹龙奋,公转角立。爱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宋丽尔,必简岳岳,杜并驱,龙标脱衔。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0,余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扶吴生暨天目徐生来。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冷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镀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日宁瑕无碱。余则无以难子相也。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

22、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途津而弃其筏。然雅非子相指也。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弱,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今其篇章其在,即使公、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先生。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县是不朽矣。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善文士无毛发之用。子相独不然。为考功郎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藩落。属有岛寇事,在席吏民,调兵食,规军为

23、一方冠。既又佐其案为儒生师帅。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铎,谓:“麟麟风皇,宁能并鸡犬用乎?不得之,不能为圣世。吾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风言,三叹加飨食J其曾偶持论若此。(选 自 弃州山人四部稿,有期节)【注】宗子相:宗 臣(1 52 5-1 56 0),字子相,与 攀 龙(字于鳞)、王世贞、吴国伦等六人合称明代“后 七 子 矩 钱:犹规则、法度。碱:似玉的石头。考功郎:吏部官员。参:这里指担任布政参议。岛寇事:指倭寇侵扰沿海。1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叩之泠然中五声中:符合。B.余则无以难子相也难:诘问。C.字不得累句累:

24、积累。D.以不能附会附会:依 附(权贵)。1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B.夫以于鳞之材 夫人之相与C.以与物境会不赂者以路者丧D.规摹为一方冠君为我呼入1 6.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起笔就勾画了从建安到盛唐群雄争胜的诗坛景象,为下文高度评判宗臣的才华和成就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学史背景。B.宗臣凭着才气能做到“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而攀龙和王世贞都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宗臣对他们两人很不屑。C.宗臣也有治世才能,任职地方能保境安民,又 能“为儒生师帅”。他曾担任的考功

25、郎属于京官,“出参闺藩”是离开京城到任职。D.文章将议论与描写结合,使阐发主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对宗臣与人论诗时动作的描写,虽只寥寥数笔,其形象就跃然纸上。1 7 .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1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4分)(2)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4分)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日:“夫子自道也J(论语宪问)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孟子

26、滕文公上)【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2 1.“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的说法。(2分)2 2 .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 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 又 会“忧 根 据 材 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4分)(六)(2 0 1 9卷)汤先生传 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人。生而颖异不群。体玉立,眉目朗秀。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 五岁能属对。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每试必雄其曹偶。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见者益复啧喷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踝蹑康庄也者。”

27、丁丑会试,江陵公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日:“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诸所为附常炙者,骏且新没矣。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剌津上。掷书万卷,作蠢鱼其中。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思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滴粤之徐闻尉

28、。居久之,转遂昌令。又以矿税事多所蹦戾,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J公于书无所不读,而 尤 攻 文选一书,到掩卷而诵,不讹只字。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 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识者谓神仙中人云。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然不自言贫,

29、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选 自 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注 江陵公:指时相居正,其为江陵人。躁戾:乖舛,谬误。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试必雄其曹偶 雄:称雄B.酬以馆选 酬:应酬C.以乐留都山川 乐:喜爱D.为所不知后人计计:考虑6 .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汤显祖持身端洁,拒绝了时相居正的利诱,海士人都以结识他为荣幸。B,因为上书批评当权者徇私情、塞言路,汤显祖被贬官至,做了徐闻尉。C.汤显祖辞官回家后,当地官员争相与他交往,而汤显祖不为私事开口求人。D.汤显祖与邹迪光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

30、,但没准备好粮食,因而作罢。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蹂跋康庄也者。”(2)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8 .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4分)(六)(20 1 9卷附加题)阅读材料,完成22 24题。(1 0分)题自书杜拾遗诗后 徐渭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迄今喷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

31、胜述。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22.用斜 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23.王实甫的杂剧代表作为 ,期中男女主人公是、。(3分)24 .根据材料,概括文中古今人“相及”的涵。(2分)(七)(2019北京卷)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7-1 1题。(共19分)左 氏 国语,其文深闵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 非国语。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 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

32、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非日: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暴者,必涌溢蒸都以糜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演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漂洞帽帽 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且日:“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也

33、。且所谓者天事手?抑人事乎?若日天者,则吾既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J愈甚手哉!吾无取乎尔也。(取材于柳宗元 非国语)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溜洞畅帽:弥漫无际广阔深远。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概于圣概:大略 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由:沿着B.特天地之物也特:只是 是恶乎与我谋恶乎:于何、怎么会C.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糜:使熟烂 抑人事乎抑:还是D.吾既于前矣既:既然 不有他术乎术:途径、原因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文深闵杰异 国语文章深刻宏阔杰出特异B.其

34、说多诬淫 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C.彼固有所逼引 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D.又况天地之无倪 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 国语的文采而沉溺其中,模糊了是非,作此文拨乱反正。B.伯阳父将三川震、源塞和国亡联系在一起,是 以“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C.柳宗元以老妇烹调、老圃灌园类比,说明自然界自动自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D.此文表达了柳宗元“天人相分”、反对迷信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1 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认之者不塞则惑吾无取乎尔也1 1 .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请具

35、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6分)(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 2题。(共5分)1 2 .阅读下面 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 处【1】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 次 2 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注释:【1 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J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伯 峻 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七)

36、(2 0 1 9北京卷)(本大题共6小题,共2 6分)7.A 8,B 9,C1 0 .参考答案:认同伯阳父说法的人不是孤陌寡闻的就是糊涂的我 对 于 国话的上述说法无所采纳1 1 .参考答案:文章第三段首先批驳川震亡国说,指出自然界自动自休,与人世间的祸患没有关系:接着批驳源塞造成财用匮乏从而导致国亡说,指出财用匮乏自有其原因,不能归因于川震;最后批驳“天之所弃,不过其纪”说,指出此论之荒谬更甚于前者。1 2 .参考答案:“其道”指仁或仁道。全段表达了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离开仁的思想。根据第一种解读,句意为:不是通过仁道脱离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殿,根据第二种解读,句意为:因行仁道而陷入贫贱

37、,那么就不离开贫贱。【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实词,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 2 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本题考查课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夯实基本功。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 8个虚词,同样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还要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最重要的是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在语境中推断的能力。“概”,概括。“既”,已经。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容的理解。理解的基础是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B项“诬

38、”应 为“欺骗”的意思而不是“诬陷,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C项”说明自然界自动自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曲解原文。原文是说可以改变,而且后文也说“其孰能知之?“(它们的变化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呢?)o【1 0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删、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容

39、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中“认”,辩认;“塞”,闭塞;“惑”,惑乱。中“取”,赞同,同意;“尔”,此、这个。【1 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明确伯阳叔的观点,划分韩愈批驳的那段话的层次,明确是针对伯阳叔哪些观点的。同时注意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文 中“且日、“又曰”这样的提示性词语也有助于考生划分层次,定位信息。【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

40、、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1 2 题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容和观点的把握。对于词语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对于观点的把握要在理解选段的基础上,结合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了解来把握。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容,似乎孔子主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

41、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我们仔细推敲。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对于古文的理解,学者们见仁见智。题干提出了两种解读,考生首先要明确这两种理解各是从什么角度解释的,而且要明白解读的实质、核心应该是一样的。学生据此写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注意每种理解要符合观点。【点睛】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201

42、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及命题评析(课标全国卷、卷、卷、北京卷、卷、天津卷、卷、卷)第四部分 文言文阅读(-)(2019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0 13题。贾生名谊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

43、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日:“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藤,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

44、帝复封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 选 自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守/闻

45、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12.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

46、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复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1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乃短贾生日:“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J(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一)(全国一卷)一 1 O.C 1 1.A 1 2.C

47、13.(1)于是说贾谊坏话道:“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J (2)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解析】【1 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的名叫谊,是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

48、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 除D项。“吴廷尉”“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姓吴的廷尉”),作“为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排除B项。分析可知,C项断句正确。故选C。【1 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项的解说错误,“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故选A。【1 2题详解】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

49、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项,”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 是“征见”,”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故选C。【1 3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50、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1)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日 是省略句,承前省,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 敬 之 属(2)数,屡次;言,说,指出;或,有的;削,削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应是“这种状况:(二)(2 0 1 9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 0 1 3题。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