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故宫博物院》教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059469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PDF 页数:107 大小:1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故宫博物院》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2022《故宫博物院》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故宫博物院》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故宫博物院》教案.pdf(10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 故宫博物院教案 故宫博物院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 故宫博物院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故宫博物院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矗立、鳌头、金銮殿、湛蓝、琉璃、额杨、蟠龙、藻井、中轴线、击磬、攒、鎏金”等字词的读音和字形;2、理解“玲珑、矫健、迥然不同、掩映、井然有序”等词义。3、回顾说明文相关知识。(二)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3、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

2、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4、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三)情感目标: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教学难点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圈出不会读的字词,并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老师:幻灯片、视频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游览了苏州园林,领略了江南园林的温婉细腻,

3、欣赏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今天,我们将欣赏北国的典型建筑一一故宫。故宫简介: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 14 06 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 00多年的历史,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 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 25 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 8 7 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P P T 展示,同学朗读)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外,19 8

4、 6 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沈阳故宫博物院。本文具体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解说词,原 题 为“古代艺术的宝库一一故宫博物院”(见 注 解1)而作者正是故宫的研究专家黄传惕先生,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下面,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二、预习检测1、我们早自习大家都预习了本文,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下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填好故宫博物馆的布局示意图的建筑名称。(黑板上事先画好示意图框架,同学填好后,其他同学检查更正,然 后PPT展示正确的示意图)2、我们学过的 中国石拱桥和 苏州园林都是事物说明文,这篇也不例外。前两文分别采用的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那么本文采用

5、了什么说明顺序?(看图回答)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具体来说,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 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然后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和称“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而离开故宫。3、P P T 展示故宫完整的布局结构图。三、整体感知1、视频跟读(P P T 播放故宫视频,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按照字幕跟读),要求:(1)注意难读字词,加深文章印象。(2)视觉感受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

6、丽,建筑物的精美,体会其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2、观后印象(自由回答):建筑规模一一宏大壮丽建筑物精致美观建筑布局整齐统一3、正音解词,圈出难读字音,班级交流,并解释重点字词。(请2 个同学读音,P P T 更正错误,然后全班朗读两遍)矗 立(c h t i)鳌 头(d o)金 銮 殿(l u d n)湛 蓝(z h d n)琉 璃(l i u 1 i )额 柄(f a n g)蟠 龙(p d n)藻 井(z a o)中 轴 线(z h 6 u)击磬(q i n g)檀 香(t a n)攒 在 一 起(c u d n)鎏 金(l i d)雍 正(y d n g)乾 清 宫(q i d n)坤 宁

7、 宫(k u n)迥 然 不 同(j i b n g)水 榭(xi e )玲珑:形 容(物)精巧细致,(人)机灵敏捷。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向贯穿。矗立:高耸直立。矫健:强健有力。缭绕:回环缠绕。错综:纵横交叉。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迥:指距离很远。4、疏通字词后,浏览全文。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该怎么划分呢?第 一 部 分(第1-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第 二 部 分(第3 1 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第 三 部 分(第1 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

8、貌之所见。四、合作探究1、浏 览1段,回答:(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明确: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高)(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明确:紫禁城、故宫博物院。(3)为什么叫紫禁城?明确:关 于“紫”的三种说法,“紫气东来”说;天 帝“紫宫说”;星座五宫,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紫”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4)这段还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明确:地位、历史2、齐读第二段,思考:(1)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

9、,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明确: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2)这些特点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绍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故宫的整体布局、外观概貌,体现出规模宏大壮丽的特点。列数字。过渡句:这两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给游览者留下了一个总体印象。后文主要围绕这三个建筑总特点展开,前面提到了建筑规模宏大,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其它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跟随黄传惕先生的脚步,正式踏上故宫之旅。3、请 2 位同学分别朗读3、4 段,同时PPT展示

10、故宫全景示意图。说说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现了故宫三大特点的哪些方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一一打比方建筑精美“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一一列数字宏大壮丽“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风流云”一一建筑精美“一千多个圆雕鳌头”一一列数字宏大壮丽总结:这两段主要讲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到此为止,我们初步领略了故宫宏大的规模,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故宫,感受故宫的金碧辉煌。第二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故宫博物院。上节课,我们根据同学们画出的故宫游览图,知道了故宫的大致情况,回顾复习:1、旅游路线图(PPT展示),总结说明顺序。(由南到北的

11、空间顺序)2、回归课本,复习结构划分,概况说明结构。(总分总)3、略 提1、2段,找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方法。故宫的总体特点是一一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列数字。二、课文研读1、今天,我们将进入课文第二部分的学习,请大家齐读1 1段,看看这一段介绍的是何处?明确:小广场,它是前朝和内廷的分界地带。2、第二部分哪些段落介绍的是前朝,哪些是内廷呢?明确:4-L 0段讲前朝,1 2-1 4段讲内廷,可 见1 1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下面,我们先来分析前朝部分。三、重点研讨5-8自然段,学习方位词的运用,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1、请大家齐读第4段并归纳段意。明确:

12、概说三大殿。(三大殿具体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2、那么接下来,概说之后应该就是分说了,大家找找三大殿分别对应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5-8段讲太和殿,9段讲中和殿,1 0段讲保和殿。分类别。从文章的篇幅上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其它建筑来说,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太和殿,它是作者详细介绍的对象,也是我们课文学习的重点。3、请大家齐读5-8段,看看作者写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并在文中划出每段的中心句。明确:外观、内景、位置、用途。4、第5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回答:(1)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语。明确: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红色大柱、金锁窗、朱漆门;

13、以红黄为主,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而黄色代表雍容富贵,是皇权的体现。(2)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明确:作者构思也是极有讲究的,从屋顶一一殿檐一一额杨一一梁柱到门窗,这是很鲜明的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3)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明确:列数字“高2 8米,面积2 3 8 0多平方米。”5、参观了太和殿色彩明媚的外观,接下来,作者的脚步正式踏入了太和殿中。(1)作者游踪是由外入内,外观着重绘色,内景着重绘形,那么此段中主要绘的是什么的形呢?(提示:原文中有多次提到的词)为什么?明确: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体长、有鳞、有角的动物,能腾云驾雾,具有力和权的象征意义,富有神秘色彩,因而历朝

14、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2)同样,作者是按空间顺序介绍各种各样的龙的图形的,按空间顺序叙写,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在不同的立足点,看到的景物也不同(以教室为例形象说明)。说说作者此时参观的立足点在哪里?文中还运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到并圈出来。明确:立 足 点1:朱漆方台。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立 足 点2:雕金蟠龙。方位词:周 围、下面。(3)显而易见,本段采用的具体是什么空间顺序?明确:说明顺序:外一 一 内、中间一 一 两旁、上一 一 下小结:如果没有这些方位词,这些

15、景物的布置就会显得混乱,如果调换方位词顺序,那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另一番光景。可见方位词的运用使讲述更有条理,足见作者游览时的从容闲适之态。因此,我们在介绍景观时也要学会正确使用方位词。(4)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话。明确:举例子、摹状貌。4、回到课文,外观内景都讲完了,但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中最典型的建筑,是作者介绍的重点,所以,作者接下来还明确提到了它的地理位置和用途。(1)请用原文回答,位置是在哪里?用途是什么?明确:位置一 一 中轴线上(画故宫示意图时已明确),用途一一举行 重 大 典 礼(威 严)。(2)为什么要把太和殿设在中轴线上?明确: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16、3)8段提到一些景观,如铜龟、铜鹤、松柏等,有什么寓意吗?明确:龟、鹤是长寿的象征,松柏表示长青,它们寓含着皇权巩固、皇帝长寿的意思。小结:这四段主要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品读完,太和殿在大家心中应该有了个较清晰的影子了。从全文把握,思考:(1)太和殿体现出故宫三大特点中的哪些特点?明确: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扣准文本分析)(2)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呢?明确:A政治角度上:是行使政治权力、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也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皇权象征。B建筑角度上:是故宫最大的宫殿,最能完整体现故宫本质特点。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突出了太和殿的中心位置。5、浏 览9、1 0

17、段,欣 赏 图 片(P P T展示),了解中和殿和保和殿的用途。明确:中和殿一一举行大典时,皇帝休息;保和殿一一殿试。6、前朝建筑中的三大殿在此就介绍完了,接下来,大家快速浏览1 2 至 1 5 段,回答:(1)作者介绍了内廷的哪些建筑,各有什么用途?(P P T 图片展示)明确:乾清宫一一处理日常政务,批奏章,见外国使节;交泰殿存放玉玺的地方;坤宁宫一一皇帝结婚的地方。此三大宫合称为“后三宫”。(2)与前三殿相比,后三宫有什么不同?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1 4 段原文回答)作比较。(3)堪比苏州园林的是故宫的哪处建筑?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御花园。打比方。7、文章最后一段为全文作

18、总结,找找看:写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的句子在哪里?齐读明确:”站在景山的井然有序”8、课文的赏析在这里就结束了,相信大家心中对故宫应该都有了个整体把握,以后有机会和亲朋好友去亲临故宫的话,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来当导游吧”!三、知识巩固1、全文结构及游览路线回顾。(P P T展 示)2、说明对象、类型、特点、结构、顺 序、说明方法及作用明确:说明对象一一故宫博物院说明类型一一事物说明文说明特点一一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说明结构一 一 总分总说明顺序一一有南往北的空间顺序说明方法: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一一使文章层次分明。列数字:如“御 花 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一 一 说明

19、御花园建筑之多。作 比 较:如“这 里 的 建 筑 布 局,环 境 气 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一 一 突出事物的特点。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一一形 象、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举例子、摹状貌:如“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一一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腾龙的姿态。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 明(“现存”)四、文本延伸以本文为例,分析如何准确生动的介绍建筑物?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找好立足点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五、拓展训练如果你的家人或亲朋想要到学校来,如何带领他们参观并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呢,请你当一次名副其

20、实的导游吧!六、板 书(P P T 展示)卜2:概括介绍故宫3-1 5:具体介绍各宫殿1 6:景山回望故宫全貌 故宫博物院教案2(第一课时)1、教学目的: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掌握文中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3.方位词语的准确性。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并运用空间顺序。三、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软件、电视、视频投影仪等。四、教学设想:1.利用故宫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生动的形象。3.教师讲解与导练结合,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结合另一解说词 解州关帝庙巩固所学空间顺序的有关知识。五、教学

21、时数:一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先动动脑筋猜这个谜语,谜 面 是“以前的殿堂”,打一个地名,是哪里?(谜底:故宫)简介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故宫博物院这庞大的建筑群的?2.显示主菜单:课前准备教师明确:这篇课文共讲两课时,本空间顺序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本文的说太和殿明顺序,即空间顺

22、序;第二课时集中总结全文讲皇权的中心一太和殿。3.课前准备:要把握课文,先要解决生字词,翻开课本1 6 4页,学生齐读一遍生字词。教师显示生字词的读音。矗 立(c h i)鳌 头(d o)湛 蓝(z h G n)琉 璃(l i U )殿 檐(y d n)藻 井(z酉o)蟠 龙(p a n)中 轴 线(z h 6 u)金 銮 殿(l u G n)击 磬(q i n g)檀 木(t a n)攒(c u a n)乾 清 宫(q i d n)坤 宁 宫(k U n)肃 穆(mu)奏 报(z u)慈 禧(x i )额 杨(f a n g)妃 嫔(p i n)翊 坤 宫(y i )(屏幕显示。每个生字词都

23、配有录音,只要用鼠标在相应位置一按即可)提示:要求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轴、磬、攒、禧、嫔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记得在学习 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答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故宫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 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 0多座,房屋90 0 0多间。屏幕上显示一张建筑物名称的故宫平面图(即“理解分析”练习一)。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节选),边填写此图。(屏幕上随录音次第出现九幅建筑物的图像。)教师巡堂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强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

24、坤宁宫、御花园的位置。既然大家对故宫建筑群有了大概的理解,下面我们看看作者如何有条理地介绍这建筑群。4.空间顺序:屏幕显示故宫平面图(附有图示),依据作者的行踪路线,师生共同完成相应建筑物的介绍。(屏幕上以红色箭头逐步显现作者行踪。选取古筝弹奏曲 汉宫秋月作为背景音乐。)教师从鸟瞰图(屏幕显示)开始,介绍作者由天安门一端门一午门的路线,扼要说明午门、金水桥和太和门广场。(依次出现故宫鸟瞰图、午门、金水桥和太和门广场、铜狮。)指定一位学生依次介绍“三大殿”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依次出现太和殿外景和内景、中和殿、保和殿。)教师简介乾清门前小广场,强调前朝和后廷的划分。(出现乾清门、前朝鸟瞰图

25、。)请一位学生依次介绍“后三宫”一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依次出现乾清宫外景和内景、交泰殿外景、坤宁宫内景。)教师讲述东西六宫,着重点应放在养心殿和储秀宫。(依次出现养心殿内景之正间、东暖阁、储秀宫内景二幅。)(6)选出一位学生介绍御花园。(依次出现御景亭、钦安殿。)教师介绍顺贞门、神武门及景山回望。(依次出现顺贞门夜景、神武门。)小结:故宫如此宏伟的建筑群确实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我们定要珍爱和保护这文化瑰宝。从故宫平面图中观察作者的行踪路线,试归纳一下本文的说明顺序有何特点。思考练习一: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顺序组织材料,由 入 沿 着 故 宫 的 中 轴 线,从到

26、 以 一 带 地说明,井然有序。(答案:空间;外,内;南,北;中间,两边)思考练习二: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交代参观路线和写出各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关系: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答案:“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等等。)方位词语:(答案:“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等等。)思考练习三:阅读解说词 解州关帝庙(详见附录一),请列出作者的游览路线及所使用的方位语言。要求学生用十五分钟时间阅读解说词并完成习题,包括填写“解州关帝庙”平面图中相关建筑物的名称。教师巡堂检查。明确:路线:石牌坊一东庙门一正庙前院一午门一崇宁宝殿一花园(麟经阁;印楼、刀楼)一

27、桃园结义园方位语言:I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紧挨,进入,就到了”;“穿过就是”;“过了就到了,等等)II方位词语:(“南面”;“北面”;“东边”;“两边”;“后面”;“周围”;“左右两边”;“前”;“南边”等等)填好平面图(详见附录二)(可利用视频投影仪显示学生作业,教师现场作适当指导。)5.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作者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介绍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此外,还弄清三方面内容:作者参观所走的路线;介绍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交待各建筑物位置的方位词语。6.作业:请以空间变化为顺序,为“三水孔圣园”写一篇解说词。故宫博物院教 案3(一)知识目标:1、熟读课文

28、,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理解重点词的词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3、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二)情感目标: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自主掌握生字词。根据作者的游

29、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老师: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们身边常见的建筑物都有哪些呢?同安影视城去过吗?它是模仿北京故宫建成的。里面有什么呢?请去过的同学介绍一下。故宫,旧时的故宫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P P T展示,同学朗读)

30、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外,1 9 8 6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沈阳故宫博物院。本文具体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解说词,原 题 为“古代艺术的宝库一一故宫博物院”(见 注 解1)而作者正是故宫的研究专家黄传惕先生,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下面,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二、预习检测1、我们早自习大家都预习了本文,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下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填好故宫博物馆的布局示意图的建筑名称。(黑板上事先画好示意图框架,同学填好后,其他同学检查更正,然后P P T展示正确的示意图)2、

31、什么是建筑?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一 一 雨果;建筑是凝固的 音 乐-歌德。建筑往往在造型、色彩、结构与周围的环境的和谐统一等方面,给人音乐般的感受,有的象气势恢弘的交响乐,有的似舒缓幽雅的小夜曲。有的象诙谐生动的变奏曲。好的建筑艺术可以令人震撼,拓展想象力,让你久久的回味.我们学过的 中国石拱桥 是关于建筑物说明文,这篇也不例外。前文采用的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那么,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看图回答)提问: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什么路线什么方向逐次介绍的?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说明的。具体来说,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 过汉白玉石桥

32、来到前三殿,然后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和称“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而离开故宫。3、P P T展示故宫完整的布局结构图。三、整体感知1、视频跟读(P P T播放故宫视频,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按照字幕跟读),要求:(1)注意难读字词,加深文章印象。(2)视觉感受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建筑物的精美,体会其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2、观后印象(自由回答):建筑规模一一宏大壮丽建筑物精致美观建筑布局整齐统一3、正音解词,圈出难读字音,班级交流,并解释重点字词。

33、(请2个同学读音,P P T更正错误,然后全班朗读两遍)矗立(c h u )鳌头(d o)金銮殿(l u G n)湛蓝(z h d n)琉璃(l i d 1 1)额杨(fG n g)蟠龙(p G n)藻井(z d o)中轴线(z h 6 u)击磬(q i n g)檀香(t d n)攒在一起(c u d n)鎏金Q i U)雍正(y O n g)乾清宫(q i d n)坤宁宫(k U n)迥然不同不i 6 n g)水榭(xi。)玲珑:形容(物)精巧细致,(人)机灵敏捷。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向贯穿。矗立:高耸直立。矫健:强健有力。缭绕:回环缠绕。错综:纵横交叉。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掩

34、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迥:指距离很远。4、疏通字词后,浏览全文。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该怎么划分呢?第一部分(第 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第二部分(第 3 1 5 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第三部分(第 1 6 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四、合作探究1、浏 览1段,回答:(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明确: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高)(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明确:紫禁城、故宫

35、博物院。(3)为什么叫紫禁城?明确:关 于“紫”的三种说法,“紫气东来”说;天帝“紫宫说”;星座五宫,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紫”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4)这段还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明确:地位、历史2、齐读第二段,思考:(1)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明确: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2)这些特点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绍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故宫的整体布局、外观概貌,体现出规模宏大

36、壮丽的特点。列数字。过渡句:这两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给游览者留下了一个总体印象。后文主要围绕这三个建筑总特点展开,前面提到了建筑规模宏大,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其它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跟随黄传惕先生的脚步,正式踏上故宫之旅。3、请2位同学分别朗读3、4段,同时PPT展示故宫全景示意图。说说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现了故宫三大特点的哪些方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一一打比方 建筑精美“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列数字宏大壮丽“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风流云”一一建筑精美“一千多个圆雕

37、鳌头”一一列数字宏大壮丽五、总结:这两段主要讲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到此为止,我们初步领略了故宫宏大的规模,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故宫,感受故宫的金碧辉煌。板书设计1 4、故宫博物院一、全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抓住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二、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 1 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第 3 1 5 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第三部分(第 1 6 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三、说明方法:第 3、4段段运用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金水河的外观与三大殿的高度,以及圆雕鳌头的数量。六、布置作业:

38、如下 故宫博物院教案41、知识目标:积 累”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概述祖国保守的建筑艺术和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绩。简述方位词在依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标:能够整体掌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依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灵活运用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会写说明文。3、情感目标:通过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发明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2、以太和殿为例,

39、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揣测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图示法。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延伸拓展法。别具一格,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课时。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一、导语设计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 9 x x年被联合国

40、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观赏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图片交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身的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

41、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多媒体显示):1、辨明字音:磬()攒()鳌()头 琉()璃藻()龙()井 銮()殿2、辨析字形:卸 一 御 拢 珑湛一斟缀辍谐 一 楷 赐 踢琐锁 蟠 一 藩3、解释词语并用词造句玲珑湛蓝布局肃穆幽雅悠扬井然有序选几位同学回答,明确:1 q i ng cu d n a o li u zao pan luan2、卸(推卸)御(抵御)拢(合拢)珑(玲珑)湛(湛蓝)斟(斟酌)缓(点缀)辍(停学)谐(和谐)一 楷(楷体)赐(赐予)踢(踢球)琐(琐碎)锁(枷锁)蟠(蟠龙)藩(藩篱)3、玲珑:精巧细致。湛蓝:深蓝。布局:全面布置。肃穆:严肃而恭敬。幽雅:幽静而雅致。悠

42、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1、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2、教师要求学生画出观赏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4、选三位同学口述观赏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明确:天安门一端门一午门一汉白玉石桥一太和门一三大殿(太和殿一中和殿一保和殿)一小广场一后三宫(乾清宫一交泰殿坤宁宫)一御花园一顺贞门一神武门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明确空间顺序。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多媒体显示: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

43、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示。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2)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明确:本文是依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依照游览观赏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教师总结:本文在布置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观赏路线,以天安门为中国,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

44、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和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学生考虑,明确: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 5 )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局部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 ),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 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

45、坤宁宫(13 ),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故宫博物院教案5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了解故宫整体特征和文章的结构。二、过程和方法: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故宫的认识,培养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教学重点:按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教学难点: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教学时数: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国的首都是哪?(北京)对,是北京,那里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明清时代也是封建统治者的最高权力中心。封建统治者们就在北京建起了代表皇家权威

46、的紫禁城,现在叫做“故宫博物院”(板书)。为什么叫做故宫博物院呢,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第一段。(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已经过去了的,今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二、理清顺序1、简介说明顺序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说明文,故宫里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作者怎样才能向读者说明白呢?这个就涉及到说明顺序的知识。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注意表明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说明物体的结构,注意表明空间方位的词语。(内外、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注意表明因果关系的词语。(因为所以、因此等)2、课堂活动A.速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练习一的图表。B.每组选一代表到黑板填写,每填对一个序号

47、得一分,最高为1 8分,得分最高的组胜出。C.选定两个学生参与评分,统计得分,胜出组以热烈掌声鼓励。端 门 午 门 西 华 门 东 华 门 神 武 门 西华门角楼金水河 汉白玉石桥 太 和 殿(1 1)中和殿 保 和 殿(白石台基乾清门(1 5)乾 清 宫(1 6)交泰殿 坤宁宫 御花园3、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根据以上图表分析,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本文是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呢。明确:空间顺序。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出来是广场,广场

48、以南的建筑称为“前朝”,以北的叫做“内廷”。“内廷”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三、掌握特征,理解结构1、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说明特征,那么故宫博物院的特征又是怎样呢?(集体朗读1、2段,找出表明特征的一句话)明确: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2、文章开头就总说了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想想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说明文结构:一是总分式(总-分、总-分-总),二是递进式。明确:用了总分式中的总-分-总。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

49、)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沿着从南向北的中轴线进行介绍,从午门一直到神武门。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的宏伟,布局的和谐统一的特征,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四、活动与探究请你以导游或解说员的身份抓住立足点口头介绍我们的学校或教室。要求: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语言力求准确和简洁。五、课堂小结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一分一总的写法,突出重点,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色,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50、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板书:故宫博物院黄传惕(1-2)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具 体 前 朝(三大殿)(3 1 0)外 形 太 和 殿内 景 中 和 殿位 置 保 和 殿用途(1 1)承上启下内廷(1 2 1 5)后三宫御花园(1 6)总 回 望 故 宫,强调艺术特点。空间顺序(由南向北)故宫博物院教 案6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 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三、学习方位词。教 材 分 析 概 述重点难点了解故宫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