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教案.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31736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博物院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故宫博物院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宫博物院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宫博物院教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1 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体会这类说明文的条理性。2。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3.了解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教学设想教学设想1。本文最初是一篇广播稿.据此,可设计一种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总体设想下,可分为两个步聚:第一步,教师以导游或解说员身份介绍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概况第二步,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由学生担任导游,就某些局部内容向大家介绍,借以指导朗读,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性认识,缩短与课文的距

2、离。2。对全文内容的掌握,可以与处理课后练习结合起来,首先组织学生熟悉课文,标注表明方位走向的词语;在这个基础上,分组讨论填写练习一的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最后,全班一起讨论填写故宫博物故宫博物院院示意图,使学生对全文空间说明顺序,清晰分明的结构层次形成清楚的认识.3.对说明的重点太和殿,可采取综合方法处理,空间方位可由学生解决,政治含义以教师分析为主,最后用课后练习巩固。4。绘制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导游图(不标建筑物名称和导游路线)大图或投影胶片均可。备用.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了解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全貌,掌握全文结构层次说明顺序。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

3、、壮丽的总特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解题。1.注音:矗矗立 鳌鳌头 湛湛蓝藻藻井斗拱蟠拱蟠龙 金銮銮殿 击磬磬檀檀木 攒攒乾乾清官 坤坤宁宫 肃穆穆 额枋矫枋矫健鎏鎏金翊翊妃嫔嫔2.解释字义、词义:攒 挥霍 湛湛蓝 井然有序点缀 错综相连 和谐和谐 迥然不同以上字词可出示字词卡片或使用投影。3.解题。学生朗读“预习提示”第一句。教师: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一篇说明文说明文.(加黑字板书)教师朗读课文第 1 段,学生标注有关名称,教师提示;“紫禁城紫禁城”:中国古代皇帝自称天了,他的住地称皇宫、紫宫,是禁地,不许百姓靠近,所以称紫禁城.这个词表明了它过去的封建性质和功用

4、.“故宫故宫:明清两代已成为历史,皇宫被人们称为故宫,这是人们习惯的称呼,表明着时代的变迁.“故宫博物院博物院”: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标本,供人们参观。这个词表明了它今日的功能.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能去参观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建筑群.课题采用“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既介绍了历史渊源,也体现了现实功能,与文章内容一致.二、学习课文一、二段,了解故宫概况与全貌。提问:如果我是一名导游,你们是来首都北京观光的游客,我们就要去游览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了,你们首先需要我介绍一些什么呢?归纳:首先要介绍概况概况,即位置、历史、价值位置、历史、价值。对这些,刚才我在读第一段时做了介绍。

5、提问:我们现在来到了故宫的正门天安门前,我这位导游又该介绍些什么呢?归纳:应当介绍一下它的全貌全貌。课文第二段就做了如下说明:教师朗读第 2 段。这一段介绍了故宫的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面积,宫殿房屋数量,城墙、护城河和角楼.概括说,就是故宫的总布局总布局.故宫建筑群的总特点总特点又是什么呢?同学齐读第 2 段最后一句。“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十六个字,四个主谓短语,整齐和谐的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建筑群的总特点,全文就是围绕这十六个字说明的。三、学习课文 3-19 段.理解课文主体的空间说明顺序。(一)学习课文 3-10 段。1。默读,标注有关建筑物的名词,表明方位的词语和说明走

6、向的词语。2.四人一组讨论,填写练习一中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有关部分(第 2 段中介绍的也一并填写).3。出示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导游图,边讨论,边填写,边讲析.(图,见文后)讲析:天安门是文章导游的起点。“里、“前面”、“东西、“北面”、“中心”等词语标明了方位。“从往里走,沿着穿过到.走进”,“过了就到了表达空间转移的走向。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介绍这座宠大的建筑群,作者选取了沿中轴线由南而北的顺序,使读者很快来到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三大殿。对三大殿的建筑介绍有分有合:4 段、7 段合,5、6、8、9、10 段分;有详有略:太和殿详,中和殿、保和殿略。文章选用了合理的说明顺序,而且很好的运用

7、了这个顺序。(二)学习课文 11-19 段。讲析:第 11 段是过渡段。在这之前介绍的是前三殿,顺便提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武英二殿,合称“前朝”在这之后转入介绍“内延”即后三宫,东西六宫。对“内延的说明也有个重点。那就是养心殿和储秀宫。同是重点侧重面与对太和殿的说明又有所不同,不同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下节课讨论。除此之外,“内延”的其他建筑也采取了合写方法介绍。“前朝是皇帝政务活动场所,以“龙”为主要图案,“内延”居住后妃.“凤”图案增加.文章点明了这个主要特征的变化.(三)对照图,归纳板书。四、学习课文第 20 段,总结全文。教师:至此,我们游览观赏了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中最重要的建筑

8、物,对这座古代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有了初步认识.这时,作者带着我们走出故宫,来到景山,居高临下,再一次回顾这座“城中之城”。同学齐读第 20 段.教师:“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既写出了站在高处俯视的景象,又呼应第二段未句对故宫总的特点的概括,形象的语言给读者贸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令人不能不惊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文化和劳动人民的热爱,钦敬之情;也是我们读到这里所必然引发的激情。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将字词记入积累本,并进一步巩固。2.整理课堂讨论记录,完成练习一。3.预习课后练习二、四。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

9、说明的重点:太和殿、养心殿的内容.进一步了解空间顺序和故宫特点.2。总结课文写作特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说明三大殿的部分(410 段)。教师: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游览了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由于文章采用了合理的空间顺序,所以我们对这座古代建筑群的特点主要是规模宏大。布局统一,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首先重点参观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进一步体会故宫建筑群的特点,学习按空间说明的顺序.1。指名朗读第 4 段。提问:三大殿的名称是什么,总的特点是什么?归纳:高大台基七米多高、三层。精美汉白玉栏杆,刻着龙凤流云,一千多个圆雕鳌头。未进殿堂,我们已清楚的感受到三大殿的“形体壮丽,建筑精美。2。

10、提问:现在我们来到了太和殿前,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应向客人们介绍什么,并按什么顺序说明呢?归纳:作为建筑物,我们应介绍它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作为古迹文物,我们还应介绍它的历史作用。现在就请一位同学带我们观赏一下太和殿的外观。指名朗读第 5 段,注意突出事物特征的词语要重读。提问:这一段说明了太和殿的什么,请归纳.归纳分析:介绍外观的高度,面积,格局和色彩。列出具体数字说明太和殿的高、大,格局的雄传壮丽。参照注释,同学们可了解大殿外部雕镂设计的华贵和精美。色彩以金黄和红色为主,金色表示富贵,红色象征荣华。上映湛蓝的天空,下衬白玉镶边的台基,的确是色彩鲜明,金碧辉煌。具体说明了“形体壮丽、建筑精

11、美”。3。现在,我们就要迈入这座雄伟大殿的门槛了,请同学们先阅读练习四,思考备答.指名朗读第 6 段。提问练习四.教师逐一归纳:方位词有: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立足点:大殿正中的朱漆方台前。按空间顺序:先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再向两旁介绍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导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中心点向周围展开,介绍上部装饰.先择立足点,按照合理顺序,准确使用方位词语是运用空间说明顺序的重要环节。提问:太和殿内,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讲析:龙多。座,雕龙;屏,雕龙;大柱,蟠龙;藻井,蟠龙.金色的龙成了太和殿的主宰.提问:文章怎样摹写梁枋间龙的图案的?讲析:先总写“彩画绚丽”,然后

12、分两组写龙的姿态。“双龙戏珠、单龙翔舞,主谓短语,对称整齐;“行”、“升”、“降”,排比出不同姿态;很自然的归结为“多态多姿。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一句,更烘托出龙的气势。短短一段,十二次写龙,摹写简洁生动,太和殿,简直成了龙的世界。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多的摹写龙呢?讲析:因为故宫建筑,尤其是“前朝”建筑,突出的就是龙。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帝的化身,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因此,对故宫中心太和殿的说明也突出龙,这样,使建筑的特点得到明确。4.阅读第 610 段。思考回答:强调三大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讲析:突出皇权这个核心,皇帝的宝座就在这八公里中轴

13、线的中心点.第 7 段介绍的是什么?用意是什么?讲析:描摹大典的历史画面,说明太和殿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比起太和殿来,中和殿和保和殿说明得简略得多,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讲析: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二、学习课文介绍养心殿到御花园的部分(16-19 段)1。阅读 16-18 段。思考回答:相对于太和殿而言,东西六宫介绍得比较简略,但也突了几处建筑,是哪些?重点说明的是这些建筑的什么内容?为什么?归纳

14、:突出说明了西边的养心殿,重点没有介绍它的建筑、装饰,而是说它的历史背景。还突出说明了西六宫中与慈禧太后有关的几个宫院,以储秀宫为主,重点点明慈禧太后的挥霍.这样选择说明重点和重点方面既避免了重复,还介绍了有关知识。使我们在赞叹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贡献的同时,也认识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对故宫有更完整的认识。2.指名朗读第 19 段,思考讨论练习六。讲析:介绍宫殿,尤其介绍太和殿,用的是精雕细刻的工笔画的写法;介绍御花园,用的是速写笔法。由“亭台楼阁”到“点缀其间”,寥寥三十三字,写出布局特点,烘托环境气氛。正如文中所说,这里“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不同的事物,运用不同的笔法.给读者的感受是

15、景致典雅,布局和谐,耳目一新,仿佛参观之后享受到休憩之趣.三、总结。这篇课文按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在赞扬祖国古代建筑的宏伟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对封建统治者的专权挥霍做了揭露。故宫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装饰雕镂更是纷繁复杂。把这个建筑群介绍清楚是很不容易的。作者成功的运用了空间说明顺序,值得我们很好的体会、学习.首先,文章选择了一条重点突出的、合乎事理的空间顺序。那就是在概述全貌后,经天安门、端门,选择了午门为说明起点,然后依次介绍前殿、后延,最后神武门到景山结束。由南往北沿中轴线为序正与故宫建筑本身的序列吻合,因此,脉络清晰,井然有序。其次,在空间顺序的线索上,选择最能反映故宫本质和建筑特点的太和殿、养心殿等详写,其余略写,繁简适度,有合有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再者,准确的运用了表示时间的方位词语,简洁而清楚的使用了表明走向的词语,使空间顺序一目了然。描写适度,既突出了事物特点,又不蔓不枝,十分得体。这些,同学们应当在以后的阅读中进一步体会,在写作中进行练习.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根据课堂笔记,整理完成练习二、三、四、六题。2。思考练习五、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