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专家共识精品文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9010137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频消融专家共识精品文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射频消融专家共识精品文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射频消融专家共识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频消融专家共识精品文稿.ppt(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射频消融专家共识第1页,本讲稿共27页第2页,本讲稿共27页一、概述l外科手术仍是治疗早期肺癌的外科手术仍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首选首选,但是临,但是临床上只有床上只有20%-30%20%-30%的肺癌患者适合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适合手术治疗。l随着人口老龄化,中老年肺癌的比例逐年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中老年肺癌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些患者往往存在着合并症,不适合或不能耐这些患者往往存在着合并症,不适合或不能耐受常规手术切除,于是许多新的受常规手术切除,于是许多新的局部治疗局部治疗方法方法应运而生,如肿瘤微创消融等。应运而生,如肿瘤微创消融等。第3页,本讲稿共27页一、概述l肿瘤微创消融是指在局麻下,以

2、肿瘤为靶心最大肿瘤微创消融是指在局麻下,以肿瘤为靶心最大限度地灭活靶区的肿瘤细胞及限度地灭活靶区的肿瘤细胞及周围周围0.5 cm-1 cm0.5 cm-1 cm的正常组织的正常组织,又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肺组织;,又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肺组织;具有微创、安全、适形、并发症少、操作简具有微创、安全、适形、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效果可靠、可以重复进行单、患者恢复快、效果可靠、可以重复进行等优点,现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肿瘤第四大等优点,现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肿瘤第四大治疗手段。治疗手段。第4页,本讲稿共27页二、射频电极针l单极射频电极针单极射频电极针。有有1个活性电极,同时拥有个活性电极,同时拥

3、有1个或几个回路电极板个或几个回路电极板。包括多针伸展型、冷循。包括多针伸展型、冷循环型和灌注型等不同的设计。环型和灌注型等不同的设计。l双极射频电极针:由双极射频电极针:由2根电极针组成(分别为活根电极针组成(分别为活性电极和回路电极),或在性电极和回路电极),或在1根电极针的尖端根电极针的尖端同时具有活性电极和回路电极,同时具有活性电极和回路电极,无需回路电无需回路电极板极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及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及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宜选用双极射频电极针宜选用双极射频电极针。第5页,本讲稿共27页二、射频消融针l三种类型的射频电极针在肺部肿瘤的射频消三种类型的射频电极针在肺部肿瘤

4、的射频消融中都可以使用,考虑到患者存在自主呼吸,融中都可以使用,考虑到患者存在自主呼吸,肺活动度较大,肺活动度较大,建议选择多针伸展型电极针建议选择多针伸展型电极针以便出针后覆盖肿瘤以便出针后覆盖肿瘤,减少射频电极针移动对,减少射频电极针移动对肺的副损伤。而对肺的副损伤。而对邻近心脏大血管或气管支气邻近心脏大血管或气管支气管等重要结构的肿瘤射频消融时选择与之平行管等重要结构的肿瘤射频消融时选择与之平行的单针的单针(非多针伸展型)穿刺比较安全。(非多针伸展型)穿刺比较安全。第6页,本讲稿共27页三、适应证l根治性消融:根治性消融:是指通过射频消融术的治疗,能够使肺部肿瘤是指通过射频消融术的治疗,

5、能够使肺部肿瘤病灶组织完全坏死,并有可能达到治愈和延长生存的目的。病灶组织完全坏死,并有可能达到治愈和延长生存的目的。l1 1 原发性肺癌:周围型早期原发性肺癌:周围型早期NSCLCNSCLC(肿瘤(肿瘤最大径最大径3cm3cm,无淋,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因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因心肺功能差、高龄或拒绝手术的心肺功能差、高龄或拒绝手术的。l2 2 肺转移瘤:肺转移瘤:原发病变得到有效控制者原发病变得到有效控制者,同时,同时单侧单侧肺部转移肺部转移瘤总数瘤总数3 3个个,双侧双侧肺转移瘤总数肺转移瘤总数5 5个个,肿瘤,肿瘤最大径最大径3 cm3 cm。第7页,本讲稿共27页三、适应证l姑

6、息性消融姑息性消融:是指通过射频消融术治疗,最大限度地诱导肿瘤:是指通过射频消融术治疗,最大限度地诱导肿瘤凝固性坏死,达到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的目的。凝固性坏死,达到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的目的。l1 1 原发性肺癌:肿瘤最大径原发性肺癌:肿瘤最大径3 cm3 cm,进行多针、多点或多次治疗,进行多针、多点或多次治疗,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l1.1 1.1 原发性肺癌术后肺内原发性肺癌术后肺内孤立性复发孤立性复发。l1.2 1.2 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放化疗或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肺部肿瘤放化疗或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肺部肿瘤进展或者进展或者复发复发。l1.3 1.3 周围型小细胞

7、肺癌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经过放化疗以后肿瘤经过放化疗以后肿瘤进展或者复发进展或者复发。l1.4 1.4 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周围型肺癌在胸膜活检固定以后。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周围型肺癌在胸膜活检固定以后。l1.5 1.5 中晚期中心型中晚期中心型NSCLCNSCLC。l1.6 1.6 肿瘤侵犯肋骨或胸椎椎体引起的肿瘤侵犯肋骨或胸椎椎体引起的难治性疼痛难治性疼痛,对肿瘤局部骨,对肿瘤局部骨侵犯处进行消融,可达到止痛效果。侵犯处进行消融,可达到止痛效果。l2 2 肺转移瘤:数量和大小肺转移瘤:数量和大小超过根治性消融超过根治性消融限制者。限制者。第8页,本讲稿共27页四、禁忌证l绝对禁忌证:绝对禁忌证:有

8、严重出血倾向、有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血小板501018s18s,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原活动度40%40%)。抗凝治疗和)。抗凝治疗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消融前至少或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消融前至少停用停用5d-7d5d-7d。l相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 :有广泛肺外转移者,预期生存有广泛肺外转移者,预期生存322分。分。第9页,本讲稿共27页五、术前检查l常规检查:患者需在常规检查:患者需在2 2周内周内接受血、尿、大便常规,接受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血型检查和感染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血型检查和感染筛查,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筛查,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l影

9、像检查:患者需在影像检查:患者需在2 2周周-4-4周内周内行胸部增强行胸部增强CTCT、肺部、肺部代谢显像代谢显像PETPET或或PET-CTPET-CT、腹部、腹部B B超、骨扫描、头颅磁超、骨扫描、头颅磁共振检查。共振检查。l病理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或者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或者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第10页,本讲稿共27页六、术前准备l制定计划:根据制定计划:根据CTCT或或PET-CTPET-CT描述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形状,以描述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形状,以及与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等的关系,确定体位和进针路径。及与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等的关系,确定体位和

10、进针路径。l仪器设备:仪器设备:CTCT、射频消融发生器、射频电极针、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包、射频消融发生器、射频电极针、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包、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抢救车等相关设备。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抢救车等相关设备。l药品准备:准备用于麻醉、镇痛、镇咳、止血、扩冠、降压等药物。药品准备:准备用于麻醉、镇痛、镇咳、止血、扩冠、降压等药物。l患者准备:患者准备:患者及家属(被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及家属(被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术前4 h4 h禁食禁食;必要时备皮;必要时备皮;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术前口服镇咳剂必要时术前口服镇咳剂;术前教育。术前教育。第

11、11页,本讲稿共27页七、消融l消融:据为确保靶肿瘤完全消融,消融范围应包括靶肿瘤及瘤周消融:据为确保靶肿瘤完全消融,消融范围应包括靶肿瘤及瘤周0.5 0.5 cm-1.0 cmcm-1.0 cm肺组织的所谓肺组织的所谓“消融区消融区”。消融结束,拔出射频电极前要消融穿刺消融结束,拔出射频电极前要消融穿刺针道,以减少肿瘤种植和出血。消融过程需要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同针道,以减少肿瘤种植和出血。消融过程需要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呼吸、疼痛、咳嗽、咯血等情况,必要时对症处理。时要观察患者的呼吸、疼痛、咳嗽、咯血等情况,必要时对症处理。l1 1 小肿瘤:肿瘤小肿瘤:肿瘤

12、3 3个、直径个、直径3 cm3 cm者,者,单次单次RFARFA治疗。治疗。l2 2 中肿瘤:直径中肿瘤:直径3 cm-5 cm3 cm-5 cm的肿瘤,的肿瘤,单次多点单次多点RFARFA治疗。治疗。l3 3 大肿瘤:直径大肿瘤:直径5 cm5 cm的肿瘤,的肿瘤,单次多点单次多点RFARFA治疗,随后治疗,随后放疗放疗或或多次多点多次多点RFARFA治疗。治疗。l4 4 特殊部位肿瘤:如邻近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膈肌和胸膜顶病灶,特殊部位肿瘤:如邻近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膈肌和胸膜顶病灶,建议使用单针,穿刺方向尽可能与重要结构平行,并保持建议使用单针,穿刺方向尽可能与重要

13、结构平行,并保持0.5 cm0.5 cm以上以上。第12页,本讲稿共27页八、术后处理l术后扫描:立即进行再次术后扫描:立即进行再次CTCT全胸腔扫描,评价技术全胸腔扫描,评价技术是否成功(肿瘤是否按照消融程序完成治疗和覆盖是否成功(肿瘤是否按照消融程序完成治疗和覆盖完全),同时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完全),同时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l术后处理:术后处理:术后平卧术后平卧2 h-4 h2 h-4 h,并监测生命体征。,并监测生命体征。24h-48 h24h-48 h后拍胸片或后拍胸片或CTCT扫描,扫描,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如无症状性气胸或胸腔积液)。发生(如无症状性

14、气胸或胸腔积液)。第13页,本讲稿共27页九、并发症及处理l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并发症分两种: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并发症分两种:穿刺相关穿刺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如肺内出血、血胸、气胸、心包填塞、空气栓塞等;如肺内出血、血胸、气胸、心包填塞、空气栓塞等;消融相关消融相关并发症如胸痛、胸膜反应、咳嗽、皮肤灼伤等。肺部肿瘤射频消并发症如胸痛、胸膜反应、咳嗽、皮肤灼伤等。肺部肿瘤射频消融的死亡率为融的死亡率为0-5.6%0-5.6%。在样本量大于。在样本量大于100100例的文献中,射频消融例的文献中,射频消融的死亡率为的死亡率为0-2.2%0-2.2%,严重并发症和轻微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严重并发症和

15、轻微并发症发生率分别3%-24.5%3%-24.5%和和21.3%-64.9%21.3%-64.9%,其死亡原因有,其死亡原因有出血、肺炎、肺间质出血、肺炎、肺间质纤维化恶化、肺栓塞、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纤维化恶化、肺栓塞、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等。等。第14页,本讲稿共27页九、并发症及处理l术中疼痛:中疼痛:原因:在局麻条件下手术,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疼原因:在局麻条件下手术,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可能是痛,可能是热传导刺激胸膜热传导刺激胸膜神经所致。疼痛的发生与病变距离胸神经所致。疼痛的发生与病变距离胸壁在壁在1 cm1 cm以内显著相关。以内显著相关。治疗:如果疼痛剧烈,需要对胸膜彻治疗:如

16、果疼痛剧烈,需要对胸膜彻底麻醉;或者需要镇痛剂,甚至清醒镇静麻醉;或者底麻醉;或者需要镇痛剂,甚至清醒镇静麻醉;或者降低靶温度降低靶温度到到70 70,几分钟后,几分钟后,再逐渐升高靶温度再逐渐升高靶温度;或者通过三维重建;或者通过三维重建CTCT图像,观察有无射频针接近胸膜,可以旋转射频针,再消融;或图像,观察有无射频针接近胸膜,可以旋转射频针,再消融;或者向胸腔内推射频针,使脏层胸膜离开壁层胸膜,即造成者向胸腔内推射频针,使脏层胸膜离开壁层胸膜,即造成人工气人工气胸胸。l术后疼痛:一般为术后疼痛:一般为1 1级级-2-2级疼痛,可持续数天,也有人持续级疼痛,可持续数天,也有人持续1 1周周

17、-2-2周,一般无需特别处理,很少出现中度以上的疼痛,可以用非甾周,一般无需特别处理,很少出现中度以上的疼痛,可以用非甾体类药物止痛。体类药物止痛。第15页,本讲稿共27页九、并发症及处理l消融后综合征:约消融后综合征:约2/3患者可能发生。患者可能发生。原因:原因:肿瘤坏死吸收肿瘤坏死吸收,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取决于产生坏死的体积以及患者的总体情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取决于产生坏死的体积以及患者的总体情况,小的病灶不太可能出现消融后综合征,大部分患者症状持续况,小的病灶不太可能出现消融后综合征,大部分患者症状持续2 d-7 d,消融肿瘤体积较大者则持续,消融肿瘤体积较大者则持续2周周-3周。周

18、。治疗:大治疗:大多数一过性自限性症状,对症支持即可。少数病人需要给多数一过性自限性症状,对症支持即可。少数病人需要给予予非甾体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必要时可以适量短时应用,必要时可以适量短时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第16页,本讲稿共27页九、并发症及处理l气胸:发生率为气胸:发生率为5%-63%。0级,没有气胸;级,没有气胸;1级,不需要干级,不需要干预;预;2级,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级,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3级,需要胸膜固定或级,需要胸膜固定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4级,威胁生命。级,威胁生命。l迟发性气胸:发生率约迟发性气胸:发生率约10%。一般认为消融后。一般认为消融后7

19、2 h发生的发生的气胸称为迟发性气胸,处理同前。气胸称为迟发性气胸,处理同前。第17页,本讲稿共27页九、并发症及处理l胸腔积液:消融后经常可以见到少量胸腔积液,发生率胸腔积液:消融后经常可以见到少量胸腔积液,发生率1.3%-60%(13.4%)。)。0级,没有胸腔积液;级,没有胸腔积液;1级,无症状和级,无症状和不需要干预;不需要干预;2级,有症状,需要利尿;级,有症状,需要利尿;3级,有症状,需要吸级,有症状,需要吸氧或胸腔穿刺;氧或胸腔穿刺;4级,威胁生命(需要气管插管)。级,威胁生命(需要气管插管)。原因:原因:与消融过程中高温胸膜受刺激有关。导致胸腔积液发生的危与消融过程中高温胸膜受

20、刺激有关。导致胸腔积液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合并慢阻肺、大病灶、一次消融多个病灶、病灶险因素有:合并慢阻肺、大病灶、一次消融多个病灶、病灶靠近胸膜(靠近胸膜(10 mm)、消融时间长等。)、消融时间长等。治疗:一般观治疗:一般观察或保守处理即可。如果出现中到大量胸腔积液,需要行察或保守处理即可。如果出现中到大量胸腔积液,需要行穿刺抽吸或胸腔闭式引流,穿刺抽吸或胸腔闭式引流,需要胸腔引流者低于需要胸腔引流者低于10%。预预防:消融时尽量远离胸膜。防:消融时尽量远离胸膜。第18页,本讲稿共27页九、并发症及处理l出血:术中咯血发生率为出血:术中咯血发生率为3.3%-18.2%(11.1%),大咯血的发

21、),大咯血的发生率极低。血胸发生率为生率极低。血胸发生率为1.9%-16.7%(4.3%)。)。原因:没有原因:没有发现特殊的高危因素。但也有人认为与病灶小、穿刺路径长、合并发现特殊的高危因素。但也有人认为与病灶小、穿刺路径长、合并慢阻肺、肺动脉高压有关。慢阻肺、肺动脉高压有关。治疗:术中出现咯血后立即消融,同治疗:术中出现咯血后立即消融,同时静脉输注止血药,咯血逐渐停止或减少。血胸保守治疗无效者,时静脉输注止血药,咯血逐渐停止或减少。血胸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介入可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治疗或或剖胸探查剖胸探查。预防:由于消融本身可以使预防:由于消融本身可以使血液凝固,随着消融治疗的进行出血会逐渐

22、停止,故在具体血液凝固,随着消融治疗的进行出血会逐渐停止,故在具体消融治疗过程中大出血的发生率并不高。穿刺时避开血管走消融治疗过程中大出血的发生率并不高。穿刺时避开血管走行区或者不张的肺组织等。术前要注意血小板计数、凝血时行区或者不张的肺组织等。术前要注意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和抗凝药的应用等。间和抗凝药的应用等。第19页,本讲稿共27页九、并发症及处理l咳嗽:咳嗽:0级,没有咳嗽;级,没有咳嗽;1级,不需要干预可以缓解;级,不需要干预可以缓解;2级,需级,需要止咳药缓解;要止咳药缓解;3级,严重咳嗽或痉挛性咳嗽,对治疗无效。级,严重咳嗽或痉挛性咳嗽,对治疗无效。原因:术中剧烈咳嗽可能与病灶原因

23、:术中剧烈咳嗽可能与病灶局部温度增高局部温度增高刺激肺泡、支气刺激肺泡、支气管内膜或胸膜所致。术后咳嗽是射频消融局部肿瘤组织管内膜或胸膜所致。术后咳嗽是射频消融局部肿瘤组织坏死坏死及及其周围肺组织其周围肺组织热损伤热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治疗:治疗:口服镇口服镇咳剂或经过射频针注水孔注入利多卡因咳剂或经过射频针注水孔注入利多卡因即可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即可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只有在消融结束后咳嗽停止。术后咳嗽可适当给予止咳化痰药。只有在消融结束后咳嗽停止。术后咳嗽可适当给予止咳化痰药。预防:预防:前半小时口服可待因前半小时口服可待因可减轻咳嗽反应。可减轻咳嗽反应。第20页,本

24、讲稿共27页九、并发症及处理l胸膜反应:胸膜反应:原因:消融过程中刺激了支配壁层胸膜的原因:消融过程中刺激了支配壁层胸膜的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兴奋的迷走神经可使心率减慢、甚至心跳停兴奋的迷走神经可使心率减慢、甚至心跳停止止。局部麻醉不充分;部分患者对疾病的不了解,对。局部麻醉不充分;部分患者对疾病的不了解,对治疗手段的恐惧,甚至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治疗手段的恐惧,甚至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治疗:治疗:针对这类患者,建议暂停消融,局部充分麻醉,并适针对这类患者,建议暂停消融,局部充分麻醉,并适当应用阿托品、镇静剂等药物。当应用阿托品、镇静剂等药物。预防:术前沟通,预防:术前沟通,患者精神放松,或者彻底

25、麻醉附近胸膜。患者精神放松,或者彻底麻醉附近胸膜。第21页,本讲稿共27页九、并发症及处理l少见并发症:其他潜在致命的并发症包括少见并发症:其他潜在致命的并发症包括支气管胸支气管胸膜瘘膜瘘引起的顽固性气胸、引起的顽固性气胸、空气栓塞空气栓塞和和肺炎肺炎。其他严。其他严重并发症包括邻近重并发症包括邻近神经损伤神经损伤(如臂丛、肋间、膈、喉(如臂丛、肋间、膈、喉返等神经对热敏感)、返等神经对热敏感)、心包填塞心包填塞、针道种植针道种植、肺脓肿肺脓肿、皮肤灼伤皮肤灼伤等。等。第22页,本讲稿共27页十、随访及疗效评估l随访:复查胸部随访:复查胸部CTCT,肿瘤标志物等,有条件者,肿瘤标志物等,有条件

26、者PET-CTPET-CT检查。检查。l消融区影像学改变消融区影像学改变lCT改变:术后改变:术后4周周-6周周复查胸部增强复查胸部增强CT,并以此为基线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线进行评价。术后术后2年内每年内每3个月复查胸部个月复查胸部CT,2年后每年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个月复查一次。l早期改变早期改变(1周内):消融区增大,病灶内蜂窝状低密度改变周内):消融区增大,病灶内蜂窝状低密度改变,周边包绕环周或部分周边包绕环周或部分GGO是治疗成功的表现。但是,单纯用是治疗成功的表现。但是,单纯用GGO衡量有可能高估消融效果,该区域病理学检查可见衡量有可能高估消融效果,该区域病理学检查可见“鬼影鬼影”

27、细胞,可能是由于热消融后肿瘤突然凝固性坏死和微循环破坏,细胞,可能是由于热消融后肿瘤突然凝固性坏死和微循环破坏,阻止酶从细胞内溶酶体释放,以及炎性细胞浸润,延迟细胞自溶阻止酶从细胞内溶酶体释放,以及炎性细胞浸润,延迟细胞自溶所致,需要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所致,需要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离体活体)离体活体染色及其他特殊染色进行鉴别。染色及其他特殊染色进行鉴别。第23页,本讲稿共27页十、随访及疗效评估l中期改变(中期改变(1周周-3个月内):个月内):消融区持续增大消融区持续增大,其周边由于,其周边由于炎症吸收可能出现环绕清晰锐利的强化环。炎症吸收可能出现环绕清晰锐利

28、的强化环。l后期改变(后期改变(3个月后):与基线相比,消融区在个月后):与基线相比,消融区在3个月后保个月后保持稳定或稍大,持稳定或稍大,6个月后大小稳定或逐渐缩小个月后大小稳定或逐渐缩小,并可有多种,并可有多种演变模式(演变模式(如纤维化、空洞形成、结节、肺不张、消失等如纤维化、空洞形成、结节、肺不张、消失等),),或组合出现。或组合出现。第24页,本讲稿共27页十、随访及疗效评估lPET-CT改变:有条件者改变:有条件者术后术后3个月个月复查复查PET-CT,以后,以后每每6个个月月复查一次。用标准摄取比(复查一次。用标准摄取比(standard uptake value,SUV)描述。

29、)描述。第25页,本讲稿共27页十一、局部疗效评估l术后局部疗效评估:推荐使用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术后局部疗效评估:推荐使用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RECIST)。一般在射频消)。一般在射频消融后融后3 3个月评价。个月评价。l1 1 完全消融:完全消融:CTCT提示出现下列表现任何一项,如靶肿瘤消失,无强化的空洞、实性结节、提示出现下列表现任何一项,如靶肿瘤消失,无强化的空洞、实性结节、肺不张和纤维化等。或者肺不张和纤维化等。或者PET-CTPET-CT提示靶肿瘤无核素浓聚或提示靶肿瘤无核素浓聚或SUVSUV值正常。值正常。l2 2 不完全消融:不完全消融:CTCT提示提

30、示靶肿瘤空洞形成不完全,有部分实性或液性成分靶肿瘤空洞形成不完全,有部分实性或液性成分,且,且CTCT扫描有扫描有造影剂造影剂强化强化;靶肿瘤部分纤维化仍存有;靶肿瘤部分纤维化仍存有部分实性成分部分实性成分,且实性部分,且实性部分CTCT扫描有造影剂扫描有造影剂强化强化;靶肿瘤呈靶肿瘤呈实性结节,大小无变化或增大实性结节,大小无变化或增大,且伴,且伴CTCT扫描造影剂有扫描造影剂有强化强化征象。征象。PET-CTPET-CT提示提示靶肿瘤消融后仍有核素浓聚或靶肿瘤消融后仍有核素浓聚或SUVSUV值仍高于正常值仍高于正常。l3 3 肿瘤局部进展:肿瘤局部进展:CTCT提示靶肿瘤完全消融后,提示靶

31、肿瘤完全消融后,瘤周又出现散在、结节状、不规则偏心强化瘤周又出现散在、结节状、不规则偏心强化;PET-CTPET-CT提示消融后靶肿瘤无核素浓聚或提示消融后靶肿瘤无核素浓聚或SUVSUV值正常后,又出现核素浓聚或值正常后,又出现核素浓聚或SUVSUV值高值高于正常。于正常。对局部肿瘤进展的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消融或其他治疗。对局部肿瘤进展的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消融或其他治疗。第26页,本讲稿共27页十二、总结l最近研究表明:射频消融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最近研究表明:射频消融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NSCLCNSCLC(肿瘤直径(肿瘤直径3 cm3 cm)的)的1 1年、年、3 3年和年和5 5年的生存率分别达

32、到年的生存率分别达到90%90%、70%70%和和50%50%,且死亡率小于,且死亡率小于2%2%。l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操作相对简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人群广等特点。这些临床证据让我们相信未来这一技术会在肺部肿瘤的综合单、适用人群广等特点。这些临床证据让我们相信未来这一技术会在肺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大治疗模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大治疗模式。式。l再次,再次,RFARFA作为一种局部微创消融治疗手段,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手段提高疗效,比如作为一种局部微创消融治疗手段,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手段提高疗效,比如放疗、全身治疗(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用化疗还是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放疗、全身治疗(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用化疗还是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l总之,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看,有关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总之,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看,有关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已得到临床验证。但仍需要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补充,动态完善。已得到临床验证。但仍需要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补充,动态完善。第27页,本讲稿共2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