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209.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74702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20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案例分析20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20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209.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拟 案例分析209选择题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 根据以上内容,回

2、答下列问题第1题:根据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有害因素包括 ( )。A.槽罐车破碎的槽罐玻璃B.标志灯不亮C.有毒物质D.油罐储油量E.剧毒物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题: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特大事故调查组的任务包括( )。A.邀请军队派员参加事故调查工作B.参与沿线高速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管理工作C.做好突发事件紧急批复和警报工作D.机动车驾驶员甲的讯问工作E.事故救援机制建立,不断完善事故救援制度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3题:导致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槽罐车和货车相撞,导致液氯泄漏B.槽罐车被撞坏解体的槽罐

3、技术设计存在缺陷C.对于货车驾驶员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缺乏对液氯危害的认识E.抢险小组对事故的处理措施不当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题: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的规定,该事故属于( )事故。A.特别重大B.重大死亡C.重伤D.一般死亡E.从业伤亡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案例描述,应追究( )刑事责任。A.槽罐车驾驶员甲B.货车驾驶员乙C.附近村民D.村里主要负责人E.应急救援组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6题:事故调查取证是事故调查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该事故调查取证包括( )。A.收集与事故有关的事实材料B.事故应急救援处理C.

4、慰问抢险救援成员D.寻访驾驶员甲E.通过媒体报告事故的调查进度参考答案:AB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7题: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以定为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项目包括( )。A.中毒死亡的人员丧葬费用和歇工费用B.受伤住院治疗的补助和救济费用C.受伤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D.事故赔偿、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E.槽罐车停运期间有效经济支出参考答案:ABC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8题:根据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运输单位需要具备( )。A.运输资质认定B.驾驶员技能培训及安全教育C.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D.一般清洗和洗漱用具E.化学用品运输许可证参考答案:AB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

5、填空题某针织印染企业,主要产品为各色中、高档针织制品。年产针织系列产品约2000万条,现有职工约800人。该企业厂区主要建筑由主厂房、办公楼、库房、锅炉房、空压机房和机修车间等组成,占地面积约20000m2。办公楼共4层位于厂区北侧。主厂房位于办公楼南侧,为连跨厂房,共4层。主厂房内设电梯2部,客梯和货梯各一部。主厂房外设空压机房。全厂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库房在主厂房西侧,与主厂房相连。机修车间在主厂房一层的东部。锅炉房位于厂区东南角,变电站位于锅炉房西侧,二者之间有4m间距。染料库、助剂库、润滑油库等为砖结构,位于厂区西墙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与主厂房相隔5m。人流出入口位于厂区北墙偏西,

6、物流出入口位于厂区东墙偏南。厂区建筑与厂区四周围墙距离各约1m。厂区主路宽约89m,其他道路宽约45m,均为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主要建筑物四周均设有环形道路。全厂采用无轨运输,全年运输总量约6000t。原料和产品以汽车运输为主,厂区物料输送以电瓶车为主,车间内运输以手推式元宝车为主。为绿化美化环境,厂区进行了重点绿化,以草坪为主,种植花和灌木,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主厂房为生产车间,由织造、染色、烘干、织物整理、织物加工车间组成。生产设备按类型分主要有浆纱机、络筒机、高温煮浆筒、脱水机、烘干机、汽蒸锅、整经机、毛巾织机、溢流染色机、印花机、绣花机、开幅机、缝纫机、包装机,电动葫芦等设备。机修

7、车间主要设备有砂轮机,车床、钻床、气焊设备及手持工具等常用机修设备。生产工艺为先织后染,工艺流程为原材料准备、棉纱浆制、织造、半成品检验、染色、脱水、烘干、冲剪、缝纫、印花、绣花、压缩、检验、包装、入库。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有棉纱、染料、盐、固碱、氧漂稳定剂、尿素、淀粉、双氧水、醋酸、高效精练剂、增稠剂、分散剂、连二亚硫酸钠、酒精、乙醚、纸质包装箱等。机修车间使用氧气、乙炔气(钢瓶装,随用随购,无储存)及少量煤油、柴油等物料。变配电室内设有高、低压柜及10kV、1000kVA油浸变压器,各车间设配电室。厂内工艺设备安装容量为1500kW,照明用电为350kW,其他配套及生活附属设施用电5

8、57kW,消防用电80kW。企业有蒸汽锅炉1台,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锅炉所需燃料为天然气,提供的蒸汽压力为0.40.6Mpa,温度为180260。天然气管道敷设至用气点。厂区设置集中式空压站,空压站内设两台6m3/min空气压缩机及储气罐,空压机为无油式,另附1台分汽缸,其容量为2m3。空调车间采用全空气集中空调方式。非空调车间及库房等设置机械通风装置通风换气。各车间按规定设计了混合照明和集中照明,集中设更衣室、饮水室。在女工集中的车间设有女工卫生间。企业采用四班三运转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全年工作300天。该厂所处地区属北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表现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干旱多风

9、,秋季天高气爽。月平均气温一月最低,为-3.4,七月最高,为26.9。极端最高气温为39.4,极端最低气温为 -16.2。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7 %,一月最低,平均为42%,七月最高,平均为75%。年平均风速为3.3m/s,月平均风速最高值在二月份,为4.1m/s;月平均风速最低值在十月份,为1.8m/s。该地区偶有强阵风出现。主导风向为西北方向。年平均降水量为125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雷击日数(最多)为68天。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8级。该企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有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环保科等。安全生产委员会由厂长担任主任,党、政、工、团、保卫等部门主管为委员。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设在安全

10、环保科,科长负责具体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六位科员负责日常安全工作的落实。各车间、各职能部门主任负责本车间、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班组设有安全员。企业建立了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了正常生产状况下的各工种、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已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厂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副厂长安全生产责任制、车间主任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工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已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电工操作制度、配电室管理制度、电梯管理制度、锅炉房管理制度、机加工工作制度、建

11、筑施工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和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事故情况:该企业曾发生助剂库火灾事故。企业储存助剂的化学品仓库年久失修。某年夏季的某天,突降强雷阵雨,致使化学品仓库漏水。库中存放的连二亚硫酸钠按规章制度应密闭保存,但当时盛装该物质的容器却敞开放在库内。该物质遇雨水开始放热、燃烧。连二亚硫酸钠的放热、燃烧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与其同在一库的不远处的醋酸开始受热挥发,情况十分危急。库房管理人员发现情况时已经有火情出现。库房管理人员迅速灭火,在灭火中受重伤。(物质特性:连二亚硫酸钠为强还原剂,加热或接触明火会引起燃烧,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质,遇水、酸类或与有机物、氧化剂接触,都可放出大量热而引起剧

12、烈燃烧,并放出有毒和易燃的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第9题:以上述资料为背景,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划分危险、危害因素方法,辨识该企业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并指出危险、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14.机械伤害 (1)绞缠与卷咬:各类纺织机械,车床、钻床及通风机等未防护或防护不严密的联轴节、传动轴、离合器、做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和机架、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啮合部位的夹紧点等。 (2)夹挤与冲压伤害:打包机等 (3)刺割伤害:开幅机、缝纫机的割伤、针刺等; (4)刮碰、撞击:运料手推车过快或拐弯过猛不慎与机器相撞或撞击他人等。 (5)使用砂轮机人员肢体与砂轮意外

13、接触而被旋转砂轮磨削的伤害。 2.触电 (1)触电:变配电室、配电线路、车间配电箱、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各种电气拖动设备、移动电气设备。 (2)雷击:厂房、变配电电气设备、烟囱等。 3.锅炉爆炸 4.起重伤害 1) 电动葫芦; 2)电梯。 5.车辆伤害 6.灼烫 7.火灾 8其他爆炸 9容器爆炸详细解答:第10题:请用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分析上述事故的原因并指出事故的直接责任人。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1.直接原因:连二亚硫酸钠未密闭保存。 2.个人及工作条件原因:工人缺乏安全知识或安全意识差(二亚硫酸钠不能与酸同存,不能遇湿);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库房漏雨。 3.管理缺陷: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

14、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对职工培训不充分;领导对企业中的安全隐患(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库房不符合安全要求)未重视;安全管理部门监督检查不利。 4. 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库房保管员详细解答:第11题: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3-86,请说明对该事故调查取证中应取得哪些资料。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1.现场物证:(语言描述、画图、拍照或摄像) (1)仓库位置图和库房内物品相对位置图; (2)仓库结构、安全状态和建筑材料,损坏情况及现场所见事实的描述; (3)库房现场物料清单和物料保存状态; (4)库房管理员受伤情况。 2.事实材料: (1)记录事故发生的单位、地点、时间; (2)库房管理员

15、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态、文化程度、工种、本岗位工龄,技术等级,安全教育、考核记录等; (3)事故当天库房管理员工作内容和程序; (4)库房管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库房管理制度; (5)事故当天的天气情况; (6)库房平时所存物料的清单、存储方法和物料的物化性质; (7)消防器材状态。 3.事故人证材料:库房管理员和见证人的笔录。详细解答:2003年11月3日凌晨5时许,湖南省衡阳市一商住楼因底层经商户用硫磺熏烤“八角”,致使“八角”起火而蔓延整栋大楼,在消防官兵奋力抢险中,大楼第3、第4两个单元突然坍塌,将部分消防官兵压在废墟下,虽经全力抢救,仍造成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的重大伤亡事故。经济

16、损失以及留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创伤更是不可估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官兵扑救火灾伤亡最惨重的一次,震惊全国。 现场勘察情况: 坍塌的商住楼位于该市珠晖区,建筑名称衡州大厦,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主体建筑高8层,局部9层,建筑格局为“回”字形的四合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大厦离周围建筑物相隔小于6米,尤其距富贵家具城地面间距仅3.1米,空中间距小于2米,西面的消防通道,南头宽3.7米,北头宽仅3米,整栋楼仅配套5只消防栓,其中一个上锁,一个没有水压。 事故发生经过: 2003年11月3日晚,一姓赵经商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用硫磺熏烤“八角”,凌晨5时许,火灾从一楼仓库引起,并迅速向上蔓延。衡阳市消

17、防支队于11月3日5时 30分接警后迅速调集4个公安消防支队,4个专职消防队,16台消防车,200多名消防官兵先后赶赴现场救火,经消防官兵全力抢救,大厦住的94户412名居民全部安全疏散,无一伤亡。由于建筑物为“回”字形格局,消防车只能从四周向大厦喷水灭火,在外围火势被控制后,天井内的火焰较猛,为了尽快控制火势,两支小分队往中间挺进灭火,因大厦西面和南面的消防通道堵塞,防火间距不够,给灭火造成很大困难,官兵们不得不深入到中部去灭火。8时40分左右在没有发生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大厦的第3、第4两个单元突然坍塌,将几十名消防官兵压在废墟下,经过消防、武警、公安、城建等部门72小时的昼夜抢救,仍然造成

18、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11名消防官兵光荣负伤,数名人员重伤。第12题:试根据上述事故资料分析这起重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10.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由于赵姓经商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用硫磺熏烤“八角”,在凌晨5时许火灾从一楼仓库引起,并迅速向上蔓延,导致大厦的支撑结构被损坏,在重载下倒塌。 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1)消防设施不配套。大厦与四周建筑物间距太小,消防车道不能畅通,局部车道仅为3米宽,偌大一个住宅区仅配套5只消防栓且不是上锁就是没水压,迫使消防车不得不到远处装水,一去一来耽误了灭火的时间,加速了火焰对建筑物的破坏。 (2)管理不到位。物业管理员以及各

19、经商户安全意识淡薄,物业管理人员任由经商者私自在仓库内发火,尤其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深夜熏烤“八角”,严重违反动火规定。 (3)建筑单位资质证明不全。经联合调查组取证,原永丰资源开发建筑衡州大厦时,无建筑工程管理局的资质证明、无工程施工许可证、无监督和安全监督。 (4)擅改规划设计和一楼使用性质。开发商私自更改规划设计平面布置图,将原来三栋平行建筑楼改为“回”字形的四合院,并将原设计的7层楼增至8层,局部增至9层,增大了下部房柱的承载力;擅自改变楼房的使用性质,将一楼的商业网点改为仓库,增大了火灾荷载。详细解答:第13题:试用事故致因理论的事故模式分析这起事故。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11.该事故

20、是一起典型的“二次灾害”事故,符合事故连锁模型的规律。首先事故是一起火灾事故,但是随着事故的发展,最终以一起坍塌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从这一起事故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深刻的教训,建立防范事故二次灾害的意识,对事故连锁规律进行反省,最大限度避免同类事故发生。详细解答:第14题:防止同类事故发生应采取什么措施?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12.事故防范措施: (1)职能部门应严格依照程序核定、审批及监督各项建筑工程,严禁违法、违规的建筑讯息工期和交付使用,否则追究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及刑事责任,并且严格按建筑安全检查标准审核建筑物的市政、消防设施,严禁消防设施如消防车道、安全通道、消防栓、消防水压配置不符

21、合标准的现象。 (2)任何建筑开发公司或使用人无权更改建筑设计及建筑结构以及房屋使用的性质。 (3)加强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力度,增强物业管理人员的安全防火意识,普及安全基本知识的教育,提高监督管理水平,防患于未然。 (4)消防部门在消防工作中应加强对房屋建筑材料、房屋建筑结构等有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对危险源的判别能力。 (5)加强科学研究,对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及结构力学等科学技术理论方法的交流研究,提高建筑物的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手段,从本质上杜绝火灾坍塌事故的发生。详细解答:第15题:谈谈你对这起重大事故的看法和感受。 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

22、:13.分析思考要点:该事故的特点;事故直接原因的可控性事故是可避免的;工程质量的基础原因;灭火前的现场评估;灭火方案的设计等。详细解答:1992年:1月16日,四川省黔江地区酉阳县境内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造成43人死亡,29人受伤,经济损失93万元。 1月16日7时,四川省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汽车运输公司驾驶员金某驾驶峨眉牌大客车载客50人,从彭水县城开往酉阳,途中先后又上一些旅客,实载75人(包括驾驶员)。13时10分左右,大客车行至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天(馆)苍(岭)公路14035.9米左转弯处,翻于坡长118米、坡度77.1、垂直高度54.67米的山坡下,造成特大交通事故。 事故原因

23、分析: (1)直接原因 大客车驾驶员金某严重忽视安全,在制动疲软的情况下继续行驶,严重超员、超载(超员26人、超载220千克),在弯急坡陡的危险路段冒险行驶,致使客车翻于坡下。 1992年1月16日,驾驶员金某驾驶大客车从彭水载客50人,途中陆续超员、超载,却不理乘客的严厉批评,继续超载行驶。据金某交代:“车行至天苍公路榨油房处,以六挡速度行驶。行驶中,刹车不好用,即减为四挡行驶,制动仍然不好,并连续两次拉手制动,仍无反应”。此时,该车已进入左急转弯口,载75人、 922千克货物的大客车驶出常行线而翻覆。 (2)间接原因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汽车运输公司忽视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制度不落实,公司领

24、导经营思想不端正,存在着很多安全管理上的问题。 1)公司贯彻党和国家安全工作方针不力,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制定安全领导小组例会制度。 2)公司经营指导思想不端正,严重忽视安全,在实行联产计酬分配制度后,缺乏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致使部分职工“只顾抓钱、忽视安全”的经营思想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重大隐患。 3)公司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严格的劳动安全责任制度,车辆带病上路的情况相当严重。一年多来,机械事故7次,其中4次飞轮,2次未上刹车管。 4)公司处理事故不认真、不严肃、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不重视安全生产、违章行驶的错误行为。 5)公司领导对

25、党总支、工会及职工提出的安全工作方面的正确建议和批评,不积极采纳,对主管部门的正确决定、意见也不认真执行,以致安全问题越积越多。事故性质:“1.16”特大翻车事故是一起企业严重忽视安全生产、驾驶员严重超员冒险行驶所造成的特别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 (1)驾驶员金某因严重忽视安全,超员超载,在制动疲软的情况下,在弯急坡陡的危险地段冒险行驶,造成了车毁人亡的特大交通事故,金某是这次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十九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金某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其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三条,构成交通肇事罪,应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6、(2)彭水县汽车运输公司经理张某身为公司法人代表,又是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没有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经营思想不端正,安全工作不落实,安全管理混乱,对这次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而且在事故发生后,有弄虚作假应付上级检查的错误行为,对张在行政上应给予开除留用察看一年的处分。 (3)彭水县汽车运输公司副经理张某分管安全工作,在任职期间,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定指示不力,安全管理混乱,对部分职工超载超速违章行为,听之任之,对事故处理不严,工作严重失职,对这次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加之事故发生后有弄虚作假、应付检查的行为,对张在行政上应给予开除留用察看一年

27、的处分。 (4)彭水县交通局局长霍某没有按规定与汽车运输公司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和督促公司层层建立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公司在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处理措施不果断,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应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 (5)彭水县经委副。主任田某在分管交通、分管汽车运输公司工作中,作风不民主,偏听偏信,对反映的公司安全隐患等问题,熟视无睹;甚至迁就、纵容公司领导的错误,有严重的失职、渎职行为。应对事故的发生负一定的领导责任,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 (6)彭水县政府对汽车运输公司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检查、督促不及时,工作不细,措施不力,对事故的发生也有责任,彭水县政府应向黔江地区行署写出书

28、面检查,并报省政府备案,给予县政府分管领导周某行政警告处分。 事故整改措施: (1)要提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深刻认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生产”的辩证关系。 (2)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端正经营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强化安全管理,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纠正片面追求效益,忽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错误倾向。 (3)安、交警部门要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法,深入实际,抓住重点部位和重点单位,依法大胆管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要加快对事故多发点、易发地段的整治,提高行车

29、的安全性。第16题: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的程序有哪些? 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22.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的程序是: (1)考察现场情况。救援工作开始之前,急救人员应对事故现场进行考察,现场周围如有损坏的电线或有毒气体等,应先将其排除后再进行救援工作。 (2)保护事故现场。在来车方向距事故现场100m处竖立警告标志,防止其他车辆进入事故现场。尽快将事故车辆固定下来,在车轮前后放上砖石块或将车轮放气,以保证车轮在救援过程中不能移动。 (3)检查和急救受伤人员。救援人员要检查受伤人员的伤势以确定救援工作的速度和方法。如果汽车被撞变形,受伤人员无法移动,应使用专门的救援工具把汽车部件移动或去除,将车中被困人员

30、救出。如果医疗救护人员未到现场,救援人员应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急救,如包扎伤口、人工呼吸等。 (4)拨打紧急救援电话。从距离最近的电话拨打急救电话120,也可用移动电话呼救。拨打电话的人应说清以下四个重要问题:事故地点、事故类型、受伤人数、伤势轻重。 (5)清理现场。当交通警察勘查完现场后,救援人员应拖走事故汽车并清扫路面, 协助警察恢复正常的交通秩序。详细解答:第17题:旅客运输安全运行的要求有哪些? 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23.旅客运输安全运行的要求有: 客运班车、旅游客车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线路、站点和班次运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者停运。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客票标明的

31、日期、车次、地点运送旅客,无正当理由不得中途更换车辆、停止运行或者将旅客移交他人的车辆运送,不得违反规定超载运输。出租汽车和客运包车应当按照承租人指定的目的地选择合理的路线行驶,未经承租人同意,不得招揽他人同乘。旅客必须持有效客票乘车,不得携带易燃品、易爆品及其他违禁品进站、乘车。详细解答:2000年10月10日,某煤矿采煤区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62人死亡,37人受伤(其中重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498.87万元。 该矿的井田走向长8km,倾斜宽0.91.9km,面积约12.65km2。该矿的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矿井可采储量9946万t,服务年限为81年。井田采用

32、平调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水平标高为+1800m,沿走向划分为8个采区。 该矿通风方式为抽出式,备用2台TZK58N928型轴流式风机,一台运转工作,一台备用。该矿的总排风量为5078m3/min,负压1930Pa。该矿属于高瓦斯矿井,据矿务局有关文件规定,按瓦斯突出煤层管理。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29.93m3/min,相对涌出量16.63m3/min(根据1999年瓦斯鉴定结果)。煤尘爆炸指数为27%36%,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自然发火期812月。该矿采区走向长3km,倾斜宽1.4km。采区内沿11号煤层布置皮带、行人和轨道三条下山。皮带下山和行人下山进风,轨道下山回风。该采区开采的11

33、号煤层厚23.2m,平均倾角9,有41112综采和41114高档普采两个工作面生产,41114综采工作面正在安装;41116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开切眼,41118工作面运输巷,采区进风行人下山和皮带运输下山6个掘进工作面在施工。 事故发生当年110月实际产量82.3万t。全矿有职工2000人,井下分为3个班生产。事故发生时,当班井下有234人作业。41116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因更换局部通风机停电造成瓦斯超限,20:00开始排放瓦斯。20:38,该矿调度室接到电话汇报1740水平车场有股浓烟出来。矿调度立即通知井下作业人员立即撤出,同时向矿领导、矿务局调度汇报,通知救护队进行抢救。23:40,矿务

34、局有关领导到达该矿,成立了抢险指挥中心,矿务局局长和该矿矿长任总指挥。 事故调查领导小组认为这是一起因矿井生产布局不合理,通风、瓦斯、机电等管理混乱,违章排放瓦斯,现场人员违章拆开矿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煤尘参与爆炸的重大责任事故。 问题:第18题: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原因有哪些?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事故原因分析 (1) 直接原因: 经现场勘查、取证和综合调查分析认定,这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41116回风巷探巷因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在排放瓦斯过程中,由于安设在41114运输巷的4台局部通风机同时运转,且41116回风巷因积水回风不畅,41114运输巷局部通风机以里部分巷道内风

35、流不稳定发生循环风,致使41114运输巷第四联络巷附近巷道内的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现场人员违章拆卸矿灯引起火花,造成瓦斯爆炸,进而导致煤尘参与爆炸。 (2) 间接原因: 采区生产布局不合理。发生事故的采区一翼11号煤层中就布置了2个采煤工作面、1个综采准备工作面和6个掘进工作面,采掘作业过于集中。将41114工作面分成两段回采,即在41114综采工作面前又布置一个41114高档普采工作面,造成通风系统不合理。 企业轻视安全工作。该矿较长时间以来没有按规定召开“一通三防”安全例会,研究解决矿井“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问题。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 作业现场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

36、六条等规定,违章排放瓦斯。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未在排放瓦斯影响的区域设置警戒,也未采取停电、撤人等措施。矿山救护队员作业时未佩戴呼吸器。 该矿“一通三防”管理混乱。现开采的11号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在未开采保护层,也未进行瓦斯预抽的情况下,进行采掘作业,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七十六条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二条的规定;未按规定配备自救器和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在用矿灯数量不足,经常出现过放电使用的情况;局部通风机更换后不及时调换机电设备管理的牌板,造成误开、停局部通风机;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和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频繁,事故当月27天,有据可查的瓦斯超限达23次,无计划停风达17次,采掘工作面

37、安装的瓦斯断电仪发生故障15次;对防尘工作不重视;掘进工作面遇到断层时,便将防尘水管改成压风管使用。 矿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矿领导值班不认真履行职责,没有定期召开安全办公会;重要的技术措施编写和审批制度不健全,把关不严,针对性不强,如通风行人下山延伸掘进工作面在未编制作业规程的情况下就安排开工掘进。 企业对职工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教育,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素质低。该矿一线职工70%是农民协议工。由于缺乏安全培训,都不具备起码的安全常识,甩掉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作业、用新鲜风流吹瓦斯监测探头和在井下拆卸矿灯等严重违章现象屡见不鲜。 矿务局安全管理松弛,监督不力。矿务局对该矿布置41114高档普采工作

38、面、不合理过度集中生产等问题,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对矿井风量不足、瓦斯经常超限等重大事故隐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真对待。有关业务部门监督、检查不力。详细解答:第19题:如何处理该爆炸事件?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 依据事故调查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的建议,经请示国务院同意,22位与事故责任有关人员做出了处理。 (1) 该矿通风工区技术员负责制定排放瓦斯措施和指挥现场瓦斯排放工作,违章排放瓦斯,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鉴于其已在事故中死亡,不再追究责任。 (2) 该矿主管通风工作副总工程师对矿井“一通三防”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未组织整改;对41116回风巷排放瓦斯措施未认真审批和组

39、织落实,工作严重失职,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开除处分,移交司机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建议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3) 该矿主管机电管理工作副矿长(事故当天值班矿长)负责机电设备管理,该矿机电设备管理混乱,事故当天没有履行值班矿长职责,未召集有关部门人员对瓦斯排放措施进行认真研究,也没有对停电换风机和瓦斯排放措施认真组织落实,工作严重失职,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开除处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建议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4) 该矿矿长作为全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决定布置和开采41114高档普采工作面,造成采区生产布局和通风系统不合

40、理,导致事故伤亡人数扩大,工作严重失职,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开除处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建议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5) 该矿机电工区区长工作失职,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6) 该矿通风工区党支部书记对职工安全生产教育不力,安全管理和检查不到位,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7) 该矿通风工区区长对井下瓦斯经常超限、局部通风设施混乱等严重隐患监督管理不到位,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建议给予留党察看1年处分。 (8) 矿务局总工程师负责全局技术管理及“一通三防”工作。对该煤矿“一通

41、三防”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整改不力,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9) 矿务局局长作为全局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不力,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建议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10) 该省煤炭工业局局长在撤销省煤炭工业厅后,受该省人民政府委托继续管理全省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贯彻不力;对该矿务局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整改不力,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成省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42、向国务院写出深刻检查。详细解答:第20题:在今后的生产中,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整改措施 (1) 各级领导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确保必要的安全投入,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 (2) 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井下,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排放瓦斯、巷道贯通等重要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矿领导必须现场指挥,确保安全生产。 (3) 合理布置采区巷道,使生产系统合理,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对采区和工作面通风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的风门必须设连锁装置,防止风流短路。 (4) 进一步提高对瓦

43、斯灾害的认识,严格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原则。坚持“先抽后采、先抽后掘、以风定产”,加强矿井瓦斯抽放工作。做到合理安排矿井和采区的采掘工程,合理分配矿井风量,坚决防止超通风能力生产。 (5) 建立健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保证监控系统所有功能的正常使用。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必须配齐“三专两闭锁”。 (6) 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时研究矿井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是排放瓦斯、风量调整、巷道贯通等必须建立会审制度,并严格落实责任制。 (7) 严格现场管理,强化监督机制,把好现场管理的各个环节、堵塞各种漏洞,对“三违”人员要严肃处理。要充分发挥群众安全检查的作用,做到专检与群检相结合,依靠广大

44、职工搞好安全生产。 (8) 强化培训和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全体职工的培训和教育力度,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增强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 1990年4月30日,某省某县水泥厂生料车间贮煤罐发生工艺技术问题。生料车间在烘干无烟煤过程中,由于烘温过高,在甩仓过程中,把已经燃烧的煤送入了贮煤罐,罐内发生了长时间无烟煤不完全燃烧,有可能使罐内产生并积聚一氧化碳气体。 为解决这一问题,厂党总支书记王某同生产科科长苏某研究,决定采用自动排空的方法处理,由苏某负责落实。到5月6日,罐内贮煤约剩余1/3。厂长由某、副厂长董某当时不在作业现场。 17时左右,苏某组织生料车间车间主任鲁某、运转工王某在

45、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下到罐内处理残煤。3人下罐后当即中毒昏倒在罐内。下午18时10分,王某寻找鲁某布置工作,当来到贮煤罐顶时,发现罐口旁边放着一只电筒。王随即向罐内喊,不见回声,用手电筒向罐内一照,发现罐内有人倒下,就立即组织抢救。18时30分,将3人救出,但因中毒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下罐救人的3名工人因未采取防护措施,也造成不同程度的中毒。 根据上述事故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2)试认定相关人员的事故责任。 (3)试提出针对这起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1)事故原因分析 储煤罐内产生并聚集了大量一氧化碳气体,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违章指挥,冒险

46、蛮干。生产科长苏某违反有关规定,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下罐清煤,导致了这一中毒事故的发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冒险抢救。苏某等三人昏倒在储煤罐内,系一氧化碳中毒,情况十分明显,但王某在组织抢救过程中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造成下罐抢救的三名职工中毒,从而加重了事故后果。 (2)相关人员的事故责任 苏某、鲁某和运转工王某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党总支书王某是在现场的主要企业领导,对现场作业过程安全措施不严密、监督不力、冒险组织抢救违章指挥,对这起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厂长由某、副厂长董某对这起事故负领导责任。 (3)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生产科长苏某、生料车间主任鲁某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鉴于已经死亡,免于处理。 厂总书记王某,违章指挥、又因指挥不力加重了事故后果,建议给予行政处分。 厂长由某、副厂长董某,对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不严;建议给予行政处分。详细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