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音乐教案.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92773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67 大小:6.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音乐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音乐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音乐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音乐教案.pdf(6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快乐的d o r e m i1、唱 歌 快乐的d o r e m i 教学内容唱 歌 快乐的do re mi教学目标L 学会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以及休止符。2.掌握“i”音的演唱口型。3.认识 do、re、mi。教学重难点认识 do re mio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1)老师弹奏do、re、mi三个音,请同学们听一听,老师弹的是哪三个音?(2)老师带领学生随琴唱一唱do、re、mi三个音。2.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听一听,这首歌曲唱了什么?(2)老师演唱歌曲,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re、mi。(3)学生手打节拍、用“da”口读歌曲节奏,注意

2、休止符、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4)学生手打节拍,按歌曲节奏读歌词,注意吐字、咬字要清晰。(5)学生划拍演唱歌谱,注意53、51 的音准,以及休止符处的及时停顿。(6)老师提问:切分音应该怎么唱?顿音应该怎么唱?(7)老师采用对比的方式范唱切分音和顿音。(8)学生划拍演唱歌谱,注意切分音和顿音的唱法。(9)学生跟琴填词演唱歌曲第一段,注意口腔要打开,演唱姿势要端正。(10)老师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与歌谱之间有什么特点?(11)老师讲解发i”音的口型,练习歌曲中含有“i”音的字的发音。(12)学生跟琴填词演唱歌曲第二段。(13)老师提问: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演唱这首歌曲?(14)老师范唱歌曲,学

3、生跟着老师的歌声手划旋律线。(15)学生跟琴填词演唱歌曲,注意演唱的力度要随着手划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16)老师提问:歌词中的衬词部分要如何演唱才能表现出小鸟的清脆美妙的歌声?(17)学生用有弹性的、跳跃的声音跟琴演唱衬词部分。(18)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跟琴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旋律的起伏。(19)学生为歌曲设计律动进行表演唱。2、欣 赏 森林水车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 森林水车教学目标1 .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2 .能哼唱A主题和C主题,体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并联想水车滚动的形象。3 .能分辨乐曲“引 子A B A C A尾声”的结构。教学重难点能分辨乐曲“引 子A B A

4、C A尾声”的结构。教 学 时 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 .视频导入(1)播放水车的视频,简单地介绍水车的形状与用途。(2)有许多音乐作品都表现了欢快的水车形象。老师范唱或播放日本歌曲 森林水车,引导学生听出形容水车的象声词是“咕噜咕噜咕噜”,并唱一唱。(3)这首歌曲前奏的旋律就是从管弦乐曲 森林水车中借鉴来的。2 .初听乐曲(1)森林水车和 钟表店 森林中的铁匠是世界上三首最著名的描绘性的标题乐曲。从乐曲中我们好像就听到了水车“咕噜咕噜咕噜”转动的声音。(2)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听辨音乐中表现水车车轮转动的形象。3.分段欣赏(1)引子播放引子部分,引导学生从力度、速度和弦乐器的音色中感受引子优美、

5、安静的情绪,从声效模仿中分辨鸟叫和水车轮子滚动的形象,联想到安静、优美的森林早晨景象。复听乐曲,引导学生随音乐八六拍的韵律晃动身体。(注意:八六拍要按二拍子的韵律晃动身体)(2)“水车”主 题(A)播放第一主题。引导学生听辨出“水车”主题轻快活泼、跳进的旋律,连音与跳音的结合使人联想起水车轮子飞快的旋转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用l a哼 唱“水车”主题。(3)第 一 插 部(B)播放第一插部(B),引导学生听辨这段旋律是由长笛演奏的。复听,引导学生听辨节奏更加紧密X X X X X X X X|X X X X X|,好像水车的轮子越转越快。(4)第 二 插 部(C)播放第二插部(C),引导学生听

6、辨音乐的节奏型是X XXX|X X X XX I,随着音乐力度的增强,情绪更加热烈。师生共同哼唱第二插部(C),教师弹奏5 4 5 i ,学 生 唱6 6 6 6 5,进一步感受水车车轮飞转以及人们欢快的情绪。4 .完整欣赏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分辨“水车”主题出现的次数。(3次)复听乐曲,引导学生用字母卡片随音乐排序。(引 子A B A C A尾声)5 .表演小结老师可引导学生为“水车”主题编创律动,插部一和插部二的旋律可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表现。在老师的指导下随“水车”主题做律动表演,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4、表 演 唱 爱唱歌的小杜鹃教学内容表 演 唱 爱唱歌的小杜鹃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活

7、泼、欢快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爱唱歌的小杜鹃。2、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歌表演和器乐伴奏。教学重点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教学难点:看懂歌曲的反复顺序及休止符的运用,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表演和器乐伴奏。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律动1、课前循环播放,让学生有个初步认识。师: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这就是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欣赏过的 杜鹃圆舞曲,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像小鸟一样翩翩起舞,飞向花丛,飞向蓝天,想不想试试?师:同学们表演的真棒,就像歌曲中的小杜鹃那么可爱、灵巧,它的音乐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又一次把它请到

8、了我们的课堂,它在哪呢?你听?(二)导入新课师:听见杜鹃鸟的歌声了吗?师:谁来模仿一下A、生 模 唱“咕咕”的声音、B、师:真聪明,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杜鹃的歌吧。请同学们在听到咕咕的地方,做一个小杜鹃歌唱的动作,但是不要发出声音,明白吗?C、师:真棒,那你们觉得哪一种是正确的小杜鹃的歌声呢?D、师:杜鹃鸟的歌声美不美?那我们来唱一唱吧。注意:小杜鹃的歌声是活泼、跳跃的还是拖的很长的啊?师: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唱吧。师:老师突然有个想法,同学们能不能来扮演一下这只小杜鹃?把自己藏起来,到小鸟唱“咕咕”的时候,再把你们的小脑袋探出来一下,好不好?师:同学们表演的真棒,刚才老师唱的是一首奥地

9、利民歌,叫 爱唱歌的小杜鹃,下面我们就来完整的把这首歌来唱一唱吧。A、师: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是什么?B、学生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C、随琴分句模唱,解决弱起小节以及第一段向第二段过度的两拍休止,以及让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慢慢的唱一唱。D师:现在啊老师要请大家跟我来做个游戏,我唱歌词,你们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 模 仿 小 杜 鹃 的“咕咕”声,明白了没?E、师:你们接的真棒,师:你们唱的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完整的把这首歌曲连起来唱一唱师:同学们配合的真默契,下面我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你们来选一选在老师手里的这些乐器中,哪些适合这首歌曲中小杜鹃清脆、活泼、跳跃的叫声的师:好的,经过大家的讨论我

10、们用这些乐器和你们的歌声一起来表演一下吧师:你们唱的真棒,把掌声送给自己吧。(四)总结今天这节课,让我体会到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很活泼,你们的歌声也像小杜鹃一样动听,我要感谢大家为我们演唱了这么好听的歌曲,谢谢大家,最后请同学们唱着歌走出教室吧。4、活 动 你唱歌我来和教学内容1 .活 动 你唱歌我来和2 .小小演奏家 我会弹琴了教学目标1 .在节奏轮奏练习的基础上试着演唱轮唱歌曲 噫亮歌声,为第二单元学习轮唱歌曲做准备。2 .认识口风琴、了解口风琴的演奏姿势和演奏手型,学会吹奏歌曲 我会弹琴了。3 .认 识 d o、r e、m i 在键盘上的位置。教学重难点演唱轮唱歌曲 噫亮歌声教学时数:一课

11、时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2)学生手打节拍口读节奏:x n|x x I x n|x x|2 .节奏轮奏练习(1)学生手打节拍,口读节奏,注意休止符。(2)学生脚踏节拍,手打节奏,注意四二拍的节奏重音。(3)学生观察节奏谱,看一看,两个声部的节奏有什么联系?(4)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节奏轮奏练习,注意第二声部进入要及时准确,以及两个声部的节奏重音。(5)老师提问:两个声部的节奏练习与单声部的节奏练习有什么不同的音响效果?(6)学生分成两组,试着拍击下列节奏谱,注意节奏要稳定。(7)老师提问:如何能把这条节奏拍击出“此起彼伏”的效果呢?(8)学生再次拍击这条节奏,注意两个声

12、部的节奏重音。3.唱 歌 噫亮的歌声(1)聆听歌曲,听一听:这首歌曲有几个声部?(2)聆听歌曲,学生观察乐谱,分析两个声部的旋律、节奏特点。(3)老师分句教唱第一声部,指导学生注意声音要连贯,长音要唱满。(4)学生完整演唱第一声部,边唱边用手划出旋律线。(5)老师提问:应该设计怎样的力度演唱才能符合歌曲旋律线的进行特点呢?(6)老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第一声部,注意唱出力度变化。(7)学生试着演唱第二声部,最后一句由老师带唱。(8)学生随琴演唱第二声部最后一句。(9)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合唱下面的乐句。6 5 1 5 4 1 3-|啊4 3|4 2|1-|(1 0)学生分成两个声部,用“啊”演唱最

13、后一个乐句的歌谱。(1 1)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填词演唱最后一个乐句。(1 2)学生分组,试着完整演唱歌曲。演唱之前,想一想:两个声部如何准确进入?(1 3)老师提问: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1 4)学生随伴奏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4.小小演奏家 我会弹琴了(1)听口风琴范奏歌曲 我会弹琴了。提问:同学们认识这件乐器吗?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2)老师介绍口风琴的构造和正确的演奏方法、姿势,以及演奏手型。(3)老师提问:这首歌曲由几个音组成?(4)学生随老师的钢琴唱歌谱。(5)老师讲解d o、r e、m i 这三个音在口风琴键盘上的位置和弹奏指法。(6)老师清唱歌谱,学生在琴

14、上不出声练指法。(7)学生演奏歌谱,注意手型、指法要正确。(8)学生填词演唱歌曲。(9)老师提问:口风琴在为唱歌伴奏时,怎么做才能衬托出歌声呢?(1 0)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奏口风琴,一组唱歌。5、唱 歌 快乐宝贝教学内容唱 歌 快乐宝贝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 快乐宝贝,感受和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2 .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重难点学会演唱歌曲 快乐宝贝教学过程1.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范唱录音,听一听,歌曲唱了什么?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它的演唱形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2)学生边听歌曲范唱边打拍子。(3)老师提问: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4)按照歌曲的

15、节奏,手打节拍,师生接读前四乐句歌词。(5)师生接唱歌曲前四乐句。(6)跟着录音,学生试着领唱歌曲前四乐句。(7)老师提问:这四乐句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才能表现开心、快乐的心情?(8)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领唱,一组说,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前四乐句。(9)老师范唱歌曲的第五六乐句,提问:这两乐句的演唱与前四乐句有什么不同?(1 0)老师分句教唱第五六乐句,提示学生唱准切分节奏,以及要用连贯的声音表现出歌曲的抒情性。(1 1)老师分句教唱第七八乐句,提示学生吐字要清晰,长音时值要饱满。(1 2)学生跟着录音完整演唱歌曲,说的部分由老师完成。注意要正确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变化。(1 3)学生分成两组,一

16、组领唱,一组说。2.创编(1)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创编律动,并随歌曲表演。(2)学生根据歌曲第一乐句的节奏用d o r e m i 三个音创编一个乐句表现“快乐宝贝”,并演唱。第二单元1、唱 歌 放马山歌教学内容唱 歌 放马山歌教学目标1 .能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 放马山歌,做到吐字清晰。2 .知 道 放马山歌属于民歌中的山歌体裁。3.知 道 放马山歌是云南民歌。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重难点能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 放马山歌教学过程1 .歌曲导入(1)老师播放歌曲 茉莉花和 娃哈哈,请学生听辨这两首歌曲是哪个地区的民歌。(2)老师小结:听到的歌曲是江苏民歌 茉莉花和新疆民歌 娃哈哈,引出今天要

17、学习的云南民歌 放马山歌。2 .初听歌曲(1)老师范唱或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引导学生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请用几个词语来形容。(2)老师小结:歌曲的音区比较高,情绪高亢、明亮。(3)老师简介歌曲:这首歌曲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叫 作 放马山歌。山歌是民歌中的一种体裁,即人们在山野劳动生活时演唱的抒情性民歌。il J歌的节奏一般比较自由,音调高亢、噫亮,有时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使歌声传得更远,常常加上呼唤性的衬词。(4)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的衬词,如学生没听出来可再听一遍,然后请一名同学来学一学。在 唱“哟哦”的时候要注意“哟”字长一点,起点要高。“哦”字要上扬,甩出去唱。然后全体同学学

18、唱“哟哦”。3.学唱歌曲(1)视唱歌谱出示歌谱,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主要旋律只有三个小节,其他旋律都是重复或变化重复这三小节。指导学生慢速视唱。提示附点八分音符的准确演唱。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其他的旋律是如何重复的。完整演唱歌谱。(2)演唱歌词请一位同学演唱前三段歌词,大家评价,全体演唱。请一位同学演唱第四段歌词,大家评价,全体演唱。老师提示一字多音的演唱。老师提示衬词“呜噜噜的”要吐字清晰,以 及“呢”和“哟哦”的唱法。(3)完整演唱歌曲。提示反复跳越记号的唱法,以及第四段结尾的演唱。提示接准前奏与间奏。4.表现歌曲(1)总结山歌特点欣赏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 放马山歌,引导学生体验山歌的特点。老师

19、小结:放马山歌是一首山歌体裁的歌曲,山歌的特点之一是高亢、明亮,要唱出这种明亮的音色,就要适当地把声音提高一些,但不能喊唱。(2)调整调性演唱先用G调演唱,打好基础之后,试着用A调演唱,再 向bB调努力。老师指导唱高音时,注意正确的演唱姿势,以及气息饱满。引导学生讨论调性升高后给人的感觉。(可以使人的情绪更加激动)全 体 同 学 用 B调演唱,做到不喊唱。(3)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指导学生分男、女声唱或以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歌曲。5.拓展欣赏(1)放马山歌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民歌,许多歌唱家都演唱过这首歌曲。前面我们欣赏的是男声独唱,现在再来欣赏分别用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演唱

20、的两个版本,听一听他们的演唱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2)老师小结:民歌的演唱朴实、具有地方特色;流行唱法具有动感,有的还加入了 R A P,具有现代感,可视性较强。6.演唱小结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云南民歌 放马山歌。山歌是我国民歌的一种体裁,音色高亢、明亮,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最后让我们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 放马山歌,结束今天的音乐课。2、欣 赏 老爷爷赶鹅歌 曲 老爷爷赶鹅教学目标1 .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a”的口型。2 .认识二分音符,并能在演唱中唱准时值。3 .初步知道并教学内容能分辨轮唱的演唱形式,积极参与轮唱。教学重难点认识二分音符,并能在

21、演唱中唱准时值。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 .听音导入(1)老师弹奏1 1 1 2|(3)-|,请同学们听辨括号中的音。(2)老师提问:如果刚才弹奏的乐句的第一个音升高到3,后面应该怎样唱?(3)老师弹奏,学生听唱|5 -|(4)完整听唱歌曲前两乐句的旋律,引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老爷爷赶鹅的主要旋律。2.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老师演唱或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引导学生说出歌蓝具有欢快的情绪。复听歌曲,引导学生听辨歌曲的演唱形式。(轮唱、齐唱)(2)学唱前四乐句出示歌谱,完整视唱前四乐句的歌谱。可采用单个学生视唱、师生接唱或生生接唱的方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视唱。先按齐唱形式加入歌词演唱。二分音符

22、是本课的知识点,要让学生认识并唱准时值。另外注意“a”的口型,声音要控制,不能咧着唱。练习轮唱时要提示学生准时进入演唱,两个声部的声音不能攀比,要互相让位。当一个声部进入的时候,另一个声部的声音要弱一些。轮唱的两个声部要轮流担任,使学生都能体验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的演唱方法。在基本练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两人一组演唱,或两组学生演唱。(3)学唱第五、六乐句齐唱部分的节奏比较复杂,也是本课的难点,可复听歌曲,引导学生听出这两个乐句的节奏。指导学生画拍读节奏,提示前十六后八和前八后十六的节奏,以及前八分休止符的、空拍。X0带有后八分休止符的音要唱得短而轻巧。先用慢速唱,唱熟之后再回原速。注 意“嘎 中

23、“a”的口型。3.表现歌曲(1)完整演唱前提出要求:轮唱部分的第一声部听前奏准时进入,第二声部要在两拍之后准时进入。齐唱部分的节奏虽然比较密集,但要唱得平稳、不要赶。(2)在表演歌曲时应鼓励学生两人一组,或小组演唱,提示音准、表情以及小组的合作精神。3、欣 赏 森林水车教学内容欣 赏 森林水车教学目标1 .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2 .能哼唱A主题和C主题,体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并联想水车车轮滚动的形象。3 .能分辨乐曲“引子A B A C A尾声”的结构。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重难点能分辨乐曲“引子A B A C A尾声”的结构。教学过程1 .视频导入(1)播放水车的视频,简单介绍水车的

24、形状与用途。(2)有许多音乐作品都表现了欢快的水车形象。老师范唱或播放日本歌曲 森林水车,引导学生听出形容水车车轮转动的象声词是“咕噜咕噜咕隆”,并唱一唱。(3)老师小结:这首歌曲前奏的旋律就是从管弦乐曲 森林水车中借鉴来的。2 .初听乐曲(1)森林水车和 钟表店 森林中的铁匠是世界上三首最著名的描绘性的标题乐曲。从 森林水车中我们好像就听到了水车车轮“咕噜咕噜咕隆”转动的声音。(2)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听辨音乐中表现水车车轮转动的形象。3.分段欣赏(1)引子播放引子部分,引导学生从力度、速度和弦乐器的音色中感受引子优美、安静的情绪,从声效模仿中分辨鸟叫和水车车轮转动的形象,联想到安静、优美的森

25、林早晨景象。复听乐曲,引导学生随音乐八六拍的韵律轻轻晃动身体。(注意:八六拍要按二拍子的韵律晃动身体)(2 “水车”主 题(A)播放第一主题。引导学生听辨出“水车”主题,通过轻快活泼、跳进的旋律,以及连音与顿音的结合使人联想起水车车轮的飞速旋转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用la哼 唱“水车”主题。(3)第 一 插 部(B)播放第一插部(B),引导学生听辨这段旋律是由长笛演奏的。复听,引导学生听辨节奏更加紧密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o I好像水车车轮越转越快。(4)第 二 插 部(C)播放第二插部(C),引导学生听辨音乐的节奏型是X X x x|x x x xx I以及随着

26、音乐力度的增强,音乐情绪更加热烈。师生共同哼唱第二插部(C),老师弹奏学生演唱,进一步感受水车车轮的飞速旋转以及人们欢快的情绪。4 .完整欣赏(1)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分辨“水车”主题出现的次数。(三次)(2)复听乐曲,引导学生用字母卡片随音乐排序。(引子A B A C A尾声)5 .表演小结老师可引导学生为“水车”主题编创律动,并在老师指导下随“水车”主题做律动表演。插部一和插部二的旋律可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表现。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4、欣 赏 打枣教学内容欣 赏 打枣教学目标1 .感受乐曲欢快、风趣的情绪,并能联想爷爷和小孙女打枣的情景、特别是乐曲结尾处模仿的“笑声”。2 .能分辨主题出

27、现的次数。3 .认识喷呐,能初步分辨喷呐的音色。教学重难点认识喷呐,能初步分辨喷呐的音色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 .谈话导人(1)老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音乐除了声乐演唱形式外还有器乐的演奏形式,器乐演奏形式就是指用各种乐器独奏、重奏、齐奏、合奏等。你们都知道哪些乐器,以及用这些乐器演奏的乐曲呢?(2)老师小结:我们以前听过由木琴演奏的 我爱北京天安门,由手风琴与木琴演奏的 小松树。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用喷呐演奏的乐曲 打枣,听一听音乐是怎样表现“打枣”的。2 .认识喷呐(1)播 放 乐 曲 打枣,引导学生分辨喷呐的音色和乐曲表现的音乐情绪。(2)老师小结:这首乐曲是由喷呐演奏的。同时出示喷

28、呐图片或实物,简介啖呐。如果老师能演奏更好。(3)在演奏这首乐曲时,啖呐用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咔腔”,模仿人说话的各种声音,非常有趣。3.分段欣赏(1)引子乐曲开始是一个短小的引子,它用小喷呐高亢、明亮的音色和自由的节奏、活泼的具有河北民间音乐风格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一个欢乐的农村庭院。(2)第一部分引子过后,嗔呐和乐队奏出了一段欢快、具有河北民间音调的旋律,速度从慢起逐步转向中速,然后又由喷呐和乐队交替演奏,表现了打枣的欢乐情景。引导学生分辨啖呐独奏与乐队的演奏,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3)第二部分播放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分辨大、小喷呐不同的音色,以及哽呐与乐队的交替演奏。这部分是由两个主要旋律构成的

29、乐段。指导学生哼唱下面两个旋律。复听乐曲,引导学生分辨主题乐段共出现了几次,每次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是大啖呐,好像是爷爷;第二次是小啖呐,好像是孙女;第三次是交替演奏,好像祖孙俩打枣的情景)(4)第三部分播放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听出主题乐段出现的次数,以及速度渐快,情绪更加热烈,大、小啖呐的交替使用更加频繁,用“咔腔”的方法模仿了爷爷和孙女不同的声音,表现了爷爷和孙女打枣时的快乐心情,特别是乐曲结尾处模仿的“笑声”。复听第三部分,仔细分辨主题乐段的再现。4.完整欣赏(1)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听辨主题乐段共出现了几次。(五次)(2)再次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听出大嗔呐和小喷呐不同的音色,并联想爷爷和

30、孙女打枣的情景。5.概述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哽呐独奏 打枣,乐曲表现了农村中祖孙俩愉快打枣的情景。知道了啖呐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音色高亢、明亮。它有一种独特的演奏方 法“咔腔”,可以形象地模仿人说话的声音。以后,我们还会欣赏到许多啖呐演奏的民间乐曲,如 百鸟朝凤 一枝花等,它们都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作品。第三单元1、唱 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活 动 出旗教学内容1.唱 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2 .活 动 出旗。教学目标1 .能用饱满的情绪、噫亮的声音演唱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能唱出力度的变化和旋律的起伏。2 .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能与他人合作进行表演。3 .感受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以及进行

31、曲风格特点,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能用饱满的情绪、嚓亮的声音演唱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能唱出力度的变化和旋律的起伏。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音乐导入:聆 听 出旗的音乐进教室(1)随老师学唱 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三 个音。(2)随 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鼓及镣的动作。2.学唱歌曲(1)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听 赏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2)学 生 跟 着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老师提示附点节奏的演唱。(3)老师有感情地慢速范唱歌曲,引导学生轻声跟唱。(4)老师提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32、?唱出了哪些内容?(5)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6)聆听录音,组织学生边听边随着节拍踏步。(7)老师对学生唱得不准确的地方如音准、节奏、速度、声音等予以纠正。3.歌曲处理(1)提醒学生演唱时要以情带声。(2)第一乐段前两乐句要唱得饱满,咬字要果断,要唱出少先队员蓬勃向上的气质和自豪感;后两乐句要唱得抒情亲切,唱出对红领巾的热爱之情。附点节奏的演唱要情绪饱满、铿锵有力。(3)第 二 乐 段“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的三次重复要分清层次,做到层层递进;掌握好的节奏,突出附点音符的重音;最后一个乐句音乐处理时速度可稍慢一些,注 意“接、班”二字要顿开,“人”要唱满四拍再结束。

33、只有做到这些细致的艺术处理,才能将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充分表现出来。(4)边 轻 唱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拍韵律(5)进行简单的队列编创,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4.知识拓展(1)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像,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简介作曲家马思聪。(2)随 着 出旗的音乐,列队走出教室。2、唱 歌 小号手之歌教学内容唱 歌 小号手之歌。教学目标1 .启发学生用自豪、高兴的情绪和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2 .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情感体验。3 .认识四二拍、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并能准确演唱四分休止符和

34、八分休止符。教学重难点认识四二拍、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并能准确演唱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讲述动画片 小号手的故事引入本课。2 .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范唱,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听辨军号的声音。(2)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学生起立,用脚步随着音乐感受进行曲风格特点。(3)找出军号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练习。(4)认识四二拍及其强弱规律、指挥图示。(5)学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准确演唱休止符,并利用对比的方法来体会休止符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6)完整学唱歌曲。3.歌曲处理(1)观看动画片 小号手片段,启发学生理解歌曲自豪的情感。(2)演唱歌曲,并

35、即兴编创动作。(3)选择自己喜爱的、认为合适的动作表现歌曲,并与大家分享。(4)随音乐演唱并进行歌表演。4.知识拓展(1)介绍西洋乐器一一小号,简单介绍军号和小号的区别。(2)聆听小号独奏曲 军队进行曲,进一步加深对小号音色的印象。3、欣 赏 土耳其进行曲教学内容欣 赏 土耳其进行曲。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和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随音乐队列行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集体协作能力。2.通过聆听、随音乐列队行进及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等活动,使学生得到愉快的感受和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集体协作能力教学过程1.音乐导入(1)学生听着贝多芬的 土耳其进行曲,踏步进教室。

36、(2)老师提问:同学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走得很整齐、很带劲,这是为什么呢?2.完整聆听(1)聆听乐曲并思考:这首乐曲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乐曲的情绪,想象士兵精神抖擞行进的样子。(2)再次聆听并思考:它是几拍子的乐曲?你们听到几个主题?(3)老师揭示乐曲体裁:这首乐曲是四二拍,听起来使人感觉精神振奋,而且能跟着乐曲踏步,这样的乐曲,我们就叫它“进行曲”。3.分段聆听(1)欣赏A段第一遍聆听:请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打拍子,并说一说聆听音乐后的感受。第二遍聆听:请学生边听音乐边原地踏步,同时在内心跟唱旋律。第三遍聆听:请学生听着音乐列队行进。完整聆听乐曲。当听到

37、A段音乐出现时,就原地踏步。数一数A段音乐在整首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2)欣赏B段第一遍聆听:听听跟A段有什么不同。第二遍聆听:请一名学生演奏大鼓,按节奏为音乐伴奏,其他学生按节奏模仿演奏大鼓的动作。4 .表现乐曲(1)完整聆听音乐,学 生 在A段主题时原地踏步,B段停止踏步,用手拍击大鼓节奏。(2)创编表演:全班学生分A、B两组,在A段音乐进行时,A组按节拍行进走步,B组原地按节拍拍手;在B段音乐进行时,A组原地按B段音乐大鼓节奏拍手,B组按节拍行进走步。5 .拓展知识(1)介绍作品及作曲家贝多芬。(2)介绍同名乐曲莫扎特的 土耳其进行曲,学生安静地欣赏。4、欣 赏 号手与鼓手教学内容欣

38、赏 号手与鼓手教学目标1 .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这首乐曲中的童真和童趣。2 .通 过 聆 听 号手与鼓手,感受音乐带来的不同情绪,并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语言、肢体动作表现出来。3 .通过聆听,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号手与鼓手”的形象。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号手与鼓手”的形象。教学过程1 .音乐导入听 土耳其进行曲进教室。2 .欣赏乐曲(1)老师播放乐曲 号手与鼓手并提问:这 首 乐 曲 与 土耳其进行曲有什么不同?(2)再次聆听乐曲,听到小号的声音就用手表演吹号的动作;听到鼓的声音就表演鼓手的动作。(3)复听乐曲,引导思考:号声和鼓

39、声是同时的还是分开的?3 .感受乐曲(1)出示乐曲曲名。听音乐,谈感受。(2)有感情地哼唱音乐主题。4 .体验乐曲(1)认识小号和鼓,学习号手和鼓手的动作。(2)复听音乐,配合表演:小号声响亮的时候,鼓手的表演动作变小,为小号伴奏;鼓声响亮的时候,号手的表演动作变小,为鼓伴奏。5 .知识拓展(1)介绍作曲家比捷。(2)介 绍 号手与鼓手的由来:选自由法国作曲家比捷所作的四手联弹钢琴曲 儿童游戏(共十二首)中的五首小曲改编而成的管弦乐组曲 儿童游戏。号手与鼓手是五首小曲中的第一首,又 叫 喇叭与铜鼓。第四单元唱 歌 法国号教学内容1.唱 歌 法国号2.音乐知识:四三拍教学目标1.能够用准确的节奏

40、和音调演唱歌曲;尝试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能够编创符合四三拍强弱规律的声势动作,随歌曲参与表现。2.认识四三拍,掌握四三拍的概念与指挥图示,知道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并能用声势动作表现出四三拍的强弱规律。3.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一一圆号,并了解其音色。4.认识附点二分音符并唱准它的时值。教学重难点认识四三拍,掌握四三拍的概念与指挥图示,知道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并能用声势动作表现出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认识四三拍(1)复习演唱第三单元的歌曲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和 小号手之歌,要求唱出歌曲的进行曲风格特点,

41、并用较为典型的符合四二拍强弱规律的声势动作边唱边表现。(2)老师弹奏歌曲 法国号的 旋 律(或播放录音),学 生 用 小号手之歌的声势动作参与表现,由此导入对四三拍的认识。(3)老师将四二拍的声势动作改为四三拍的声势动作,再次弹奏 法国号的 旋 律(或播放录音),学生随歌曲参与表现。(4)讲解四三拍的强弱规律特点,学生编创新的符合四三拍强弱规律的声势动作,随歌曲参与表现。如: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手;第一拍拍腿、第二拍拍肩、第三拍拍肩等。可以用拍皮球的方式感受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即右手拿皮球拍向地面为第一拍,左手接球为第二拍,将球放到右手为第三拍。还可以学会四三拍的指挥手势,随歌曲指挥

42、。(5)讲解四三拍的概念,并 通 过“练一练”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运用四三拍的概念。2 .初识歌曲(1)聆听歌曲范唱,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节拍的韵律。(2)再次聆听歌曲,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3 .学习歌谱(1)观察乐谱,了解歌曲共有四个乐句,并熟悉唱名位置。(2)老师讲解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与读法。(3)学生跟老师哼唱歌谱。(4)师生接唱歌谱。(5)学生观察乐句规律并完整视唱歌谱。演唱时,老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旋律的基本艺术处理。4.学习歌词(1)初步跟老师学唱歌词。(2)认识法国号。(3)继续学习歌词,并根据学生的演唱纠正存在的问题。5 .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声音干净而富有弹性

43、。“嗡巴巴”第一个 字“嗡”要唱得强,似圆号声;“巴”要唱得轻巧;“谁在唱歌”“每天这样”等要唱得连贯。整首歌曲用连、断的对比进行艺术处理。6 .学习简单的四三拍舞蹈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2、唱 歌 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内容1.唱 歌 我是小小音乐家2 .活 动 自制小乐器教学目标1 .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我是小小音乐家,能用打击乐器或自制小乐器参与歌曲伴奏。2 .能自己动手或与同学合作,制作一至两件简单的小乐器,并能用自制的小乐器积极参与各种音乐表现。教学重难点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我是小小音乐家,能用打击乐器或自制小乐器参与歌曲伴奏。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1)复

44、习演唱歌曲 法国号,注意唱出四三拍的韵律特点。(2)节奏游戏0 X X X X X 用“d a”分别读出 -三种节奏。用“d a”读节奏:1X1也四,手打节拍,用“d a”口读节奏:I 0 X x|x X XXX|x X xxx|xx m|x x x|(3)发声练习:用歌曲 我是小小音乐家中的第三乐句做发声训练,可以用原歌曲的歌词演唱,也可以填不同的词演唱,如啦、咚、噜等。要求学生唱准旋律,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随琴演唱,可以进行移调练习。5 4|3_3 3.3|2_2 2 4|3_3 3 3|2_2 2|施 唠 嚼 嚼 福 嚼 唠 唠 薛 逐 喝 唠 嚼 神 嚼 唠 嚼.2 .初步感受

45、歌曲(1)整体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特点,熟悉歌曲旋律。(2)再次看谱聆听歌曲,学生在歌谱旋律的色块处用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按X”的节奏,随歌曲参与表现。3 .学唱歌曲(1)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思考: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2)学生跟琴演唱第一、二、三乐句歌谱,及时纠正演唱弱起小节时可能存在的问题。(3)学生填词演唱第一、二、三乐句的第一段歌词。(4)学生视唱第四、五乐句歌谱。(5)学生填词演唱第四、五乐句的第一段歌词。(6)学生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反复跳越记号。(7)老师提问:怎样才能唱好这首歌曲呢?(8)学生用中速稍快的速度,以及有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注意

46、第一、二乐句带叙述性,以自然的、说话式的方式演唱;第三乐句和第五乐句要唱出声音的颗粒性。第四乐句应用饱满连贯的声音表现,演唱时要保持每个音的时值。咬字吐词要清晰,弱起音要弱唱。注意每个乐句后的换气。(9)学生边唱歌曲边用的节奏在教材歌谱的色块处拍手或用打击乐器伴奏。4.自制小乐器引导学生回顾熟悉的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启发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相应的打击乐器。如用矿泉水瓶装上沙子或豆子,模仿沙锤;用系上绳子的两根铁匙,可以当碰铃;用家里的旧钥匙串上一大串做串铃等。同时可以启发学生制作有音高的打击乐器,如可以用碗或玻璃杯装上不等的水制成能敲击出音高的碗琴或玻璃杯琴;或用长短不一的管子制作出简易的

47、排箫等。要求学生以小组或单独完成小乐器制作,并在下节课带到学校进行展示。3、欣 赏 紫竹调 小乐队教学内容1.欣 赏 紫竹调2.欣 赏 小乐队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乐曲 紫竹调,能够听辨出 紫竹调中三件领奏乐器的音色,认识三件乐器的形状,记住乐曲主题。2.喜欢合唱歌曲 小乐队,能唱出歌曲中圆号和鼓的旋律,并能随音乐演唱。3.能用自制打击乐器,自编1-2 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为乐曲和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能够听辨出 紫竹调中三件领奏乐器的音色,认识三件乐器的形状,记住乐曲主题。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演唱歌曲 法国号和 我是小小音乐家,用自制小乐器参与歌曲伴奏。2.欣赏合唱曲 小乐队(1)

48、老师播放 小乐队录音并提问:歌曲中唱到了哪些乐器?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老师出示包括歌曲中五件乐器在内的8-1 0 件乐器的图片,由学生选出歌曲中出现的五件乐器)(2)老师结合歌词简介五件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姿势。(3)再次聆听 小乐队,学生模仿不同乐器的演奏姿势,随音乐参与表现。(4)老师出示歌谱,学生分成五组,分别演唱小提琴、单簧管、小号、圆号、大鼓的旋律。(5)老师提问:歌曲的旋律与相对应的乐器之间有什么联系?(6)五组同学轮流演唱各自的声部,最后一遍合起来同时演唱。(7)五组同学自由组合,可以形成二部、三部、四部合唱。3.欣 赏 紫竹调(1)老师出示笛子、二胡、琵琶的乐器图片,播放三件

49、乐器的演奏片段,学生辨别三件乐器的音色。(2)聆听乐曲 紫竹调,学生辨别笛子、二胡、琵琶三件乐器在乐曲中出现的先后顺序。(3)老师出示乐曲主题,学生随琴哼唱乐曲主题。(4)完整聆听 紫竹调,听辨主题完整出现的次数。(5)试着填词演唱乐曲主题。(6)边听音乐边用打击乐器或自制的打击乐器参与乐曲表现。(7)老师简介乐曲,并播放现场演奏版的 紫竹调,奏形式。直观感受乐曲的演4、音乐实践教学内容1 .小小歌唱家2 .小小演奏家 布谷鸟教学目标1 .认 识 s o l、l a、d o”三个音,并能用口风琴以准确的指法和标准的手型演 奏 布谷鸟。2 .能随琴画拍唱准“小小歌唱家”中的两条旋律。教学重难点认

50、识s o l、l a、d o”三个音,并能用口风琴以准确的指法和标准的手型演奏 布谷鸟。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 .小小歌唱家(1)老师弹奏“小小歌唱家”中的两条旋律,学生听辨其节拍。(2)老师再次弹奏这两条旋律,学生用符合相应节拍强弱规律的声势动作随音乐表现。(3)学生随琴唱以下四组音:。(4)学生视唱第一条旋律,注意表现出四二拍的强弱规律。(5)复习四二拍的指挥手势,并随老师的琴声画拍演唱第一条旋律。(6)学生随琴唱下面一组音:。(7)学生视唱第二条旋律,注意表现出四三拍的强弱规律。(8)复习四三拍的指挥手势,并尝试随老师的琴声画拍演唱第二条旋律。2.小小演奏家(1)老师用钢琴弹奏 布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