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8868655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ppt(8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估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体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保护自然资源,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协调为主题,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评价建筑物全寿命周期中的每一阶段中的综合品质,提高我国生态住宅建设总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评估体系的构成n n住区环境规划设计n n能源与环境n n室内环境质量n n住区水环境n n材料与资源一、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一)住区区位选址n n目的:目的:目的:目的:避免将建筑建在不适合建设的场地,避免将建筑建在不适合建设的场地,减少区位选址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少区位选址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n n要求:要求:

2、要求:要求:相应国家规范参照城市居住区规相应国家规范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划设计规范(20022002版)(版)(GB50180GB501801993199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GJJ8319991999)。)。n n措施:措施:措施:措施:综合综合考虑土地改良、开发强度、防考虑土地改良、开发强度、防灾减灾、有利于营造健康卫生的居住环境及保灾减灾、有利于营造健康卫生的居住环境及保护生态环境等几方面因素,选择住区用地。护生态环境等几方面因素,选择住区用地。1、鼓励使用废弃土地作为住宅用地n n 要求:保护耕地,在确保居住健康安全性及改善要求:保护耕地

3、,在确保居住健康安全性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荒地、废地进行改良,成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荒地、废地进行改良,成为适宜的住宅用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适宜的住宅用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n n 措施:措施:(1 1)禁止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绿地和湿地。)禁止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绿地和湿地。(2 2)对废弃土地进行健康安全评估。)对废弃土地进行健康安全评估。(3 3)使用废弃土地进行改良、开发。)使用废弃土地进行改良、开发。2、保护用地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n n 要求:住宅建设应当保护绿地、保护生活环境和自要求:住宅建设应当保护绿地、保护生活环境和自然资源,避免对原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然资源

4、,避免对原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n n 措施:措施:(1 1)禁止占用自然保护区和濒危动物栖息地。)禁止占用自然保护区和濒危动物栖息地。(2 2)避免建设用地靠近城市水源保护区。)避免建设用地靠近城市水源保护区。(3 3)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和周围自然环境建立有机)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和周围自然环境建立有机的共生关系,使场址及周围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标有的共生关系,使场址及周围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标有较大提高。较大提高。(4 4)尽可能保持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水体水系。)尽可能保持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水体水系。(5 5)对地下水系和形态作出评估,不过量抽取地下)对地下水系和形态作出评估,不过

5、量抽取地下水,不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不造成地下水位下降。(6 6)采取场地环境恢复措施,减少因开发而引起对)采取场地环境恢复措施,减少因开发而引起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环境的负面影响。3、保护用地及其周围的人文环境n n 要求:住宅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到人文环境可持续发要求:住宅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到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护、继承、发扬文化传统的精华,突出展的需要。保护、继承、发扬文化传统的精华,突出地方特色。地方特色。n n 措施:措施:(1 1)在人文景观方面,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空间)在人文景观方面,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空间和环境保护,将建筑密度、建筑高度控制在国家和城和环境保护,将建筑密度

6、、建筑高度控制在国家和城市规划规定的范围之内。市规划规定的范围之内。(2 2)建筑形态和造型上尊重周围已经形成的城市空)建筑形态和造型上尊重周围已经形成的城市空间、文化特色和景观。间、文化特色和景观。(3 3)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规,确定对场地内的文物)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规,确定对场地内的文物进行保护的方案。进行保护的方案。4、选择具有开发潜力的再开发用地n n 要求:优先选择已开发且具有城市改造潜要求:优先选择已开发且具有城市改造潜力的地区。力的地区。n n 措施:措施:(1 1)重视城市中老化的居住区和危旧房改)重视城市中老化的居住区和危旧房改造,以及城市产业调整中工厂搬迁后用地的利造,以及

7、城市产业调整中工厂搬迁后用地的利用。用。(2 2)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提高其使用)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提高其使用效率。效率。5、合理提高土地利用率n n 要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要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选择适当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保理利用土地资源,选择适当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保持建筑用地、户外活动场地和绿化用地等各项用地平持建筑用地、户外活动场地和绿化用地等各项用地平衡。衡。n n 措施:措施:(1 1)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所规定的容积率和绿地率,)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所规定的容积率和绿地率,合理确定户外活动场地和空地率。合理确定户外活动

8、场地和空地率。(2 2)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3 3)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停车方式,在城市中心区,)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停车方式,在城市中心区,地面停车比例不超过停车总量的地面停车比例不超过停车总量的3030。6、有利于减灾和防灾n n 要求:保证居住环境的安全及卫生健康,对自然灾要求:保证居住环境的安全及卫生健康,对自然灾害及疫病有充分的应对能力。害及疫病有充分的应对能力。n n 措施:措施:(1 1)对住区用地的地质与水文状况做出分析,用地)对住区用地的地质与水文状况做出分析,用地应位于洪水水位之上(或有可靠的城市防洪设施),应位于洪水水位之上(或有可靠的城市防洪设施),充分

9、考虑到地震、火灾、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充分考虑到地震、火灾、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应对措施。(2 2)对住区疫病防御的条件作出分析,充分考虑疫)对住区疫病防御的条件作出分析,充分考虑疫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3 3)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住区的防御自然灾害)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住区的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能力。7、远离污染源n n 要求:保证住区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要求:保证住区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n n 措施:避免位于污染源的下风或下游方向,措施:避免位于污染源的下风或下游方向,保证空气、水的安全、卫生、清洁;避免噪声、保证空气、水的安全、卫生、清洁;避免噪声

10、、光等因素带来的污染。室外空气质量、水质、光等因素带来的污染。室外空气质量、水质、环境噪声、场地电磁辐射和土壤氡浓度应当符环境噪声、场地电磁辐射和土壤氡浓度应当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规定。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规定。(二)住区交通n n 目的:减少使用机动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优化区域交目的:减少使用机动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优化区域交通网络,提高土地利用率。通网络,提高土地利用率。n n 要求:住区与外界交通方便;住区附近公共交通便利;住区内交要求:住区与外界交通方便;住区附近公共交通便利;住区内交通规划有利于步行;设置便利的机动车停车设施;考虑安全、便利的通规划有利于步行;设置便利的机动

11、车停车设施;考虑安全、便利的自行车存放场地。自行车存放场地。n n 措施:措施:(1 1)与外界交通方便,周围至少有一条公共交通线路。提供符合)与外界交通方便,周围至少有一条公共交通线路。提供符合标准的停车场地。合理组织内部交通,减少人车干扰。标准的停车场地。合理组织内部交通,减少人车干扰。(2 2)距离住区少于)距离住区少于5min5min步行距离(步行距离(400m400m范围)有公共交通设施。范围)有公共交通设施。(3 3)商商业业服服务务设设施施、活活动动中中心心、中中小小学学和和托托幼幼等等公公用用建建筑筑与与住住宅宅联联系系密密切切,需需进进行行合合理理布布局局,以以减减少少住住区

12、区内内的的车车流流量量,并并设设置置专专用用的的步行道。步行道。(4 4)住区内部交通使用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电动车。)住区内部交通使用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电动车。(5 5)室室外外停停车车场场地地应应结结合合绿绿化化,尽尽可可能能为为车车辆辆遮遮荫荫;采采用用透透水水性性好的地面,利于雨水就地渗透。好的地面,利于雨水就地渗透。(三)规划有利于施工n n 目目的的:避避免免由由于于施施工工对对场场地地造造成成永永久久性性破破坏坏,保保护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护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n n 要要求求:规规划划设设计计要要有有利利于于有有效效地地组组织织施施工工,施施工工过过程程不不得得对对环环境

13、境造造成成永永久久性性破破坏坏。根根据据地地形形状状况况合合理理规划,减少土方量,土方量就地平衡。规划,减少土方量,土方量就地平衡。n n 措施:措施:(1 1)不对环境造成永久性破坏。)不对环境造成永久性破坏。(2 2)土方量就地平衡。)土方量就地平衡。(3 3)规规划划中中考考虑虑施施工工道道路路和和建建成成后后住住区区道道路路系系统统的延续性。的延续性。(4 4)充充分分利利用用本本地地资资源源进进行行施施工工,就就地地取取材材,减减少运输量。少运输量。(四)住区绿化n n 目目的的:利利用用绿绿地地来来达达到到住住区区保保水水、调调节节气气候候、吸吸收收雨雨水水、降降低低污污染染、隔隔

14、绝绝噪噪声声的的目目的的,满满足足住住区区居居民民亲亲近近自自然然的的需需求求。满足住区生态环境功能、休闲活动功能、景观文化功能。满足住区生态环境功能、休闲活动功能、景观文化功能。n n 要要求求:满满足足规规定定的的住住区区绿绿地地率率,由由植植物物、水水体体、地地形形和和园林小品、休憩空间组成住区集中绿地和宅间绿地开敞空间。园林小品、休憩空间组成住区集中绿地和宅间绿地开敞空间。n n措施:满足绿地率和树种搭配的要求。措施:满足绿地率和树种搭配的要求。(1 1)绿地率大于)绿地率大于3535,绿地本身的绿化覆盖率大于,绿地本身的绿化覆盖率大于7070。(2 2)对对建建设设用用地地中中已已有

15、有的的古古树树、名名木木及及成成材材树树木木采采取取原原地地保保护措施;无法原地保留的成材树木采用异地栽种的方式保护。护措施;无法原地保留的成材树木采用异地栽种的方式保护。(3 3)选择适宜树种。)选择适宜树种。(4 4)合理的树种搭配。)合理的树种搭配。(5 5)提倡屋顶、垂直绿化,绿化面积达到绿化总面积的)提倡屋顶、垂直绿化,绿化面积达到绿化总面积的2020。(6 6)提提高高植植物物的的成成活活率率,种种植植保保存存率率大大于于9898,优优良良率率大大于于 9090。(7 7)计算不同绿化方式对二氧化碳的固定量,择其优者实施。)计算不同绿化方式对二氧化碳的固定量,择其优者实施。(五)住

16、区空气质量n n 目目的的:减减少少住住区区污污染染物物的的排排放放,住住区区规规划划有有利利于于空空气气流流通,提高空气质量。通,提高空气质量。n n 要要求求:住住区区空空气气飘飘尘尘、污污染染物物浓浓度度、微微生生物物总总数数(按按公公共共场场所所要要求求控控制制在在1500cfu/m1500cfu/m3 3以以下下)、异异味味排排放放等等满满足足有关要求。有关要求。n n 措施:措施:(1 1)减减少少住住区区集集中中污污染染源源排排放放,要要求求实实际际测测定定空空气气中中有有害害物物质质的的含含量量达达到到标标准准。对对小小锅锅炉炉、垃垃圾圾焚焚烧烧炉炉、污污水水处处理厂等污染源对

17、住区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理厂等污染源对住区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2 2)避避免免不不利利于于空空气气流流通通的的布布局局,避避免免相相邻邻住住户户外外窗窗近近距离相对的窄缝凹口和内天井等。距离相对的窄缝凹口和内天井等。(3 3)减减少少住住区区分分散散污污染染源源排排放放,分分散散污污染染物物(包包括括汽汽车车、油油烟烟机机等等)的的排排放放不不超超标标,并并且且有有利利于于扩扩散散。停停车车场场布布局局合理,减少汽车尾气对住户的污染。合理,减少汽车尾气对住户的污染。(4 4)对非燃烧的废弃物排放进行治理和控制。)对非燃烧的废弃物排放进行治理和控制。(六)降低噪声污染n n 目目的的:消消除除

18、各各种种噪噪声声造造成成的的污污染染,确确保保住住区区内内环环境境噪噪声声达标,减少各种噪声对住户的干扰。达标,减少各种噪声对住户的干扰。n n 要要求求:住住区区环环境境噪噪声声应应符符合合城城市市区区域域噪噪声声标标准准(GB/3096GB/309619931993)。)。n n 措施:措施:(1 1)住住区区环环境境噪噪声声应应符符合合城城市市区区域域噪噪声声标标准准(GB/3096GB/309619931993)的的要要求求,白白天天小小于于55dB 55dB(A)(A),夜夜间间小于小于45 dB(A)45 dB(A)。(2 2)采采用用适适当当的的隔隔离离或或降降噪噪措措施施(如如

19、绿绿化化隔隔离离带带和和声声屏屏障障),减减少少住住区区外外界界的的各各种种噪噪声声的的干干扰扰,临临街街住住户户夜夜间间的的噪声水平优于国家标准。噪声水平优于国家标准。(3 3)住住区区内内部部的的噪噪声声源源和和噪噪声声敏敏感感建建筑筑物物要要布布置置合合理理,并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并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日照与采光n n 目的:确保日照与采光符合国家标准。目的:确保日照与采光符合国家标准。n n 要求: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室能够获得日照,其要求: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室能够获得日照,其日照标准应当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日照标准应当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2002版)版)

20、(GB50180GB5018019931993)的规定。)的规定。n n 措施:措施:1 1、住住区区规规划划要要求求的的日日照照标标准准应应符符合合城城市市居居住住区区规规划划设设计计规规范范(20022002版版)(GB50180GB5018019931993)的的规规定定。旧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h1h的标准。的标准。2 2、满满足足采采光光要要求求,减减少少住住宅宅建建筑筑之之间间的的相相互互遮遮挡挡,以以实际照度实际照度/室外平均照度来评价。室外平均照度来评价。3 3、确确定定住住宅宅之之间间的的合合理理间间距距,并并考考虑虑

21、避避免免视视线线干干扰扰,保证住户的私密性。保证住户的私密性。4 4、起起居居室室和和卧卧室室尽尽可可能能获获得得充充足足的的日日照照,窗窗户户外外有有良良好的视野,便于居民直接眺望外面的景色。好的视野,便于居民直接眺望外面的景色。(八)改善住区微环境n n 目目的的:利利用用园园林林绿绿化化或或建建筑筑外外部部设设计计减减少少热热岛岛效效应应,使使其其对对局部气候、居民和野生动植物居住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局部气候、居民和野生动植物居住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n n 要要求求:提提高高基基地地的的保保水水特特性性。保保证证住住区区内内温温度度、湿湿度度、风风速速和热岛强度等各项评价指标符合

22、舒适、卫生、健康和节能要求。和热岛强度等各项评价指标符合舒适、卫生、健康和节能要求。n n 措施:措施:1 1、夏季典型日的日平均热岛强度不大于、夏季典型日的日平均热岛强度不大于1.51.5。2 2、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舒适指标符合舒适标准。、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舒适指标符合舒适标准。3 3、为为硬硬质质地地面面和和不不透透水水地地面面提提供供遮遮阳阳(至至少少3030),以以减减少少吸收太阳辐射。吸收太阳辐射。4 4、采采用用适适当当反反射射率率的的地地面面铺铺装装材材料料和和屋屋面面材材料料,或或将将不不少少于于3030的平屋面设计成植被屋面。的平屋面设计成植被屋面。5 5、提高基地的保水性能

23、,减少不透水地面的比例。、提高基地的保水性能,减少不透水地面的比例。6 6、根根据据当当地地的的风风玫玫瑰瑰图图,对对风风环环境境进进行行典典型型气气象象条条件件的的模模拟拟预测,优化规划设计方案。预测,优化规划设计方案。二、能源与环境(一)建筑主体节能n n 目的:通过建筑设计,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降低建筑能目的:通过建筑设计,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降低建筑能耗,保证舒适、健康的室内热环境。耗,保证舒适、健康的室内热环境。n n 要要求求:根根据据不不同同地地区区的的气气候候特特点点,采采取取不不同同的的策策略略来来提提高高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遮阳和通风性能。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

24、、遮阳和通风性能。n n 措施:措施:(1 1)建建筑筑围围护护结结构构热热工工性性能能、建建筑筑耗耗热热量量、耗耗冷冷量量指指标标分分别别满满足足民民用用建建筑筑节节能能设设计计标标准准(JGJ26(JGJ261995)1995)、采采暖暖居居住住建建筑筑节节能能检检验验标标准准(JGJ13JGJ1320012001)、夏夏热热冬冬冷冷地地区区居居住住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JGJ13420012001)等现行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等现行标准中的相关规定。(2 2)建建筑筑物物全全年年耗耗热热量量指指标标(QQHH)、建建筑筑物物全全年年耗耗冷冷量量指指标(标(QQCC

25、)应分别低于标准规定的建筑所在地区的能耗限值。)应分别低于标准规定的建筑所在地区的能耗限值。(3 3)在在上上一一条条的的基基础础上上,通通过过采采取取有有效效节节能能途途径径进进一一步步降降低低建筑物全年耗热量指标和全年耗冷量指标。建筑物全年耗热量指标和全年耗冷量指标。(二)常规能源系统优化利用n n 目的:在满足建筑居住功能和居住者健康舒适要求目的:在满足建筑居住功能和居住者健康舒适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建筑对常规能源的需求量和因使用常的基础上,减少建筑对常规能源的需求量和因使用常规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规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n n 要求:符合国家当前的能源政策;合理地确定整个要求:符合国家

26、当前的能源政策;合理地确定整个建筑中各设备系统的能源供应方案,优化建筑中各设建筑中各设备系统的能源供应方案,优化建筑中各设备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备系统的设计与运行。n n 措措施施:因因地地制制宜宜进进行行冷冷热热源源优优化化选选择择,提提高高能能量量转转换换系系统统效效率率;采采用用合合理理的的调调控控方方式式节节省省输输配配系系统统能能耗耗;优优化化照照明明控控制制,减减少少照照明明能能耗耗;选选用用适适宜宜能能源源制制备备生生活热水。活热水。1、冷热源和能量转换系统n n 要求:优化冷热源选择,提高系统能量转换效率。要求:优化冷热源选择,提高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综合考虑当地的能源情况和能源价

27、格、环保规定和限综合考虑当地的能源情况和能源价格、环保规定和限制、建筑规模和建筑特性等因素,选择最优化的冷热制、建筑规模和建筑特性等因素,选择最优化的冷热源。源。n n 措施:措施:(1 1)尽可能采用能效高的系统形式。)尽可能采用能效高的系统形式。(2 2)提高系统本身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系统本身的能源利用效率。(3 3)计计 算算 各各 种种 冷冷 热热 源源 的的 能能 量量 转转 换换 效效 率率ECCECC(Energy Energy Conversion Conversion CoefficientCoefficient),选选其其最最高者实施。高者实施。2、能源输配系统n n

28、要求:根据建筑物负荷动态变化的特点,采用合理要求:根据建筑物负荷动态变化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调控措施节省输配系统中风机水泵的电耗,优化输的调控措施节省输配系统中风机水泵的电耗,优化输配系统的设计。配系统的设计。n n 措施:根据建筑物负荷动态变化(部分负荷、部措施:根据建筑物负荷动态变化(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下运行)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调控措施(如部分空间下运行)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调控措施(如部分负荷期间采用变风量(分负荷期间采用变风量(VAVVAV)和变水量()和变水量(VWVVWV)系)系统等),节省输配系统中风机、水泵的电耗,优化输统等),节省输配系统中风机、水泵的电耗,优化输配系统设计。配系

29、统设计。计计算算各各种种方方案案的的输输配配系系数数TDC(Transportation TDC(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Cosfficient)and Distribution Cosfficient),择其最大者实施。,择其最大者实施。3、照明系统n n 要求:在确保照明数量和质量符合有关国际、国家要求:在确保照明数量和质量符合有关国际、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实施绿色照明,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实施绿色照明,优化照明控制,减少照明能耗,保护环境。优化照明控制,减少照明能耗,保护环境。n n 措施:措施:(1 1)建筑设计必须充

30、分考虑自然采光。)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自然采光。(2 2)必须采取相应的节电措施。)必须采取相应的节电措施。(3 3)楼梯间等照明系统采用声控、定时开启等措施。)楼梯间等照明系统采用声控、定时开启等措施。(4 4)公共区域的照明系统采用节能灯等节能措施。)公共区域的照明系统采用节能灯等节能措施。(5 5)路灯照明系统采取节能措施。)路灯照明系统采取节能措施。4、热水供应系统n n 要要求求:选选用用适适宜宜能能源源制制备备生生活活热热水水。住住区区不不得得自自建建燃燃油油、气气、煤煤锅锅炉炉集集中中制制备备热热水水;整整个个系系统统采采用用良良好好保保温温等等有有效效措措施施以以减减少少输输送

31、送系系统统的的能能耗耗损损失失。设设置置先进灵活的控制调节装置。先进灵活的控制调节装置。n n 措施:措施:(1 1)不得专门设置住区锅炉房集中制备生活热水。)不得专门设置住区锅炉房集中制备生活热水。(2 2)利利用用工工业业废废热热回回收收和和其其他他能能源源制制备备热热水水(如如热热泵泵、空调余热、分户燃气炉等)。空调余热、分户燃气炉等)。(3 3)采采用用分分户户电电热热水水器器或或未未指指定定任任何何使使用用常常规规能能源源制制备生活热水。备生活热水。(三)可再生能源利用n n 目目的的:充充分分利利用用各各种种可可再再生生能能源源,减减少少常常规规能能源源的的消消耗耗,降降低低对环境

32、的污染。对环境的污染。n n 要要求求:优优先先采采用用各各种种无无污污染染的的各各种种可可再再生生能能源源,如如太太阳阳能能、地地热热能能、风风能能、生生物物质质能能,并并采采用用先先进进水水源源地地源源热热泵泵技技术术,利利用用湖湖水水、河水、污水及浅层地下水,进行采暖和空调。河水、污水及浅层地下水,进行采暖和空调。n n 措施:采取各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措施:采取各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1 1)太太阳阳能能利利用用技技术术:太太阳阳能能发发电电、太太阳阳能能供供暖暖/空空调调、太太阳阳能能光光利用、太阳能供生活热水。利用、太阳能供生活热水。(2 2)地地热热利利用用技技术术(必必须须

33、100100回回灌灌):地地热热发发电电梯梯级级利利用用、地地热热梯梯级级利利用用技技术术(地地热热直直接接供供暖暖热热泵泵供供暖暖联联合合利利用用)、地地热热供供暖技术。暖技术。(3 3)风能利用技术:风能发电。)风能利用技术:风能发电。(4 4)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发电、生物质能转换热利用。)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发电、生物质能转换热利用。(5 5)其其他他可可再再生生能能源源利利用用技技术术:地地源源热热泵泵技技术术、污污水水热热泵泵技技术术、湖水与河水水源热泵技术、地下浅层水热泵(必须湖水与河水水源热泵技术、地下浅层水热泵(必须100100回灌)。回灌)。(四)能耗对环境的影

34、响n n 目的:控制因能源消耗而导致的污染物排放,减少对环目的:控制因能源消耗而导致的污染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境的污染。n n 要求:采取各种有效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要求:采取各种有效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建筑能耗,以减少由于能源消耗而产生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建筑能耗,以减少由于能源消耗而产生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控制直接燃烧物、局部污染物排放和空调排热等。控制直接燃烧物、局部污染物排放和空调排热等。n n 措施:措施:(1 1)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2 2)空调制冷设备和消防设备中不采用含)空调制冷设备和消防设备中不采用

35、含CFCCFC(氟氯化(氟氯化碳)的制冷剂。碳)的制冷剂。(3 3)采取适当控制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主要是)采取适当控制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主要是COCO2 2、NONOx x、SOSOx x、总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SPTSP的排放量。的排放量。(4 4)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夏季排热量指标应不高于)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夏季排热量指标应不高于0.2GJ/m0.2GJ/m2 2。对于地源热泵或水源热泵系统,不考虑其进行。对于地源热泵或水源热泵系统,不考虑其进行空调时排入地下的热量。空调时排入地下的热量。三、室内环境质量n n 室内环境质量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光环境和声环境4个方面。应以

36、满足居住者卫生、健康、舒适生活的基本要求为前提条件,各项指标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其技术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室内空气质量1、施工现场n n 目的:保障室内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住宅交付时的室内环境质量。目的:保障室内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住宅交付时的室内环境质量。n n 要要求求:制制定定施施工工计计划划,合合理理组组织织施施工工,加加强强施施工工管管理理。施施工工期期间间采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n n 措施:措施:(1 1)室室内内装装修修施施工工期期间间,施施工工人人员员不不得得在在室室内内进进行行

37、任任何何炊炊事事活活动动,不得使用室内的厕所。不得使用室内的厕所。(2 2)室室内内装装修修施施工工中中,当当施施工工过过程程产产生生有有害害气气体体或或为为可可被被人人体体吸吸入入的粉尘、纤维时,施工人员应佩戴防护器具。的粉尘、纤维时,施工人员应佩戴防护器具。(3 3)施施工工组组织织计计划划中中包包括括防防止止室室内内空空气气污污染染的的具具体体实实施施方方案案并并设设专专人负责。人负责。(4 4)适时清扫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垃圾。)适时清扫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垃圾。(5 5)保温材料、地毯、吊顶板等在施工期间中有防潮措施。)保温材料、地毯、吊顶板等在施工期间中有防潮措施。(6 6)保证室

38、内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或具有临时通风设施。)保证室内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或具有临时通风设施。2、通风和空调系统n n 目目的的:通通过过合合理理的的自自然然或或机机械械通通风风系系统统设设计与运行,实现建筑室内最佳空气质量。计与运行,实现建筑室内最佳空气质量。n n 要要求求:提提供供足足够够的的新新风风量量,合合理理设设计计新新风风取取风风口口,防防止止由由于于空空调调系系统统设设计计不不当当而而导导致致室室内空气质量恶劣,避免共用排气竖风道的回流内空气质量恶劣,避免共用排气竖风道的回流。2.1 房间整体通风n n 措施:措施:(1 1)每个居住单元应具备良好的自然或机械通风条)每个居住单元应具

39、备良好的自然或机械通风条件。件。(2 2)机械通风系统应保证空气入口直接来自室外并)机械通风系统应保证空气入口直接来自室外并远离相邻建筑排风口、车库、垃圾堆放点、化学品存远离相邻建筑排风口、车库、垃圾堆放点、化学品存放处或其他污染源,并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放处或其他污染源,并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计规范(GBJ19GBJ1919871987)规定的距离。)规定的距离。(3 3)住宅公共部分具备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住宅公共部分具备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4 4)地下车库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车库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5 5)在设计阶段对房间气流组织进行分析计算以提)在设计阶段对

40、房间气流组织进行分析计算以提高通风效率,防止气流短路循环。通过分析比较,选高通风效率,防止气流短路循环。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进风与排风口位置和风口尺寸。择合理的通风方式、进风与排风口位置和风口尺寸。2.1 局部通风系统n n 措施:措施:(1 1)厨房、暗卫生间应设竖向排风道及排放系统。)厨房、暗卫生间应设竖向排风道及排放系统。(2 2)燃气报警装置应与燃气关断阀联动。)燃气报警装置应与燃气关断阀联动。(3 3)暗卫生间通过竖向风道采用集中机械排风。)暗卫生间通过竖向风道采用集中机械排风。(4 4)厨房、卫生间采用共用排气竖风道时应采取防)厨房、卫生间采用共用排气竖风道时应采取防

41、回流措施。回流措施。2.3 空调系统n n 措施:措施:(1 1)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到)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GB/T1888320022002)的要)的要求。求。(2 2)设有集中空调的住宅(包括户式全空气中央)设有集中空调的住宅(包括户式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带回风的空调箱),空气入口必须设置空空调系统,带回风的空调箱),空气入口必须设置空气过滤装置。过滤网位置应便于清洗或更换。气过滤装置。过滤网位置应便于清洗或更换。(3 3)空调器或其他末端装置的凝结水盘必须保持)空调器或其他末端装置的凝结水盘必须保持

42、排水通畅,无存水凹槽。排水通畅,无存水凹槽。(4 4)空调器、加湿器、凝结水盘备有有效的杀菌、)空调器、加湿器、凝结水盘备有有效的杀菌、消毒、防霉措施。消毒、防霉措施。(5 5)设有冷凝水的收集排放系统。)设有冷凝水的收集排放系统。(6 6)紧急情况下空调系统具备全新风运行的条件。)紧急情况下空调系统具备全新风运行的条件。3、污染源控制n n 目的: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各目的: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污染。种物理、化学、生物污染。n n 要求:评价装饰装修设计中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选要求:评价装饰装修设计中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选择具有

43、环保效果的装饰装修材料。择具有环保效果的装饰装修材料。n n 措施:措施:(1 1)所用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必须满足相应产品质量国家)所用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必须满足相应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即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即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18580GB18580185881858820012001)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GB656620012001)等标准。)等标准。(2 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必须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必须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GB/T18883

44、20022002)的要求。)的要求。(3 3)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有害物散发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有害物散发检测结果进行评估。(4 4)施工中确实采用了散发量低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施工中确实采用了散发量低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GB5032520012001)所规定的允许上限的)所规定的允许上限的绿色材料。绿色材料。4、室内空气质量客观评价n n 目的:确保室内污染物浓度不影响室内居住者的健康。目的:确保室内污染物浓度不影响室内居住者的健康。n n 要求: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

45、83GB/T1888320022002)的规定。)的规定。n n 措施:措施:(1 1)COCO2 2、COCO、SOSO2 2、氮氧化物、氨、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氨、可吸入颗粒物、菌落、甲醛、苯并(菌落、甲醛、苯并(a a)芘、平衡当量氡浓度年平均值不)芘、平衡当量氡浓度年平均值不得超过下表中规定值。得超过下表中规定值。n n (2)(2)室内空气质量客观评价的方法。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气质量客观评价的方法。室内空气质量等级共分等级共分5 5级。级。室内空气室内空气质量等级质量等级分级分级特特 点点清洁清洁适宜于人类生活适宜于人类生活未污染未污染 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物均不超标,人类生各环境要

46、素的污染物均不超标,人类生活正常活正常轻污染轻污染 至少有至少有1 1个环境要素的污染物超标,除个环境要素的污染物超标,除了敏感者外,一般不会发生急慢性中毒了敏感者外,一般不会发生急慢性中毒中污染中污染 一般有一般有2 23 3个环境要素的污染物超标,个环境要素的污染物超标,人群健康明显受害,敏感者受害严重人群健康明显受害,敏感者受害严重重污染重污染 一般有一般有3 34 4个环境要素的污染物超标,个环境要素的污染物超标,人群健康明显受害,敏感者可能死亡人群健康明显受害,敏感者可能死亡(二)室内热环境n n 目的: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热环境。n n 要求:室内热环境满足国家相应规范的要

47、求。夏热冬冷地区节能措施n n (1 1)住宅采用集中采暖、空调时,应有分室(户)住宅采用集中采暖、空调时,应有分室(户)温度控制及分户热(冷)量计量设施。温度控制及分户热(冷)量计量设施。n n (2 2)设设有有采采暖暖的的住住宅宅,在在住住户户使使用用期期间间,在在室室外外日日平平均均温温度度不不低低于于当当地地采采暖暖室室外外计计算算温温度度的的条条件件下下,采采暖暖期内各有关空间的实际运行温度不得低于表期内各有关空间的实际运行温度不得低于表1 1的规定值。的规定值。室内空间名称室内空间名称逐时平均温度(逐时平均温度()日平均温度(日平均温度()卧室、起居室(厅)卧室、起居室(厅)书房

48、、卫生间书房、卫生间16161818厨房、采暖、楼梯厨房、采暖、楼梯间和走廊间和走廊12121515n n (3 3)设设有有集集中中空空调调的的住住宅宅,在在住住户户使使用用期期间间,在在室室外外干干湿湿球球温温度度不不高高于于当当地地空空调调计计算算干干湿湿球球温温度度的的条条件件下下,夏夏季各有关空间的实际运行温度不应高于表季各有关空间的实际运行温度不应高于表2 2的规定值。的规定值。n n (4)(4)在在室室内内外外计计算算温温度度条条件件下下,围围护护结结构构热热桥桥部部位位的的内内表表面面温温度度不不应应低低于于室室内内空空气气的的露露点点温温度度。在在确确定定室室内内空空气露点

49、温度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按气露点温度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按6060计算。计算。室内空间名称室内空间名称逐时平均温度逐时平均温度()日平均温度日平均温度()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卧室、起居室(厅)书房28287070厨房、卫生间厨房、卫生间3030/n n (5 5)室内采暖、空调末端装置及各种管线布置合)室内采暖、空调末端装置及各种管线布置合理。理。n n (6 6)夏热冬冷地区有采暖措施。)夏热冬冷地区有采暖措施。n n (7 7)采暖住宅内的卫生间有淋浴器且配备热水供)采暖住宅内的卫生间有淋浴器且配备热水供应时,冬季使用期间卫生间的室温能调至适宜温度。应时,冬季使用期间卫生间的室温能调

50、至适宜温度。n n (8 8)采暖与空调末端装置符合环保产品标准要求,)采暖与空调末端装置符合环保产品标准要求,安全可靠。安全可靠。n n (9 9)采用具有隔声、保温、安全性能的可调节外)采用具有隔声、保温、安全性能的可调节外遮阳、内遮阳等设施。遮阳、内遮阳等设施。(三)室内光环境n n 目的:充分利用天然光资源,合理进行住宅的人目的:充分利用天然光资源,合理进行住宅的人工照明设计,节约能源,提高住宅光环境质量,为居工照明设计,节约能源,提高住宅光环境质量,为居住者提供一个满足生理、心理、卫生、健康要求的居住者提供一个满足生理、心理、卫生、健康要求的居住环境。住环境。n n 要求:室内日照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企业培训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