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88558360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解析一、单元选文情况教育的目的,在于“成人”。对青少年来说,感受“人”,理解“人”,思考“人”,是促成自己精神成长、个性成熟的重要途径。在这当中,文学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文学即是人学,表现“人”,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在“人的教育”方面,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也有着重大的使命。在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我们与杰出人物同行,感受了崇高的震撼,沐浴于理想、责任、正义、气节、博爱、睿智的光辉之中,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然而,人类世界中杰出人物毕竟只是少数,“小人物”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体,“理想的实质寓于所谓普通的平凡的人身上”。本单元集中展示了一组“小人物”的故事。这些“小人物”没有传奇的经历

2、、壮丽的事业,没有深湛的学识、豪迈的言语,也没有火一样的愤怒与冰一样的沉静。但是他们仍然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一种平实、真切、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与坚韧的追求,还有着自信与智慧。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其实就是“我们”,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他们所具备的,我们也应具备。阅读这些“小人物”故事的过程,其实也是审视人性、理解社会、净化心灵的过程,那种虽平淡却绵长的温暖,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久久不散。1.课文的位置调整。本单元没有“新”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三篇,原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卖油翁原为九年制义务教

3、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课文。也就是说,三篇现代文的位置从八年级提到了七年级。之所以做这样的调整,除了教材内容、结构方面的整体安排之外,还基于以下几点考虑: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P/16,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一,适当增加课文难度,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历了一个学期,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七年级下学期的课文有适当增加难度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本册教材的课文如果不能给学生提供新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阅读体验,容易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片面的、矮化的认识,影响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第二,情节性作品受学生欢迎,学生有克服阅读困难的动力。教材中课文的难度预设,既要考虑

4、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动机。中学生(特别中低年级学生)普遍爱读情节性作品,而本单元课文都有一定的故事性,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使他们“跳一跳”“够一够”,自主地克服阅读中的困难。有了这种主动性,辅以教师的指导,学生就有可能进入到阅读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第三,要客观、合理地认识当前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一方面要承认,当前初中生的阅读状况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较之课改初期,初中生的阅读范围有所扩大,阅读能力有所提高,阅读趣味也日趋理性。“调查表明,初中生中确实已经有了一小批比较成熟的读者,他们的阅读审

5、美眼光不可低估,这是近年教育改革一点值得欣慰的成绩。而且调查显示,阅读积淀越丰厚的学生,阅读品位越高,越喜欢严肃、雅致、有分量、有深度的文章。”考虑到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发展变化,同一篇课文在教材中出现的年段,也不应该是固定、僵死的。2.课文内容简介。本单元课文入选教材时间均较久,大多数教师对其内容都比较熟悉,这里略做介绍。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作者儿时的保姆,她粗鲁、迷信,爱“切切察察”,并不善于照顾孩子;然而她质朴、善良、热心,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淳朴向往和对“我”的真诚关爱。她的善与爱,特别是她对“我”精神需求的尽力满足,让成年后的作者充满感激,久久难忘。老王写作者自己与车夫老王的交往。老王打了

6、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眼睛又不好,生活凄凉艰难。但他老实厚道,有良心,做小本生意从不多收钱。老王单纯质朴,重人情,无论作者夫妇社会地位如何,他都尊重他们,临死还惦记着他们。这个纯朴的好人,让善良的作者都产生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甘其勋顺应引导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见甘其勋自选集(上卷)P/239,文心出版社2012年版。台阶是一篇小说,作者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卖油翁讲述了发生在善射箭的官员与善酌油的平民之间的一段

7、有趣故事。文章以对话描写为主,情节并不复杂,其中的“手熟”二字,既是卖油翁的经验之谈,又富于人生哲理,值得学生仔细领会,用心琢磨。从内容角度来看,这四篇课文各有侧重:阿长与山海经主要表现长妈妈的可敬与可爱(偏重情感),老王则主要表现老王的忠厚与善良(偏重品行),台阶主要表现父亲的追求与失落(偏重人生目标),卖油翁则主要表现平头百姓的技艺与感悟(偏重人生经验)。四篇文章涉及人生的多个方面,互相配合,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怎样做人”的认识,也有助于启发学生更理性、积极地看待身边的普通人。二、单元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熟读精思”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熟读精思”,与本册前两个单元的“精读”任务一脉相承,又有

8、所区别。在七年级的两册教材中,只有本单元明确提出了“精思”的学习要求,这一点值得教师注意。七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一单元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人物形象,揣摩品味关键句段;第二单元则强调涵泳品味,体会情境,感受情怀。本单元要求的“熟读”,主要是指文章重点的把握和关键句的发现,以及对文章句、段、篇意蕴的感受。相比于较为基础的“理解”和较多感性色彩的“品味”“体会”,“熟读”的要求有更多理性特质,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文结构的解析能力,以及对文中关键(尤其是“特别”的、“陌生化”的)语句的把握能力。本单元着重强调的文章“意蕴”,也比“内容”“情感”等更为深入,更具有综合性。因此,“熟读”,不仅要求学生“读得熟”

9、,更要求学生“熟练地读”。换言之,“熟读”意在使学生获得独立阅读的方法(涵盖整体与局部、表层与深层),并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精思”是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所谓“精”,既指“有重点”(与“泛”相对),也指“有深度”(与“浅”相对)。这个教学重点在各篇课文的预习、课后练习、阅读提示中都有所体现。有对叙事作品中不同“叙事时间”的理解(阿长与山海经),有交互视角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老王),也有对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的深入思考(台阶),还有对文章内容的质疑与反思(卖油翁)。这里涵盖了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归纳,有演绎;有聚合,有发散;有顺向,有逆向。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

10、发展学生的一般思维能力。思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特别是“精思”,并不是说不要感性的阅读,而是要增加语文学习中的理性成分,帮助学生从感受转向赏析,从体会转向把握,从认知转向思考。实现学生的语文学习(特别是阅读)范式从“小学型”向“中学型”的转换。进一步来看,“熟读”与“精思”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精思”,“熟读”很容易成为同一维度上的反复阅读,仅仅停留在“读熟”的层面上而无从深入。没有“熟读”,“精思”很可能脱离文本限制与路径指向,变成天马行空、无所羁绊的“遐思”“散思”。其实,本单元的“熟读”是一种“深读”,其深刻性就来自于“精思”,最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

11、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2.单元教学建议(1)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精读。正如前文所述,本单元在教学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章重点的定位能力和对文章内涵意蕴的理解能力。这几篇课文或篇幅较长,或内容较多,或内涵较深,想要“讲透学全”难度很大。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选择文章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深入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和阅读基础,选择属于自己的阅读重点;又要精于指导,使学生意识到无论从哪个角度,按何种难度做选择,阅读重点都要具有欣赏价值、认知价值和思考价值,它们既可能是学生感触最深的部分,也可能是存有疑问的部分,还可能是初读平淡再读有

12、味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阅读重点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感受、理解、质疑、探究的过程。(2)指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教学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层面,如对人物的描写、人物关系的设定、人物的性格特点等。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这些内容当然不能忽视,但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理解内涵,当然离不开对人物内心活动、情感状态、思想意识的把握,还需要结合作品本身、写作背景和学生自己的经验与认识,尝试着从文化、社会、人性、人情等角度对其进行判断和评价。在教学中要注意三点:第一,判断与评价要基于课文的实际,要以深入细致的文本解读为基础;第二,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人物形象的内

13、涵,打开思路,总结方法;第三,既要指导学生对人物形象作理性评价,又要提醒学生有“了解之同情”,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避免不负责任的“酷评”“苛评”。(3)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赏析、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本单元三篇现代文在写法上各有特点,在教学中要抓住每篇文章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手法,避免泛泛讲解。如“现在”与“过去”的交错(阿长与山海经),以具有象征性的事物贯串全文(台阶)等。同时,又要注意到三篇课文写法上的相通之处。例如,三篇课文都重视细节,以对细节的描述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以按某种脉络组织的多个细节来呈现人物的整体形象,等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和仿写。(4)让学生自主品味、模仿各具风

14、格的课文语言。本单元三篇现代文的语言都很有特点:鲁迅作品自不待言;老王的语言平实质朴,明白如话却又从细微处见出深意;台阶的语言细腻而富有节奏感,虽是叙事写人的小说,语言却更像抒情写意的散文。同时,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有许多“特别”的句子,或意味深长,或意蕴丰富,或细腻感人,或深刻隽永。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找,反复读,自己品,注意指导学生朗读与仿写。(5)设置问题,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多思考,辩证地思考。教师要注意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引发学生思考,既要贴近课文本身,也可以适当引申。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批判性阅读。所谓“批判”,不等于“说反话”;而是要对课文进行理性、冷静的分析,得出自

15、己的初步结论,参考已有的观点,砥砺辩难,将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有进行批判性阅读的教学点(详见下文)。教师要注意:对七年级学生的思考深刻性、清晰度,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开拓自己的眼界。在教学方式上,对有些问题可以组织专门的研讨,但一般应把思考的内容与要求融入常规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灵活的教学设计,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多思善思。三、各课讲解这里只结合教材呈现的单元教学重点和练习(包括预习和阅读提示),对每篇课文的教学做整体性、策略性的提示,具体的教学建议与习题解说请参考本册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单元课文都是“老”课文,教师(特别是有经

16、验的教师)容易按照既有经验安排自己的教学。因此,教师需要强化语文素养发展的序列意识,重视单元教学目标和重点,在此基础上审视、扬弃、重组自己的教学经验。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不仅是重要的思想资源,也是写作技法与文学语言的典范。本文作为鲁迅回忆散文中的名篇,在本单元的现代文中理解难度最大,内容也最丰富,教与学双方都要投入较多的精力。教学鲁迅作品,既要“细致入微”,又要“不求甚解”。之所以要“细致入微”,是因为鲁迅作品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而为文简洁,如不细读,理解便会很肤浅;也因为鲁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随随便便一挥而就的文章,在他是从来没有过的”,遣词造句非常精心

17、,且严于修改删削,只有细细品读,才能读出文章的妙处。之所以要“不求甚解”,一方面也是因为鲁迅作品的丰富与深刻,对中学生(尤其初中生)而言,不必求之过“全”过深;另一方面是要避免对鲁迅作品做模式化解读和过度解读。因此,确定合适的教学重点,利用有限课时将其落实到位,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就这篇课文来说,常见的教学重点大致有以下一些:(1)把握阿长的形象。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吃福橘”“说长毛”这两件事,以及她那些“麻烦的礼节”。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只从当代人的角度来看这些事,还要从一个没有文化的、不幸的农村女人和一个关爱“我”的保姆的角度来理解。要读出荒诞可笑背后的苦难与希冀。教师不妨在此指

18、导学生做批判性阅读,让学生讨论阿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帮助学生形成看待文学人物,特别是看待那些多少有点可笑的小人物的理性视角。(2)理解,欣赏文中儿时感受与现时回忆的交错转换。鲁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童年和阿长的,但是后一层意味是含蓄的,要透过文字表面去理解。儿时的感受使文章富有童趣,成年的视角则使文章充满了温情和深沉的怀念,并揭示出阿长对“我”成长的重要意义。教师可带着学生着重赏析这一写法,不妨勾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稍做比较阅读。(3)欣赏文章简洁而生动的描写。鲁迅的散文、小说善用白描,长于选择细节、提炼特征,或写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外貌,或写最能表现人物

19、特点的动作,或写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语言,文字生动而传神。七年级学生对“显而易见”的“生动”处(如阿长的睡相),自然会有所感受;但非细玩深味不能得其妙谛的“传神”处(如“惶急”背后的潜台词),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加指点,示范。许广平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许广平文集第二卷,P/412,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参见鲁迅破恶声论,集外集拾遗补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可参考孙绍振散文:从审美、(亚)审丑到审智,审美阅读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4)体会作者词语运用之妙。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用词准确生动外,教学时应提示学生注意文中的“大词”(如“霹雳”“震悚”“谋死”),领会

20、这些词语的深层意蕴,理解作者为何“大词小用”。有些词语(如“伟大的神力”“敬意”)在前述两个视角的内容中都有出现,要提示学生注意词义的不同之处。(5)理解、品味文章的题目与结尾。本文的题目将不识字的保姆与她买给我的,对“我”意义重大的山海经并列,却又不尊称“长妈妈”“阿妈”而用“贬称”“阿长”,值得玩味。教师可让学生在读完文章后,仔细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题目。文章结尾处那句饱含感情的祈祷,在鲁迅作品中非常少见,不妨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阿长这一人物,还出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猫狗鼠等文章中,关于她的生平资料也并不鲜见。教师可提供材料给学生或发动学生自主搜集材料,做研究性学习。一方面,

21、可以利用周氏兄弟的文章,勾勒出阿长的人生历程;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各种材料,探讨成年的鲁迅为什么特别感念阿长,或者比较阿长与小鲁迅身边的其他成年人有什么重要的、本质性的区别。10.老王这篇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不复杂,只要补充一些背景知识,学生读起来没有太大难度。教师可以将一般性的教学内容更多地交由学生自学,自己则引导学生将学习引向深入。在确定本文的阅读教学重点时,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个角度以老王这个人物为核心,教学重点包括理解人物形象(特别是人物的品质),赏析作者按特定顺序、线索将细节串成整体的写法,品味作者描写老王的词句,等等。总体而言,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老王(包括“我”)的善良,学习作

22、者表现人物“苦”与“善”的手法。这个角度不寻求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深度解读,对老王形象的解读也不超出“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的层面,主要是在“写人散文”的维度上展开。教学中的拓展部分,多是由课文中的一些词句和背景知识,思考老王不幸命运的社会成因。可参考钱理群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P/4346,漓江出版社2014年版。参见止庵周作人讲解鲁迅,P/408414,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参见林贤治人间鲁迅(上),P/1216,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路遥平凡的世界(第1部),P/13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参见韩军、车凤鸽、李军艳老王课堂实录与点评,语文

23、教学通讯2015年02期。另一个角度则以课文的结尾句为核心,从作者的“愧怍”反观“我”对老王的态度从“同情”到“愧怍”的变化,由此理解“我”和老王交往的实质,反思那种居高临下、缺乏真正尊重的同情,感受作者的自我批判精神,并触及“老王眼中的我”这一被文本遮蔽的内容。这个角度的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层次较深,因此对老王的人物形象、作者的语言运用等关注较少,即使有所涉及,也主要做纵深的开掘,较少进行文学性的赏析。当然,也可以从这一角度的反面出发,抓住“生命尊严”的主题解读课文。只要教师对上述教学重点稍加研究,是比较容易设计出批判性阅读的教学活动的。在“熟读精思”这一单元教学重点统摄下,部编教材中本文的预习

24、和课后练习以后一个角度为主,而课标实验教材的课后练习基本采用前一角度,二者有明显的不同。以对文中多次出现的“线索物”的理解为例,课标实验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拈出老王的三轮车加以分析,部编教材的课后练习却要求学生思考:在“我”与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在预习任务中,即已提示学生关注“我”与老王怎么看待对方的问题。应该说,在部编教材的设计中,这篇课文教与学的难度都有所提高。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注意教材编写意图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划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当教学内容的难度有所提高时,如果仍由教师主宰课堂,一味“讲”去,很容易将教学引入繁难偏重的歧途。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适

25、当的教学问题,充分信任学生,充分发动学生,教师在关键处点拨指导,才能将难度较高的教学内容有效分解,落实。11.台阶本文是本单元的自读课文,要让学生利用文中的旁批,文后的“阅读提示”,自主阅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适当做些批注。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在教学方式上有所不同,虽然同样需要教师去指导,但前者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疏导”。所谓“引导”,意思是由教师提示一些阅读文章的策略、角度和注意事项,或提供相应的资源(如可供对比阅读的文章),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时关注的重点。所谓“疏导”,指教师在指导自读时,应根据学生具体的语文基础、阅读方向,尽可能进行个别化(或类型化)的指导;对学生阅读“结果”(如对

26、课文中一些问题的理解)的“层次”,也应采取客观、宽容、差别对待的态度,多肯定,多鼓励。参见孙绍振贴近发现“愧怍”的自我、黄玉峰我教老王,语文学习2007年11期。参见黄厚江老王课堂实录及反思,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09期。参见王君“活”出高贵的生“命”老王课堂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26期。一般来说,阅读这篇课文,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角度:(1)挖掘,分析“父亲”形象中包含的丰富意蕴;(2)理解小说的主题;(3)赏析课文的语言;(4)体会细节描写展现的复杂情感;(5)结合小说的结尾,深入理解父亲的精神世界;(6)品味“台阶”的象征意义;(7)理解散文化小说的艺术特点。本文的“阅读提示”

27、和旁批,基本包括了上述要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结合自己的阅读趣味,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点,在阅读时重点关注。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自己要从多个角度熟读课文,并熟悉不同的观点与结论,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将自主阅读引向深处、细处。在阅读过程中,除了理解与赏析,学生还免不了要对“父亲”的行为与观念做些评价。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这种评价要建立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不能随意“贴标签”,不应脱离人物无法摆脱的时代、文化背景。教师应熟悉这些背景,如中国农民的命运、传统文化的痼疾等;还应了解一些可以用来分析作品(特别是人物形象)的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理论等,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评价与判断。在学生完成自主阅读

28、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源(或线索),供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父亲”。这样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阅读量。这些资源大致可以包括五类:(1)作者对课文的解读;(2)质量较高的赏析文章;(3)作者的其他相关作品;(4)其他作家的同主题或采用类似手法的作品;(5)相关的影视作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提供太多辅助资源,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教学行为,使学生意识到自读课文的学习并不仅仅是“自己读完一篇文章”,更是“自主建构自己的阅读天地”,并通过自读,促进自己的成长,成熟。12.卖油翁本文很早以前就曾入选初中语文教材,是一篇生动有趣而又富于人生哲理的文言短文。文言文教学要让学

29、生理解文言的表达特点,但具体到七年级学生,更合适的教学目标是“感受”“体会”而非“掌握”。文言文教学当然要教字词,做翻译,积累文言语法现象;但是要警惕在“落实”的口号下将文言文教学窄化为文言教学,进而矮化为文言字词、语法教学的倾向。由于有文言这一“语言之墙”需要翻越,文言文写法、内容和思想方面的教学往往深入不下去,且学生比较被动,多是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这对激发学生兴趣,传承传统文化都很不利。参见姜毅台阶综述:追求文本解读的多维多元,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05期。如李森祥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台阶创作谈,中国校园文学2007年17期。如李森祥小学老师,上海文学1990年03期。如雷抒雁履痕,雷抒雁散

30、文随笔P/6163,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鲁田木屐,语文学习1999年03期。如Sticky Monster Lab制作短片父亲(2009年),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电影美丽人生(1997年),陈凯歌执导电影和你在一起(2003年)等。部编教材在设计本文的预习任务和课后练习时,充分考虑了上述问题,特别注重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批判性的阅读,注意不让教师把浅近文言文教得过于肤浅、死板。同时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亲近古文,亲近古人。关于理解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将其与文中关键词的解释相结合,让学生既读懂词句,又理解文章。这些关键词既包括学生容易关注到的实词(如“自矜”“睨”“微”),也要涵盖学生容易忽视的

31、虚词(如“亦”“但”“安”),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赏析后者,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好地感受文言简洁含蓄的特点。有些词可做多种理解,在保证释义不出现错误的前提下,不妨让学生打开思路,自己索解。如“忿然”,一般而言固可理解为“气愤的样子”,但如果学生理解为“不服气的样子”,也未必不可通。词义理解有别,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便会略有不同。本文课后练习有批判性阅读的设计,其意图有二:第一,引导学生转换视角看文章,拓宽阅读文章的思路;第二,引导学生反思质疑“当然正确”的结论,得出自己的观点,并不意味着题目里面提到的观点就是正确的。教师在处理时一方面要提供资料,支撑学生的学习;一方面要注意让学生自主思考。步

32、子小一点,要求低一点,对学生的观点宽容一点,只要认真思考,言之有据,就应予以鼓励。如前所述,批判性阅读的关键在于理性分析、参酌他说、得出结论。这里结合课后练习做几点具体提示。第一,不宜执着于文章主旨的“新解”。原文最后有“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一句议论,点明了文意。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教材选文时删去了此句,但即使就删节后的文章来看,主旨也还是比较明确的。因此,让学生反复研讨文章主题,反容易走入凿空立论的歧途。参见庄平悌浅谈卖油翁的主旨,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07期;冯贻联、张计安也谈卖油翁的主旨,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07期。第二,可提供一些补充资料,让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教师

33、可以提供一些适合拿来与课文对读的材料,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出适合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做些研究,或结合这些问题,深入理解课文,赏析人物形象。宋史陈尧咨传、司马光陈氏四令祠堂记等文章,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二)、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等著作中,均有可以采用的资料。教师可略加注释,疏通字词,供学生自读。第三,引导学生对“弦外之音”说本身加以反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主张此说的文章,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与欧阳修的思想倾向、为文时的处境,推测作者可能的写作动机,对“弦外之音”一说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的探讨是开放自由的,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很有好处。当然,学生的语文基础有高有

34、低,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内容在教学中所占比例自应有所不同。但即使最为基础的串讲、翻译,教师也应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避免千课一面,平平淡淡,因为这样不仅会“败”了学生学古文的胃口,也未必能真正落实基础知识与技能。宋史列传第四十三,P/9589589,中华书局1977年版。全宋文第56册,P/235236,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释文莹湘山野录,中华书局1991年版。张世南游宦纪闻,中华书局1981年版。参见杨万里欧阳修卖油翁的春秋笔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19日007版。参见容理诚“文”“白”对译的别样尝试卖油翁课堂实录,师道2012年0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