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88543615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高考生物高考生物(江苏专用)考点考点1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2018江苏单科,6,2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 况 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五年高考A A组组自主命题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江苏卷题组答案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子二代要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的条件有显性基因对隐性基

2、因完全显性、雌雄配子中各类型配子活力无差异以及各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条件,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规律总结规律总结杂合子自交、测交子代表现自交3112121933196115163214221成因正常不完全显性显性纯合致死正常基因互作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测交111111111112131111111112.(2015江苏单科,4,2分)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C.

3、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答案答案D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采用物理模型法,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D错误。知识归纳知识归纳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破译遗传密码是尼伦伯格等人利用化学实验实现的;此外,克里克在1958年还提

4、出了中心法则。考点考点2 2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1.(2017江苏单科,32,9分)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3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ABO血型,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3和-5均为AB血型,-4和-6均为O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2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2)-5个体有种可能的血型。-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3)如果-1与-2婚配,则后代为O血型、AB血型的概率分别为、。(

5、4)若-1与-2生育一个正常女孩,可推测女孩为B血型的概率为。若该女孩真为B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答案答案(9分)(1)常染色体隐性2/3(2)33/10(3)1/41/8(4)5/1613/27解析解析(1)根据图示中-1和-2表现正常,而其女儿-2患病,可以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2关于该病的基因型均为Tt,则-2的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1/3,Tt的概率为2/3。(2)-5为AB血型,其父亲-5可能为A血型、B血型或AB血型。-3的基因型为TTIAIB,TtIAIB,-4的基因型为Ttii,利用-3产生配子T的概率为,产生配子t的概率为,可计算其子代中TT的概率为=,

6、Tt的概率为+=,tt的概率为=,而-1表现正常,故其为Tt的概率为=;-1为A血型(IAi)的概率为,所以-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3)-1和-2关于血型的基因型均为IAi、IBi,二者产生配子i的概率均为,产生配子IA的概率均为,产生配子IB的概率均为,所以后代为O血型(ii)的概率为=,为AB血型的概率为+=。(4)由(3)分析可知,-1与-2生育的正常女孩为B血型的概率为+=。控制患病的基因与控制血型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根据(2)知,-1为TT的概率为,Tt的概率为,其产生配子T的概率为,产生配子t的概率为;-2为Tt的概率为,为TT的概率为,其产生的配子中t

7、的概率为,T的概率为,所以-1与-2的子代中,TT的概率=,Tt的概率为+=,-1与-2生育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儿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易错警示易错警示注意-1表现正常,在表现正常的个体中Tt的概率和在子代中Tt的概率不同。2.(2016江苏单科,30,7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图为20世纪中叶非洲地区HbS基因与疟疾的分布图,基因型为HbSHbS的患者几乎都死于儿童期。请回答下列问题:(1)SCD患者血红蛋白的2条肽链上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而2条肽链正常。HbS基因携带者(HbAHbS)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那么其体内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最多有条异常

8、肽链,最少有条异常肽链。(2)由图可知,非洲中部HbS基因和疟疾的分布基本吻合。与基因型为HbAHbA的个体相比,HbAHbS个体对疟疾病原体抵抗力较强,因此疟疾疫区比非疫区的基因频率高。在疫区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患者后,人群中基因型为的个体比例上升。(3)在疟疾疫区,基因型为HbAHbS个体比HbAHbA和HbSHbS个体死亡率都低,体现了遗传学上的现象。(4)为了调查SCD发病率及其遗传方式,调查方法可分别选择为(填序号)。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在疟疾疫区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进行分析比对(5)若一对夫妇中男性来自HbS基因频率为1%5%的地区,其父母都是携带者;

9、女性来自HbS基因频率为10%20%的地区,她的妹妹是患者。请预测这对夫妇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答案答案(7分)(1)20(2)HbSHbAHbA(3)杂种(合)优势(4)(5)1/18解析解析(1)由题意可知,SCD患者血红蛋白含有2条正常的肽链和2条异常的肽链,而携带者HbAHbS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所以其体内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最多含有2条异常的链,最少有0条异常肽链。(2)在疟疾疫区,由于HbAHbS个体比HbAHbA个体对疟疾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强,存活率较高,所以HbS基因频率高。在疫区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后,HbAHbA个体比例上升。(3)在疟疾疫区,基因型为HbAHbS个体比HbAH

10、bA和HbSHbS个体死亡率都低,体现了遗传学上的杂种优势现象。(4)SCD的发病率是在社会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而其遗传方式的调查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5)该男性的父母都是携带者,所以其基因型为HbAHbS的概率是2/3;该女性的妹妹是患者,所以其父母也都是携带者,其基因型为HbAHbS的概率也是2/3,则这对夫妇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2/32/31/41/2=1/18。名师点睛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不论该蛋白质由多少条肽链组成,即正常血红蛋白由HbA控制合成,异常血红蛋白由HbS控制合成。另外需理解种群基因频率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因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而改变

11、;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应选择人群,调查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应选择患者家系。在计算后代表现型概率时,应注意无HbSHbS的患者,因为基因型为HbSHbS的患者几乎都死于儿童期。考点考点1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013课标,6,6分)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 响 最 小 的 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答案答案A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本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

12、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如题中选项A用纯合子验证的话,可用杂交再测交得出子二代11的性状分离比,这样也能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都不影响验证结果,故A选项符合题意,影响较小;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的实验要求所选相对性状有明显的显性隐性区分,否则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验证实验中所选的相对性状一定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样才符合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实验中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否则会导致实验误差。B B组组 统一命题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省(区、市)卷题组考点考点2 2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

13、及应用1.(2018天津理综,6,6分)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B.1/4C.1/8D.1/9答案答案D本题以基因的表达为载体,考查概率的计算。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1A2的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产物N1与N2的数量比为12,且表达产物N1与N2又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与N1结合的概率为,即。2.(2017天津理综,9)玉米自交系(遗传稳定的育种材料)B具有高产、抗

14、病等优良性状,但难以直接培育成转基因植株,为使其获得抗除草剂性状,需依次进行步骤、试验。.通过回交使自交系B获得抗除草剂性状(6)抗除草剂自交系A(GG)与自交系B杂交产生F1,然后进行多轮回交(如图)。自交系B作为亲本多次回交的目的是使后代。(7)假设子代生活力一致,请计算上图育种过程F1、H1、H2、H3各代中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并在图1中画出对应的折线图。若回交后每代不进行鉴定筛选,直接回交,请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折线图。(8)下表是鉴定含G基因植株的4种方法。请预测同一后代群体中,4种方法检出的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从小到大依次是。方法检测对象检测目标检出的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PCR扩增基因

15、组DNAG基因x1分子杂交总mRNAG基因转录产物x2抗原抗体杂交总蛋白质G基因编码的蛋白质x3喷洒除草剂幼苗抗除草剂幼苗x4对Hn继续筛选,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玉米自交系。答案答案(6)积累越来越多自交系B的遗传物质/优良性状(7)(8)x4,x3,x2,x1解析解析(6)通过回交可以使子代携带B品系的基因的纯合子的比例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越来越高。(7)品系A(GG)与品系B杂交,F1个体全部含G基因,通过筛选得到的Hi为含G基因的杂合子,与不含G基因的B品系杂交,后代有1/2个体含G基因。若回交每代不进行筛选,随回交代次增加,不同代次间含G基因的个体比以1/2比例递减

16、。(8)依据基因表达的特点:含有G基因的植株中G基因不一定转录合成mRNA,G基因转录的mRNA不一定翻译合成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后不一定表现抗除草剂性状,故4种检测方法对同一后代群体G基因的检测结果,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从小到大依次为x4,x3,x2,x1。考点考点1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012江苏单科,11,2分)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答案答案D本

17、题考查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有关知识。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如F2中会出现934这样的性状分离比,故A错;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性状表现相同,故B错;测交方法可检测F1的基因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故C错;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故D对。C C组组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考点考点2 2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1.(2010江苏单科,20,2分)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

18、正确的是()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答案答案DGg和Gg-均为雄株,所以不能杂交;两性植株的喷瓜的基因型是gg或gg-,所以一株两性植株最多可产生g和g-两种配子;基因型为gg-的植株自交可产生雌株g-g-;两性植株的基因型有两种:一种是纯合子gg,另一种是杂合子gg-,所以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2.2016天津理综,9(1)(2)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编

19、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类型是。(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2a4个体的比例为。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条带。答案答案(1)P3P3或P4P4(2)25%3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鲫鱼中编码GPI肽链的等位基因是a3和a4,编码的肽链分别为P3和P4,其纯合

20、体(a3a3或a4a4)内GPI类型是P3P3或P4P4。(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其基因型分别为a1a2、a3a4,鲤鲫杂交子一代中a2a4个体所占比例为1/21/2=1/4,即25%;因鲤鲫杂交子一代均为杂合子,任一尾鱼的组织均含有2种不同的肽链,其两两组合共有3种GPI类型,对其进行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3条带。方法技巧方法技巧准确获取题干的信息“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以及对于图谱的解读,是解题的突破口。3.(2015北京理综,30,17分)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

21、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性状,其中长刚毛是性性状。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种。基因型为,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3)根据果蝇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说明控制这个性状

22、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答案答案(17分)(1)相对显Aa、aa(2)两AA1/4(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4)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5)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高达25%的该基因纯合子解析解析(1)根据实验2可判断,长刚毛是显性性状。实验1的杂交后代中显、隐性比例为11,且与性别无关,结合实验1亲本表现型得出实验1亲本杂交组合为测交(Aaaa)。(2)实验2中,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2种,一种是腹部长刚毛、胸部短刚毛,基因型为Aa。另一种是腹部长刚毛、胸部无刚毛,基因型为AA,占全部后代的1/4。(3)果蝇腹部长刚毛,胸部无

23、刚毛的原因可能是A基因的纯合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4)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这说明基因突变类型为碱基对的缺失。(5)果蝇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性状,但由于数量较多,占全部后代的1/4,说明该性状的出现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A基因的纯合导致的。易错警示易错警示本题以果蝇刚毛性状遗传研究为背景,考查遗传基本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基因表达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容易忽视实验2中突变型的两种表现型比例而误答。三年模拟A A组组 201 2016 62012018 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基础题组考点考点1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孟德尔遗传

24、实验的科学方法1.(2017江苏镇江一模,10)关于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选择豌豆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体,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C.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进行演绎D.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答案答案C选择豌豆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一般是纯合体,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A正确;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B正确;孟德尔首先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说,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和验证,C错误;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

25、数学统计学的方法,D正确。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2018江苏兴化三校联考,8)下列有关自交和测交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交可以纯化显性优良品种B.测交不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C.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不能D.测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自交不能答案答案A自交可以用于显性优良性状的品种培育过程,淘汰发生性状分离的杂合个体,最终得到显性纯合体,A正确;测交可以用来验证分离定律,鉴定杂种子一代的基因型,B错误;自交和测交都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

26、的基因型,C错误;测交不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但自交能,D错误。3.(2018江苏南京、盐城三模,7)下列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分析中,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提出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孟德尔提出的核心假说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了正、反交实验D.预测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推理过程答案答案D孟德尔只提出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没有定位到染色体上,A错误;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是他杂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孟德尔提出的核心假说是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错误;孟德

27、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了测交实验,C错误;测交实验是让F1与隐性类型杂交,根据孟德尔的假说可知F1能产生2种配子,而隐性类型只产生一种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就会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这一过程的思维活动属于演绎推理过程,D正确。易错警示易错警示选项A中“染色体”很容易被忽略而导致错判;孟德尔的假说中核心内容是生物体产生配子时表现出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而演绎推理过程是发生在还没有进行测交实验之前的。考点考点2 2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4.(2018江苏海安1月考,2)某纯合植株突变形成杂合植株,含有突变基因的花粉一半不育,则其自 交 后 代 的

28、 基 因 型 比 例 为()A.132B.252C.441D.122答案答案A假设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aa,突变后基因型为Aa,由于含有突变基因的花粉一半不育,所以可推断产生的雌配子中Aa=11,而产生的雄配子中Aa=12,因此其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Aaaa=132,若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AA,突变后基因型为Aa,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Aaaa=231,故选A。疑难突破疑难突破本题的突破点来自题干“含有突变基因的花粉一半不育”这一信息。正常情况下,杂合(如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比例(Aa)都是11,当“含有突变基因的花粉一半不育”时,雌配子的基因型比例仍为11,而雄配子的比例发生变化,即变为

29、Aa=12。5.(2017江苏溧水中学高三检测,11)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 对 等 位 基 因 的 控 制(用 R、r 表 示)。从 下 面 的 杂 交 实 验 中 可 以 得 出 的 正 确 结 论 是()A.红花为显性性状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杂交组合后代性状一红花A白花B全为红花二红花C红花D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答案答案A分析表格信息,杂交组合一的亲本为红花和白花,而杂交后代只有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A正确;红花A的基因型为RR,B错误;红花C与红花D杂交,后代出现白花,说明C

30、、D都是杂合体,它们的基因型相同,都是Rr,C错误;白花为隐性性状,所以白花B的基因型为rr,D错误。规律方法规律方法确定显隐性方法有:定义法:具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自交法:具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或一个亲本自交),若后代出现新的性状,则新的性状必为隐性性状。6.(2017江苏南通一模,8)下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5的致病基因只来自2C.2和3的基因型相同D.3和4都是杂合子答案答案C分析系谱图,1患病但后代中3、4表型正常,可排除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可能,但不能排除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

31、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可能性,A错误;5的致病基因可来自1、2,若为显性遗传,则5的致病基因只来自1,若为隐性遗传,则5的致病基因来自1、2个体,B错误;若为显性遗传,则2和3的基因型都由隐性基因组成,若为隐性遗传,则2和3均为杂合子,C正确;若为显性遗传,则3和4都是隐性纯合子,若为隐性遗传,则3和4都是杂合子,D错误。解后反思解后反思根据系谱图无法准确确定遗传方式,但可以排除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可能性。因此在分析各个体的基因型时需要分别讨论分析每一种可能的遗传方式。7.(2017江苏苏州高三期初,8)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抗病基因

32、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 占 4/9,抗 病 植 株 可 以 正 常 开 花 和 结 实,而 感 病 植 株 在 开 花 前 全 部 死 亡。则 子 一 代 中 感 病 植 株占()A.1/4B.1/8C.1/16D.1/25答案答案C既然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那这个种群中只需考虑RR、Rr的植株进行自由交配,由于RR和Rr各占4/9,所以RRRr=11,也就是R=3/4,r=1/4。所以F1中RR=9/16,Rr=6/16,rr=1/16。由此判断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1/16,C正确。解题关键解题关键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关键,如“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

33、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这一信息的提取,使能繁衍后代的个体基因型定位为只有RR、Rr。8.(2018江苏泰州中学二模,10)小鼠繁殖种群中,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无毛小鼠终身保持无毛状态。已知无毛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无毛雄鼠能正常生育,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若科研人员需要将无毛小鼠扩大繁殖,理论上有四套交配方案,最佳方案是()A.雌无毛小鼠雄无毛小鼠B.雌无毛小鼠雄杂合有毛小鼠C.雌杂合有毛小鼠雄无毛小鼠D.雌杂合有毛小鼠雄杂合有毛小鼠答案答案C由题意可知,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A、B不符合题意;雌杂合有毛小鼠雄无毛小鼠,后代无毛的概率为1/2,C符合题意

34、;雌杂合有毛小鼠雄杂合有毛小鼠,后代无毛的概率为1/4,D不符合题意。解题策略解题策略解答时,认真仔细地阅读题干,弄清所给的信息,紧抓题干所设置的问题即“将无毛小鼠扩大繁殖”去分析。而题干信息“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是我们作出快速判断最直接的依据。9.(2018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一,25)绵羊群中,基因型为HH的个体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hh的个体表现为无角,基因型为Hh的个体,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表现为无角。现将一头有角公绵羊与一头无角母绵羊交配,F1中公羊均有角,母羊均无角。让F1中的公羊与母羊随机交配获得F2,F2的公羊中有角羊占3/4,母羊中有角羊占1/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35、(多选)()A.F1中公羊与母羊基因型相同B.F2中无角公羊与无角母羊比例相同C.若将F2中有角公羊与有角母羊交配,所得子代中有角羊占5/6D.若将F2中有角公羊与无角母羊交配,所得子代有角羊中纯合有角羊占4/9答案答案ACD根据题意分析,有角公绵羊的基因型为HH或Hh,无角母绵羊的基因型为Hh或hh,F1中公羊均有角,说明F1中公羊的基因型没有hh;母羊均无角,说明F1中母羊的基因型没有HH,因此亲代基因型为HH和hh,F1中公羊与母羊基因型都为Hh,A正确;让F1中的公羊与母羊随机交配获得F2,基因型及其比例为HHHhhh=121,则F2中无角公羊(hh)的比例为1/8,无角母羊(Hh或h

36、h)的比例为3/8,B错误;若将F2中有角公羊(1/3HH、2/3Hh)与有角母羊(HH)交配,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HHHh=21,因此后代无角母羊的比例为1/6,所以子代中有角羊占5/6,C正确;若将F2中有角公羊(1/3HH、2/3Hh)与无角母羊(1/3hh、2/3Hh)交配,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HHHhhh=(2/31/3)(2/32/3+1/31/3)(1/32/3)=252,经分析所得子代有角羊中纯合有角羊占4/9,D正确。易错分析易错分析本题的难度不大,但是比较容易出错,解题的关键是紧扣Hh在雌、雄性中表现型不同,结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先写出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进而根据基因型与

37、表现型的关系进行概率计算。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多选每题3分,共19分)B B组组 201 2016 62012018 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综合题组(时间:20分钟 分值:30分)1.(2017江苏溧水中学高三检测,12)大约在7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携带者。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有一个白化病弟弟的女人,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问他们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A.1/8B.1/9C.1/420D.1/560答案答案C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表现型正常的人中Aa的概率为1/70。题中所述女人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有一个白化病的弟弟,则她的双亲基因型分

38、别为:父Aa,母Aa,所以该女子基因型为1/3AA、2/3Aa,让她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后代发病率=1/702/31/4=1/420,故选C。技巧点拨技巧点拨计算后代发病率适宜用隐性突破法,先计算双亲是携带者的概率,然后再用乘法定律进行计算。2.(2016江苏如东高级中学第一次检测,14)Y(控制黄色)和y(控制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的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该种蝴蝶中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子代表现型判断出子代性别的是()A.雌Yy雄yyB.雌yy雄YYC.雌yy雄yyD.雌Yy雄Yy答案答案B根据题意可知,Yyyy后代有Yy、yy两种基因型,雄性个体

39、中既有黄色也有白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不能从子代表现型判断出子代性别,A项错误;yyYY后代只有Yy一种基因型,雄性个体都是黄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可以从子代表现型判断出子代性别,B项正确;yyyy后代只有yy一种基因型,后代无论雌雄个体均表现为白色,所以不能从子代表现型判断出子代性别,C项错误;YyYy后代有YY、Yy、yy三种基因型,雄性个体中既有黄色也有白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不能从子代表现型判断出子代性别,D项错误。思路梳理思路梳理依题干信息,先确定雌雄性个体的颜色,再对选项作出分析判断。3.(2016江苏南京、盐城二模,7)科研人员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

40、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A3显性,A2对A3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B.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C.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3/4D.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答案答案C依题干信息分析,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因此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A正确;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因此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B正确;由于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其基因型为A1_,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

41、代中,1/4A1A1(致死)、2/4A1_(黄色)、1/4(白色或黑色),因此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2/3,C错误;如果A1A3与A2A3杂交,则子代会出现黄色(A1A2、A1A3)、白色(A2A3)、黑色(A3A3)三种毛色,D正确。4.(2017江苏南通全真模拟四,9)蜘蛛脚样趾综合征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 图 为 该 病 的 家 族 系 谱 图,下 列 有 关 分 析 中,正 确 的 是()A.该遗传病由位于X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1和-7婚配所生的患病孩子中杂合子的概率是1/2C.-5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4D.-1和-5表现型相同,其基因

42、型也一定是相同的答案答案B系谱图显示,第代的双亲均为患者,他们的女儿-2和-6都正常,据此可判断该遗传病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A错误;若相关的基因用R和r表示,则-1和-7的基因型均为1/3RR、2/3Rr,产生的配子为2/3R、1/3r,二者婚配所生的患病孩子及其比例为RRRr=(2/3R2/3R)(2/3R1/3r+1/3r2/3R)=11,即所生的患病孩子中杂合子的概率是1/2,B正确;-5的基因型也为1/3RR、2/3Rr,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rr,二者婚配,生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2/31/2=1/3,C错误;-1和-5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不一定是相同的,D错误。解题关键解题关

43、键正确推断出蜘蛛脚样趾综合征的遗传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突破点是依据第代的相关个体与他们的女儿-2、-6的表现型作出判断。5.(2017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二,11)野生型玉米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均存在淀粉。而基因E突变为e后,ee个体的种子细胞中,合成淀粉所需的一种分支酶活性丧失,导致其不能正常形成淀粉,表现为果实皱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E基因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均能表达B.ee个体的细胞中不能形成淀粉,所以该玉米果实皱缩C.如果子代皱缩果实占比为0.0036%,则e的基因频率为0.6%D.碘液染色花粉后计数,可以计算出纯合野生型植株E突变为e的频率答案答案B根据题干信息知,基因

44、E能促进淀粉的形成,基因e使细胞不能正常形成淀粉。由于野生型玉米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均存在淀粉,说明E基因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均能表达,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知,基因型为ee的个体的种子细胞中不能正常形成淀粉,表现为果实皱缩,并非是所有的体细胞都不能正常合成淀粉,B错误;如果子代皱缩(ee)果实占0.0036%,则e的基因频率为0.6%,C正确;由于E、e与淀粉生成有关,所以碘液染色花粉后对它们计数,可以计算出纯合野生型植株E突变为e的频率,D正确。易错分析易错分析审题不仔细,不能正确提取信息是导致错选的关键原因。如题干中ee个体的“种子细胞中”,合成淀粉所需的一种分支酶活性丧失,导致不能正常形

45、成淀粉。6.(2018江苏东台高三月考,13)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只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蓝藻蘑菇A.B.C.D.答案答案B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只有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真核生物,其细胞核的遗传才遵循遗传定律。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适用;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不适用;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能进行减数分裂,适用;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不适用;蘑菇属于真核生物,能进行减数分裂,适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能适用于,选B。7.(2018江苏南通考前卷六,8)图1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相关系谱图

46、,图2是对该家系中14号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先以某种限制酶切割样品DNA,再进行电泳),得到的电泳结果(电泳时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移动速率不同),已知编号a对应的样品来自4号个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1编号abcd条带1条带2条带3图2A.根据图1可确定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结合图1、2分析,可知致病基因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C.5号一定是杂合子,8号与5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D.9号与该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5/12答案答案C由图1可知4号为患者,其父母1号和2号正常,可判断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图2中编号a对应的样品来自4号个体,4号个

47、体只含有致病基因,而编号a含有条带2和条带3(相当于两种DNA片段),由此可推知致病基因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B正确;由于7号个体患病,而其父母5号和6号正常,所以5号和6号个体一定都是杂合子(设为Aa),由5号和6号的基因型可推知正常个体8号的基因型是1/3AA、2/3Aa,故8号与5号基因型都是Aa的概率是2/3,C错误;由前面分析可知,9号的基因型为1/3AA、2/3Aa,9号与该病基因携带者(Aa)结婚,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31/4)1/2=5/12,故D正确。名师点睛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基因检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认真审题和读图,能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

48、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能将图1和图2结合起来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8.(2018江苏南通考前卷五,7)研究人员在家蚕中发现一种新的体态类型短体蚕,用这种家蚕 与 正 常 体 形 家 蚕 进 行 杂 交 实 验,结 果 如 下 表 所 示。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A.可以通过连续自交多代的方式获得纯种短体蚕B.短体蚕自交后代出现正常蚕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实验一中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短体蚕正常蚕=23D.实验二中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正常蚕占4/9杂交组合F1短体蚕正常蚕实验一:短体蚕正常蚕788810实验二:短体蚕短体蚕1530790答案答案C由杂交组合二数据

49、分析可知,体形为短体的是显性性状,且显性纯合致死,正常体形为隐性性状,A错误;短体蚕自交后代出现正常蚕是等位基因分离所致,B错误;假设实验一中F1的短体蚕基因型为Aa,正常蚕基因型为aa,故F1产生的配子中有1/4A、3/4a,F1个体随机交配,由于显性纯合致死,所以后代中短体蚕正常蚕=23,C正确;实验二中F1短体蚕基因型全为Aa,正常体形蚕基因型为aa,故F1产生的配子中有1/3A、2/3a,F1个体随机交配,由于显性纯合致死,所以后代中短体蚕(Aa)正常蚕(aa)=11,D错误。9.(2018江苏东台高三月考,21)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代。在25的条件下,基

50、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B.在25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C.在30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D.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条件下进行杂交实验答案答案ABC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生物的性状受环境影响,A正确;在25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其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B正确;在30的条件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